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局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x
《卫计局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计局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计局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8年卫计局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18年,我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围绕年初的工作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医疗市场监管、传染病防治及疫情处置、宣传法规、流动人口管理、科技服务、规划统计、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18年工作总结
1、推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按照省、市公立医院改革统一部署和路径,成立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拟定了《xx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试行)》,启动了四院综合改革,实行了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测算,通过了市物价局审核。
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布实施”的原则,试点推行了四院与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室之间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动村卫生室民生实事工程,纳入市区两级政府绩效管理项目,实行区财政以奖代补政策,12村(居)委会自筹资金309.7万元,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2583m2,目前11家村卫生室(站)提升工程竣工投入使用,1家村卫生室主体封顶。
全区52家村卫生室(站)中,47家村卫生室(站)达到省定建设标准,标准化建设率达90.38%。
3、医疗援藏取得成效。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根据国家及省、市要求,xx区与西藏自治区曲水县进行结对援助,经过市区的调研,确定在曲水县人民医院建立二个项目,一是投资二十多万元建设高标准产房,并派出医务人员实施技术指导,接受曲水人民医院委人员到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和儿科进行培训;二是建立远程诊疗系统,实现曲水县人民医院和xx四院跨区域间的急诊会诊、联合会诊、影像会诊、病理会诊、病历会诊、专家远程查房等全方位会诊服务,将会通过远程会诊解决疑难病症的诊治,让曲水群众零距离地享受到万里之外的xx四院专家所提供的优质医疗服;8月21日,在两地举行了远程诊疗系统的开通仪式,xx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何榕、xx区委书记徐克俭亲临曲水现场。
徐克俭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和开通,他说这是西藏自治区县级医院第一家开通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填补了援藏工作的一项空白,意义重大。
4、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和《江苏省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制定合理采购计划,把握基药目录比、层次比、结构比和优先用药的方向,促进基层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衔接;严格执行省网集中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严禁基药网下采购和中药饮片超范围采购;加强基药采购监管,实行专项检查,确保基药政策实施规范化、制度化。
截止9月底,基层医疗机构采购目录药品327种,采购药品金额1777万元,区财政发放基药补助2035万元。
5、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综合能力。
以迎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全面推动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同步规划建成11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室,并打造中医特色服务专区,建成村级“国医堂”4个。
二是推动创建工作。
经过3年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顺利通过了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验收。
建成省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中心1家,全区省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中心覆盖率达到60%。
推动市级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建设3个,目前正待评审。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
深入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联合区老龄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邀请7名市区两级专家进基层、进农村、进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巡讲7场,到场听众700多人;结合“三下乡”活动和中国传统节气,开展广场义诊活动10次,共发放治未病、养生保健等宣传材料3000余份;配合xx晚报,加强基层名中医宣传,5名基层名中医发表了文章。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
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培训,参培人员达32人次;安排参加由市卫生计生委主办、市中医院承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达48人次;安排参加由市卫生计生委主办、xx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的“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第四期”培训班达15人次;市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联动,开展“拜师学艺”活动,选派3名基层中医骨干师承中医院名中医学习。
五是加强适宜技术项目推广。
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深入推广雷火灸、平衡针、三伏贴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技术项目,创造品牌效应,打造品牌效果。
6、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
坚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活动,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促进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岗覆盖率达90%以上。
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四院开通5个专业26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加快了病房使用周转率,平均住院日有效控制在9天。
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活动,建立健全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督、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试点推行医疗事故风险互助资金制度,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抵御医疗风险能力,全系统未发生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开展医患纠纷调解防范培训班,培训卫技人员430名;推动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矛调处理室,建立了专人负责制和矛调流程图,引导和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风险。
推行医疗机构诚信服务机制,落实《xx区民办医疗机构诚信服务公开承诺书》签约内容,全区医疗机构诚信服务覆盖面100%。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省、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规划。
一是制定《关于规范继续医学教育IC卡系统管理工作的通知》,实行“三基三严”基础理论知识“人-机”对话培训、考核和医学继续教育学分“IC”卡系统管理,实现全覆盖,覆盖率达100%;开展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基础理论常态化培训和考核,全区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月度培训和考核,随机抽取二级医疗机构25名医师以及选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名医师参加市卫计委组织开展的“三基”基础理论知识考核。
二是组织11个单位68名45周岁以下的医护人员和12个单位24名医护人员,分别参加区组织的病历书写及技能竞赛服务竞赛活动和急救技能竞赛活动,评出了团体一、二、三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在全区营造了“赶、比、拼、超”的氛围,促进全区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三是落实培训政策,培训省基层管理人员3名、住院医师19名、“务实进修”人员2名,开展临床七类卫技人员、药学人员和村医按层次、专业共培训930人次,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知识和运用新技术。
四是积极开展评先争优活动,契合护士节和医师节,开展优秀医护人员评选活动,荣获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1个和“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名、表彰区十佳医护人员20名、推荐市“我身边的好医生好护士”先进典型候选人4名。
五是加强科技引领作用,鼓励医务人员深入开展科研活动,推广临床新技术12项,荣获市区科技进步奖8项,撰写优秀论文60篇,激发了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
8、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传染病医疗救治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增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防护知识知晓率100%,重点做好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医疗救治应对处置工作,制定重点传染病医疗救助应急预案,规范传染病医疗救治流程,启动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制度,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高预警预知能力和水平全区未发现1例患者或可疑似病人。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开展健康检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18年体检76264人,建档率达81.2%,健康档案及时更新108386人次。
报告乙丙两类传染病13种1336例,均按规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指导病家落实消毒预防等防控措施。
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财政对每一位符合补助条件的农村孕产妇补助500元,已补助705人。
对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项目的补助标准为人均24元,准备怀孕和怀孕3个月内的农村妇女788人,已领服的农村妇女775人,发放叶酸2325瓶。
进一步调整完善管理和技术方案,协调好基层医疗单位筛查和四院复筛工作衔接,进一步优化检查流程,上半年共筛查35-64岁农村妇女7742人,筛查发现的3例宫颈癌均已得到早期治疗,25例癌前病变及其它疾病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治疗。
区防保办加强技术指导,各医疗单位在市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加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及时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及时规范用药。
9、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服务水平。
加强卫生监督员全员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培训,通过现场观摩、理论讲授、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卫生监督人员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规范监督行为;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结合生态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共巡查1653家次;开展“学生饮水护蕾行动”卫生监督专项检查,按照《中小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辖区20家中小学逐步开展评级;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辖区119家医疗机构管理档案,形成一户一档,加强日常监督,巡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民营等医疗机构582户次,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160份,注销14家医疗机构。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印发打击非法行医的健康教育入户宣传材料入户14万份,广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发现非法行医或非法采供血线索信息48条,取缔非法行医点15处,对5起非法行医进行立案查处,罚款1.3万元,其中2起移交公安机关。
在全市率先下发《xx区镇街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障资金专账管理,保障经费足额、专用。
《职业病防治法》活动周中区卫计委共制作、发放宣传资料8种5000余份,深入企业宣传13次;并制作宣传展板9张,集中培训10场次,培训人数达到300多人,出动宣传人员62人、宣传车次5批,义诊咨询5场次。
10、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区政府与镇街(园区)及相关部门,镇街(园区)与村(社区),村(社区)与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和告知承诺书,落实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
围绕“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抓好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监管;加强对乳制品、豆制品、地沟油、瘦肉精、白酒、食品添加剂、野生菌、学校食堂、肉及肉制品等领域的重点监管,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行动,取缔了一批非法加工食品的小作坊;根据季节时令及节假日特点,认真排查食品安全各领域存在的隐患,保障了“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以及中高考期间和其他各类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载体,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康知识和维权意识,通过广场宣传,印制食品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
11、党风、政风和卫生行风建设效果明显。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题出发,着眼提升医疗卫生行业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在强化医务人员教育、严格医务人员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的基础上,深化推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活动,把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三好一满意”创建、“万人评医院”、“行风评议”以及“道德讲堂”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成果、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廉政宣传,以廉政文化进医院、进机关为重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树立卫生新形象。
12、计生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认真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和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二条线”征收监管机制,所有征收资金全部上交国库,无一例行政复议。
认真做好照顾再生育一孩的审批工作,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计划生育证件的办理,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注意建设信访畅通渠道,对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失独家庭进行上门看望和慰问,解决实际难题。
13、狠抓“阳光计生行动”实施。
全区广泛实施了关注民生维权和依法行政强基“两大工程”,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阳光执法。
建成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大厅,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便民维权等方面服务;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使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等更加规范有序,村民自治率达96%以上;严格落实村(居)政务事务定期和长期公开机制,全区所有村(居)建立计划生育阳光公示栏,及时张榜公布计生奖扶、照顾再生育一孩等对象名单,96%以上的已婚育龄夫妇参与诚信计生工作,签订双向诚信计生承诺书。
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每人签订一份责任书、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述法和质询计生事务活动、每季度进行一次效能测评、每年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流动人口等代表评议计生,将“两个纪律”和“行业禁令”执行情况,列为系统效能督查重点。
14、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时限,促进照顾再生育审批工作的高效便民化进程。
颁布《区卫计委关于改革生育服务证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及时落实相关政策。
根据新政策,简化了再生育审批程序,扩大了受理范围,户籍地一方在我区的夫妻即可向我区相应镇(街道)计生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使群众更加方便地就近办理。
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取消一孩生育服务证办证制度,开通“再生育证办理绿色通道”,对于部分外出务工急需办好证件的人员,特事特办,镇、街受理审核后直接送区级审核,确保在规定的公示时间后即可办理好证件,急群众所急。
截至今年10月份,我区已办理照顾再生育1027例,其中符合“城市单独”327例,xx市特殊情形34例。
15、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
严格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采取区政府兜底的发放方式,各镇由本级财政直接发放,城区街道的人员直接由区财政发放。
严格落实农村计生奖扶、特扶制度、节育手术并发症制度,秉承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原则、资格确认的基本程序、“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精心组织、规范操作,每半年组织一次登记和资金发放。
严格落实企业持证退休职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制度,建立“今年退休(到龄)明年财政兑现”的长效发放机制,计划生育所有奖励扶助项目均已按要求落实。
今年以来,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共发放2487人,发放资金746.1万元,城镇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共发放150人,发放资金45万元,农村计生奖扶共发放5788人,发放资金277.824万元,计生特扶共发放715人,发放资金197.7万元。
16、强力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机制。
我委坚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公平、公开、公正,在我区所有部门中率先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事项向纵深推进,着力实现全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全覆盖,将网络延伸至全区各镇(街)、村(居)无死角,在全系统实现“五统一”。
即:
统一公开运行内容、统一项目运行流程、统一层级运行职能、统一安全防范措施、统一效能评估体系。
将权力公开运行工作列入每年度全区人口计生工作考核内容,围绕网上运行的权力是否简便、办理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合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其正常推进和长效运作,在全区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7、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互联网等公共舆论阵地,在街头、车站、市场、企业、社区等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场所,采取媒体宣传、咨询服务、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品、慰问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口计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强化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信息核查。
在清理清查中,农村以清理流出人口为重点,对返乡人员的结婚、生育、避孕节育等情况进行调查清理。
社区以清理流入人口为重点,按照“网格化以房管人”的工作要求,以楼栋为清理单位,对居民小区和单位用工流入人口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及时登记造册,做到流动人口底数清、信息准、情况明,及时更新完善信息系统个案信息。
强化工作规范。
对节后拟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在流出前开展一次孕环情监测等技术服务,并告知她们相关权利和义务,签订好服务管理合同,确保新流出成年育龄妇女“一签四定一发”落实。
加强流入人口服务管理。
在清理核查时,一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监测调查工作和示范创建工作
18、认真做好科技服务和规划统计工作。
按照年初省下达的1800人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
截止10月17日,共为1634人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78%,在今年省组织的2次室间质评检查中,优良率达100%。
坚持市区一体开展试点工作,确定市妇保所、市人民医院、市四人医、xx区计生指导站等13家医疗卫生机构为监测点。
编印了城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资料汇编,组织各监测点项目负责人和联络人进行入职培训。
截止9月底,全区共报告药具不良反应121例,综合处理率100%。
开展一年两次集中性孕情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区共检查已婚育龄妇女65333人次,检查覆盖率达到98.85%。
加大重点人群随访力度,今年,共为966名申请照顾再生一孩的妇女提供2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
通过全方位,无缝隙的随访服务,各村居对本辖区的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孕情做到全面了解,与群众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按照区统一部署,从6月5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对18年以来出生人口信息进行了清查工作。
通过上门核实、部门信息比对等方式,对18年以来的出生人口的基本信息、政策属性、父母再生育意愿等进行全面了解。
全区共清查各类信息66042条,人口信息系统新增出生人口1061人,其中流动人口407人。
二、存在问题
1、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结构不合理。
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体制不合理,城东、城南2个卫生服务中心由四院代管,城中卫生服务中心由市人社局承办,这些给日常管理和考核带来困难。
对照《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全省每个建制乡镇、街道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关系需进一步理顺。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待遇不高、业务发展空间有限等原因,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406人,实际在编人员仅有246人。
在编人员中50岁以上47人,36-50岁143人,36岁以下5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2人、初级职称131人、无职称4人。
基层医疗队伍普遍存在退休人员不断增加、专业技术人才难引进、年轻技术骨干缺乏、全科医师力量薄弱等现状,影响了医改的进程和效果。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滞后于全省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要求,需使用的非正版软件资金投入不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处于初始试点层面,信息化系统运行不稳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医务人员技术操作不熟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未实现整体化同步推进,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问题不断,给系统的后期建设和维护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18年工作指导思想
18年总体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医改的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卫生服务体制,夯实基药制度,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网络全覆盖,倾力打造法治卫生、智慧医疗、健康xx三位一体的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不断满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计生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1、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市区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方案,按照市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
探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区级政府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决策、资产监管和绩效考核等;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仅有管理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院长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2、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对照《规划纲要》,着力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上寻求突破和填补“短板”,建设现代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监管体系,规划建立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增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向上的承接性和向下的指导性,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开展和医疗服务行业规范化运行。
3、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顺应医改要求,积极筹划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四院为龙头、以医疗技术合作为纽带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实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和分级诊疗服务。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结构性改革,在统筹预付的基础上,实行按病种、按床日和按人头付费,推行日间手术费用报销,试点医疗养老费用核报等,发挥医保导向性正能量,让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康复等病人回归基层,建立“首诊基层、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医疗新秩序,改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展定位,有利于医保资源健康运行,有效促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格局的实现。
4、加强健康管理工作。
全面免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工作,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80%,平均期寿命达到80岁。
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切实做好结核病、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霍乱、人禽流感、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处置重大疫情,加强重症救治,减轻危害。
5、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
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成果,继续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地位,将中医药事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健康xx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拓展中医药服务的发展空间,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倾斜性政策和调动中医(药)师主动作为的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成为卫生事业预防、医疗和康复领域新的生力军和推动力,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新的支撑点,中医药门(急)诊服务量占总医疗服务量的45%以上,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筹划建立区级二级中医院。
6、增强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
主动融合中心城市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院以大专科大综合三级专科医院为发展方向;推进区域二级中医院建设;以二级医院服务水平为标准提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转型,向集预防、医疗、康复、养老一体的医疗机构的方向发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择址新建城南、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进度。
发挥医疗集团(联合体)的作用,在区域内探索建成消毒供应中心、生化检验中心、放射影像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提高消毒供应质量,实现检验、影像检查结果共享。
7、促进民办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填平补齐医疗服务体系,优先发展中医、康复、护理、口腔以及医养结合类别的医疗机构,力争民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区域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25%,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
8、全面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力争全系统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0%,大专以上学历达90%,中级以上职称达到40%。
认真落实在岗农村卫技人员学历教育制度,积极选送无学历在岗农村卫生人员参加省级学历教育;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培训、社区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及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任务,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