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4388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训练卷一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2第二单元训练卷

语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

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

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的质量

朱成玉

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

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

我想是的。

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我们痴迷不已。

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的忧伤是蒙蒙细雨,淋着每个人,但我们都知道,这雨终究会停,终究会有一架彩虹,横空出世,把你和新生活连接起来。

这就是有质量的忧伤。

有质量的忧伤,是不光带给你美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带你坠落到深渊,而应该像一盏茶,虽然弥散着伤感的味道,但绝不沉沦,只是那么静静地与时光对峙,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抚慰?

人们善饮忧伤,不是为了最后解脱的醉,而是那忧伤里,浮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那不是沉沦,而是拯救。

我想到川端康成的忧伤,那是不可一世的忧伤,令人心碎到骨子里的忧伤,但因为他最后自尽身亡,所以,我说他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

川端康成的忧伤,有时候表现在他的沉默上。

三岛由纪夫曾写到川端的沉默:

跟他对面“被默默地、死死地盯着,胆小的人都会一个劲擦冷汗”。

三岛由纪夫说,有个刚出道的年轻女编辑初次访问川端氏,运气很好或者说运气很坏,因为没有其他来客。

但川端半个多小时拿那妖气的大眼睛一言不发地盯着对方,女编辑终于精神崩溃,“哇”地伏身大哭。

那张苍白的有些颓废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极度渴望探究人性的眼,那双眼睛是贪婪的,甚至让人觉得它有偷窥的欲望。

川端康成执著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成了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而最终的殉美而亡,便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如果我的灵魂能与川端康成相遇,我只想问他,那临终的眼里看到了什么,世界的哪一部分还在绽放,哪一部分在慢慢熄灭。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那即将关紧眼帘的刹那,永恒的美还在缓缓流淌……

但也仅此而已。

我不会与他太过寒暄,我回转过身,捻了二两质量上好的忧伤,我要带着,去岁月里浅斟低吟。

我把忧伤看成一种气质。

它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

阿多尼斯在一首诗中写过:

“但愿我有雪杉的根系,我的脸在忧伤的树皮后面栖息。

”他看出了一棵树的忧伤,那么,他必然也是忧伤的,只是,这忧伤是绿色的,是有营养的,他和树的灵魂彼此给予着深深的激励。

所以,他才可以把忧伤豢养在他“孤独的花园”里,有节制地生长着。

忧伤是诗歌的核,那份忧伤是让人浅尝辄止的,而非陷入和沉沦。

可是写诗的人,有多少把自己埋在自己的罂粟花田里。

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海子、顾城……在诗人的史册上,列着一长串的自杀清单,这以生命为代价哺养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是堕落的忧伤。

你写了再好的诗又有何益?

你战胜不了自己的绝望,那么,你便不配给别人带来希望。

一个朋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可是有一天,忽然辞了职,去一个乡村支教。

所有人都不解,她说,因为有一天,她看到了那个乡村的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蓝得让人沉迷,还有那蓝天下孩子们的眼睛,那些忧伤得有些绝望的眼神,让她动容。

她说,她遵从了自己的心。

她要走进那些忧伤里,她要把那些忧伤里绝望的灰都变成渴望的光。

她的拯救,让那一大片忧伤变得有了质量。

她在给我的来信中,特意关照了我忧伤的特质——

“你看起来那样忧伤,在绚烂的阳光里这多么不合时宜……你可以忧伤,但不能一滑到底……”

(选自《散文》2017.08,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李健对歌手迪玛希的评价引出自己的看法:

有质量的忧伤就是能够变成诗和歌并让人们痴迷不已的忧伤。

B.作者将有质量的忧伤比喻成“一盏茶”,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忧伤虽然使人伤感,但却能给予人心灵上的安慰。

C.文中联想到川端康成的经历与追求,指出走向沉沦的忧伤是没有质量的忧伤,与前文形成对比。

D.阿多尼斯将自己的忧伤“栖息”在树的忧伤里,人和树灵魂彼此激励共同成长,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5.文章最后用特级教师的例子来结尾,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6.作者说“它(忧伤)可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可以是永无止境的对美的追寻”,这一认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生动的例子。

请从上句选择一个角度,结合《堂吉诃德》进行阐释,80字左右。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

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

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

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

众以为:

“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

”荀彧曰: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

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

韩暹、杨奉,安足恤哉!

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

议郎董昭,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操书与奉曰:

“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

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

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

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

“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

”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操引董昭并坐,问曰:

“今孤来此,当施何计?

”昭曰:

“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

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

”操曰:

“此孤本志也。

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

”昭曰:

“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

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

’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

”操曰:

“善!

”即遣使诣奉。

庚申,车驾出辕而东,遂迁都许。

己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B.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C.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D.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

在古文中即指丧服,也比喻俭朴。

在这里是“俭朴”的意思。

B.“万乘”,一万辆兵车。

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C.“四海”,指全国各地。

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D.“五霸”,即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献帝将返回旧京,曹操认为,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

B.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

杨奉接到信后极为高兴,诸将也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C.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向他问计,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曹操做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D.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给杨奉送去重礼,献帝迁都于许县,献帝抵达曹操军营后,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

(5分)

(2)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注】,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田田:

连绵不断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乐府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指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作品还有《陌上桑》等。

B.全诗共七句,可分两层,前三句为第一层,后四句为第二层,句句押韵,音律回旋反复,格调清新明快。

C.前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下,鱼儿欢快嬉戏,自由自在,文风恣肆。

D.后四句按空间顺序,“东”“西”“南”“北”依次排列,不厌其烦地写鱼儿的嬉戏,间接表现人的欢乐。

15.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特有的风俗画,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薇》中对比主人公昔日离开家乡与如今战斗归来的场景,以表现其复杂心情的经典诗句是“昔我往矣,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些新入伍的战士,面对军旗,一个个信誓旦旦,表示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百炼成钢,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②巴西奥运会的开幕,打乱了他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他每天不分白日黑夜地守在电视机前,欣赏着各种赛事。

③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④随着百镇千村建设稳步推进,海南省许多新的特色旅游产品脱颖而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城旅游大有作为。

⑤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⑥2018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18轮,阿根廷队因梅西连入3球,客场击败厄瓜多尔,不言而喻地证明了梅西仍是球队灵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屈原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表达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艳丽,光彩照人。

B.今天读《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忠于爱情、勇敢捍卫纯洁爱情的可贵品质仍令人震撼。

C.曹操对“建安风骨”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对文人学士的鼓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对建安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彩响。

D.《归园田居》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变化,表现了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不仅重视,广大陶诗爱好者也为之倾倒。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____________,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⑥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A.①⑤②③④⑥B.⑥①②⑤③④

C.③②①⑤④⑥D.⑥①⑤③②④

20.根据下面的内容和要求,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6分)

《归园田居》里,陶渊明由“官场”转“田园”,感叹人生。

在古今文人咏叹人生的诗文里,既有感伤之辞,更有闲适之句。

感受他们的辞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对人生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头,写一则感悟。

要求:

引用名人名言,运用对比和排比修辞方法。

21.请看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5分)

假如你与画中的人是朋友,将你看这幅画的感想写一段话给他们,注意表达得体、鲜明、生动。

(9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出现了许多凸显改革开放成就的关键词:

开放、创新、全球化、中国机遇、共享、数字化、万物互联、人工智能。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心中中国的巨大变化,写一篇文章帮助社区老人理解中国的腾飞。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必修2第二单元训练卷

语文

(一)答案

1.

【答案】D

【解析】D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2.

【答案】A

【解析】A项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3.

【答案】C

【解析】A项,强加因果。

“所以”说法不当。

B项,“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

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4.

【答案】A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