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317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联考测试试题

2009~2010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介词,表被动)

  c.比得软脚病(近来)d.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c.②③⑥  d.②③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d.赵尝五战于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

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

"道在是矣。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

"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

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

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

"共公廉乎。

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

"晟拜受。

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

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

及见端,退语诸生曰:

"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

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古言'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

"遂避席去。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

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年荒劝振劝振:

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墓次:

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高其行谊:

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之延致:

指去请......回来

6.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3分)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7.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

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8.将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译文:

(2)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三、背诵默写(11分)

9.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k^s*5u.

(5)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9),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10)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

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吴来太爷从家乡带来《太上感应篇》。

他死后《感应篇》成了他孙女蕙芳的精神慰藉。

后来有一天吴荪甫带蕙芳出去欧洲游玩,《感应篇》掉到河里毁坏了。

(《子夜》)

  b.吴荪甫最后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杜竹斋的最后倒戈。

杜竹斋是吴荪甫的姐夫,是一个十分有实力的金融资本家。

他性格谨慎而又惟利是图,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吴荪甫的旧情人刘玉英的背叛。

(《子夜》)

  c.聂赫留朵夫返身回到法院脱下大衣,走上楼去。

他在第一条走廊里就遇见了法纳林。

他拦住律师,说有事要同他商量。

玛丝洛娃被判刑后,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作出的判决是不公正的。

他去找律师法纳林,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

(《复活》)

  d.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

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

(《复活》)

  e.吴荪甫面临三线作战:

第一条战线是公债市场,对手是最大的敌人赵伯韬。

第二条战线是他的主业实业,即他旗下的一系列工厂的运作。

第三条战线,是他家庭,他要应对杜竹斋等人的勾心斗角。

(《子夜》)

12.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子夜》中吴老太爷在上海受到的刺激。

  

(2)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过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孟子谓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

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

  ①尚:

同"上"。

②颂:

同"诵"。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

又向上追论古代人物。

  b."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c.通过对如何交友的阐述,孟子提出了读书要"知人论世"的见解。

  d.孟子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

(2)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谈谈孟子对于交友的认识。

(3分)

  答:

六、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这么近,那么远

刘璐

  我坐在窗前写东西。

拎着纸和笔走过城市的每个角落,不停地写。

因为我知道,城市就要完全变样,这种改变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地侵蚀原本该有的宁静和安详。

眼前一切熟悉的陌生着,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房间后面的一片旧民房在不久前市政府的"消灭城中村"活动中终于全部被拆掉了,此时我坐在窗台前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不过,要不了多久,一定会有一群又一群的勘察人员来到这里,然后是一队又一队的建筑工人,最后就是一排又一排的高楼大厦。

高楼的下面会开起各种各样的商店,从酒吧到舞厅。

夜晚,这里会亮起炫目的霓虹,那是一种和纯朴无关的奢华夜景。

街上会走来形形色色的男女,他们在深夜的疯狂嘶吼将搅乱我原本安然的梦境。

  我感到有什么东西从我的生活中突然地抽离了,或者什么东西突然地袭入了我的生活。

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窗口吹来的风弄乱了原本安静地躺在鬓角的发丝,我腾出手整理前额。

微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一把又一把的标尺侵入我的视野。

这跟我预想的毫无差池。

我再也听不见窗台前面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天黑时他们的母亲焦急却又慈爱的呼唤声。

  总有一天,一切都会面目全非,我知道。

学校门口的河水,已经由浅绿变成了深绿。

水藻如同学生们课桌上的试卷般疯长,刺鼻的气味也从校门口蔓延至整个校园。

而城西的造纸厂依旧日夜不停地生产出洁白的纸张。

  城市缄默的往昔,沉入斑驳的流光中,化做一缕青烟。

  拥挤的街道上"爬"满了如同蚂蚁般的汽车,从轿车到大卡,从大众到宝马。

倚在车窗宽大的玻璃上,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想起小时候坐在爸爸的"凤凰大卡"上的那些日子。

那时候的天似乎总是很蓝,空气也好得让人感动,就连那叮叮的车铃声也异常的清脆动听。

而我总是快乐地唱着歌,或者幸福地听着爸爸讲故事。

可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都回不去了。

我只能一脸茫然地继续倚在车窗宽大的玻璃上,在这个到处都是立交桥的城市"爬"上去又"爬"下来,机械而又无奈。

  我不禁在想,是否真的有一天,这个城市会变成由几百层的高楼和无数的立交桥组成钢筋水泥的森林?

到那个时候,是否会有许多"可怜"的人"可怜"到从来到这个世界到告别这个世界都未曾见过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不得而知。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怜悯而驻足。

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只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依然会柔软地想起那个曾经温暖过你的小城,熟悉而又陌生......

  (选自《读写月刊》2009年1-2合刊,略有改动)

14.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虽然对拆成废墟的旧民房感到惋惜,但是又对将要建成的排排高楼大厦充满了深深期待。

  b.在"'爬'满了汽车"的情境中追忆坐在"凤凰大卡"上的快乐日子,表现了作者对过去那种简朴而又幸福的生活的眷恋。

  c.文中最后一段"熟悉而又陌生",既与第二段的"熟悉的陌生着"相互照应,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d.面对现代文明对人们生活的侵袭,作者感到"恐惧",写下此文,意在表达能够回到过去那种宁静、安详、纯朴的生活的愿望。

  e.文章标题"这么近,那么远"言简意丰,短短六字,概括地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们生活的侵袭及其引发的困惑和忧虑。

15.文中画横线处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

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虽然带给人们诸多的便捷和舒适,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问题。

请结合文本,探究现代文明有哪些负面影响。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