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docx
《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下第三单元
9词两首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词意,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话题引入,区别诗词。
1、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夏日绝句》,指名背诵。
出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你知道这样豪迈的诗句出自谁的口吗?
出示:
南宋李清照
2、你们了解她吗?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些。
教师出示作者简介—李清照。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一首词《如梦令》。
看!
(出示词)这就是今天要学的词,看看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明白词的特点。
①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数不一定一样。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②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二、初读全词,感知节奏。
1、下面就请打开课本,试着读一读。
2、指名2人,强调“兴”的读音。
3、为了更好地读出节奏,听老师有节奏的吟诵一遍。
先自读,再指名1人读。
(要求有节奏。
)
三、抓住字眼,解释词义。
1、利用工具书自学或小组学习,出示需要把握意思的词。
2、交流: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兴尽误入争渡一滩
(2)知道了这些带点词的意思,你知道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吗?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四、想象画面,感悟情感。
师:
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
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再来读读这首词,关注“醉”字,想想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这个“醉”字?
请圈划点注。
板:
醉
交流感悟“醉”
1、 陶醉在美酒和美景中。
①“不知归路”(作者喝醉了。
)板:
酒
②师:
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溪亭日暮”
师:
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此时你想起那一句诗句来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师: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奖励你读一读吧。
生朗读。
师:
你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你们看啊!
③师:
还从哪里读懂了“醉”字?
“藕花深处”
师点拨:
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荷叶铺到天边,中间点缀着朵朵荷花。
)此时的情景让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师:
是啊,欣赏着这样绝美的景致,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师:
再读读这句话: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指名生读。
师:
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词人们划船争先,一河滩已经栖息的鸥鹭被惊醒,从荷花塘里飞起来。
)
师:
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
那场面壮观吗?
!
师:
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师:
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
“鸟惊人也惊!
”看着这一瞬间的奇观,作者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
师:
再读这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
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
板:
景
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①出示:
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
生读。
师:
过着这样的生活,作者的心情怎样?
(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
)板:
快乐
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
作者写得真是情景交融啊!
生齐读。
板:
情景交融
②师:
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
③师:
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你从哪个词上看出这是回忆之作?
点出“常记”。
④词人写这首词时,她的生活处境是这样的。
补充李清照后半生的生活经历资料。
生读。
师:
与往昔生活相比,李清照写这首词时的生活可谓颠沛流离,所以她更是常常记起那时安定美好生活,因此这首词除了融情于景,还表达了词人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板:
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4、让我们也来记住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吧。
学生自由背诵,再指名2人背诵。
一幅流动的画
五、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1、师:
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
生读: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2、师:
老师把两首词放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说。
3、师:
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
字数、句式和韵律。
齐读两首词。
六、布置作业,阅读拓展。
1、练笔:
尝试着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如梦令
酒
沉醉 快乐
景
情景交融
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二次备课
9词两首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
学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
塞箬蓑
斜风:
微风归:
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10螳螂捕蝉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
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二次备课
10螳螂捕蝉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
学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
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
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讲述故事。
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二次备课
11读书要有选择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二次备课
练习3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
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
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
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种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
1、阅读《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1)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不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吗?
(2)有感情朗读片断,脑中再现当时情景。
3、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义。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
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交流订正:
(1)大笑
(2)哄笑(3)微笑(4)讥笑
(5)齐读句子。
4、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5、总结:
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笑时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形。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三、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6、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
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7、小结。
二次备课
练习3
序号: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2、学写毛笔字。
教
学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
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
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
7、小结: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二学写毛笔
1、审题。
2、观察范字。
“画”字的三框儿呈下包上之势,“画”字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拢,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闹”字呈立长形,“门”呈上包下状,“闹”字形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有向外展开之势,“门”内部分须向上*拢。
(1)练习临写。
(2)反馈。
板书:
口语交际:
语气、表情和动作
二次备课
8三打白骨精
序号:
19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
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
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
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
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
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二次备课
8三打白骨精
序号:
20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2.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
学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
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挡│
├────┼───────┼──────┼─────┤
│—打 │ │ │ │
├────┼───────┼──────┼─────┤
│二打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
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
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
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
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
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