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2467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docx

土地经济学结课论文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

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的分析与解决

摘要

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归结于土地利用问题。

本文从保护耕地安全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矛盾,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土地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和稀缺性的矛盾日趋突出。

耕地锐减,已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

因此,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耕地数量,实现农业和国家的安全,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在加大保护耕地力度的同时,切实提高耕地的综合效益、比较效益,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保护耕地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对策

一、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

1.总量大,人均少

我国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占亚洲陆地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虽然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

2.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4亿亩,山地多,平地少;较难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地约占18%;在可供农用的土地中,草地占41%,林地占17%,耕地仅占14%。

3.耕地问题突出

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

目前我国人口耕地不到

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发达国家的1/4。

(XX文库)生产力普遍较低,耕地质量不高,退化严重。

高产田不足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

中低产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土流失、沙化、盐渍化、养分贫瘠、土壤次生潜育化和酸化等。

还出现了分布状态和质量由集中、连片、优质逐步向破碎、零星、劣质转变的趋势。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由于多处于干旱少雨或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贫瘠、无水源保证,出于生态保护,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可开垦比例小,受到严格限制。

4.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效益差异巨大。

5.土地资源形势严峻

在人口迅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压力下,土地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以及土地资源管理不当,加剧了形势的严峻性。

二、保护耕地安全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1.保护耕地安全的重要性

1.1国情决定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仍然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

保护耕地,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来讲尤为重要。

1.2保障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

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最为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1.3现实需要

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部分农用地非农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每年净减少的耕地达数十万公。

2.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2.1必要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

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

物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面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量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社会社会需求。

2.2有效途径

在产业上:

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的经济效益最低。

因此,在经济人假设下,经济主体会将其土地资源用于发张第二、三产业,而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意味着去过没有国家的强制措施进行保障,耕地资源将不会被用于农业生产,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

农业内部:

生态平衡与当前生产的关系的矛盾。

在对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常常忽视生物与生态的依据关系,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大量毁林开荒,牧场改田,围湖造田的行为,虽然当前生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水土流失加重,风沙侵蚀良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长远经济效益丧失了保证,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等发展模式。

合理进行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科学种田,提高土地生产率,生产出更多农副产品。

三、保护耕地安全与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矛盾表现及原因1.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各项经济建设的深入,大量的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

人口的城市化伴随着土地的城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直接带动城镇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需求迅猛增加,而城镇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侵占耕地来实现的。

村镇建设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有些村镇随意扩大宅基地面积,旧房不拆盖新房,村镇内部废弃盲目建设开发区成为浪费土地的新现象宅院增多形成了“空壳村”。

房价持续上涨,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房地产商不断开发房地产。

房价持续上涨带来地价持续上涨,在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的驱动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出售土地。

有些地方通过修改土地总体利用规划,规避国家法律。

按照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但是,一些地方为了规避这一法律规定,频繁进行土地规划的调整或修改,成为土地违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还有些地方政府实行先占后补、以罚代法,为土地违法行为撑腰。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逮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耕地25.94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0.6%、4.5%、2.5%。

报国务院批准用地中,核减不合理用地0.66万公顷。

RV22008-2012«ftbtStt用地・;只

 

城慎村建设用地

单独选址建设顶目用地

2.耕地质量下降且地域差异大

我国土地利用方式不当。

长期以来落后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以牺牲土地资源数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代价,走的是以掠夺开发,粗放经营,低效浪费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不可持续道路。

农业的比较效益远低于其他行业,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抛荒现象严重,重用轻养,掠夺式经营。

对地力培养重视不够,较少使用有机肥,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地肥力日趋降低,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

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耕地大量转为林地、园地、养殖水面等其他农用地,使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各地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的耕地大部分是平原、城乡居民点周围、交通沿线的良田,而新垦和复垦的耕地,一般质量较差,区位条件不理想,交通不便,垦殖成本高,效益低,需长期建设才有成效。

高质量耕地流失过快,补充耕地质量偏低,以次充好使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3.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加剧,表现为土壤养分流失,土层或耕作层变薄,导致肥力日趋降低,土壤生产力下降;森林破坏、牧草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加剧;土地次生盐碱化加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4.耕地污染严重

由于环境保护不力,目前约有1/5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交通主干道和部分江河沿线基本农田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严重。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间接导致土壤污染。

5.耕地保护意识缺乏,政策实施和土地资源管理力度需加强

四、对策

1.严格保护耕地的机制建设与对策制定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建设用地的扩张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争地矛盾尤为突出。

而我国入世又加剧了这种需求,从而使耕地保护的形势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严格保护耕地的机制建设与对策制定十分必要。

2.保护耕地数量

2.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集约使用建设用地,节约耕地,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经济要发展,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但必须要适度,不能无限制地扩展。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也要力求节约用地,选址定点要尽量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

农村乡镇企业要合理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农村住宅用地,集约农村居民点,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力度,增加耕地面积。

集约使用建设用地,节约耕地。

2.2引导和规范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转用为其他农用地的数量

除了大量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耕地减少的比例较高,为了保障耕地生产能力和提高农业收入水平,应该在保护耕地耕作层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和规范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以单一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

2.3加大开发整理力度,积极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其中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对于农村居民点大力推进整理,充分利用各种闲置地,治理空心村,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率。

通过对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也是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生产力的途径之一。

3.耕地质量保护

3.1改善耕地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耕地质量下降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因地制宜,增加有机肥料。

比如开发利用河泥,秸秆还田,加强豆科作物和绿肥的合理轮作。

在无机肥施用上要控制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数量。

控制土壤污染。

建设用地发展要选择合适的建设项目,优先发展无污染项目,而且规模和布局应合理。

同时,对排放到水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要全面监测,对超标排放的及时控制。

3.2耕地布局保护对策

空间布局零星,没有能成片规划保护,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规模农业的发展。

同时耕地保护只对数量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地域上没有土地利用分区标志,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难以对耕地形成有效保护。

为了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实施性和预测性,规划修编中要综合考虑耕地的区位、质量、数量和未来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合理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

4.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到人,把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的头上。

基本农田的土地生产经营者,也就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者。

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基本农田,并禁止闲置和荒芜基本农田。

5.采用经济管理手段,强化耕地资源保护

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力度,激励地方政府保护耕地责任。

对地方政府实行保护耕地与利益奖惩挂钩政策。

开展“耕地保护模范县(市、区)”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嘉奖。

调控土地利益关系,严格限制新征占耕地量,充分挖掘存量土地。

保护耕地生产的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益,激励农民从事保地种粮的积极性。

制定合理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尽快完善粮食生

产补贴政策,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的信贷支持。

用于节水改地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让农民获益。

五、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文秘网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供稿文/徐俊

海疆在线--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邓英淘

国土资源部网站—土地资源

吴次芳.《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探讨》,见:

谢俊奇、吴次芳:

《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周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我见[J]》,《中国土地》,1995年

周亚鹏、许皞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对

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9

(2):

88~92

吴次芳、鲍君海.《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

气象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