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6568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docx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A卷)

训练重点:

记叙文修辞

1、必做部分(30分钟内完成)

(一)爷爷的唢呐

①在老家,说爷爷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你要说“杨吹响”,则名声在外。

②爷爷的职业是“吹响”。

“吹响”就是红白喜事,给人家吹唢呐。

呜呜咽咽的,有各种调,有种沧桑的美。

③记忆中的爷爷,高高大大,身板硬朗,长须飘飘,拿现在的话说,标准的“帅老头”,80多岁,走路直挺挺的,腰不弓腿不弯。

身板硬朗也和职业有关,爷爷说,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吹法,里面又分的很细,比如娶媳妇,就有“接客调”、“送客调”、“辞亲调”、“上马调”、“下马调”、“安房调”什么的,啥环节吹啥调,乱不得,乱了就是最大的不吉利,不仅会得罪东家,还有可能丢掉饭碗——谁还敢请乱吹的“吹响”呢!

④爷爷说,这些调子,最难的是“上马调”,就是新媳妇告别娘家,骑马往婆家走的时候吹的调。

实际上应该是“上驴调”,那时候娶媳妇,新娘子都骑驴,奢侈点的骑骡子,骑马的少,只有富人,但富人有几个呢。

“上马调”难就难在只要新媳妇一上马,不管十里八里,唢呐声不能断,要一口气吹到婆家,这儿说的唢呐声不断,是说不能有哪怕一秒钟的停顿,吸气吐气,唢呐也照样响,绝对的技术活。

⑤于是,那时故乡崎岖的山路上,常有这样的景致:

一行人簇拥着一头毛驴,驴背上的新媳妇红衣红袄,撑一把花伞,驴子后面是“吹响”。

毛驴晃晃悠悠地走,驴铃叮叮当当的响,唢呐呜呜咽咽的吹,那是绝妙的景致,引发人无尽的联想。

故乡十里八乡的新媳妇都是爷爷这样吹进门的,后来,爷爷又把奶奶吹进了门,小脚的奶奶就在爷爷或高亢、或凄婉的唢呐声中过了一辈子。

⑥我有时候好奇,把唢呐倒腾下来玩,却总被爷爷夺了去,我于是缠着爷爷吹给我听,爷爷拗不过,从贴身肚兜里掏出一个铁盒,铁盒里是唢呐的“咪子”(“咪子”是唢呐的发音器,套上“咪子”,唢呐才吹得响)套在唢呐上,爷爷就在土炕上拉开架势,唢呐就响起来了,一种苍凉悲壮的声音顿时在我们家小院里炸开,摄人心魄,爷爷吹得投入,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唢呐声时而激越,如万马齐鸣;时而幽怨,如泣如诉;时而又轻松愉快,诙谐幽默……我的心随着爷爷的唢呐声起伏跌宕。

爷爷80多岁了,竟然还能一口气上吹半个小时,开始我不懂换气的理,只觉的那么久不呼吸,我自己也憋得慌,就拉着爷爷停下。

不吹的时候,爷爷总是静静的坐着,眯着眼睛,枯枝般地手,不停地摸索着铮亮的唢管,摸索着逝去的岁月。

⑦有人说,一种事物,只有一种最贴切的诠释方式。

现在想来,只有在大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才能产生如此苍凉、凝重、凄美的音乐,而只有唢呐这种粗狂古朴的乐器,才符合西北人直率豪放的性格,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生活的沉重和收获的喜悦!

这也是爷爷和爷爷的唢呐有生存空间的原因,也是爷爷一生钟爱唢呐的原因。

1.全文以_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内容。

2.爷爷吹唢呐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方面?

3.第⑤段中,将“晃晃悠悠”“叮叮当当”“呜呜咽咽”三个词语换一下顺序,可以吗?

为什么?

4.“不吹的时候,爷爷总是静静地坐着,眯着眼睛,枯枝般的手,不停地摸索着铮亮的锁管,摸索着逝去的岁月”,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

5.文章语言精练优美,试找出一句,任选角度(修辞手法、句意理解、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

生徒悉集,莹夜读老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6.解释加点的字。

耽书拜太学学士

7.下面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禁之不能止父母寝睡之后

B、为家人所觉不足为外人道也

C、由是声誉甚盛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以才名拜太学学士以衣被蔽塞窗户

8.祖莹“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的目的是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②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10.我过古代有关勤奋读书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再例举一例。

11.同学们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请你谈谈自己对祖莹勤奋读书的看法。

二、选作欣赏提高部分

(一)

               善心如花

                 丁立梅

  ①在一个陌生的小城歇脚,看到小城车站窗口悬挂着一个爱心箱。

箱子其实是个普通的箱子,木头的,外头漆成养眼的草绿色,上面用红漆写着三个大字:

“爱心箱”。

走过路过的人,有留意看一下的,也有根本不在意的。

你留意也好,你不在意也罢,箱子都兀自在那儿挂着,像承诺,像坚守。

问当地人,这箱子做什么用呢?

那人看一眼,笑说,是帮助落难的人回家呢。

他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元硬币放进去。

  ②陆续地,有人亦走过去,捐出身上的硬币。

  ③原来,这是一个捐款箱。

所得资金,全部用来帮助车站上落难的旅客,让他们能顺利返家。

据说这个爱心箱,已先后使几百人受益,爱心洒向全国各地。

  ④突然就觉得这个小城的车站芳香四溢起来。

一个人的一元不多,但很多人的一元,就能汇成一条爱的河。

我后来也走过去,投进去一元。

我不知道我的那一元,会助谁踏上回家的路。

当他(她)顶着外面的寒冷,推开家门,扑进团聚的温馨里,我想一定会有花开,团团的,如棉一样的柔软。

  ⑤我的单位附近,卖吃食的摊子多,各色各样的点心小吃,花样迭出,让人应接不暇。

其中,有一卖茶馓的,是个妇人。

妇人守着一筐的茶馓,并不叫卖,只安静地坐着,生意却很好,去买她茶馓的人,总是很多。

不少的老顾客,去熟了,老远就招呼,自家人似的。

  ⑥大家每次也不多买,就买上一元两元的,坐她边上吃,她会提供些白开水。

大家一边吃,一边和她唠家常,说些趣事或天气如何之类的家常话。

她呵呵乐着,眼角的皱纹,笑得堆到一起。

  ⑦我以为,茶馓定很好吃。

一次特地跑去买,却不是想像中的味,甚至有些难吃。

  ⑧她那里的顾客,却仍是多。

这让我很费解。

  ⑨后来无意中听到她的故事:

本有着和和美美的一个家,却意外发生车祸,儿死夫丧,自己也断掉一条腿,靠卖茶馓维持生活。

  ⑩知道她故事的人,都跑去买她的茶馓。

渐渐的,成了习惯。

  我便也常常去了。

每次只买一元,有时坐她旁边吃完,有时不。

她笑眯眯的,我也笑眯眯的。

  那儿,卖吃食的摊子很多,最近又新冒出一家土家族烧饼店。

她的生意,却没有因此受影响。

每次从她摊前过,我都会看到有人在那儿吃茶馓,便忍不住要感动,想,她终究是幸福的,她是一个被众多善心包裹着的人呢。

这样的善心,是这个世界不败的花朵。

生命在,它的芳香就在,或许不浓烈,却一点一点沁人心脾。

12、作者以“善心如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1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善事?

14、品味、赏析下列句子。

(1)当他(她)顶着外面的寒冷,推开家门,扑进团聚的温馨里,我想一定会有花开,团团的,如棉一样的柔软。

(分析句中“花”字的含义)

(2)她呵呵乐着,眼角的皱纹,笑得堆到一起。

(这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5、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的叙述方式,其作用是_________。

16、爱与善良无处不在。

请联系实际,试写一句与善心有关的公益广告语。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17小题。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最早的城市历史悠久。

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

两汉四百多年间徐州共有1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

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

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地彭祖、刘邦、项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向、刘禹锡、李蟠、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17.请从文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文化底蕴的关键词四字短语填在横线里

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B卷)

训练重点:

记叙文修辞

一、必做部分(30分钟内完成)

(一)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笔:

“请用钢笔写字!

  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

矮小,瘦弱,怯懦不堪。

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批评她,告诫她。

但又怕这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

但她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遍撒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倍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惶地,神行狼狈地,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远隔一整个炎炎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咽的洪流,随她的日渐成熟的躲藏而越发奔腾,直至波澜壮阔。

  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清冷。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颇为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正当我预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雕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满目感激地合起手中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置内里,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

“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金色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缝隙,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该切入的籍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敞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市里举办长途赛跑的时候,他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代表学校进市里参赛的选手。

  五千米的路程,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退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难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奋力奔跑,坚持不懈。

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欢呼。

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里,遥遥领先。

  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他愣愣地站在终点线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

人群中一片哗然。

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领奖台。

毫无疑问,他受到了最严厉的批评。

要知道,他所代表的一所学校,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的注视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你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

你知不知道这是整个学校的荣誉?

”我一遍遍地责问,让他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一支钢笔!

我…我只要一支钢笔。

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的悲鸣,尽诉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余愧。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所获的奖品。

我见过,那是一支多么精致的,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啊!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

 

2.文中“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再次”是第几次?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我”的心情。

3.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文章以“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为题,请你谈谈你对“恸哭”一词的理解。

5.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时候会遭到老师的误解,简要谈谈你是如何对待老师的误解。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

“何好?

”曰:

“好长剑。

”子曰:

“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

”子路曰:

“学岂有益哉?

”子曰:

“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子路曰:

“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

”子曰:

“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曰:

“敬受命。

——《孔子家语》

注释:

①檠:

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

扎,束。

③镞:

箭头。

6、下列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括而羽之B、镞而厉之

C、稍稍宾客其父D、人受谏则圣

7、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孔子问曰:

“何好?

A、何学之为B、何陋之有

C、其入不益深乎D、孰不顺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9、请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另举一事例来说服子路。

二、选作欣赏提高部分

(一)歌声飘动的旱船

彭巨彦

一阵阵敞亮鲜活的歌声,在村子上空飘来荡去:

“上河沿上一只船,花花的船儿谁来帮呀,哎嗨哎嗨呦。

白布衫子呀蓝青带,系在腰里一道河,哎儿哎嗨呦……”有船自然要有河。

船是纸糊的,河呢?

举目四望,黄土茫茫,哪里来的河水供船儿游荡?

不要紧,不但有河,而且还有十道河哩!

船儿绕来绕去,把十道河都能转上一遍。

如此多的河,究竟从哪里来?

仔细一听,原来那河都是从人嘴里唱出来的。

歌声如水,浮漾着船儿在村庄里兴奋地穿行。

正月里年的眼睛,是时不时被生动的旱船一次次点亮。

只有西北民间的旱船才有这种本事。

④旱船,是兰州农村过大年时一道流动的风景。

在缺少河沟湖泊的黄土高原上,以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对水的渴望,无疑是当地民间艺术中一种纯粹的精神体现。

  ⑤表演前,旱船艄公拱手作揖,要唱一番发自内心的客套话:

“胡麻开花蓝花花,我们的船姑娘是娃娃家。

不会跳来不会耍,看船的亲亲们不要笑话。

  ⑥这边唱着,一旁的旱船已准备停当。

旱船分为上下两层。

上部分的造型似庙宇,九龙抱柱,柱的两边为二龙戏珠,柱上贴有一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望佛台,望佛来,望佛台上望佛来。

”下层为蓝色的海水裙,是传统的潮水图案。

旱船的周围是彩色剪纸形式的图案。

船轿两边的窗户上贴着“龙凤呈祥”。

船檐上挂着瓜灯,四大四小,灯下坠着刺绣的十二生肖荷包,望上去,满眼的玲珑剔透,叫人欣喜。

  ⑦旱船的制作,是用轻质的木条扎成船形,再用绸缎彩纸围起来。

船没有底,由“船姑娘”居中驾驭。

“船姑娘”为男扮女装,花裤、花袄、花头巾。

脸上涂脂抹粉,十分艳丽。

“船姑娘”站立于旱船中,将旱船用绳子吊在腰带上,左右两手握住彩辕。

表演时,左右轻轻摇晃旱船。

旱船舞所用的服饰道具有船桨、撑篙、彩旦戏衣、老生戏衣及武生戏衣。

  ⑧旱船的演出套路有跑场子、摆画面、亮把子。

模仿船在水中行驶的基本动作,有起锚、开船、拨水、波浪行、卧船、翻身、跨船、下篙等。

“船姑娘”的基本动作为跑步、碎台步、蹲步、搓步、慢步等,表演起来需要有较高的艺术身手,既要和撑船人密切配合,又要表演女子的各种动作,还要操纵船身,模仿船在水中行驶的各种形态。

  ⑨驾船的人,叫旱船艄公,头戴斗笠,一身长衫,银须飘飘,双手持桨,且走且唱。

唱词多为传承而来,如《织手巾》《出闺花》《十道河》《倒扳桨》《十道黑》《刮地风》《绣荷包》《放风筝》等。

“鹦哥儿飞到菜地里,转不过颜色留到黑;瞎子骑驴沿街过。

摸不到店门骑到黑……”形象的语言和具象的情景,幽默诙谐,是旱船表演给人的另一种艺术享受。

  ⑩旱船舞蹈非常讲究一个“跑”字,民间俗称“跑旱船”。

一阵紧锣密鼓之后,老艄公匆匆上场,做撑船状,匀速行进。

在锣鼓乐伴奏下,船在场内与狮子舞蹈、龙灯表演一样,必须“跑四门”,在每个“门角”上都要做倒8字运动,叫“剪子股儿”。

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船行速度也不断提高,继而绕场一周后搁浅。

艄公下船,挽裤捋袖,跳入水中,撬抬扛推,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船撑入深水。

又是一阵快行船。

接着船入漩涡,连连打转,老艄公手忙脚乱,力排险情。

这时,船身起伏跌宕,频频倾侧,“船姑娘”惊慌失态,场上锣鼓点愈发紧迫,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

险情排除后,船身出现漏洞,水流涌入船舱,老艄公脱衣堵漏,向外泼水,化险为夷,船绕场一周,表演结束。

整个表演,从解缆开始,历经几次险情,表演动作丰富多变,起承转合紧凑自然,妙趣横生。

⑾天黑了下来,旱船结束表演,玩船的人仍有一番谦辞和祝福唱出来:

“眼看月亮撇斜了,把呀亲亲们嚷踏了。

扬起的黄土变成金啊,斗大的元宝滚进财门里来呀……”在张扬欢乐、幸福、祥和的同时,还有一种奔涌在心底的深沉愿心——春天到了,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大片大片的麦苗将会破土而出……

10.文章以“歌声飘动的旱船”为题,有何作用?

11.赏析文章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子。

12.文章第⑥~⑧段,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依次介绍了______、旱船的制作和船姑娘、______

13.下列对第⑩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旱船舞蹈非常讲究一个“跑”字,旱船在场内必须“跑四门”。

B.本段描述了旱船遭遇的三次险情:

搁浅、船入漩涡、水流顺船身漏洞涌入船舱。

C.老艄公表演的动作丰富多变,起承转合紧凑自然,妙趣横生。

D.本段详写“跑旱船”,没有突出题目中的“歌声飘动”,所以应该略写。

14.西北民间的旱船具有哪些精神内涵?

 

(二)综合性学习考查

15.下面是一则理发店的广告,请用简洁的语言做赏析。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班级准备就“节日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组织者给你的任务是写一条富有感染力的鲜活标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A卷)参考答案

(一)1.爷爷的唢呐;唢呐的吹法;想象爷爷吹唢呐的情形;听爷爷吹唢呐

2.杨吹响的名声很大;对唢呐的吹法了如指掌;故乡十里八村的新媳妇都是爷爷吹送进来的;我听爷爷吹唢呐的感受等

3.不可以。

“晃晃悠悠”写驴子慢慢前行的形态,“叮叮当当”是铃铛的特有的声音;“呜呜咽咽”是唢呐特有的声音,三者不可互换。

4.动作、神态表现爷爷对唢呐的喜爱,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5.示例:

“唢呐声时而激越,如万马齐鸣;时而幽怨,如泣如诉;时而又轻松愉快,诙谐幽默”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唢呐表现力的丰富,表现了爷爷吹唢呐的高超技艺

6、耽:

迷恋,沉溺。

拜:

授予(官职)

7、C。

8、为了不被人发现,勤奋地读书。

9、①这个孩子的才气,不是许多学生能赶上的,日后定会有很高的造诣。

②博士对学生要求严格,(祖莹)不敢再回去拿书,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尚书》三篇,不漏一个字。

10、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答对一个即可)

11、鼓励有创见,能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译文: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人。

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

他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这样做,却没能使他停止读书。

他经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木炭读书,用他的衣服和被子遮盖窗户和门,担心漏光,被家里人发觉。

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名声传得更广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

他还特别喜欢写文章。

中书监的高允每次(谈到他都)感叹说:

“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主讲。

学生们都聚集来听。

祖莹在夜里读书不觉疲倦,不知道天亮了。

老师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他却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去听课。

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

祖莹讲完之后,孝怡因为对他感到惊异,就向博士说这件事,所有的学生都很惊讶。

后来高祖听说这件事,召他入宫,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且陈述大概意思。

(祖莹成功做到了,)皇帝称赞并赏赐了他。

(再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为太学学士。

12、这个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善心的美好、芳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3、小城车站设爱心箱以帮助落难旅客;大家都去买因车祸失去亲人的妇人的茶馓,帮助她度过艰难的日子。

14、

(1)落难旅客受资归家的感动,回家快乐幸福的感受以及对家人的关爱。

(2)神态或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卖茶馓的老妇人得到众人帮助后的精神愉悦,突出善心的影响力。

15、插叙,交代了卖茶馓女人的身世,诠释了在花样迭出的点心摊面前,她的茶馓很难吃却受到很多顾客青睐的原因,突出了人们的善心。

16、拥抱爱心,关怀你我;秉持善良,温暖人间。

17、历史悠久、帝王之乡、汉代三绝、人文荟萃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4周B卷)参考答案

1.一个贫困的小男孩为了给同桌一支钢笔,让其免受老师的批评,在市长跑比赛中放弃了第一名

2.第六次,我已忍无可忍,并感到非常的愤怒与痛心

3.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对她点名批评,给她心灵造成很大伤害。

同时也为后文借同桌的钢笔,同桌在长跑比赛中只要第三名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4.女孩因家境贫寒买不起钢笔而受到不知情老师的批评,这样的情节令人心酸;一个同样不幸的小男孩,在长跑比赛中为了帮助买不起钢笔的同桌,而放弃了第一名和奖品,还遭到了老师怒吼斥责,这样的遭遇让人落泪;我对学生的关照不够,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还冤枉了两个懂事的孩子,这只钢笔令我愧疚,使我难过落泪

5.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该申诉的时候要及时申诉,沟通很重要,要学会与别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

6、D。

7、B。

8、赶马不能放下鞭子,射弓不能背离矫正弓弩的器具,木材经墨线划过再加工就直了,人接受批评意见就会变得圣明,经过学习训练并注重向人求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9略。

10、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突出了旱船表演与歌声相伴的特点,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11、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歌声的洪亮绵长,突出了西北人民过年时看旱船表演的热切与激动。

12.说明旱船的造型旱船的演出套路

13.D

14以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对水的渴望;张扬欢乐、幸福、祥和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希望与祝福。

15.运用双关,此顶非彼顶,指“头顶”,同时写出理发师的技艺高超。

16.

(1)送给求学和曾经求学的人;

(2)一本杂志,一颗心灵,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