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9089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师版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细化预测】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明确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农业区的分布和生产状况

3.东北地区不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4.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区域开发、农林建设、区域经济生态问题及十七大关于区域开发的决策等背景材料,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方向等

2.关注粮食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分析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及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选取国内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实例,分析其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比较不同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异同

4.以某一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考查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国土整治的相关措施。

5.结合2011年全球经济发展和中国“十二五”规划发展,考查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构建知识体系】

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

 

第30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地貌、和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分布在A平原,B平原,C平原;作物主要有、大豆、、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分布在D,E,F。

(3)畜牧业区:

分布在、及部分林区草地。

【答案】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产方式

松嫩三江辽河玉米玉米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是全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大的三江平原

大规模机械化地区专业化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发展问题及影响

(1)问题:

、高强度农林开发。

(2)后果:

农业退化。

2.发展方向及重点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强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

①提高;②加快发展,延长产业链条;③建设基地

西部

草原区

围绕_______和_______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_______和_______

强化______________建设,发展_______经济;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______________畜牧业

山区

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半山区实现“_____________”,山区发展_______和_______配套加工业

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的转变

【答案】人口激增生态环境

商品粮、豆粮食需求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

生态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生态农业舍饲畜牧业人工草地草业集约化草食性

森林资源保育立体开发特色农业特产品原料型生产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D.谷子和大豆

【解析】结合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条件及各选项可知春小麦和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

【答案】B

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

【答案】C

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注意题干是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选项只有D项说的是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D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据此回答4~6题。

4.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好 ②生产规模小 ③产业化基础好 ④劳动力数量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确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一般选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化基础好的地区。

【答案】A

5.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

A.成都平原——苹果、油菜、柑橘B.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D.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解析】苹果为暖温带水果,在成都平原没有分布;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能生长在渭河平原。

【答案】D

6.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  )

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条件和布局

1.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影响

区位

表 现

位置

位置优越: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经度跨度较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光热、降水较为充足

地形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工业

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人口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交通、科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农业活动

商品粮生产

畜牧业生产

林业生产

地形区

平原地区

西部高原区

山地、丘陵地区

自然条件

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

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丰富

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

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

【知识归纳总结】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2.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电力和广播电视的建设。

(2)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治水土流失。

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人居环境。

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对农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4)壮大集体经济:

搞好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吸引外来投资。

(5)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

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

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构建和谐新村。

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善群众就医难状况。

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典型例题分析】

【例1】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

读“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______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大 降水多,土壤肥沃,作物高产 小 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3)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等

【课堂针对练习】

1.读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

(1)~

(2)题。

(1)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B.北粮南运C.东粮西运D.各地自给

【解析】

(1)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大致为北方多南方少,北粮南运是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

【答案】

(1)C

(2)B

考点二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1.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具备的条件

(1)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

(2)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3)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

(4)交通运输方便。

2.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1)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较少,余粮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商品粮;

(2)宜农荒地数量很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3)黑土肥力很高;

(4)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

(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3.建设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1)建设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2)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3)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减少粮食运输费用。

4.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见下表

作物

分布区

细粮作物

水稻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

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杂粮作物

玉米

分布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玉米带

谷子

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

高粱

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方法技巧心得】

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

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昆明

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典型例题分析】

【例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2)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土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难度不大。

直观地看出1996年以来东北三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灌溉用水量在减少。

(2)从文字资料可以看出,东北三省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故A错、B对。

根据我国降水特征和东北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水资源东多西少、耕地资源集中于中部的结论。

故本题选B、C

【答案】

(1)D 

(2)B

【课堂针对练习】

2.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

(1)~

(2)题。

(1)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解析】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C项说法错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答案】B

(2)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解析】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答案】A

考点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方向

【知识归纳总结】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表现: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等。

(3)成因: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

农业区域

存在问题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草场退化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采伐、轻抚育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方法技巧心得】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好,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

【典型例题分析】

【例3】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⑵.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1)根据地形海拔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及距海远近可判断该地为东北地区其中①为内蒙古高原、②为大兴安岭、③为东北平原、④为小兴安岭,由此可知四地的土地利用类型。

(2)东北地区应加强黑土培肥和沼泽土的保护,努力提高单产及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答案】⑴A⑵B

【课堂针对练习】

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

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8°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千克/公顷)

7500

6750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比较。

答题时,要善于将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进行有机整合,比较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答案】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气温高且多降水,水源充足

(3)热量不足(4)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若干商品粮基地、三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

读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和与其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亚麻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D.⑦——水稻、亚麻、甜菜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品农业基地?

简述该地区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4)④和⑥所在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来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5)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该如何解决?

【解析】该题以我国商品农业基地的分布图切入,考查与商品农业基地有关的知识。

解答时一方面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此题的解答对考生的描述能力要求较高,既要答得合情合理,又要求条理清晰。

【答案】

(1)B

(2)①地区为珠江三角洲,优势条件:

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地表水丰富;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粮食单产水平高等。

宜建基地:

商品粮基地,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存在问题:

地势低平,低洼易涝;人口稠密,农业产品商品率不高;宜农荒地少等。

发展方向:

治理低洼易涝地,发展基塘农业等混合农业;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实施多种经营来提高商品率。

(3)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粮食产量较高。

(4)原因:

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较少等。

途径:

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稳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5)问题:

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

办法: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

【剖析高考真题】——学生熟悉高考命题特点

(2011年高考全国卷)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地理部分为第

(2)(5)问)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

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

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

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

【答案】

(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5)

发展以果林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林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炭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石油、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为发展相应的工业提供了基础。

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0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