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1423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docx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二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

(二)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

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

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

这些制度

A.造成君主的大权旁落B.形成了民主决策体制

C.有利于形成正确决策D.削弱官僚集团的权力

2.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

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3.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

犯罪连坐,先亲后疏。

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

这说明

唐律

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

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

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

4.中国古代古史系统一般以“三皇五帝”作为起点,但《史记》则跳过三皇,直接从五

帝中的“黄帝”开始写起,并称“学者多称五帝,尚(久远)矣”“百家言黄帝,其文

不雅驯(规范,严谨)”。

这反映出司马迁

A.以儒家视角观察、研究历史

B.“重证求信”的治史原则

C.重视平民阶层对历史的影响

D.意在树立共同的国族认同

5.学者黄仁宇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

“新法之要不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

提出

‘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府政策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如果经

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

这也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

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据此可知,黄仁宇意在说明王

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指导思想背离统治需要

C.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基础

D.组织变法的机构还不够健全

6.李鸿章在接受西方国家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清朝人已经显

示出了他们的技能和才干。

他们工作勤勉,生活成本比西方国家更低廉。

当清朝开放

铁路,把注意力转向世界市场时,他相信,中国提供的产品会比西方的更好、更廉价。

这说明李鸿章

A.主张利用经济手段维护国家主权

B.已经产生了现代经济学认知

C.意识到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危害

D.推行“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7.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

“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

空想图画。

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

实际主义。

”这一革命纲领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8.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办的《上海伙友》,主要以店员伙计为读者对象,《机器工人》主要以上海机器工会会员为读者对象,《广东群报》一直实践的也是创刊号上陈独秀说的“做贫苦劳动者底朋友”。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

A.体现出非常鲜明的人民性B.以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心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影响

9.1937年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对日开展敌后游击战;武汉失守后,军事委员会

对游击战做出具体部署,聘请一批共产党员为游击干部训练班的教官,讲授游击战术。

国民政府的做法意在

A.牵制日军以策应正面战场

B.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谋求对敌后战场的领导权

D.放弃大兵团作战的策略

10.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雅典执政官,在其任内改革了雅典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制度。

不过部分史料中有关梭伦进行币制改革的记述,却似乎与事实相悖。

根据考古研究,雅典完整的货币制度的出现,要比梭伦执政晚上数十年的时间。

这表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应依据考古学的进展

B.历史史料的记述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11.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许多欧洲国家用宵禁来控制酒吧和餐厅的人流,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宵禁起源于中世纪,16世纪威尼斯将宵禁措施用于限制犹太人,但允许必须早出晚归的商人、夜间出诊的犹太医生等专业人士可以不遵守宵禁。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商人、医生等专业人士政治地位高

B.统治腐朽导致政令不能公正执行

C.资产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D.适应经济发展和市民需求

12.19世纪大批移民涌入法国,移民以意大利人数量最多,大约80万左右。

其原因主要是

A.意大利统一战争导致难民潮

B.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安定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促进工业的发展

D.法国工业化的进程对工人移民的需求强烈

13.1941年美国国内流行一款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海报,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头上。

这张海报反映了当时

A.法西斯还没有侵略美国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抨击罗斯福政府颁布《租借法案》

D.美国国内有识之士对法西斯的警醒

14.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

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由此可见

A.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B.十月革命之后妇女权益得到保障

C.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D.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

15.下图是1900年以来世界黄金和白银价格的变化趋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黄金白银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干预加强,强制提高贵金属价格

B.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迅速贬值

C.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

D.战争威胁,人们争相抢购黄金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随之谜

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

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

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

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

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

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铜缶

编钟

(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

(4分)

(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

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6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美国记者的新闻采访

第三篇苏维埃社会

代议制政府结构是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以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但选举权不是平等的……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在这个中世纪的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机器在运转,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产红色中国的商品和农具,确实使人感到意想不到。

……南方的红军到西北时激起一阵“工业繁荣”。

他们带来了许多车床、旋床、冲床、铸模等。

……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就我所能看到或知道的,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农民对红军的道德似乎都有很好的评价。

我没有听到过强奸或污辱农村妇女的事件,虽然我从一些南方士兵那里了解到丢在家乡的“爱人”的事情。

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室中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有土制模型。

微型城镇、山岳、要塞、河流、湖泊和桥梁,都建在这些角落里,学员在研究一些战术问题时,玩具军队就在这些模型上来回作战。

……室的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这里可以看到每个战士的笔记簿都挂在墙壁上指定的木钉上……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有哪些史料价值。

(14分)

 

1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时段

对外贸易情况

1949—1952年

国家颁布一系列对外贸易法令和法规,把全国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置于国家集中领导、统一管理之下。

同时,积极发展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大量进口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所必需的物资与抗美援朝物资,出口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

1953—1957年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

“生产是贸易的基础,贸易为生产服务,要有计划地扩大对外贸易,有计划地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

”为此,我国分别从苏联、东欧国家进口156项和68项重点建设工程所需技术设备。

1958—1965年

进口物资中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资料比重下降。

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步回升。

 

1966—1978年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停滞下降到回升,并创建国以来的历史新高。

1978—1992年

调整外贸管理机构,实行外贸代理制和出口承包责任制。

扩大外贸经营权,建立对外贸易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减少国家对出口商品的管控。

1992—2001年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步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

2001—2007年

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降低关税,对货物贸易法、对外贸易法、知识产权法、外资法等法律进行调整。

结合材料和所学,采用新的时间尺度重新划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并对划分依据进行说明。

(12分)(要求:

阶段划分合理,说明准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19.(14分)“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睡眠”,曾经是西方工人阶级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3年美国一家工厂制订的工人每日时刻表及译文(局部)

材料二欧美国家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历程表

时间

事件

1866年

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国际工人组织)会议上,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写进了决议中。

八小时工作制第一次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们共同争取的目标。

1886年5月1日

芝加哥工人举行支持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并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7名警察及4名游行人员死亡。

1889年7月

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并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902年

芝加哥的企业主们向美国工业委员会提交报告指出:

实行8小时工作制以来,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同样的报告像雪片一样从美国各地飘向华盛顿。

20世纪20年代

欧美主要的工业国家普遍完成了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

——摘编自徐晓飞《十九世纪西方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艰苦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美国工人阶级工作状况及形成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期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特点,简要谈谈你对20世纪初西方企业主支持8小时工作制这一现象的理解。

(8分)

2021年高考适应性训练

历史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CACBC6—10ABAAC11—15DDDB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0分)

(1)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2

分)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

(2分)

(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

(2分)

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

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

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

(2分)

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

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

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

(2分)

17.(14分)

(1)材料来源:

信息提取:

材料选自一个外国记者的陕甘宁边区的纪实采访。

(2分)

史料价值:

该记者是对边区军民采访的一线纪实,史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的第一手史料。

(3分)

(2)材料内容:

据材料第三篇可知,各级苏维埃代议制政府代表选举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情况。

(2分)

据材料第七篇可知,苏区工厂机器运转,工人在忙碌地生产,“工业繁荣”,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情况。

(2分)

据材料第八篇可知,红军的生活作风与文化,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列宁室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可用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军队纪律、文化、战术建设情况。

(3分)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缩影,纪实采访从陕甘宁边区政权、经济、军事建设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建设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分)

18.(17分)

参考示例: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国家统一集中计划领导和管理对外贸易,并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具体措施。

(2分)

这个阶段可以再分两个阶段:

1949—1957年,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确立了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政策。

(2分)

1958—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外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先后主持调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加之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对外贸易由下降转为回升。

(4分)

第二阶段:

1978年至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国家逐步减少对外贸的直接管控,扩大对外贸易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促进外贸发展。

(3分)

这个阶段可以再分两个阶段:

1978年—1992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对外贸易的自主权,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分)

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市场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WTO,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外贸市场化、自由化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4分)

19.(14分)

(1)状况:

时间表表明工人劳动时间长,工作节奏紧密,缺少休息与休闲时间。

(2分)

原因:

资本家以最大限度延长劳动时间的手段追求剩余价值;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方式变革,机器大生产使生产节奏加快;工厂制度管理严格;自由竞争环境下企业追求高效益;城市人口激增,就业压力大。

(4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2)特点:

以和平斗争、合法斗争为主要方式;组织性强;斗争的长期性;注重国际工人联合斗争;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或马克思主义影响)。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理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管理科学化;这使企业主不再一味依赖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获取利润;加上工人长期的斗争也使企业主认识到必须缓和劳资矛盾。

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认识,可以重点谈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也可以重点谈对现象背后的本质认识,也可以谈这一现象积极影响等。

言之成理、史论结合即可得4分,如果仅仅罗列史实则给一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