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80139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练习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

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2、B3、D4、A5、D6、C7、B8、A9、C10、C

11、B12、C13、D14、C15、A16、A17、D18、A19、B

20、D21、B22、A23、C24、C25、D26、C27、C28、B

29、A30、C31、C

(二)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A.唯心主义认识论

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A.实践的需要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C.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7、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8、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0、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1、“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2、“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3、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6、列宁说: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7、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18、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19、价值的特性是()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0、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2、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23、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2、AB3、BD4、ABCD5、CD6、ABCD7、ABC8、CD9、BCD10、ACD11、ACD12、ABD13、CD14、BC15、ABCD16、BC17、ABCD18、AB19、ABCD20、BCD21、CD22、ABCD23ABCD

(三)判断改错题

1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误。

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这种观点混淆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和旧唯物认识论的界限。

1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

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者骗局。

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答:

错误。

(1分)此命题从正确前提出发,偷换了概念,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真理是有用的”,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因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分)“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真理论,因为有用即真理,把符合主观需要的东西看成真理的内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无关,把真理主观化了,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

(2分)

(四)材料分析题

4:

下面材料是有关真理标准的论述:

材料1

马克思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毛泽东说: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

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

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惟一标准。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一致吗?

为什么?

(2)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观点分析材料2。

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不同的。

材料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说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材料2则认为,有用即真理,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就看其是否能使我们得到效果。

这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愿、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是否对人有用作为标准。

对人有用、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产生某种效果的理论和观点,并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不一定是真理。

5.

材料1: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睛,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摘自鲁迅著《且介亭文集•叶紫作(丰收)序》材料2:

一切作为对象而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都一定在直观里提供给我们。

不过,我们的任何直观都只能通过感官而发生;理智并不去直观,而只是去思索。

……作为我们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

—摘自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材料3:

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5一226页

根据以上材料,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1)从哲学上说明材料1的作者鲁迅是如何分析神鬼观念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观念都是存在的反映,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主体的观念在反映存在时具有主观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鲁迅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原则,认为神鬼的观念虽然是“靠了神思”,即人的思维想像,但仍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来自人们对现实世界存在物的歪曲反映。

(2)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有何原则区别?

材料2的作者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世界万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物本身”是什么,即不会知道事物的本质,它属于不可知论的理论体系,实际上否定了意识、观念是存在的反映。

材料1的作者虽然认为神鬼的观念并不是指现实世界中有神鬼的存在,但肯定了观念来自存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

因此,材料1与材料2表述的思想有原则区别。

(3)材料3是如何批驳材料2的不可知论的观点的?

材料3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可知论观点,它认为实践是证明世界可知并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

因为:

第一,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感性知觉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检验,因为实践具有把人的意识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功能。

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达到目的.那就证明了我们关于客观事物的观念与客观存在是一致的;第二,实践可以创造出人工的认识手段,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的不足,人的感觉器官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随着实践和工业的发展会不断提供新的更高效能的仪器来扩大人类认识的范围。

对无限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来说,没有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第三,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思维.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

7

材料1:

笛卡尔说:

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

他认为知识的可*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

"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的。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

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

他说:

"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材料2: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

"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在經驗裏扎著根基﹐知識歸根結蒂由經驗而來。

"﹙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

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

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毛泽点说: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请回答:

(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

(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

(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

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

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级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2006】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单选1991文】“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单选1992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3、【多选2000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