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803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docx

高二生物上册模块练习题17

生物模拟练习(人教版必修三)17

一、选择题

1.现象Ⅰ: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

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2.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

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据图2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25kg

D.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这只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4.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 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高 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⑥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5.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6.(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7.下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错误叙述是()

A、富营养化是因为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

B、池塘、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的现象叫水华

C、相对封闭的海湾不易发生富营养化

D、化肥、农药和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是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8.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

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9.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肾小管在吸收水的同时吸收盐

B、渴的时候体内水绝对少

C、肾小管对盐的重吸收要消耗能量

D、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有拮抗作用

10.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

11.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  )

A.1、2、3B.4、2、3C.4、1、3D.4、2、1

12.下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1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而要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对于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14.(2011·江苏生物·1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生物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C、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都有关

D、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有分层现象

二、填空题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_法,而不适用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W~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在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中,1~4号加等量的清水,3、4号加少许河泥,1~4号放人同样的金鱼,2~4号加等量的金鱼藻,用橡胶塞塞紧。

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人黑暗的纸箱中,均放于室温20℃条件下。

(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条生活时间长?

为什么?

(2)上述1~4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

为什么?

(3)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号锥形瓶相比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号锥形瓶中的鱼存活时间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根本的能量来源;3号锥形瓶的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

(6)欲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如何设计实验?

1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

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1)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细胞在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_________,接下来人体体液免疫会发生的变化是(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_________年。

(4)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任重而道远。

2006年8月18日,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且达到国际同类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

B.在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注射艾滋病疫苗后还有可能感染该病

C.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攻击人的T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

D.注射艾滋病疫苗后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于现象Ⅰ。

两个现象中参与反射的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相当。

答案:

B

2.B

解析:

分析图中I数据可知,16000/1500900≈1%,A项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据能量金字塔(图2)的特点,可知Ⅰ为生产者、Ⅱ为初级消费者、Ⅲ为次级消费者、Ⅳ为三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图3中的A是生产者,D项正确;对于C项,抓住“至少消耗”去解题,当猫头鹰体重增加1kg,全部来自于食物链A→B→猫头鹰,且传递效率为20%时,消耗的A最少,1÷20%÷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