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263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1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炫耀(xuàn)  滑稽(qī)

赏赐(cì)  阿谀(yú)

B.钦差(qīn)  妥当(tuǒ)

愚蠢(chǔn)  骇人听闻(hài)

C.裙子(qún)  呈报(chéng)

陛下(bì)  更衣(gèng)

D.勋章(xūn)  款待(kuǎn)

御聘(pìn)  称职(chē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

A.更衣(增加) 更多(越发,愈加)

B.自称(叫,叫作) 相称(对称)

C.随声附和(声音相应) 生丝和金子(连词,同)

D.猪圈(养家畜的栅栏) 圈定(圆环)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    的布。

 

(2)“这布是    的!

精致的!

无双的!

”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    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 富丽 华丽  B.美丽 华丽 富丽

C.华丽 美丽 富丽  D.华丽 富丽 美丽

4.下列句中的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B.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

C.“对!

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D.“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5.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在后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字母序号。

(1)(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2)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    

(4)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A.从心思、兴趣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B.从换衣次数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C.从治装费用方面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D.反复使用,描写老大臣极尽赞美,刻画出他的虚伪嘴脸。

6.《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  (  )

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揭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二、课内语段阅读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7.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8.文章第二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9.皇帝、内臣和百姓明明没有看到新装,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装出都看见新装一样?

10.真话从一个小孩子的口中说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11.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

你对皇帝这样的行为怎么评价?

三、课外类文阅读

蚂蚁大力士

 蚂蚁国的达里,是个有名的大力士。

他能独自拖动比他身体重六百倍的东西,别的蚂蚁拼着命、咬着牙,也只能拖动比自己身体重五百倍的东西。

一次,达里居然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

别惊讶,这是按蚂蚁国的里程来计算的。

当达里把蜻蜓拖到蚂蚁国洞口时,蚂蚁国国王都惊呆了,不住地夸他能干,力气大。

 还有一次,那可真是惊险。

在蚂蚁国里有一个很大的仓库,里面装着各类食品,食品码放得比蚂蚁们高出十几倍。

那天,蚂蚁们齐心协力把一块巧克力拖进仓库,想把它码上垛去。

不知哪位蚂蚁不小心把垛碰倒了,垛顶的一个大米包顺势落下来,真不得了,足有几千斤重的物体(当然是蚂蚁国的重量)落下来,还不把蚂蚁们砸个折胳膊断腿的。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蚂蚁达里一步向前,用坚实的身躯,顶住大米包,他高喊着:

“快闪开!

”直到其他蚂蚁们逃离险区,他才放下大米包。

尽管累得浑身是汗,他却丝毫没有伤着筋骨。

蚂蚁们纷纷围上来,赞扬他的献身精神。

达里不住地说:

“为了大家,没什么!

 不知是哪位蚂蚁别出心裁,向蚂蚁国王建议,要像人类那样,举行全国性的举重比赛,蚂蚁国王欣然同意。

这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当然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达里也真是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轻重量级的举重冠军,获得蚂蚁国“大力士”称号。

当他拿到金光闪闪的奖牌时,心里异常激动。

他心想:

以前我拖过蜻蜓,顶过下落的大米包,卖了那么大的力气,谁给过我奖励?

只是用嘴夸奖两句而已。

看来我应该注意节省力气,留着重大比赛时用,平时把力气用完,比赛时就没有了,那不就吃大亏了。

 达里自认为找到了做蚂蚁的“真理”,从此,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力地干活了。

他开始时时处处找轻松活干,该他使力气的时候,不是装病,就是装装样子,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

他想,我才不当傻瓜,听那没用的夸奖呢,那金光闪闪的奖牌、厚厚的奖金,才是最实惠的呢。

 当第二次全国举重比赛开始的时候,蚂蚁达里自然信心十足,抱着再拿冠军、再获奖牌的愿望走上比赛场。

可是万万没想到,他连去年纪录的一半成绩也没达到,而平时不起眼的、默默劳动的黑黑却得了冠军。

蚂蚁国轰动了,蚂蚁们高高举起黑黑为其祝贺。

当蚁王向黑黑颁发奖牌的时候,达里溜到一个角落里,哇哇大哭起来。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蚂蚁达里才明白:

投机取巧,处处偷懒,身上的力气会消失的,所以自己才失去了当大力士的资格。

达里决心重新开始,把大力士的称号夺回来。

那么,他该怎么办呢?

12.大力士达里在第一次全国举重比赛中获得冠军前做了些什么?

13.达里找到的做蚂蚁的“真理”是什么?

14.达里心中的实惠是怎样的?

15.达里在第二次全国举重比赛中为何失利?

16.文章结尾说“他该怎么办呢”,请你作答。

17.阅读本文后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案与解析】

1.B(A项中“滑稽”的“稽”应读jī,C项中的“更衣”的“更”应读gēng,D项中的“称职”的“称”应读chèn。

2.C 3.B〔这三个词都有“美丽”的意思,但“美丽”应用范围最广,一般没有特定的限制,所以

(1)项选“美丽”,而“华丽”侧重指美丽而有光彩,“富丽”侧重指美丽而气势宏伟,根据语境就很容易选出答案了。

4.D(应把句中的叹号放在前面的引号里面。

) 5.

(1)C 

(2)A (3)B (4)D 6.C 7.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的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8.突出众人对皇帝新装极尽赞美的语言。

 9.因为他们内心都怕被别人说成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

 10.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无邪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1.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12.从树丛里抱着一只死蜻蜓走了八百里;用坚实的身体顶住了下落的足有几千斤重的大米包。

 13.平时应该注意节省力气,力气应该留给重大比赛时用。

 14.那金光闪闪的奖牌,厚厚的奖金。

 15.因为他平时处处找轻松的活干,不肯多花一点儿力气,比赛时当然就没有实力了。

 16.恢复他大力士的本来面貌,不再投机取巧,不再处处偷懒,这样他才会像以前一样有力气。

 17.做事要扎扎实实,切不可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2课《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街灯(jiē) 航线(háng)

驶进(shǐ) 卸下(xiè)

B.缥缈(piāo) 宽广(kuān)

白昼(zhòu)穿越(yüè)

C.陈列(liè) 隔着(gé)

神秘(mì) 闪烁(shuò)

D.珍奇(zhēn) 闲游(xián)

镀金(dù) 焚起(f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B.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是他们提着灯茏在走

D.使它沉默于灰色的浪涛

3.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C.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D.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夸张)

B.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拟人)

C.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划来只镀金的巨船。

(比喻)

D.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驰向另一个港湾。

(拟人、比喻)

二、课内语段阅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能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5.“你看”,这是对谁说?

为什么不说“我看”?

它跟后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6.“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朵”本来是“花”的量词,这里用在“流星”上,你能说出诗人这样用词的妙处吗?

7.对《天上的街市》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作者想象丰富,没有什么深意。

三、课外类文阅读

 夜色笼罩着枇杷山头,

树叶在风中瑟瑟颤抖;

数不清的明灯装饰着山城,

像明朗的夏夜里满天星斗——

嘉陵江里航标灯组成银河,

“双鱼”星座在河中遨游;

成渝路上车灯飞驰而过,

是无家可归的流星在走;

这里有年轻英俊的“猎户”,

那边是聪明美丽的“仙后”;

火星在电视塔上闪着红光,

金星把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是谁用他神奇的双手,

安排了这完美的地上宇宙?

山城的灯火通宵不灭,

哪怕这冬夜里风紧云厚。

夜色笼罩着枇杷山头,

心儿和树叶一起颤抖;

我们不也是地上的星座吗——

我是“织女”,你是“牵牛”……

8.本诗标题“星”有双重含义。

读完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1)表层含义:

       

(2)深层含义: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的联想过程。

10.与《天上的街市》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首诗描写的侧重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什么不同。

11.两首诗都写到牛郎织女,两位诗人的用意各是怎样的?

【答案与解析】

1.B(yüè—yuè。

) 2.B(A项中“象”应为“像”,C项中“茏”应为“笼”,D项中“默”应为“没”。

) 3.B(正确的停顿应为:

白昼/有一条/神秘的/航线。

) 4.A(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 5.对读者说。

 作者好像在与读者一同欣赏天上的街市,如果用“我看”,就写不出这种交流。

 与“不信”相呼应。

 6.诗人将“花”的量词“朵”用在流星上,表现了流星像一个火团的特征,又与灯笼的比喻相应,而且让读者感到“流星”和“花朵”一样美丽。

 7.A(B项中的“作者热爱生活”与原诗所要表达的不符;C项中并非“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D项中“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主要是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8.

(1)以“星”喻“灯”,指山城美丽的灯火。

 

(2)以“星”喻“人”,指山城勤劳的人民。

 9.由“灯”联想到“星”,再由“星”联想到“人”。

 10.《天上的街市》侧重描绘想象的天街美景;《星》侧重描绘眼见的“完美的地上宇宙”。

前者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后者表达了对美丽山城的热爱之情和对用“神奇的双手”建设山城的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11.《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这在作者所处的年代里是无法实现的;《星》中的“织女”“牵牛”,是聪明、勤劳的建设者的化身,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感,他们才真正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  ) 澄chè(  ) chān(  )和泥niē( )  mián(  )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

  (    )

(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      )

(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3.下段方框处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选项正确的是  (  )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A.,。

——   B.,;,。

——

C.,。

:

  D.,;,。

:

4.女娲造人的目的是  (  )

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

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

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

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

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

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 D ,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

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加点字。

略睡一睡(  )   疲倦不堪(  )绝妙(  )  幽光(  )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

(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   B.    C.   

D.     E.     

(3)第①段画线句属于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

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二、课外类文阅读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要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

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出,波浪滔天,大地成了海洋。

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蹿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

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

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洪水的源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6.解释词语。

不料:

   

平息:

        

欣欣向荣:

    

7.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

(不超四字) 

8.从文中看,人类是    创造的。

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靠    创造的。

 

9.天是谁弄破的?

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10.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1.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答案与解析】

1.娲 澈 掺 捏 绵 2.

(1)莽莽榛榛 

(2)神通广大 (3)兴高采烈 (4)灵机一动 3.D 4.B 5.

(1)大致、简单。

 忍受,能支持。

 极,极端的。

 幽暗。

 

(2)⑤ ③ ② ④ ① (3)景物 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 (4)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5)“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6.没有想到。

 平静或停止。

 形容草木茂盛。

 7.神话 女娲补天 8.女娲 劳动 9.水神共工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把撑天的柱子给撞折了。

 10.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1.不是真实的。

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庇护(pì) 爱慕(mù) 赫拉(hè)

B.俯视(fǔ) 乏味(fàn) 饶头(ráo)

C.惭愧(cán) 妒忌(dù) 喇叭(lǎ)

D.烟囱(cōng) 矗立(zhù) 雕像(diāo)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4.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意。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

(一)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

“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

“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7.赫耳墨斯要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为什么要去问宙斯雕像的价格?

8.“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其中的“笑”字表达了赫耳墨斯怎样的一种心理?

9.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课外类文阅读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见哂之,而曰:

“甚矣,农之惰也!

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②不成!

”农夫曰:

“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③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

“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

呼吸。

②竟月:

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③术:

方法。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行者解衣下田        

(2)气竭汗雨        

(3)谓农夫曰        

(4)行者服而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答案与点拨】

1.C(A项中“庇护”的“庇”应读bì,B项中“乏味”的“乏”应读fá,D项中“矗立”的“矗”应读chù。

) 2.

(1)大模大样 

(2)张牙舞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