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72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docx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

琯溪蜜柚种植手册

1、地块选择

   琯溪蜜柚喜欢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宜选择植被茂盛,通透性良好的红壤山地、冲积平原或沿河土地,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块。

   2、品种选择

   应选用琯溪蜜柚纯正种及琯溪红肉蜜柚纯正品种。

   3、病虫害及消灭病虫害的原则

   危害蜜柚的病虫害有很多,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科学用药,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在果实采收前1-1.5个月不使用农药,应作好病虫害防治纪录并保存购买农药的有关凭证。

   4、病害种类、特点、防治

(1)溃疡病

   特点:

是柚树唯一的细菌性病害,病源是一种黄极毛杆菌的细菌。

该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度,在高温多雨天气和台风雨后,发病尤为严重,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未成熟的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症状:

叶片受害时,起初出现油渍状黄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病斑,在叶的正反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呈火山口状开裂,灰褐色。

病斑边缘呈油渍状,四周有黄色晕环。

枝梢受害时,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火山口开裂更明显,一般无黄色晕环,果实受害时,果皮上的病斑隆起、龟裂、果实品质差。

   防治: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喷药保护夏梢、秋梢。

药剂可选用:

铜制剂、农用抗生素等。

(2)炭疽病

   特点:

是柚树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树势衰弱的蜜柚园内普遍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症状:

叶片受害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和叶尖,呈灰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严重时病斑迅速扩大,呈水渍状大斑块。

枝梢受害发病多从叶柄基部腋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大为长棱形。

有的病斑横向发展成环状,引起落叶、枯枝、果实受害则幼果起初出现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病斑,后扩大、呈黑色、凹陷,病果常脱落。

成熟果实在贮藏期受害后,病斑近圆形、褐色、革质、凹陷,病部产生黑色的小粒点。

   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肥,及时排灌水,增强树势能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可选用:

铜制剂、多菌灵类及托布津类抗菌杀菌剂。

(3)疮痂病

   特点:

是一种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梢、幼果的幼嫩组织。

   症状:

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油渍状小点,随后逐渐扩大,呈蜡黄色至黄褐色,多数在叶背,病斑周围叶片组织呈漏斗状向背面突起,叶正面凹陷,危害严重时,常引起叶片畸形扭曲。

嫩梢受害时,症状与叶面相似,但病斑周围组织突起不明显。

果实受害时,在果皮上常出现许多产生或群生的瘤状突出或连成斑疤。

   防治:

冬季做好清园,修剪工作,消灭越冬病菌;喷药防治一般春芽萌发1-2毫米时第一次喷药,花落2/3和谢花后10-15天再各喷一次,夏梢、秋梢各喷药1-2次。

药剂可选用:

铜制剂、多菌灵类及托布津类杀菌剂。

(4)立枯病

   特点:

立枯病是琯溪蜜柚一种传染性的苗期病害,田间蔓延迅速,危害严重,一般在4-6月发病严重,在高温多湿尤其是较长时间的降雨期发生流行。

   症状:

幼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分腐烂,病部缢缩变褐,或根部皮层腐烂,顶端新叶枯萎,然后很快枯死。

   防治:

病害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随后喷铜制剂,多菌灵类及托布津类杀菌剂。

(5)流胶病

   特点:

主要危害树干,有时有危害主枝,每年6-9月高温多雨季节多发。

   症状:

树干、主枝受害后,起初病部呈水渍状,后变色腐烂,并流出褐色胶液,树干危害严重时,整株树成秃枝枯梢,甚至死亡。

   防治:

刮除病部并涂药,用小刀刮除病斑,再纵切裂口数条,深达木质部,然后涂以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

(6)膏药病

   特点:

主要发生于树冠较密闭的柚树老枝干上,也危害叶片和果实。

   症状:

被害枝干、叶片或果实上长出白灰色或浅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菌子实体,犹如贴着膏药一样,故称膏药病。

   防治:

结合修剪,消除带病枝条,如发现病害,可用小刀刮除菌膜,再涂抹石硫合剂或高浓度的硫胶悬剂。

(7)黄斑病

   特点:

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影响树势及产量,也影响受害果的商品价值。

   症状:

叶片受害后,叶背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块,最后发展成黑褐色的脂斑,果实受害后,在果皮上出现红褐色斑点,病菌侵染果皮表层,不侵染果肉。

   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抗病力;冬季扫除地面落叶,深埋或烧毁,喷布波尔多液,消灭越冬病菌;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

铜制剂、硫制剂、多菌灵类及托布津类杀菌剂。

(8)煤烟病

   特点:

是蚧类、蚜虫和白粉虱等害虫的排泄物被煤烟病菌寄生而诱发的一种病害。

   症状:

表现在叶片、枝条和果实表面结一层薄膜状的黑色物。

   防治:

喷药防治可用松脂合剂、机油乳剂等。

(9)青霉病和绿霉病

   特点:

是蜜柚果实贮藏运输中较重要的病害,常造成大批果实腐烂变质。

   症状;发病初期果皮软化、水渍状、略凹下,色泽比健全果皮略淡,以手指轻压极易破裂,而后在病斑中央长出白色霉状物,并迅速扩展成白色圆形霉斑,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迅速扩展,深入果内,几天可以扩展到整个果实,导致全果腐烂。

   防治:

采果、运输防止果实受伤。

(10)褐色蒂腐病

   特点:

是果实贮藏期重要病害之一,也危害枝干,引起流胶。

   症状:

果实被侵染后,通常是从蒂部开始腐烂,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出现淡褐色病斑,后迅速扩大,变成灰褐色或褐色的圆形大斑,病果散发出一种带有刺激性的芳香气味,果肉苦酸。

   防治:

采果、运输防止果实受伤。

5、虫害种类、特点、防治

(1)红蜘蛛

   特点:

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又叫橘全爪螨,红叶螨,主要以口针刺破叶片,绿色枝梢及果实表皮,吸取汁液,造成表面呈现许多灰白色细碎条斑,严重影响树势与果实外观。

   防治:

作好冬季清园工作;抓住红蜘蛛的两次发生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9-10月份)和越冬期(12月至1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石硫合剂、哒螨灭类乳剂、阿维菌素制剂、松胎合剂等。

(2)锈壁虱

   特点:

是柚树一种重要的螨类虫害,常群集在果面、叶片及绿色枝梢上通过刺破表皮吸取汁液。

被害叶片初呈黄褐色,后变黑褐色,引起落叶,果皮受害后变黑褐色、粗糙,布满龟裂网状细纹,俗称“乌番”。

   防治: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加强观察,若发现20%叶片有锈壁虱,应立即喷药防治,药剂可用石硫合剂、松脂合剂、阿维菌素制剂、哒螨灭类乳剂等。

(3)介壳虫

    特点:

危害蜜柚的介壳虫有很多种,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吹绵蚧、堆蜡粉蚧、矢尖蚧、褐圆蚧、黑点蚧、红圆蚧等。

主要是在枝条、叶片和果实上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变黄退绿,果实受害后不能充分成熟和着色。

   防治:

结合修剪,剪除严重危害枝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药剂喷施可选用:

松脂合剂、机油乳剂、吡虫啉类、扑虱灵类及部分低毒其他杀虫剂等。

(4)橘粉虱

   特点:

是一种爆发性和杂食性害虫,主要集中在群集新梢嫩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失水、失绿、卷曲,严重时也危害老叶及果实。

   防治:

橘粉虱虫卵集中产于新梢叶背,成虫若虫群集新梢嫩叶的背面吸食汁液,应及时抹除新梢及隐蔽枝,可铲除90%左右的有效虫源;药剂可选用:

吡虫啉类杀虫剂、机油乳剂、松脂合剂等。

(5)柑橘大牛

   特点:

主要以幼虫危害蜜柚树干及枝条。

被害树干上出现孔洞,纵横交错的蛀道光滑或充满粪屑,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导致树势衰弱,叶片黄化,严重时造成枝枯树死。

   防治:

抓捕成虫,在成虫盛发期进行人工捕杀;钩杀幼虫,幼虫如已深蛀到木质部,可用钢丝从洞口插入孔道钩杀幼虫;及早剪除被害枝梢,在幼虫盛发期,发现枯萎枝立即剪除,以防止蛀入大枝。

(6)潜叶蛾

    特点:

是柚树嫩梢期最主要的害虫,成蛾产卵于夏秋梢嫩叶背面,幼虫潜入叶表皮下潜食叶肉,形成银白色弯曲蛀道,使叶片卷缩硬化,影响柚树新梢生长,延迟幼年果树结果,影响成年树产量。

    防治:

控制柚梢,抹芽控制夏梢和早发秋梢,切断食源;药剂防治,放梢后,在新梢柚出1厘米长的芽时第一次喷药,隔5-7天再喷一次,连喷3-4次,药剂可选用:

菊酯类杀虫剂、吡虫啉类杀虫剂等。

(7)蚜虫

  特点:

幼年树,结果树均有发生,主要是成虫,若虫群集在新梢幼嫩的茎和叶片上吸取汁液,能诱发煤烟病和蚁类的共生,使枝叶变黑,影响树势和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防治:

1.冬季结合修剪,剪去被害枝及有卵枝条,消灭部分越冬重卵;2药剂防治:

掌握嫩梢上有蚜虫率达25%时立即喷药.药剂可选用:

吡虫啉类杀虫剂.

(8)角肩蝽

  特点:

角肩蝽又名臭屁虫,是危害柚树果实的一种重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3-4月间成虫开始产卵并危害嫩梢,花和幼果,导致落花落果:

5-6月是若虫盛发期,常3-5头群集在果实上吸食,严重危害幼果。

有时也辉吸食叶片,嫩梢汁液发。

使枝叶枯黄,嫩枝被害处变褐干枯。

      防治:

药剂可选用敌茴虫,松脂合剂等。

(9)花蕾蛆

      特点:

是柚树花蕾期的害虫。

成虫似小蚊子,雌虫体长1.5---2毫米,灰黄色或暗黄褐色,雄虫略小,腹部较细,末端椭圆形.主要危害花蕾,花蕾被幼虫食害后蕾内组织被破坏,受害花蕾变成短扁肥胖的"灯笼"或"算盘子",蕾被花瓣增厚并带绿色小点,不能开放,形成残花枯落.

     防治:

可选用吡虫啉类,机油乳剂,菊脂类杀虫剂等进行地面施药或树冠喷药.

(10)凤蝶类

      特点:

危害柚树的凤蝶类主要有玉带凤蝶,枯凤蝶和谎话凤蝶,主要危害苗圃和幼年树,幼虫咬食嫩叶,幼芽,严重是叶片常被吃光.

      防治:

可选用菊脂类杀虫剂,细菌性杀虫剂,吡虫啉类杀虫剂等进行喷药防治.

(11)食花金龟甲

     特点:

一年发生一代,虫体长10-------15毫米,扁椭圆形,头部黑褐色,胸背板倒碗形,暗黄色,腹面黑色,披着许多褐色的细毛,腹侧有蛋黄色的斑6对.住要危害花朵,日夜咬食,影响受精的结果,常造成严重落花.

      防治:

1.组织人工捕杀.2.在成虫盛发期,可选药物喷撒.药剂可选用:

吡虫啉类杀虫剂.菊脂类杀虫剂及一些低毒的其他化学杀虫剂.

6.施    肥

      肥料使用必须满足柚树对营养元素的需要,所有有机.无机及矿质肥料应对环境.柚树和果实品质不产生不良后果.

施肥要有机肥和化肥合使用,以有机肥为主,限量使用化肥,不使用硝态氮肥.商品肥料必须购买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认证许可的合格产品.应做好施肥记录并保存购买商品肥料的有关凭证. 

      柚成年树通常每年每公顷375---450Kg.具体施用量应根据植株大小,挂果量.土壤肥力等情况而定,一般每年施肥4---5次.

     

(1)采后肥.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施用,以有机肥,N.P.K.复合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35%

     

(2)促销壮花肥.1月中下旬施用,以速效N.P.K.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20%

     (3)稳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中旬施用,以速效N.P.K.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10%

     (4)壮果肥.5月中旬至7月中旬施用,以有机肥和速效N.P.K.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35%

     (5)结果量多的.在8----9应补施1次速效复合肥,以促进果实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