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903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你是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

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学科内容包括哪些?

3.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1.什么是自然观,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

2.中西方古代自然观有何相似之处,与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对中西方医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自然科学基础如何?

4.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及基本思想和特征。

5.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自组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条件有哪些?

怎样理解涨落在自然界演化中的作用?

7.耗散结构论是如何分析和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矛盾的?

8.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9.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10.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应该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11.传统发展观有哪些缺陷?

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何重要意义?

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2.16世纪以后,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哪两个有代表性的科学方法论派别,它们的观点如何?

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什么是科学问题?

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4.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有哪些?

与观察方法相比实验方法有何特点和优势?

科学观察和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5.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如何?

捕捉机遇应具备哪些条件?

6.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假说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

7.检验科学假说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假说实践检验的结果?

8.系统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它与古代整体方法及近代还原方法有何联系与区别?

第三篇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2.简述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或科学的社会规范)。

3.科学共同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4.如何理解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运动?

5.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有哪几种主要科学发展模式?

6.社会经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

7.如何看待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绪论

一.单选题:

1.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其中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

A.物理运动的规律

B.具体规律

C.一般规律

D.特殊规律

E.化学运动的规律

2.自然辩证法创立于()。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E.18世纪90年代

3.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标志是()。

A.马克思《自然辩证法》的诞生

B.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诞生

C.列宁《自然辩证法》的诞生

D.斯大林《自然辩证法》的诞生

E.毛泽东《自然辩证法》的诞生

 

4.以下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门兼具哲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B.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C.是一门兼具有哲学性质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

D.是一门具有人文科学性质和哲学性质的学科

E.是一门具有交叉科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5.以下()不属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内容。

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B.医学中的哲学问题

C.科学社会主义

D.科学技术方法论

E.科学技术观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本内容。

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B.科学社会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科学技术方法论

E.科学技术观

2.以下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门兼具哲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B.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C.是一门兼具有哲学性质和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

D.是一门具有人文科学性质和哲学性质的学科

E.是一门具有交叉科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3.以下()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A.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具体规律

C.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D.医学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

E.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

4.以下()不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A.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B.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C.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D.医学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

E.万有引力定律

5.以下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B.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C.是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D.是一门具有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

E.是一门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学科

绪论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B3B4C5C

二.多选题

1ADE2ABDE3ACE4BDE5CE

 

第1章

一.单选题:

1.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总的根本性的看法。

它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当时代()发展的基础上。

A.哲学

B.人文科学

C.自然科学

D.思维科学

E.社会科学

 

2.在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他们都包含在统一的哲学之中,称为()。

A.古代哲学

B.自然哲学

C.技术哲学

D.科学哲学

E.经院哲学

3.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思想变革,而这场变革的主要思潮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人文主义

D.人道主义

E.科学主义

4.公元16、17世纪,出现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这一时期,发展最快,成熟最早的是(),它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

A.天文学

B.经典力学

C.数学

D.医学

E.生物学

5..在科学史上,往往把1543年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这一年()。

A.哈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

B.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C.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

D.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E.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6.18世纪中叶以后,历史的观点开始被引入对自然界的研究。

首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示出自然界有着时间上历史的是()

A.赖尔提出的地质渐变论

B.康德提出的星云假说

C.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D.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E.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7.()在欧洲有很大影响,他把分裂的医学学派统一起来,使他的学说统治西方医学达1500年之久,直到16、17世纪血液循环发现之后材被抛弃。

A.希波克拉底

B.盖仑

C.哈维

D.维萨里

E.塞尔维特

8.公元17、18世纪,在近代科学初期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

A.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C.系统自然观

D.生态自然观

E.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9.公元17、18世纪,在近代科学初期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的成功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

A.天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经典力学

E.地质学

10.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恩格斯进行总结和概括,系统地论证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A.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B.系统自然观

C.生态自然观

D.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E.朴素的辩证法的自然观

11.以下属于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的局限性是()

A.辨证性,直观性,思辨性,

B.猜测性,抽象性,思辨性,

C.辨证性,直观性,猜测性,

D.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E.抽象性,思辨性,猜测性,

12.欧洲中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时期,()逐步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科学与哲学都是神学的奴仆,只有在它可以证明教会的教义与圣经的章节时才被重视,从而使欧洲中世纪自然观打了宗教神学的色彩。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E.东正教

 

二.多选题:

1.自然观是人们对()的总体看法和观点。

A.自然的本源

B.自然界物理运动的规律

C.自然的演化过程

D.医学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规律

E.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以下哪些属于自然观的范畴?

A.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惯性定律;

C.自然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发育的有机整体。

D.血液循环学说

E.自然界是一架机器

 

3.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形成了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认为()。

A.自然界是水做的

B.自然界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

C.自然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D.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

E.自然界是一架有规则运行的机器

4.14世纪末-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崩溃、灭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生长的时期,也是中世纪过度到近代的历史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使得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而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五四运动

E.新文化运动

5.公元17、18世纪,在前一阶段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

A.宇宙是一架机器

B.人与自然是有机联系的

C.人与自然界逐渐对立

D.自然界是演化而来的

E.宇宙这个机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可以做出解释和精确推算的。

 

6.下列哪些自然科学成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A.地质渐变论

B.经典力学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理.

D.尿素的人工合成

E.血液循环学说

7.以下哪些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局限性()

A.直观性

B.辩证性

C.思辨性

D.猜测性

E.实证性

第1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B3C4B5C6B7B8E9D10D11D12D

二.多选题:

1ACE2ACE3ABC4AC5ACE6ACD7ACD

 

第2章

一。

单选题

1.根据以下()标准,系统被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A.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

B.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C.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

D.系统所处的状态

E.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

2.根据以下()标准,系统被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与孤立系统。

A.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

B.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C.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

D.系统所处的状态

E.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

3.根据以下()标准,系统被分为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与远离平衡态系统。

A.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

B.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C.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

D.系统所处的状态

E.人们对系统的认识程度

4.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存在,使得把系统约化为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叠加的方法失去了合理性。

A.加和关系

B.非加和关系

C.线性关系

D.相互依存

E.相互作用

5.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量的分解和组合而实现事物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过渡。

A.加和关系

B.非加和关系

C.相干关系

D.相互依存

E.相互作用

6.在()关系中,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通过耦合发生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各要素的属性出现彼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最终导致系统在整体水平上产生新的功能。

A.加和关系

B.相互依存

C.线性关系

D.相干关系

E.相互作用

7.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如果涨落不是发生在临界点附近,那么,系统的结构将会平息涨落,系统表现为向某种稳定状态的自发复归。

A.相干性

B.涨落性

C.稳定性

D.平衡性

E.非加和性

8.低层次系统通过相干关系构成高层次系统之后并不消失,而是作为高层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科学认识中,人们往往从低层次规律入手来阐明高层次规律,如()就是以此为依据。

A.整体论方法

B.归纳方法

C.系统方法

D.分析还原方法

E.实验方法

9.根据(),在气象动力学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即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天气的长期预报是难以精确的。

A.马太效应

B.大爆炸宇宙论

C.宇宙热寂说

D.蝴蝶效应

E.机械决定论

10.所谓()是指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或系统与环境可以同时复原的变化过程。

A.演化

B.不可逆

C.可逆

D.混沌

E.进化

11.严格说来,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过程。

A.可逆

B.不可逆

C.进化

D.退化

E.演化

12.()认为宇宙的能量是一个常数,自然界所有运动都可以转化为热运动,而按照热力学第二定理,热将耗散到宇宙太空中,最终达到一个无差别的热平衡态。

A.暴涨宇宙论

B.大爆炸宇宙论

C.宇宙热寂说

D.机械决定论

E.汤浅现象

13.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以经典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认为,自然界中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过程。

A.不可逆

B.可逆

C.演化

D.混沌

E.自组织

14.20世纪60年代末,普里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认为:

生物学与物理学不是对立的,生物的演化过程不需违背()。

后者是以孤立系统为模型,而自然界绝大多数系统都是开放系统。

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

B.热力学第一定理

C.热力学第二定理

D.元素周期律

E.行星运动三定律

15.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关于自然界的观念、认识的影响最为深远。

A.相对论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系统科学

D.大爆炸宇宙论

E.大陆漂移学说

 

16.在自然界物质系统中,刻画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如温度等)很难始终保持在某种平均值上,往往出现一定的偏离和起伏,这种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

A.不可逆

B.涨落

C.演化

D.混沌

E.熵

17.()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式的演化,是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髙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A.演化

B.退化

C.进化

D.混沌态

E.自组织

 

二.多选题:

1.关于系统这一概念的表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系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要素

B.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

C.系统在整体水平上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D.系统功能的发挥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E.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形成整体功能的基础。

 

2.以下哪些属于进化现象()

A.贝纳德花纹

B.从猿的攀缘能力到人的攀缘能力的演化过程

C.从猿到人物种的演化过程

D.孤立的热力学系统中温度的传播方向

E.水汽凝结成的有规则的六角形雪花

3.以下哪些属于退化现象()

A.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不可逆过程

B.从猿到人物种的演化过程

C.从猿的攀缘能力到人的攀缘能力的演化过程

D.孤立的热力学系统中温度的传播方向

E.水汽凝结成的有规则的六角形雪花

4.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当一个开放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在临界点附近,系统很小的随机涨落可能被系统的()机制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推动系统通过()机制实现系统的进化。

A.负反馈

B.正反馈

C.自组织

D.组织

E.涨落

5.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当系统处于()时,在远离平衡态的临界点附近,系统内很小的随机涨落可能被系统的正反馈机制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推动系统通过()机制实现系统的进化。

A.与环境完全隔绝的状态

B.与环境存在物质能量交换的状态

C.组织

D.自组织

E.涨落

 

6.以下哪些是系统自组织的条件?

A.开放系统;

B.负反馈机制;

C.平衡态系统;

D.远离平衡态系统;

E.非线性机制

7.在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中,存在着以下哪些趋势?

A.都是进化的趋势;

B.都是退化的趋势;

C.进化与退化的趋势都有;

D.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E.进化与退化同时存在;

8.根据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对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而言,即使没有外部的随机作用,初始条件也是确定的,由于()的存在,系统自身也会产生随机性,它是确定性系统固有的特征,称为()。

A.外在随机性

B.双向因果关系

C.线性作用

D.非线性作用

E.内在随机性

9.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有()

A.在临界点以分叉的方式

B.直线因果链的方式

C.突现

D.内在随机性

E.外在随机性

第2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B3D4B5A6D7C8D9D10C11B12C13B14C15C16B17C

二.多选题

1ABCDE2ACE3ACD4BC5BD6ADE7CDE8DE9ACD

 

第3章

一.单选题:

1.()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A.环境污染

B.生态危机

C.可持续发展

D.罗马俱乐部

E.资源短缺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人类未来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种种预测,其中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观点属于()

A.乐观主义的观点

B.悲观主义的观点

C.现实主义的观点

D.折中主义的观点

E.实用主义的观点

3.()的基本措施是改造现有生产技术,争取做到基本无废弃物生产方式,即以自循环为特征,将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再生产。

A.控制人口战略

B.节约资源战略

C.发展农业战略

D.环境保护战略

E.发展科技战略

 

4、由于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自然界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介入而不断进化,逐渐从天然自然演化出()。

A.人化自然

B.人工自然

C.第一自然

D.机器自然

E.生态自然

5.()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A.唯经济发展

B.经济社会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社会全面发展

E.环境发展

6.进入()以后,人工自然逐渐占统治地位,人与自然的矛盾从局部冲突向全面冲突发展。

A.农业文明

B.新石器时期

C.旧石器时代

D.工业文明

E.信息时代

7.进入()以后,人工自然物有所增加和扩大,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是协调的,局部出现严重的冲突。

A.工业文明

B.新石器时期

C.旧石器时代

D.农业文明

E.信息时代

 

二.多选题:

1.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工自然逐渐占统治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A.人与自然关系总体是协调的

B.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全面冲突

C.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协调,局部出现严重冲突

D.人的能动性发挥占主导地位,忽视了人的受动性

E.人以适应自然为主,有一定的能动性发挥

 

2.从现实层面看,人与自然协调的必要性体现在()等生态危机的出现。

A.人口快速增长

B.矿产资源的枯竭和短缺

C.全球气温变暖

D.臭氧层出现空洞

E.水污染

3.以下哪些属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A.保持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这一观念

B.将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与自然界的一员统一

C.把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的唯一尺度

D.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E.推动社会进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等几个根本性战略。

A.经济发展战略

B.环境保护战略

C.发展农业战略

D.控制人口战略

E.节约资源战略

 

5.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内涵是指()。

A.人依赖于自然界

B.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界

C.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对自然界的改造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D.人对自然界能动地改造以服从和适应自然界的规律为基础

E.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为主,服从和适应自然界的规律为辅

6.以下哪些属于人工自然的范畴()。

A.生态环境

B.三峡水利工程

C.夸克层次以下的自然界

D.汽车

E.人类尚未认识的自然界

7.进入农业文明以后,人工自然物有所增加和扩大,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A.人与自然关系总体是协调的

B.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全面冲突

C.人与自然的关系局部出现严重的冲突;

D.人的能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始占主导地位

E人仍然以适应自然为主,能动性有一定的发挥

8.自然界的平衡是指()。

A.热力学意义上的平衡态

B.稳定的非平衡态

C.生态系统内各生命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稳定状态

D.生态系统内各生命系统与环境处于均匀分布的无差别状态

E.非平衡稳态

9.以下哪些属于生态危机的表现()。

A.人口爆炸

B.水资源短缺

C.全球气温降低

D.酸雨

E.土壤荒漠化

 

第3章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B2B3D4B5C6D7D

二.多选题

1BD2ABCDE3BDE4BDE5ABCD6ABD7ACE8BCE9ABDE

 

第4章

一.单选题

1.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C.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普遍方法

D.矛盾分析法

E.光谱分析法

2.按照科学认识的定义,以下哪个属于科学认识()?

A.当汽车火车紧急刹车时,往往出现继续向前的趋势

B.太阳每天都有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C.日心学说

D.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

E.万物的本原是水

3.在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中,弗兰西斯.培根认为(  )是新科学的主要工具。

A.观察方法         

B.实验方法

C.演绎方法         

D.数学方法

E.系统方法

4.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中,()主张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创立了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培根

E.迪卡尔

5.()的提出既是人们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是人们需要解决又没有解决的矛盾,是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它体现了知与不知的统一。

A.科学认识

B.科学假说

C.科学问题

D.科学事实

E.科学理论

6.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中,第一步是(   )

A.通过观察获取科学事实      

B.进行科学检验

C.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D.形成科学假说

E.调查研究获取科学事实

7.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中,确定研究课题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是(   )

A.进一步上升为形成科学理论       

B.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科学检验

C.观察实验获取相关科学事实      

D.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形成科学假说

E.调查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

8.(    )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