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7941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 步入化学殿堂 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上海版第一章步入化学殿堂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考点聚焦·导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通常是物质的外形、状态方面发生改变。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三、化学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包括: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几个基本环节。

四、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

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严禁品尝药品。

(2)处理原则:

剩余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1)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

(2)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名师点拨】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灯芯上残留水分,酒精灯不易点燃。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三)物质的称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

(1)称量物质前应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添加砝码时应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

(3)砝码应用镊子夹取,不要直接用手取用,以免污染砝码。

【名师点拨】

(1)称量干燥的粉末状药品时要在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2)若称量物与砝码放反,则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液体药品的量取

(四)仪器的链接与洗涤

1.仪器的连接

(1)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将橡皮塞塞进试管:

一手持试管,一手持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

2.检查装置气密性

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仪器的洗涤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高频考点·突破】

高频考点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典例】(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湿法炼钢B.雕琢玉石C.制造轮胎D.葡萄酿酒

【解析】选B。

湿法炼铜是指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制造轮胎和葡萄酿酒的过程中也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雕琢玉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高频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

【典例】(南昌中考)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解析】选D。

对比法指的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探讨该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由题目图片可知D选项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均不相同,没有采用对比实验探究方法,故选D。

【实验专项·探究】

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见实验操作口诀

(1)固体药品取用:

块状:

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

一斜二放三直立

(2)液体药品取用:

拿下瓶塞要倒放,手握标签防腐蚀,试管瓶子都斜拿,口口相挨再倾倒

(3)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外壁要擦干,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略微口向下,预热在先防破裂。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液体不超三分一,45°正适宜,管口不对有人处,预防喷溅会伤人。

(6)稀释浓硫酸:

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2.意外事故与处理方法

【典例1】(烟台中考)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C.检查气密性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解析】选C。

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是,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A不正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B不正确;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握着试管外壁,故C正确;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D不正确。

【典例2】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

B.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盐酸中和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解析】选B。

不能将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应采用“扇闻法”,A错误;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能用清水冲洗,避免试管炸裂,B正确;烧碱和稀盐酸都会对皮肤造成腐蚀,C错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错误。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考点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1.A

2.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2.D解析:

世界上的物质包括看的见和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D错误。

考点二、物质的变化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C.蚕丝织葙    D.冶炼金属

1.C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

2.B

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铁矿石冶炼成铁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3.C

4.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

4.B

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化学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D解析:

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是指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在组成元素、颜色、状态等方面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不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6.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粉笔写字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变成其他原子

 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6.C解析:

粉笔写字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写的字仍然是粉笔形成的图形,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错误;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D正确。

考点三、化学实验探究

1.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

 A.化学实验B.建立假设C.逻辑推理D.收集证据

1.A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2.用科学方法去思考

形成科学认识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请回答:

(1)观察、猜想、假设、实验等收集证据的方法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

观察是用感官或借助仪器去获得信息的过程。

猜想是没有事实根据、不知真假的主观猜测,可能会出错,可不去证明,也可能无法证明。

假设是对客观事实的假定性说明。

假设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能够被检验,不是对的,就是错的。

下面的5个陈述,来自一位食品与营养化学工作者的笔记。

其中,哪个陈述是观察?

(填代号,下同)  ;哪个陈述是猜想?

  ;哪个陈述是假设?

  。

A、包装良好的食物可以长期储存,不会滋长霉菌

B、在对34名志愿者跟踪和检测后发现,持续一周的饮食为全麦、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让每个人的体重平均减轻1.9Kg

C、如果食物遇到碘水变蓝,那么食物中含有淀粉

D、早餐时,看到一袋胀包的牛奶,打开后,嗅到酸臭味

F、实验表明,橘子、柠檬、草莓中富含维生素C

2.DAC

解析:

包装良好的食物可以长期储存,不会滋长霉菌,该选项没有事实根据,属于主观猜测;对34名志愿者跟踪和检测,该选项属于实验;食物遇到碘水变蓝,这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被检验,该选项属于假设;早餐时,看到一袋胀包的牛奶,打开后,嗅到酸臭味,该选项属于观察;实验表明,橘子、柠檬、草莓中富含维生素C,该选项属于实验结论。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和用途

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

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试管:

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D解析: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边放称量物,右边砝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和接触试管内壁;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2.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  ;

(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 ;

(4)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  。

2.

(1)A

(2)BDF(3)EHI(4)D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正解使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在所给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试管。

(2)过滤时需要的仪器为: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其中漏斗、玻璃棒、烧杯为玻璃仪器。

(3)排水法收集氧气用到:

水槽、集气瓶、导管。

(4)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考点五、实验基本操作

1.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査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 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1.C解析:

当用手握试管外壁时,由于气体受热膨胀,从试管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双手移开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导管处应上升一段水柱,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B.稀释浓硫酸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D.用力塞紧橡皮塞

2.D

3.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D解析: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的正上方,故A错;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错;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错;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正确。

4.下图是粗盐提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