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273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docx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

 

CNAS技术报告

 

能管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技术报告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能源绩效改进的确认提供指导。

本文件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不包含要求,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及CNAS认可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技术报告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改进及确认方法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为准确评价组织所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依托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绩效参数体系,确定组织能源绩效是否持续改进,为认证机构证书的授予和保持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不同行业,在不同的生产/运行状况下所制定的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等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最终确认能源绩效是否改进的方法。

CNAS在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时,收集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有关方法应用的证据,判定认证机构所进行认证的有效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ISO50006:

2014Energymanagementsystems—Measurementandverificationofenergyperformanceoforganizations—Generalprinciplesandguidance

ISO50015:

2014Energymanagementsystems—Measuringenergyperformanceusingenergybaselines(EnB)andenergyperformanceindicators(EnPI)—Generalprinciplesandguidance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管理体系绩效energymanagementsystemperformance

组织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所取得的绩效,包括能源管理绩效和能源绩效两部分。

3.2

能源管理绩效energymanagementperformance

组织在能源管理改进方面所取得的效果,包括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控制措施的完善等方面。

3.3

能源绩效energyperformance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1:

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以及其他能源绩效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果。

注2:

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分。

[GB/T23331-2012,定义3.12]

4总则

能源绩效是组织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在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及能源效率等方面取得的量化指标。

能源绩效评价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通过认证审核确认组织能源绩效改进情况是认证机构作出认证决定的重要依据。

在对能源绩效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组织所建立的能源绩效参数体系,确定能够表征组织能源绩效的参数,并将报告期能源绩效相关数据(能源绩效)同基准期能源绩效的数据(能源基准)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并最终确定能源绩效改进情况。

组织的能源绩效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对能源绩效改进情况进行评价和确认过程中,应识别并剔除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能源绩效改进表现形式一般包括能源消耗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能源使用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其中,能源使用结构的优化包括在组织使用的化石能源比例减少,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增加;以及借助国家、地方能源使用政策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如电力系统中削峰填谷差价等。

5能源绩效与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的关系

能源绩效参数能提供能源绩效的信息,有助于组织的不同部门理解能源绩效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为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可在设备设施、过程、系统层面上建立并使用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基准是基准期内能源绩效参数的数值,用来确定基准期内的能源绩效。

一旦选定能源绩效参数,就应建立相应的能源目标和能源基准。

建立能源基准所需的信息类型由具体的能源绩效参数确定。

能源绩效参数的数值与能源基准所使用的单位和量度应保持一致。

组织通过建立并使用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能测量并量化设备设施、过程、系统的能源绩效变化,从而对其能源绩效进行有效管理。

如能源消耗量可以作为能源绩效参数,通过计算基准期和报告期能源消耗量,并对其进行对比来获得能源绩效的变化信息。

能源绩效受许多相关变量和静态因素的影响,这些变量和因素都可能与市场需求、销售量和利润率等商业条件有关。

一旦确定了可能对能源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变量,如天气、产量、工期等,组织应将能源基准归一化,以便和相同条件下的能源绩效进行对比。

6能源绩效评价

6.1可比性确认

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应确认组织为确保能源绩效和能源基准在等同条件下具有可比性,是否考虑了相关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所识别的静态因素和相关变量,必要时是否进行调整。

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经营规模、设备规模的差异以及由于规模经济而造成的效率差异;

b)产品特性以及生产流程的差异;

c)地域和气候的差异;

d)原、燃料条件、负荷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等。

注:

国家现有能耗限额标准中对影响能源消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识别,并给出了限额标准的修正系数,认证机构或组织在确定能源基准时可参照执行。

认证机构在审核组织所确定的能源基准的适用性时,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验证:

a)将基准值和报告期内的相关变量的值进行比较,来看他们是否在同一个有效的统计范围内;

b)识别任何静态因素的主要变化。

当增加或减少主要生产过程,或者主要产品发生变化时,这些均属于静态因素发生了变化,要在相同条件下计算得到的能源绩效才是有效的。

如果能源基准值不再有效,需要对能源绩效的计算进行调整。

可通过基准期的调整,或者保持基准期不变而改变计算方法来获得能源绩效的数值,或者共同使用两种方法。

6.2评价方法

6.2.1能源绩效评价方式

认证机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需判定组织能源绩效评价方式的适宜性。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能源绩效评价时,基于组织所确定的能源绩效参数,并参照组织所建立的能源基准或目标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通过同比的方式,比较统计期和基准期能源绩效的变化情况;

——通过环比的方式,比较能源绩效的发展趋势;

——通过能源绩效、能源基准、目标指标的对比,比较能源绩效的变化情况。

6.2.2能源绩效评价

认证机构应针对组织的不同情况,确定组织对能源绩效评价过程及结果的适宜性。

通常情况下,组织的能源绩效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a)通过公司级总能耗进行评价

适用情景

在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边界内,产品结构、产量或业务量保持在类似水平,产品产量或业务量变化对总能耗影响不大的情况。

获取途径和方法

以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为核算边界,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取自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动态月报表消费的数据);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参照GB/T2589中所给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或组织依据实际发热量所确定的折算系数,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统一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能源总消耗量为各种能源消耗量之和。

综合能耗计算:

式中:

E—综合能耗;

n—消费的能源品种;

ei—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i中能源实物量;

pi—第i种能源的折算系数,按能力的当量值或能源等价值折算。

将报告期和基准期总能耗进行同比,总能耗降低。

节能量计算:

△E=E报告期-E基准期;

b)通过公司级单位产品/业务能耗进行评价

适用情景

在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边界内,产品/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因统计期和报告期相比,产品产量、业务量变化较大,通过对组织总能耗的对比,无法反映其能源绩效情况,通过对公司单位产品/业务能耗或节能量的计算,确认能源绩效的改进。

获取途径和方法

以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为核算边界,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取自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动态月报表消费的数据);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参照GB/T2589中所给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或组织依据实际发热量所确定的折算系数,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统一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能源总消耗量为各种能源消耗量之和;同时,依据组织年度产品/业务总量,计算单位产品/业务能耗,将报告期与基准期进行对比,单位产品/业务能耗降低,或产生节能量。

在核算单位产品业务能耗时,不同的行业所识别的单位能耗表现形式不一样,如吨产品综合能耗、单位面积综合能耗、人均综合能耗等。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

式中:

ej—第j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Ej—第j种产品的综合能耗;

Pj—第j种产品合格产品的产量。

产品节能量:

式中:

—企业产品节能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统计报告期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基期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统计报告期产出的合格产品数量。

c)通过公司级单位产值能耗进行评价

适用情景

在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边界内,组织有多种产品/业务,各单位产品/业务的产值综合能耗差别较大,通过对组织总能耗和单位产品/业务能耗变化的对比,无法反映其能源绩效情况,通过对公司级产值综合能耗或节能量的计算,确认能源绩效的改进。

获取途径和方法

以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为核算边界,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取自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动态月报表消费的数据);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参照GB/T2589中所给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或组织依据实际发热量所确定的折算系数,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统一折算成标准煤(或标准油),能源总消耗量为各种能源消耗量之和;同时,依据组织年度产品/业务总产值,计算其单位产值能耗,将报告期与基准期进行对比,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降低,或产生节能量。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式中: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统计期产出的总产值。

产值节能量计算: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统计报告期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万元(tce/万元);

—基期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万元(tce/万元);

—统计报告期的产值(可比价),单位为万元。

d)通过公司级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耗进行评价

适用情景

在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边界内,组织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其各单位产品/业务的能源消耗差别较大,通过对组织总能耗的对比无法反映其能源绩效情况时,可依据某一特性将多种产品进行修正为一标准品后,公司级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耗降低。

获取途径和方法

以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为核算边界,用能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取自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动态月报表消费的数据);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参照GB/T2589中所给出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或组织依据实际发热量所确定的折算系数,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统一折算成标准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