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9312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docx

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10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华南和长江中

下游地区由于持续少雨发生大面积秋旱,其中广西、广东、安徽等地旱情严重。

月平均气温,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内蒙古东

部、东北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

月内,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寒露风天

气;甘肃、宁夏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霜冻灾害;我国中东部出现大

雾天气;西南部分地区多阴雨寡照天气,局部出现雪灾和暴雨洪涝

灾害。

1.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10月,全国降水明显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之少居1951年以来

同期第2位。

月降水量,西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等地一般有10~50毫米,其中四川、重庆、云南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有50~100毫米;我国其余地区的降水不足10

毫米,其中广东和广西的局部及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滴雨未降(图1)。

 

图12004年10月全国降水量图(毫米)

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2~5成,其中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南部及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南疆等地偏

 

少8成以上;内蒙古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大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偏多2成至1倍,青海大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图2)。

 

图22004年10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图(%)

2.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内蒙古东部、东北大

部较常年同期偏高1~3℃,局部地区达3℃以上。

四川东部、重庆、

贵州西北部、福建大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低1~2℃(见图3)。

 

图32004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图(摄氏度)

3.全国大部月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

 

月日照时数,全国大部在200小时以上,其中内蒙古西部超过

300小时;西北的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和江淮西部、江南西部及

云南大部、广西西部、湖北大部、黑龙江北部等地有100~200小时;四川东部、重庆、贵州等地不足100小时,局部小于50小时。

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江南中东部和华南东部偏多50~90小时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见图4)。

 

图42004年10月全国日照时数距平图(小时)

 

二、气候影响评价

 

本月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

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其中广西、广东、安徽等地旱情严重;华南部分地区出现

阶段性寒露风天气;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农作物遭受霜冻灾害;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西南地区多阴雨寡照天气;西南局部

地区出现雪灾、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

1、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发生大范围秋旱,其中广西、安徽、广东

等地区旱情严重

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自9月以来就持续少雨,10月份,

大部地区降水仍偏少,月降水量一般不足10毫米,局部地区无降水,

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普遍偏少达8成以上。

广西区域平均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江西、湖南

 

为次小值。

据统计,9月以来,广东大部、江西南部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30~40天。

据10月31日干旱监测图表明,旱区主要位于华南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其中广西、广东西部和北部、湖南大部、江西大部、湖北东

部、安徽和江苏的中南部达到重旱标准,广西和广东的北部、湖南

南部、安徽西南部、江苏南部等地达到特旱标准。

北方冬麦区大部

土壤墒情较为适宜,东北的部分地区及山东半岛等地存在不同程度

的旱情(见图5)。

由全国受旱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百分比逐日演变图

可见,中旬以后,全国受旱区域迅速扩大,月末达到最大(见图6)。

 

图52004年10月31日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

 

图62004年10月全国受旱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百分比逐日演变图

 

日趋严重的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秋播秋种极为不利。

华南重旱

区有相当部分的晚稻无法正常抽穗,部分晚稻出现干枯、绝收现象;甘蔗后期生长受到抑制,甘蔗叶片发黄干枯,甚至蔗茎出现萎缩、

空心、死亡。

同时严重干旱对冬作物的播种出苗和蔬菜生长以及柑、橙、柚等果树的果实发育等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冬种进度缓慢。

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地区,干旱对冬小麦、油菜的播种、出苗生长以及晚熟品种晚稻产量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一些地方库塘、河流出现水位下降、干涸或断流,对居民生活

用水、航运以及水力发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干旱造成湖南省711座小型水库干涸,主要河湖的水文控制站水位一直持续下跌,其中湘

江湘潭、长沙段水位较历史同期偏低2.04和2.05米,洞庭湖城陵

矶11月2日8时水位为24.1米,10天回落了1.1米。

湘江株洲段水位出现低于最低设计水位0.5米,有的地方达1.3米,对人们生活

用水量和水质造成威胁;10月上旬空洲岛出现300多只船舶搁浅堵航。

广西内河航运和以漓江为代表的旅游业均受到严重影响,水力

发电严重不足,电力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海水顶托倒灌形成的咸潮对广东省中山、珠海及广州市番禺区等地供水造成较大影响。

干旱少雨,还造成华南、江南、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

等级持续偏高,其中广东、福建和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接连发生

多起森林火灾。

如:

广东省英德市21日突发山林大火,过火面积

60多公顷。

福建省10月4~15日共发生森林火灾17起;下旬永

泰县、龙海县、福州仓山区和鼓山等地又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黑龙

江省黑河、大兴安岭、伊春等地10月中旬接连发生多起森林火灾;

14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草原和苇塘火灾,过火面积达100多公顷。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0月底,全国干旱受灾总面积约378万

公顷,成灾面积89万公顷,绝收面积29万公顷;受灾人口超过2591

万人,有

886万人饮水发生困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56亿元

(表1)。

 

表1

全国主要干旱省区干旱灾情统计(截止

10月31日)

省区

受旱面积

成灾面积

绝收面积

受灾人口

饮水困难

直接经济

(万公顷)

(万公顷)

(万公顷)

(万人)

(万人)

损失(亿元)

广东

71.59

28.00

7.91

426.00*

426.00

10.00

广西

113.35

52.46

19.25

1950.07

346.42

31.68

湖南

23.30

6.10

0.78

79.06

35.02

9.94

江西

22.43

1.28

120.00

62.33

4.70

湖北

1.13

0.43

0.03

0.55

安徽

113.33

江苏

13.34

10*

10

山东

12

海南

7.29

1.07

0.81

6.40*

6.40

合计

377.76

89.34

28.78

2591.53

886.17

56.87

 

*广东、海南、江苏暂缺受灾人口资料,以饮水困难人口代替

2.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寒露风天气;甘肃、宁夏等部分农作物遭受霜冻灾害

10月上旬,南方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温。

与常年同期相比,旬平均气温,西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江西和福建大部等地偏低2~4℃,其中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寒露风天气,致使晚稻正常抽穗、开花、灌浆受到较大影响。

广东省自月初起,出现一次大范

围、长时间持续寒露风天气,到10日止,全省共有61个县(市)达到寒露风标准,其中32个县市达到严重寒露风标准。

这样长时间、

大范围的寒露风天气在广东历史上仅次于

1979

年、1993

年和

1992

年,特别是给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的晚稻造成严重影响,例如:

山市水稻受灾面积达6500公顷(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9.98%),稻谷损失3.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5900多万元。

同期,北部又发生严重干旱,寒露风天气进一步加剧了灾情。

 

受强冷空气影响,10月1~3日,甘肃武威、金昌、酒泉和宁

夏吴忠等地出现霜冻,日最低气温普遍降到0℃以下,部分地区在

-5℃以下,地面最低温度达到-1.9~-12.7℃。

此次霜冻对农作物特

别是大秋作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据初步统计,两省区农作物及

蔬菜等受灾面积共6万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

3、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

10月,我国中东部出现大雾天气,辽宁、安徽、福建、四川、

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大雾日数一般有2~4天(见图7)。

大雾影响了交通运输和空气质量。

5~8日,辽宁大部地区连续4天出现雾或

大雾,最严重时能见度不足10米,造成京沈高速公路一度关闭;12

日,沈阳、抚顺等地再次出现大雾天气,一些地区能见度只有100

米,造成桃仙机场3个航班被迫延误,沈大高速公路辽阳段一度暂

时封闭;18~19日,京珠高速公路河南漯河段因大雾发生多起连环

撞车事故,至少造成5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近百辆车受损,高速公路长时间严重堵塞;21日,江苏出现大雾天气,有的地方能见度

只有10米左右,宁沪和宁通高速公路发生两起严重交通事故,均造成数十辆汽车相撞追尾,共有3人死亡,多人受伤。

 

图72004年10月全国大雾日数分布图(天)

4、西南部分地区多阴雨天气,局部地区发生雪灾、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10月,西南部分地区多阴雨寡照天气,降雨日数一般有

10天

以上,其中四川大部、贵州西北部、重庆等地降雨日数普遍达

15~

25天。

与常年同期相比,降雨日数较常年偏多

2~4天,部分地区

偏多4~6天以上。

加之同期光照不足,气温偏低,不利于冬小麦适时播种和油菜正常生长,同时对一季稻成熟收晒也有一定影响。

10月上旬,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连降暴雪,4~9日降水过程总量达102.5毫米,打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其中7日该县24小时降水量达60毫米,破历史同期日最高记录,暴雪造成全县损失粮食34万公斤、饲草(料)23万公斤,死亡牲畜263头(只)。

月内,云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7人死亡,6人失踪。

另外,海南省定安县14名游玩的中学生被雷击中,造成3人死亡,11人受伤。

5.大气污染气候影响评估

10月份空气自洁能力,全国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同期。

黑龙江东北部、江苏东南部、广东南部、云南东部等地明显好于常年同期;东北南部、华北的西南和东北部、黄淮中西部、青藏高原东部及新疆中北部、内蒙古东部、陕西南部、湖北大部、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稍差,尤其是吉林东部、内蒙古东南部、新疆中西部、西

藏东部、青海中东部等地空气自洁能力差(见图8)。

(朱蓉、赵珊珊提供)

 

图82004年10月全国空气自洁能力等级分布图

 

三、下月预评估

 

1、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前期旱情发展迅速,据11月气候

预测,华南等地的降水仍将偏少,干旱可能会持续或发展,各地应

继续做好抗旱工作,力争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并注意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管理。

2、11月,由于风干物燥,极易发生火灾。

各地要加强城市、

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做好防火、用火安全工作。

3、进入11月后,冷空气活动将增多、增强,各地应做好低温

冻害的防御措施。

 

2004年10月全国主要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

 

主班:

何勇副班:

孙家民签发:

高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