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816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爱祖国爱家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主题:

爱祖国爱家乡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内容:

导语,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

教学建议:

  1、让情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积淀。

  A、浏览本单元的课文,及早准备资料。

如学习伙伴的话就有很大的指导性,如《日月潭》后面有“我知道台湾还有美丽的阿里山。

”“我知道台湾还有?

”《葡萄沟》后面有“我们家乡出产的水蜜桃也很有名。

”“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

”《难忘的泼水节》后有“彝族的火把节也很热闹,我讲给你们听。

”语文园地里“我们这里的山很美,我写山上的美丽景色。

”“我们家乡的板栗很有名,我要写一写。

”“这是我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

你看,咱们的家乡变化多大呀!

”编者通过学习伙伴的提醒,让小朋友可以及早地去了解和准备,来丰富课文内容,拓展课外知识。

  B、搞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周。

把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照片、文字资料进行展览,进行夸夸家乡,说说台湾等的班队活动。

  2、让课文语言在背诵中得以积累。

  A、准备一本积累本。

在一下是的时候就可以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我们看到在《日月潭》和《北京亮起来了》课后都有一些词语,可以让我们学生读读背背写写,这样日积月累,为中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B、重视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虽然课文后面是这样说的,有的小朋友偷懒,背最简单的部分,那么我们在布置的时候还需要做一下指导。

《日月潭》和《北京亮起来了》课后都有这样的要求。

  3、不要迷失在美丽的画面中。

课文中有的插图是很美丽的,但是,在体会文章中这只是可以借助的一个工具,而不要让欣赏画面替代了词句的品味,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风情风貌,并体会作者的语言文字美。

4,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并大胆与同学交流,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感悟祖国各地风情美及作者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课时。

精读课文8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备教具:

学生预习及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备学生:

可以让我们学生读读背背写写,这样日积月累,为中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备教法:

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让感悟祖国各地风情美及作者的语言美。

备资源:

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文章,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描写祖国风景的文章。

备板书:

根据个性化教案灵活设计,能体现课文的重点。

备作业:

根据每篇课文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计。

集体备课的研讨重点:

宋建玲:

《日月潭》: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美。

代萍:

《葡萄沟》:

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从哪里看出?

解少琳:

《难忘的泼水节》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文。

闫玲:

学习周恩来、毛泽东等一代伟人,学生不太感兴趣,可以运用资料来介绍周总理,了解傣族的民族风情。

戚耘:

《北京亮起来了》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生动、优美的词句。

焦瑞花:

搞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周。

把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照片、文字资料进行展览,进行夸夸家乡。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9、日月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然后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感悟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及生字卡片或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9个生字,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得名字叫日月潭。

(板书课题)

2、出示日月潭相关图片和资料。

3.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可结合插图或课文第一句话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屏出示读书要求(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大声读两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些知识)

2、生自由读课文

3、大屏出示生字

(1)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翘舌音“筑”。

另外,注意“绕”读第四声。

(2)对照图画读含有生字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建筑、仙境理解词意思。

找出反义词清晰——朦胧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A、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B、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坏—环、镜—境。

用镜、境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课文思考: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时怎么来的?

(3)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2、组织学生交流读相关的句子

四、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盛),其中胜、盛同音,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以巩固读音。

2、发现规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认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

如:

同结构:

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

同偏旁:

纱 绕 约

新旧联系:

岛—鸟 纱—沙 绕—烧、浇

偏旁比较:

建—迈、迷、迹、追

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隐:

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

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展:

竖提左边不要多写一撇。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岛展建纱环绕胜隐约省茂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秀丽的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积累好词佳句,感悟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汇报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中的美丽小岛叫什么?

(3)课文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生自读课文大屏出示自读要求

(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画出有关语句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1)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体会日月潭周围环境的美。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叫日月潭”(抓住”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特征)

(3)朗读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三、指导背诵,总结实践

1、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备给学生听。

3、讨论:

日月潭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

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

4、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 围绕日月潭说一两句话。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

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小展览。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北边日潭——圆圆的太阳南边月潭——弯弯的月亮

清晨薄雾隐隐约约

中午太阳清晰风光秀丽

下雨朦胧

课后反思: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

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为切入点,抓重点词句拼读,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一、猜谜导入

1.猜谜: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老师知道你们都爱吃甜甜的葡萄(板书:

葡萄)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而产量最多,味道嘴甜的就是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产的葡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新疆出产葡萄的圣地——“葡萄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还收集了哪些有关新疆的资料,展示一下。

二、自主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认读生字同桌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

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思考: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请同学找一找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得?

(2)交流指导读。

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如:

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

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

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大屏出示问题这段有几句话?

有那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看看那几句话是描写夏天的?

那几句话是描写秋天的?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⑴.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问题。

⑶.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3、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重点强调一个、一个个的不同。

⑴、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

重读“茂密”“一个个”

⑵、师情景描述:

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

“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

“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同位互读。

4、过渡语:

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⑴、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

⑵、指名读

⑶、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

自由说。

⑷、看多媒体课件:

(五光十色的葡萄)

⑸说说你现在的感觉,体会“五光十色”的意思。

(6)听了你们说的那么好,老师真想读一读。

师范读。

⑺说一说你听出什么来了?

通过学生的评价,渗透读的方法。

如重读“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把表示颜色的词读得一个高,一个低,等。

(8)生自读。

(9)指名读。

(10)评价后,同位互读再互评。

5.过渡语:

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

那里的老乡愿意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说

(2)歌词里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赶快端起书来,让我们夸一夸维吾尔族的老乡吧!

(齐读:

要是这时候……吃个够。

6、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语:

大家都喜欢吃葡萄干吗?

那么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