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696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 25页.docx

变态心理案例实用word文档2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变态心理案例

篇一:

变态心理学案例解析(精华版)

案例举例(仅供参考)

一、章某,男,16岁。

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

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

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案例中章某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行为。

具体体现在有一些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

?

”以及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是否可以诊断为强迫症,还应当参考强迫症状出现时,章某本人的情绪体验,例如是否会有严重的内心冲突或者焦虑、痛苦等。

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案例中仅说“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因此还应当进一步探究,如果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情绪体验则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

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

2:

采用厌恶治疗的方法,在章某洗手的同时放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电视或音乐,或者制造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甚至厌恶的事情发生,不断责备章某,让他觉得是自己洗手行为引起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让章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洗手的同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但采用厌恶疗法一定要注意到这种疗法的消极影响,做到适度原则。

同时消除他的过分厌恶情绪。

3:

采用满灌疗法,把章某手弄脏,平时不让他去洗手,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允许洗手。

可以把手弄得很脏很脏,让他意识到即使不经常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让他觉得即使不去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手脏没什么大不了的。

4:

认知疗法。

首先,通过发现并改变来访者对反复洗手这一事件的错误认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

然后才循序渐进地给予治疗与改变。

二、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

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

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

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

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

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

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

治疗。

钱某的问题应该属于焦虑,其特点是她的焦虑情绪并没有明确的对象。

而是在钱某身上还有非常明显的躯体症状,具体表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

因此,在诊断时可以考察一下她的病程情况,如果超过六个月可以考虑诊断为广泛性焦虑,即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在咨询中可以使用

1、支持心理治疗:

包括劝慰、鼓励、适当的保证、对钱某的躯体症状进行清晰而令人信服的解释。

让钱某认清此病是功能性的,并非是身体某一器官患有重病,以减轻钱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使轻症患者焦虑得以解除。

2、肌肉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并有诱导入催眠的作用。

咨询实习案例

1、张某,女,25岁。

自述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时常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好几天都心里不舒服。

近几天,由于和某个同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所以和好几位同事说了。

结果,有一位同事对她说:

“受了点委屈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都说一遍。

”她听了非常苦闷,感到周围人都不理解她。

提问:

1.你在意别人的看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看法?

2.你因为听到别人的只言片语而不高兴,在不高兴时有一些什么表现和体验?

3.你说的不舒服是指的是情绪方面还是躯体方面?

4.小摩擦是怎么回事?

5.你同事讲你像祥林嫂怎么会如此难过?

6.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

举个例子?

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

咨询参考:

?

张某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障碍,并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

错误的认知。

?

在咨询中,可以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张某对他人的看法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同时帮

助她认识到因为一个同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周围人都不理解我”的错误认知。

2、陈某,高一女生。

由于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了一所市重点中学,所以学习成绩在班中处于落后的位置。

近几个月来,她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

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对那些自以为无力完成或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得任务都轻易放弃了。

提问:

1.你能考上重点中学这说明了什么?

2.如今的落后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3.你对落后是怎么看的?

4.这些缺点怎么你会放得这么大?

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5.这些弱点其他人有吗,他们是怎样看待的?

6.你努力做了些什么?

7.效果如何?

8.对于这些有没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和余地?

你试一下,如重新思考就能使感觉好一些?

咨询参考:

?

陈某的主要问题是自卑。

在考入重点中学后,自我评价明显降低,而由于成绩的因

素,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

在咨询中,应当帮助她找到自身的长处;帮助她获得成功体验;帮助她正确认识自

己成绩下降的原因。

3、李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

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一进入大学后就比较自卑。

为了掩饰家庭的贫困,因此进入大学后,就借了不少钱,想和同学一样。

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因此钱也一直没还上。

曾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实施后几乎都是半途而废。

现在将近毕业了,他感到自己不行,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底层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前途,不可能为父母光耀祖宗了。

提问参考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构成自卑,抑郁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自卑,抑郁。

认知曲解:

过于理想化地对待自己的发展前景。

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和自己。

调整看法和不合理信念,理性地对待现实并做切实的努力。

4、李某,女,40多岁。

她十分担心自己在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儿子,生怕他考不上大学,儿子现在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

每次看见儿子做完作业想帮忙做家务时就阻止他,要儿子继续复习,甚至连端茶盛饭之类的事情都替儿子代劳了。

可儿子和丈夫却并不认同她的这种教育方法,因而她经常为此和丈夫发生争吵。

现在她的内心十分苦闷。

提问:

你担心孩子,担心什么?

你怎能现在就断论儿子会考不进大学?

你是如何评价你孩子在班中的学习成绩和所处的状态?

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做些家务?

你为孩子节约时间,孩子就一定学习很有效果?

你认为你们家的气氛如何?

你们3人世界的沟通如何?

你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面是否看法一致?

你和丈夫小吵小闹对感情的发展和亲子的沟通是否有好处?

咨询参考:

李某的主要问题是无端烦恼,对儿子考大学这件事,产生了没有充分理由的烦恼,从而

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对儿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并进而引发了家庭中的矛盾。

在咨询中,应当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烦恼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中生有的。

同时也要

帮助来访者对儿子高考这一事件建立起理性的认识。

5、章某,男,16岁。

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

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

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

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

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提问:

1.你是么时候开始反复洗手?

2.反复洗手后有什么感受?

3.如果不洗手会怎么样?

4.是什么想法支配你不洗不行?

5.你每天要用去多少肥皂?

6.你对你的洗手行为有什么看法?

7.你有没有想过办法来调整自己?

8.调整有没有效果?

我们是否来试一些方法调整,这些方法一般都有一些效果?

咨询参考:

章某是强迫行为,本人认识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认知疗法,或行为疗法,例如思维阻断等;

6、赵某,34岁,男,硕士。

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玻璃突然碎裂划伤行人的报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每当他看到玻璃时,就会难以控制地想着玻璃会不会突然碎裂。

尽管他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会去想。

最要命的时,他本人的办公桌旁就是窗户,他每天上班就是在与自己脑中关于玻璃碎裂的想法做斗争,根本无法安心工作。

因此前来求助。

提问参考

1、赵某属于什么问题?

2、具体有哪些表现?

3、你会如何去帮助赵某?

咨询参考

强迫思维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脱敏、厌恶、行为中断?

?

);催眠疗法。

7、赵某,女,45岁。

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

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

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

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提问

你丧偶以后的心情如何?

那为位同事对你如何?

你怎么会突然发现你对那位同事产生感情?

你的同事是否感觉到你有一些情感方面的意向?

你是否对他有过暗示?

他的反应如何?

他的家庭情况如何?

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对他的这份感情?

在这个感情的冲突面前你打算如何应对?

你认为保持怎样的状态对你和同事都不构成打击和伤害?

咨询参考:

?

赵某的主要问题是趋避冲突,既想得到男同事的感情,又不愿意为此而落下恶名。

?

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在不违反婚姻法规的前提下,引导赵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启

发她自己做出选择。

8、吴某,女,25岁。

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

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

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

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

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

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提问

你开始对主管的影响如何?

他对你的企图开始是否有所觉察?

你的主管除了要拥抱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和企图?

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事后他的态度如何?

你对主管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你能讲讲对现在工作的利和弊?

你现在有2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主管对你的好感,一个是对工作的择和辞。

请你分别谈谈自己在处事方面的自己的标准?

你是否把这些困扰和父母和亲朋好友谈过,讨论过?

你对工作,交友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和愿望?

咨询参考:

?

吴某的主要问题是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方面工资待遇高、企业有发展前途、同

事关系融洽;另一方面新单位离家太远、以后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位主管。

?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对种种的矛盾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启发来访

者做出自己的选择。

9、甄某,女,41岁。

37岁时生了一个儿子,非常可爱、聪明,再加上中年得子,所以深得她与丈夫的疼爱。

但爱子不幸于几个月前夭折了,当时丈夫伤心欲绝。

自己虽然也很伤心,但仍劝丈夫节哀。

当时丈夫就指责她为什么不像他这样难过,因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甄某因此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同事都说她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提问

你的儿子是怎样夭折的?

当时你和丈夫的心境如何?

你们两当时有些什么想法?

篇二: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某女,33岁,大专文化,某国企行政人员,未婚。

来访者在沟通中诉说从小性格内向,非常听话,一直表现良好,十分乖巧,也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

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不仅对学习要求很严,还特别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找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上不会让她去的。

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会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

上高中时,暗恋某同学,见了该同学,尤其紧张,害怕与该同学眼神接触,后来发展到只要见了男同学就非常紧张。

在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

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也因此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的别人很尴尬。

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

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

上小学前曾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互相抚摸对方的生殖器,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的打了她的屁股。

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起

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

并且从此经常想起此事,怕人知道。

上高中时暗恋男同学,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

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以至于最后连普通男性都害怕了。

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

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对该求助者的分析与判断如下: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

行为:

对异性(继而对同性)而退缩、回避。

内心体验:

性焦虑;道德冲突被唤起焦虑、自责、抑郁情绪体验社会功能:

正常学习、工作、生活被破坏。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

按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冲突性质与神经症诊断的理论,最可能的诊断是:

(性道德冲突导致的)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障碍,属于心理障碍。

按许又新教授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维度诊断法,可诊断为神经症。

社交恐怖症。

恐人症。

3、诊断的依据:

按许又新教授心理冲突与神经症诊断的理论,求助者冲突为道德性冲突,不属于神经症性冲突。

按许又新教授关于从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方面诊断神经症的要求,

(1)病程超过10年(从读大学开始),可评3分;

(2)其精神痛苦程度,由于性道德冲突,使自己陷入焦虑、自责、恐人等情绪之中,可评3分;

(3)因情绪和行为问题,多次调动工作,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受批评;年过30,仍无法进行恋爱。

为此,工作、生活、严重受损,可评3分。

总分达9分,可诊断为神经症---异性恐惧症,进而发展为恐人症----社交恐怖。

4、鉴别诊断:

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现有资料中未见钟情妄想症状以及相关的幻觉,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力图摆脱)若在进一步搜集的资料中另有所见,可考虑改变诊断。

5、病因分析:

童年无知的性好奇和性游戏受到惩罚后,内化为模糊的性道德冲突,这是童年早期经验,致病内在根源。

在性成熟时,生理卫生课堂上,

谈到青年人的敏感话题——性问题,此时,将童年期的、已被遗忘的性道德冲突激活,形成现实的性道德冲突,导致在性道德问题上产生自罪感,从而使他对异性交往产生心理障碍。

6、做为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确定咨询目标: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谈话法,启发她认识到早年性游戏的合理性以及惩罚后的性道德冲突的不合理性,使她确认当前的思维模式有误。

使求助者理解到,消除错误认知模式并建立合理认知模式的必要性,以及用合理的认知模式调整她的恐惧情绪、使用可量化的行为变化为指标,矫正她的不适应行为,是彻底消除自身心理行为障碍的有效方法。

从而使求助者同意并接受上述总体咨询目标。

在求助者接受了总体咨询目标之后,告知求助者,该矫治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1)进行自我观察,并以内部对话方式使固有错误认知模式明朗化;2)认识错误认知模式与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3)引导求助者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使旧认知模式通过吸收或移植或综合的方式转化为新认知模式,并使用内部语言的自我对话方式将新认知模式确定下来;4)用可量化的外部行为作为指标,将新的认知模式贯彻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最终矫治不良情绪,形成新的有效行为。

7、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

(1)主要方法选择与原理

对求助者比较有效的矫治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其理由是:

求助者

有早期形成的不良经验,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错误认知模式,求助者后来的痛苦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都与错误的认知模式相关。

为此整个矫治过程应以消除错误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并辅以行为治疗手段,用行为治疗的量化手段评估认知模式转化的程度,用行为改变强化、促进和巩固新建立的认知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对此类问题是最有针对性的。

(2)矫治的操作程序

a.通过谈话,使求助者充分认识自身现有的行为与环境不相适应。

b.充分认识产生不适应行为的内在认知结构。

c.促使求助者改变固有的错误认知模式,初步接纳新的认知模式。

d.指导求助者在现实的生活中,以量化的行为为指标,通过新认知模式的运用——巩固——再运用——再巩固的过程,逐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体验和行为,最终达到矫治的总体目标。

注:

新旧认知模式的转换有三种方式:

吸收、移植、综合,在该矫治的过程中,结合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使用。

(3)具体治疗阶段

(一)、心理帮助阶段:

按照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具体矫治阶段分为:

自我观察阶段、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阶段、有关变化的认知阶段。

a.自我观察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对求助者进行指导,使求助者改变原来的概念系统。

求助者早期的性道德冲突及对自己不纯洁的评价是求助者内部对话中所包含的主要消极自我语言和自我表象,通过自我

篇三:

关于变态心理学案例

三级技能—变态心理学

(201X年11月-201X年5月真题汇总)

201X年11月

案例五:

案例介绍:

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

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

口气坚定,不容商量。

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谑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

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哕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

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

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

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

他们是谁啊7.

该女士:

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

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

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

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

我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多选:

46、该女士的行为特点包括()。

(A)强人所难(B)随心所欲

(C)有病乱求医(D)语言夸张

单选:

47、该女士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

(A)主客观不统一(B)破裂性思维

(C)夸人语言(D)行为异常

单选:

48、对于该女士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要向她说明其所言不实(B)不与她争论

(C)委婉地告诉她记忆有误(D)判断这句话有无症状学意义单选:

49、对该女士形成初步诊断前,首先需要排除的是()。

(A)心境障碍(B)人格问题

(C)精神病性问题(D)疑病症

单选:

50、对该案例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A)向她说明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B)进行转诊

(C)通知家长(D)委婉说明自己对她的问题无能为力单选:

51、交谈中,咨询师请助手为该女士倒杯水,趁机递给助手一个小条,上写:

“注意,

精分”,其用意是()。

(A)考虑安全措施(B)尊重该女士

(C)考虑保密例外(D)准备药品

单选:

52、对该女士的收费问题,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A)按章收费

(B)优惠收费

(C)向她说,虽然已经用了二十多分钟,按说应当收费,但考虑到你的情况就不收费了

(D)向她说,因为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所以不收费

单选:

53、对该女士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有自知力(B)自知力不完整

(C)无自知力(D)无自知之明

单选:

54、对该女士,咨询师较为恰当的反思是()。

(A)我早下一会班就好了

(B)真倒霉,碰上这种事

(C)实际工作中各种情况都会碰到,又增加了经验

(D)已经下班了,当时就不该让她进来

多选:

55、判断该女士是否有思维不连贯的依据包括()。

(A)语词杂拌(B)意识状态

(C)思维形式障碍(D)思维内容障碍

案例八:

一般资料:

李某,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

两个多月来,李某无明显诱因地逐渐出现敏感多疑,总觉得周围的男同学对自己有意见,并认为原因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喜欢自己,导致其他男同学妒嫉,进而对他有意见。

近来季某不论自己走到哪里,总能听见同学们在议论他。

李某到班主任那里反映情况,班主任经过调查证实李某叙述的情况均不属实,因此要求家长带李某看病。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

你怎么知道同学们对你有意见呢?

李某:

我感觉到的啊!

我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对我有意见,有时都不在宿舍住。

而且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议论我,他们对我有意见!

心理咨询师: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议论你呢?

李某:

我听见的啊!

他们一直说我配不上那个女生。

也不知道怎地,我的想法他

们都知道了。

他们现在还想害我!

心理咨询师:

你怎么知道他们想害你?

李某:

有人告诉我的啊!

我来这里的路上还听到有人和我说“千万别回学校,有

人要害你!

”。

心理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