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80584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docx

解析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4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其位移大小也不能相等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也不为零

 

2.台球以10m/s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2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ﻩB.2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C.18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D.18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何1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

4.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5.火车以平均速度v从A地到B地需时间t,现火车以速度V0由A出发,匀速前进,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0.从开始刹车到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刹车与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若这辆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B地,则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是( )

A.

ﻩB.

ﻩC.

D.

 

6.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7.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10N,20NB.10N,10NﻩC.10N,0NﻩD.0N,0N

 

8.如图,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和C各受大小均为5N的水平拉力F1和F2作用,方向如图所示,三个物体都保持静止,则A和B间的摩擦力,B和C间的摩擦力,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5N,0,5NﻩB.5N,5N,0C.5N,0,10NﻩD.5N,5N,10N

9.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10.关于伽俐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B.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

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

对观察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11.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

2:

3: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

(2﹣

1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它中间位置

x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t1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v2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1>v2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

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G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则使这块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  ;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   ;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为   .如果此时水平拉力F为6N,桌面给A的摩擦力为   .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依次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电源频率为40Hz)

三、计算论述题(要求每题解答时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出结果不给分,共40分)

15.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可能是多少?

16.(10分)(2015秋•松原校级期中)跳伞运动员从300m高空无初速度跳伞下落,他自由下落4s后打开降落伞,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g=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处离地面的高度;

(2)运动员打开伞后运动的加速度;

(3)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17.(10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g均取10m/s2)

 

18.(12分)(2015秋•天津期中)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A=4m/s,B车的速度vB=10m/s.当B车运动至A车前方7m处时,B车刹车并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二车间的最大距离;

(2)经多长时间A车追上B车.

 

2020┄2021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4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其位移大小也不能相等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也不为零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解答】解:

A、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是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初末位置可能相同,所以位移可能相同.故C错误;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可能首末位置相同,即位移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

 

2.台球以10m/s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2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B.20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C.180m/s2沿球弹回的方向ﻩD.180m/s2 沿球撞击的方向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注意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与球弹回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何1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在任何1s内速度的变化量△v=at=2m/s.

【解答】解:

A、在任何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故A错误,B正确.

C、某1s初与前1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C错误.

  D、某1s末比前1s初多2s,所以速度的变化量△v=4m/s.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

和平均速度公式

去判断一定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解答】解:

A、根据x=

知,加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A错误.

B、根据x=

知,初速度大的,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加速度有关.故B错误.

 C、末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C错误.

 D、根据

,时间一定,平均速度大,位移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

和平均速度公式

 

5.火车以平均速度v从A地到B地需时间t,现火车以速度V0由A出发,匀速前进,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0.从开始刹车到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刹车与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若这辆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B地,则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是(  )

A.

B.

ﻩ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求出火车由于刹车减速再加速所耽误的时间,即可得出火车匀速运动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火车匀速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

火车中途急刹车,停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

t0,

这段位移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时间t′=

=

则火车由于刹车减速再加速所耽误的时间为

则火车匀速运动的速度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求出火车由于刹车减速再加速所耽误的时间,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

 

6.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

C.物体升高时,其重心在空中的位置一定不变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

【考点】重心.

【分析】一个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这一点,这一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解答】解:

A、重心在效果上可以看作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不是最重的点,故A错误.

B、物体发生形变时,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其重心位置可能改变,故B错误.

C、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和位置无关,与两个因素有关: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故C错误.

D、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在横杆之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能力,要紧紧抓住一般物体的重心与两个因素有关:

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7.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10N,20NﻩB.10N,10NC.10N,0NﻩD.0N,0N

【考点】胡克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弹簧秤测量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秤A和B的读数.

【解答】解:

对A:

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10N,则弹簧秤A的读数为10N.

对B:

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10N,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10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簧秤读数意义的理解,容易产生的错误是:

认为B弹簧秤读数为20N.

8.如图,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和C各受大小均为5N的水平拉力F1和F2作用,方向如图所示,三个物体都保持静止,则A和B间的摩擦力,B和C间的摩擦力,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5N,0,5NﻩB.5N,5N,0ﻩC.5N,0,10NﻩD.5N,5N,10N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摩擦力专题.

【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结合题目提供的几个力,然后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平衡力的知识就可解决题目中的两个力的大小.另外,分析物体受力时,先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具体哪个物体,然后只针对所选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不要受其它力的干扰.

【解答】解: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的关系可知,题中的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对于A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可不做分析;在水平方向上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它们是力F1和B物体对它的静摩擦力,既然此二力平衡,故B对A产生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力F1的大小,即5N;

将ABC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题意知,向左的力“F2”与向右的力“F1和地面对C的摩擦力f之和”相互平衡,即F2=F1+f;所以f=F2﹣F1=5N﹣5N=0;

对于C问题,受向左的拉力和B对C向右的静摩擦力平衡,所以此摩擦力的大小为5N.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结合物体的具体受力,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知识,可解决此题.

 

9.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 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

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速度相等,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C、D间距离的变化.

【解答】解:

A、由甲图看出:

物体A和B位移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A的速度比B更大.故A正确.

B、由甲图看出: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s=10m=0=10m.故B错误.

C、由乙图看出:

t=3s时,D图线所围“面积”大于C图线所围“面积”,说明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而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所以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故C错误.

D、由乙图看出:

前3s内,D的速度较大,DC间距离增大,3s后C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减小,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正确.

故选:

AD

【点评】对于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要从图象的数学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抓住斜率、面积、交点等数学意义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0.关于伽俐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B.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

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

对观察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解:

A、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故A正确;

B、伽利略只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和物体的质量无关,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伽利略是通过理想实验,即逻辑推理,证明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正确;

D、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故D正确;

故选:

ABC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1.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

2:

3:

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

﹣1):

):

(2﹣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5个铁垫圈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可以确定落地的时间间隔是否相等,从而根据v=gt得出落到盘中的速率之比.

【解答】解:

A、5个铁垫圈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可以看成一个铁垫圈自由下落,经过位移之比为1:

3:

5:

7.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知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因为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则各垫圈依次落到盘中的时间比为1:

2:

3:

4,则速度之比为1:

2:

3:

4.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BC.

【点评】解决本题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推论.

1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它中间位置

x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t1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v2

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1>v2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

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v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假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加速度为a,总位移为s,总时间为t,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列式,然后进行分析处理.

【解答】解:

对于前一半路程,有

对于后一半路程,有

由①②解得

在中间时刻

时的速度为

又由于

根据不等式,可知

=

≥0(当v1=v2时取等号)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故C正确;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有v1>v2,故A正确,B正确,D错误;

故选:

ABC.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要注意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中间位置的速度都比较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GA=20N的木块,木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则使这块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8N ;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12N;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为 0 .如果此时水平拉力F为6N,桌面给A的摩擦力为 6N .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未放上木块B时,FN=G1,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以求出桌面对A的摩擦力,因为是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拉力等于此时滑动摩擦力;加上木块B后,F′N=G1+G2,再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以求出桌面对A的摩擦力,由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受到的摩擦力为0.

【解答】解:

未放上木块B时,FN=G1,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

Ff1=μ1FN=μ1G1=0.4×20N=8N

因此拉力F=Ff1=8N

加上木块B后,F′N=G1+G2,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

F′f1=μ1F′N=μ1(G1+G2)=0.4×(20+10)N=12N

因此拉力 F′=F′f1=12N

由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受到的摩擦力Ff2=0.

当此时水平拉力F为6N<12N,则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因此桌面给A的摩擦力为6N;

故答案为:

8N,12N,0,6N.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要抓住匀速运动解题,特别注意,加上木块B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注意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计算的方法.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依次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18m/s,小车在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24,小车的加速度为1.2m/s2.(电源频率为40Hz)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