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82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1.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B.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

C.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

D.统治者不喜欢道家的思想

2.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五行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

A.李斯 秦始皇B.萧何 汉高祖

C.董仲舒 汉武帝D.魏征 唐太宗

4.董仲舒言道: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  )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6.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7.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说:

“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下面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①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 ②感叹人性本恶 ③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D.③④

8.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

“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9.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

“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始皇B.汉高祖

C.董仲舒D.汉武帝

1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

”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11.《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 (前551—前479)       ② (前179—前104)

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两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了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1)判断材料一中图①的历史人物是谁?

其主要贡献有哪些?

(2)材料一中图②历史人物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创新发展?

(3)赏识图②中人物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其本质又有何共同点?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地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

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

“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当时所欲求解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应如何认识?

(3)依据材料三,归纳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实质。

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董仲舒的建议的?

答案:

1.C

2.D

3.C

4.A

5.D

6.B

7.A

8.A

9.D

10.B

11.D

12.D

13.

(1)人物:

孔子。

贡献:

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治民”;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文化上,编辑整理“六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创新发展:

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学说;提出“三纲五常”作为人们的道德标准。

(3)不同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弘扬儒家学说。

相同点:

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原因:

儒家思想的两重性,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重视和接纳。

14.

(1)能总结以往历史教训,又能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保证未来稳定和繁荣的长治久安之道。

(2)思想:

君权神授。

目的:

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理论依据。

它是一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唯心主义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专制。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启用儒生参政,大兴儒学,把儒家经典列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D.植物病虫害程度

2.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

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3.下图是我国获得的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

“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

①RS ②G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如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

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

5.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A.分析水灾损失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7.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8.2012年5月24日中央气象台消息 xx年第2号台风“珊瑚”以每小时10~15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转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先维持,随后逐渐减弱。

监控并及时预警“珊瑚”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气象预报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  )

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 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 ③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10.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①GPS信息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阅读图表回答11~12题。

1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m)如表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

12.一群大学生“十一”长假去黄山地区旅游之前上网查询了景点、交通线路、旅馆、特色餐饮及旅游购物商店等信息,这些过程主要利用了(  )

A.RS图像功能B.GPS定位功能

C.GIS图层功能D.QQ聊天功能

13.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

A.GISB.GPS

C.RSD.手工绘图

14.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1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综合题(20分)

1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4月5日,在完成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建设任务后,“雪龙”号考察船于5月21:

00左右抵达中国上海长江口2号锚地。

材料二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共有222名考察队员,2011年10月29日乘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于上海港起航奔赴南极,经历了西风带的惊涛骇浪和浮冰区的艰难航行,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超过2.8万海里。

(1)中国的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