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知识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777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9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知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学校知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学校知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学校知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学校知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知识手册.docx

《学校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知识手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知识手册.docx

学校知识手册

1.学校定位与目标是什么?

2.“三仁”理念是什么?

3.中医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是什么?

4.在中医学课程计划中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5.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6.学校是否将师承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学校的师承教育有哪些具体做法?

7.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方面,有哪些措施?

9.学校建立了哪些机构,对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咨询服务,具体有哪些措施?

10.学校是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

11.学校是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开展学生工作的?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12.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的途径有哪些?

13.学校有哪些学生组织?

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和管理情况?

14.学校如何制订相关制度保证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并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5.教师直接参与教育计划制订等有关决策的体制机制有哪些?

16.学校制订了哪些措施确保担任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不脱离临床实践?

17.学校建立了哪些制度,确保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18.学校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19.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造条件?

20.中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22.中医临床实验课程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21.学校何在中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中安排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并融入中医人文精神及中医学专业特色?

23.学校对中医学课程计划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课程计划管理机构如何做到尊重主要利益方的意见?

8.学校进行了哪些考试改革?

24.学校是如何要求对考试结果进行考试分析与结果反馈的?

25.学校是如何建立个性化和结构性考试结果反馈制度的?

26.学校是如何科学地确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的?

27.中医学专业建设的经费来源有哪些?

28.学校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如何?

29.中医学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如何?

30.我校是如何构建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与建设体系的?

31.学校是如何建立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的?

32.我校拥有哪些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资源?

如何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促使师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33.我校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交流的政策与途径?

34.学校在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方面,获得哪些成效?

35.学校是如何建立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36.我校中医学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何特色?

37.我校是如何进行毕业生质量分析的?

38.我校中医学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

如何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39.我校如何与社会和政府的卫生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形成建设性的关系?

1.学校定位与目标是什么?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为宗旨,秉承“自信、敬业”的校训精神,弘扬“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办学传统,彰显“仁德、仁术、仁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教学与科研并重、科学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育英才、发展学术,引领并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走中医药特色、南中医风格的大学发展道路。

学校办学目标定位是“国际著名、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类型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定位是“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层次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境外教育,选择性拓展继续教育”;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中医药,面向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人才培养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富有科学素养、专业素质和中医人文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中医药应用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2.“三仁”理念是什么?

仁德、仁术、仁人。

“仁德”就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中医药“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

“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体现“大医精诚”的要求。

“仁人”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是:

“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

3.中医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是什么?

中医学专业的办学定位:

学校定位中医学专业为主体专业,将建设成为国内中医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教育理念:

仁德、仁术、仁人

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中医药基础理论扎实、中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缜密,岗位胜任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卓越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4.在中医学课程计划中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突出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

(1)学校先后出台《南京中医药大学主辅修制实施暂行办法》、《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本科生申请校内转专业暂行规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鼓励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发展潜质,自主选择专业,任限选修课程中自主选择课程。

2015年实施了出身中医世家的同学自愿转专业方案。

(2)实行选修制度,培养方案增设修模块及平台,设有50余限选课程,169门全校任选平台课程,引入尔雅通识课程、五校联盟共享课程、南琼在线课程学习自测系统等,与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一起构成了学生选修及自主学习平台。

选修课尊重学生的意愿,实行两周试听、补退选制度。

鼓励广大教师结合专业发展需要,针对所长,开新课。

201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学工作校院二级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更明确要求,讲师以上教师在主讲课程外,起码开设一门专业相关课程,以丰富全校课程资源。

2009年起,正式实施“体育课俱乐部制”、2011年恢复“英语分级教学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了有效的课程改革。

(3)本科生导师制中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及兴趣,自由选择科研、临床、教学等方向导师,分别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临床跟师教育、教学参入。

(4)支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各类科创实践,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等。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突出的同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本科生推免研究生方案》分别规定科创成果、学术论文、专利加分细目。

(5)学校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5.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组织全校师生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分别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为主题,展开全校各层面学习、讨论,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工程、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以及各级教研活动、名家名师指导、学生学科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推动、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将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纳入教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的条件。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开展PBL教学的能力,以帮助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门课程必须安排10%的指导性自学等具体措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引入尔雅通识课程34门、五校联盟共享课程、南琼在线课程学习自测系统等,与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一起构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积极组织开发MOOCs网络开放课程。

学校组织中医学主干课程教师多次赴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学习PBL教学法、反转课堂、MOOCs课程建设等内容,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病理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PBL教学法实践改革效果明显。

6.学校是否将师承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学校的师承教育有哪些具体做法?

是。

以“本科生导师”制度实行为抓手,在院校教育中引入师承教育的合理内核及形式,开始构建融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方式于一体的培养模式。

精诚试点班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七年制班级的50%同学,其他学制成绩前30%同学从第二年开始,实施本导制,除接受导师课程指导外,早期跟师接触临床,并开始创新课题研究。

床边教学阶段安排临床导师进行专业课学习及见习指导;毕业实习阶段,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学生在完成各科轮转实习的同时,跟师临床实习,由导师根据学生实际,量身定制符合个性化教学要求的培养计划并进行全程带教。

学校充分利用江苏地区人文荟萃、名医辈出的优势,充分发挥我校各附属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优势和教学专长,依托各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完善师承教育手段,打造师承教育平台,在临床实习阶段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登“堂”(名医堂)入“室”(名医工作室),部分参与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收集、整理等传承工作,为培养学生的中医学术传承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7.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注重学生科学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方面,有哪些措施?

(1)中医学七年制(理科基地班)、中医学七年制(中西医结合)采取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第一年在综合性大学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素养。

其他学制中医学专业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目标,不断完善以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模块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中医方法论》、《临床科研设计》、《科研论文写作》、《中医药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创造学》、《循证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症状鉴别诊断与误诊学》等课程。

(2)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科创活动,每年设立40万左右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要求教学实验室全程向学生开放;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以及学术活动,为学生尽早接触科研提供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3)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意见》,在中医专业全课程体系提倡以采取发现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案例式教学方法为基础的旨在培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教学。

(4)中医学专业实行导师制,85%以上的本导学生参与导师临床课题研究或实验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进行科创发明,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5)开设了《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独立实训课程,注重临床技术训练的综合,在七年制开设的《基基医学综合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生物技术实验》等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全部为研究创新性实验。

(6)学校鼓励中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本专业及人文学科课外社团或兴趣小组,还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其他自然学科的探索研究,全校其他学科竞赛吸引一大批中医专业学生参加。

8.学校进行了哪些考试改革?

(1)改革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

要求“试题能够全面检查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多题型,对每一题型所占的比例没作特别的要求。

“注重对学生在知识的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综合判断、灵活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核”,“试卷中考核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分析性、推理性主观题和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试题的分值不低于试卷总分值的40%”。

(2)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中实行口试、笔试、开卷、闭卷、论文、报告等多种形式;在期未考试中通过班级申报、学样审核,鼓励试点无人监考,以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积极推行计算机在线考试,自2010年起全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自2014年起全部大学英语课、部分思政课及部分专业的专业课以及中医专业学生实习前的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过关考核、医院实习期间的“月考”、毕业考试中的综合理论考核等都使用计算机在线考试;2009年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考试实行多站式考核;2011年与国家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接轨,实行多站式结构化考试,同时也强化中医辨证论治综合能力考核;2015年,为增加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毕业考试中引入标准化病人(SP),实施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体系(OSCE)。

(3)评价方法的改革。

要求“考试成绩以结束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加强对日常学习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不低于30%”;“课程总成绩由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构成。

考试课程期末成绩一般不得低于50%,考查课程、纯实验性课程平时成绩可以高于50%。

积极鼓励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经教学院长同意,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可予大幅度提高”,同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主体。

(4)学校积极对教师开展考试理论及方法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命题、考试的质量;2011年,学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编制了考试理论研究专册,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启动卷库建设工作前,都会对命题教师进行考试理论和考试实践的辅导;学校选送一些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参加了国家执业医师命题人员的命题知识培训;学校还开展了重点针对医学教育的病例考试、多站式考试、标准化试卷分析、客观题命题方法等专项考试理论和经验交流、培训会。

通过对教师多层次、多渠道、不间断的考试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命题、考试的质量。

 

9.学校建立了哪些机构,对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咨询服务,具体有哪些措施?

(1)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学生工作机构,设立学生工作处、团委,配备专职人员。

学生工作处全面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困贷补、学生就业创业、日常事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部署与协调。

团委负责大学生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文体艺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科协的工作,管理学生社团。

学生工作处下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挂靠)、教育管理科(军事理论教研室挂靠)、宿舍管理科、招生办公室。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下设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学生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二级学院下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团委,并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等团学队伍。

(2)学校在反复征求学生、教学管理相关部门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意见的基础上,每年修订《学生手册》,明确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奖学金条例》、《校长特别奖学金评定细则》、《优秀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本专科生学费减免管理办法》。

10.学校是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评、个体职业兴趣评估,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校外心理实践基地建设和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四个角度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了24小时心理健康求助热线,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并将《普查报告》及时反馈给各学院。

学校每年5月份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下半年举办“金秋心理文化节”,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并通过各种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平安校园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11.学校是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开展学生工作的?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1)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自立成才的理念,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成才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积极构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资助助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全员全程全面育人体系,健全学生支持与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并有效实施。

(2)学校构建了由学工处负责的以专职辅导员为主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体系”和由教务处负责的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双轨并行机制。

学业指导教师致力于搭建“教与学”、“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教师与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平台、学教融通的桥梁。

在学习方法及专业入门指导,学情分析与教学反馈,学业生涯规划建议,联系提供资源(师资、实习实训、图书情报信息)等方面开展工作。

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指导及互动交流,重点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

(3)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打破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同一尺度、同一规格的固有传统模式,培养符合个性发展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人才。

(4)学校深入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了学术讲座、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了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浓厚的中医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举办科创培训班和学术讲座等培训交流活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继出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内涵建设相关项目与成果配套与奖励标准》(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2010年)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师生参与热情和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提升。

(5)学生组织和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学生会”;大学生科技文化协会秉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科协人精神;“权益君”网络维权日益成为团员青年信赖的维权平台和青睐的维权时尚,并获得江苏省共青团创新创优成果奖三等奖。

中医学专业主体学院有学生社团11个,覆盖了学术研究、文体艺术、社会公益等诸多领域,通过开展“与中医经典同行”、“中医药诊疗大赛”、“新生十佳歌手大赛”、“中医特色义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了社团的独特魅力,繁荣了校园文化。

三年来,涌现出一批在校园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学生社团和活动。

其中,“农民健康百村工程”获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优秀团队荣誉称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团队奖,“杏风拂过,健康常在”中医中药社区行义诊项目曾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服务百居中心荣获2014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称号。

学校学生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遵循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律,强化思想育人功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三年来,学校开展了“与信仰对话”、“聚焦全国两会专题宣讲大赛”、“我的中国梦”、“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了大学生“中国梦”成长工程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紧扣时代主题和教育改革,彰显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特色,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的途径有哪些?

(1)学校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定期开展各层次网络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工作,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

通过评教、评学,为学生提供与教师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思考,同时也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校在毕业实习检查、床边教学检查过程和毕业生离校前均进行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征求建议意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计划制订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

学校教学评估中心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附属医院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座谈会征集学生意见参与教学管理。

(3)2013年教务处实行学校教室网上报修系统,增强学生参与管理教学场所的意识。

学校后勤处成立了“学生伙食委员会”参与食堂等学生事务管理,定期与后勤进行座谈,学生反馈的问题得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学校依托自管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学生会下设宿舍管理委员会,增强同学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进一步完善落实激励政策和措施,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4)学校自2001年起实行的学生助理制度,通过政策宣导、信息反馈、建议意见,参与职能部门的管理。

2012~2015年共聘任中医学类学生助理约660余人次。

(5)2014年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均吸收学生代表,反馈意见,参与专业设置、专业规划、专业建设等政策的制定。

(6)学校每两年举行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团员代表大会,每学期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学生意见沟通会。

近三年来,与教务处、网络中心、图书馆、后勤处、校医院等职能部门举行多次会议,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校园网络建设、图书文献资源查询、食堂卫生环境等。

学校设立书记信箱、校长信箱等,网上开通大学生维权组织“权益君”,进一步推进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切实发挥学生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对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及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13.学校有哪些学生组织?

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和管理情况?

学校成立的学生组织主要有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科技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各学生组织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努力搭建平台,创建宽松环境,积极给予政策、经费等支持,提供活动场地、设备和技术指导。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学生组织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规范学生组织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现有社团100余个,涉及理论学习、学术科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等方面,拥有一批优秀社团和精品活动。

其中学生社团大学生科协、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国旗班、朝阳模拟医院、先锋社、服务百居中心、自强社、杏林社、家庭护理急救社、养心社、梨杏飘香京剧社、合唱团、弦乐团、舞蹈团、话剧团等获得过省级以上表彰的社团达20余个。

近三年,学校先锋社等多个社团荣获“全国优秀社团”称号,“全民起武,利在千秋”志愿服务项目获“2014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服务百居中心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称号、“中医中药社区行服务”项目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14.学校如何制订相关制度保证教师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并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学校先后制定《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内津贴分配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南京中医药大学绩效工资调整方案》、《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科研工作量换算的指导性意见》,规定由各二级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工作量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

(2)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培养、表彰并鼓励在教育教学一线兢兢业业、治学严谨、成绩突出、示范性强的优秀教师,学校制定《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实施教学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并为入选者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用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工作。

(3)2015年学校在教授职务中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