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2922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汇编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

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文字题页面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门衰:

家门衰微。

祚(zuò作)薄:

福薄

B.外无期(jī机)、功强近之亲:

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

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

C.茕茕孑立:

无依无靠,孤孤单单。

茕:

孤单无援的样子。

孑立:

孤立无依。

D.形影相吊:

吊:

悼念。

2.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A.举臣秀才:

举,举荐。

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B.供养无主:

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C.拜:

授官或封爵。

D.除:

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

洗(xiǎn鲜)马:

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

3.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A.而刘夙婴疾病:

婴,婴儿。

B.蓐:

草席。

C.沐浴清化:

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D.察臣孝廉:

察,举荐。

孝廉,汉代以后地方当局向朝廷推荐的人物,郡称孝廉。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C寻:

不久)

  A、晚有儿息:

子      形影相吊:

安慰

  B、逮奉圣朝:

等到     未曾废离:

停止

  C、寻蒙国恩:

寻找     除臣洗马:

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

病重     不衿名节:

自夸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鉴,察看。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

指命运不好。

夙:

早时。

凶:

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

离开我。

背,背离、离开。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

借鉴)

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薄:

浅薄。

息:

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解析:

C项两个“见”都是副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

夙遭闵凶

A、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区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慈父见背

C、见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但以刘日薄西山

D、薄薄田五十顷

7、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急于星火:

比 )

  A、急于星火:

像            B、臣之进退:

取独

  C、无以至今日:

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

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

A、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荣举臣秀才

C、夙遭闵凶愿陛下矜悯愚诚。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上书乞骸骨

9、下列所选成语中“是”的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是可忍,孰不可忍B、唯命是从

C、是非曲直D、实事求是

1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夺项王天下者舅夺母志

B、门衰祚薄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逮奉圣朝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D、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1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两个“废”都是“停止”,“衿”分别是“自夸”“怜悯”)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不矜名节

未尝废离愿陛下矜悯愚诚

A、两个“废”字相同,两个“衿”字不同。

B、两个“废”字相同,两个“衿”字也相同。

C、两个“废”字不同,两个“衿”字相同。

D、两个“废”字不同,两个“衿”字也不同。

1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B(A、成立:

成人自立;C、辛苦:

辛酸和苦楚;D、秀才:

优秀人才) )

A、至于成立  B、实为狼狈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1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1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

解析:

A句“臣”之后省略判断词“是”,是判断句。

其余三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A、今臣亡国贱俘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D。

解析:

D项与例句句式相同,均为省略句。

例句:

拜臣郎中

A、古之人不余欺也B、急于星火

C、石之铿然有声者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D“至”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

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18.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B(A项中“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C项中“以”是表修辞关系的连词;D项中“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D(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C(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B(“侧”是名词作状语,“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幽暗昏惑”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2.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B、C、D项中三者都译为“……的人”)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4.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C)

A所谓前洞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此余之所得也

25.用“……者……也”表示判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单纯的判断,另一种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

请按照这个说法,选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的一项(B)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段太尉逸事状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将奈何?

”太尉曰:

“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

“杀一老卒,何甲也?

吾戴吾头来矣!

”甲者愕。

因谕曰:

“尚书固负若属耶?

副元帅固负若属耶?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

“副元师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罪且及副元师。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

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

“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顾叱左右曰: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太尉曰: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既食,曰:

“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遂卧军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

“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

“我畏段某耶?

何敢言我!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

“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大骂曰:

“汝诚人耶?

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

“吾终不可以见段公!

”一夕,自恨死。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几何”是“多久”的意思)

 A.纵士卒无赖无赖:

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手足:

手和脚

 C.当务始终始终:

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几何:

几人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

答案A(两个“白”都是“告诉、禀告”之意。

B、前一个“因”是“于是”的意思,后一个“因”是“通过,由”的意思;C、前一个“从”是“跟随”的意思,后一个是“听从”之意;D、前一个“固”是“难道”之意,后一个“固”是“本来”之意。

28.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A凭借;B而;D用)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把

 B.以乱天子边事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因为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而

29.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A、率:

全都;B、已:

制止;D、作:

发作))

A.率以货窜名军伍中率:

率领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已:

已经

C.罪且及副元帅及:

牵连

D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作:

工作

3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答案D(左右:

文中指“身边的人”,今天只指方位))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D.顾叱左右曰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

B.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既来之,则安之

D.罪且及副元帅——不出,火且尽

答案D(A、前者为表原因的介词“因为”,后者为表依据的介词“根据”;B、前者为副词“仍然”,后者为介词“趁着”;C、前者为副词“已经”,后者为连词“既然”;D、都是时间副词“将要”)

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3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是(D )

A、范增数目项王B、不然,籍何以至此

瞋目视项王籍吏民,封府库

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D、良乃入,具告沛公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33、下列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妇女无所幸B、素善留侯张良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不如因善遇之

C、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脱身独骑卫士欲止为内

34、下列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故遣将守关者B、沛公军霸上

君安与项伯有故度战至军中公乃入

C、范增数目项王D、与一生彘肩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欲与亚文

35、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

  ①沛公军霸上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爽心悦目

   A、①③④/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③④/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3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旦日飨士卒(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37.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1)若入前为寿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公为我献之(4)吾属今为之虏矣

(5)项伯杀人,臣活之(6)会其怒,不敢献

a.

(2)(4)/

(1)(3)/(5)(6)b.(4)/

(1)

(2)/(3)(5)(6)

c./

(1)

(2)(3)/(4)(5)/(6)d.(3)(4)/

(1)

(2)/(5)(6)

38.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B)

(1)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约为婚姻(6)若入前为寿(7)若属皆且为所虏

(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

(1)/

(2)(4)/(3)(8)/(5)/(6)/(7)

b.

(1)(5)/

(2)(4)/(3)(8)/(6)/(7)

c.

(1)/

(2)(4)/(3)(8)/(5)(6)/(7)

d.

(1)(5)/

(2)(3)(4)(8)/(6)/(7)

39.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D)

(1)沛公军霸上

(2)素善留侯张良

(3)项伯杀人,臣活之(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秋毫不敢有所近(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范增数目项王(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14)此其志不在小

a.

(1)(7)(12)/

(2)(5)(14)/(3)(8)/(4)(6)(9)(10)(11)(13)

b.

(1)(7)/

(2)(5)(14)/(3)(8)(12)/(4)(6)(9)(10)(13)/(11)

c.

(1)(7)(12)/

(2)(5)/(3)(8)/(4)(6)(9)(10)(13)(14)/(11)

d.

(1)(7)/

(2)(5)/(3)(8)(12)/(4)(6)(9)(10)(11)(13)/(14)

40.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B)

a.此天子气也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高二()班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内(每题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choraladj.唱诗班的;合唱队的8

9

△investigationn.调查10

slipvi.滑动;滑行;滑跤答案

△peanutn.花生

diamondn.钻石;菱形

theAntarctic南极洲

show…in带或领……进来

题号

11

12

genuineadj.真的;真诚的13

14

15

adv.用别的方法;其他方面16

homelandn.祖国;本国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翻译之。

(每小题4分,其中指出类型1分,文言文中的句子类型主要指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例:

吾属今为之虏矣!

句子的类型:

被动句译:

我们这些人现在将被他俘虏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句子的类型:

译: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句子的类型:

译: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句子的类型:

译:

4、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句子的类型:

译:

5、大王来何操?

句子的类型:

译:

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句子的类型:

译:

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句子的类型:

译:

8、段公,仁信大人也句子的类型:

译:

9、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句子的类型:

译:

10、汝将何以视天地句子的类型:

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