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7984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docx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

 

组合幕墙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设计

 

第1节施工测量方案

1、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和有关资料。

2、掌握质量标准、熟练使用仪器

3、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有年检合格证。

4、初拟弹线方案(进行会议讨论)。

5、总承包方基线、控制线的设置情况。

6、请总承包方提供控制线图。

7、清理出总承包方原弹各种基线。

2、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1、由设计人员、项目工程师对施工图进行交底(附技术交底表)。

2、施工过程中安全交底。

3、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

3、测量、放样施工内容

1、基线、轴线复核。

2、水平标高布置。

3、放内、外控制线。

4、弹分格线。

5、垂直钢线的布置。

6、结构预埋件的检查。

4、质量标准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BJ-56-96

3、《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5、施工测量的依据

1、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2、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3、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点布置图。

6、资料汇总

1、技术交底记录。

2、基线复核记录。

3、结构检查记录

4、埋件偏位记录。

5、自检记录。

6、专检记录。

7、测量仪器年检合格证。

7、弹线放样的人员配置

根据本工程两栋楼测量,以及结构图及建筑图所示情况,我们设立2个4人小组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应及时与项目经理及总包商量反馈,测量人员相互之间要同心协力,确保放线施工质量。

八、测量放样施工

1、基准点、线的确认

该大楼幕墙测量放线,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总包单位初始已弹的控制线、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是否清晰或损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

2、标准层的设立

建筑的测量工作重点是轴线竖向传递。

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尺寸,满足放样要求。

依据整个大楼首层总承包单位设置的原基准点,我们拟定首层、三层、顶层为标准控制层,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底层基准控制点作为一级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为提高传递精度,拟从底层通过光孔直接传递至顶层作出该几层的中心控制点,在底层、顶层任意一点架设全站仪进行控制基准线的连接检查工作,首先用用全站仪检查投测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是否与底层控制点一致,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纠正。

若在误差范围内,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

3、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

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参见图2-1),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以此为基础。

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全站仪或经纬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

4、内控线的布置

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

整个大楼的主控制线,以总包单位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移,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mm,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全站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量,使整个大楼成封闭状态。

5、外围结构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全站仪监控作出各外空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总承包单位进行修正后,交付我公司验收后使用。

6、层间标高设置

在轴线控制线上使用全站仪,采用直线延伸法,在便于观察的外围做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在垂直线上的楼层外立面上悬挂10kg重物的30m钢卷尺,用大力钳八钢卷尺夹紧,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绿色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因总承包方标记录红色,以示区别),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

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2mm,总标高<10mm(参见图2-1)

标尺读数的计算(参见图2-2):

式一:

H=a2-a1+b-A-1000

式中:

H-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标尺读出的a1。

点至±0.000的高度

a2、a1-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其它楼层按以下公式计算(参见图2-3):

式二:

Hn=1=a4-a3+bn-An

式中:

Hn=1-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An-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n-标高读出的a3,点至一米处的标志点高度

a4、a3-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7、钢丝线的设定

用铅垂仪每隔2层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Ф1.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X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Ф1.6~Ф1.8孔眼,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见附图2-4),钢丝穿过孔眼,用花篮螺栓绷紧。

8、测量仪器的型号及精度

(1)索佳SET2BⅡ全站仪测角精度±2”

(2)索佳PD3铅垂仪精度1:

40000

(3)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

(4)50米、7.5米、5米钢卷尺

9、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1)标高

a.±0.000至1米线≤1mm;

b.层与层之间1米线≤1mm;

c.总标高±0.000至楼顶层≤±1mm.

(2)控制线

a.墙完成面控制线≤±2mm(参见图);

b.到外控制线≤±1mm;

c.结构封闭≤±2mm。

(3)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1mm.

 

2、焊条的要求

1、焊条要求放在干燥的房间保管。

2、在焊条箱内放入除湿剂。

3、除去焊接体表面的湿气,结露用干燥的布将水除去。

4、在雨中禁止焊接,因焊接表面的水珠会影响焊条与焊体得不到充分焊接,而且容易产生漏电。

5、焊接的长度、高度、依据施工图。

6、焊接过程中,防止焊火花飞溅损坏其它饰面,要使用接火盆。

3、焊缝存在的问题

1、一般存在的问题

a、焊高不够

b、焊缝不平整光滑

c、焊缝长度不到,夹渣

2、检查方法

a、长度检查:

用尺度量。

b、形状检查:

目测确认或焊缝量规。

3、检查表

按照预埋件原有编号,依据埋件顺序进行检查、填表(用埋件检查表换焊接检查表)。

外墙高性能弹性涂料应用

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1、腻子:

成品耐水抗裂腻子、合成树脂乳液等调配。

1.2、底涂料:

外墙弹性涂料,与面涂料有良好的配套性。

1.3、面涂料:

乳胶漆应符合GB/T9755《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标准的规定。

2、工具和用品准备

油灰刀、钢丝刷、腻子刮刀或刮板、腻子托板,砂纸、锟筒刷、排笔、油漆刷、手提电动搅拌机、过滤筛、塑料桶、匀料板、钢卷尺、粉线包、薄膜胶带、遮挡板、遮盖纸、塑料防护眼睛、口罩、手套、工作服、胶鞋。

3、技术准备

3.1、基层检查验收:

基层应平整、清洁、无浮砂、无起壳。

混凝土及抹灰面层的含水率在10%以下,PH值大于9.。

通常新抹的基层在通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夏季应干燥10天,冬季20天以上。

未经检验合格的基层不得进行施工。

3.2、样板:

施工面积较大时,应设计要求做出样板。

经设计、建设单位认可后,作为验收依据。

3.3、现场:

脚手架与墙面的距离适宜,架板要有足够的长度,不少于三个支点。

遮挡外窗,避免施工时被涂料沾污。

3.4、人员

施工班组应有技术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须经本工艺施工技术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辅助工应有专人指导。

2、施工操作方法:

第2节基层处理:

1.1、首先清楚基层表面尘土和其它粘附物。

较大的凹陷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

并待其干燥,较小的孔洞、裂缝用抗裂砂浆修补。

墙面泛碱起霜用硫酸锌溶液或稀盐酸溶液刷洗,油污用洗涤剂清洗,最后再用清水洗净。

对基层原有涂层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疏松、起壳、脆裂的旧涂层应将其铲除;粘附牢固的就涂层用砂纸打毛;不耐水的涂层应全部铲除。

1.2、外墙面的分隔条:

外墙面涂装直做分割线处理,使用塑料分隔条,注意涂料施工时,应对其进行保护,不能让涂料污染分隔条。

塑料分隔条要求材质坚硬挺拔,不易变形。

1.3、对抹灰层的处理:

使用聚合物抗裂腻子,且腻子层不易太厚。

腻子批完后的墙面底层不可太粗糙,太粗糙会影响装饰质量,但也不能太光滑,太光滑会降低涂料附着力。

第3节刷底胶:

如果墙面较疏松,吸收性强,可以在清理完毕的基层上用锟筒均匀地涂刷一至二遍胶水打底(水溶性建筑减税加3~5倍水稀释即成),不可漏涂,也不能涂刷过多造成流淌或堆积。

第4节局部补腻子:

基层打底干燥后,用腻子找补不平之处,干后砂平。

成品腻子使用前应搅匀,腻子偏稠时可酌量加清水调节。

第5节满刮腻子:

将腻子置于托板上,用抹子或橡皮刮板进行刮涂。

先上后下。

根据基层情况和装饰要求刮涂2~3遍腻子,每遍腻子不可过厚。

腻子干后应及时用砂纸打磨,不得磨出波浪形,也不能留下磨痕,打磨完毕后扫去浮灰。

第6节刷底涂料:

将底涂料搅拌均匀,如涂料较稠,可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

用滚筒刷后排笔刷均匀涂刷一遍,注意不要漏刷,也不要刷得过厚。

底涂料干后如有必要可局部复补腻子,干后砂平。

第7节刷面涂料

6.1、将面涂料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稀释并搅拌均匀。

墙面需分色时,先用粉线包后墨斗弹出分色线,涂刷时在交色部位流出1~2㎝的余地,一人先用滚筒刷蘸涂料均匀涂布,另一人随即用排笔刷展平涂痕和溅沫。

应防止透底和留坠。

每个涂刷面均应从边缘开始向另一侧涂刷,并应一次完成,以免出现接痕。

第一遍干透后再涂第二遍涂料。

6.2、外墙涂料上漆顺序要先上后下,从屋顶、檐槽、柱顶、横梁和椽子到墙壁、门窗和底板。

其中每一部分也须自上而下依次涂刷。

在涂刷每一部位时,中途不能停顿,如果不得不停下来,也要选择房子结构原有的连接部位,如墙面与窗框衔接处。

这样就能避免难看的接缝。

在涂刷檐板时要分下述两步,先刷檐板的底部,尔后刷向阳部位。

同时刷几块檐板时,移动梯子,顺着墙依次进行,涂刷过程中工作要快,并不时地在已干和未干的接合部位来回刷几下,以避免留下层叠或接缝。

6.3、施工间隙(重涂时间)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6.4、涂料开桶后应充分搅拌均匀,如稠度太大,可根据说明书加稀释剂来调整施工性能,注意根据要求,尤其是乳胶漆不可加入过量的水,否则述会使干燥后的涂层成膜困难及降低涂层的光泽度、耐久性和遮盖力等性能。

6.6、温度和适度的影响。

涂料说明书中一般都规定了进行涂装施工的最低温度。

其中乳胶漆对施工温度的要求最高,如果低于一定温度施工,就会导致不能很好的成膜。

3、注意事项:

1、涂料使用前应核对标签,并仔细搅拌均匀,用后须将盖子盖严。

2、涂料的贮存和施工应福尔和产品说明书的气温条件。

通常应在50C以上。

如果涂料在贮运中冻结,应置于较高温度的房间中任其自然冻结,不得用火烤。

解冻后的涂料经确认未发生质变方可使用。

3、涂料调色最好由生产厂或经销商完成,以保证该批涂料色彩的一致性,如果在施工现场需要调色,必须使用厂家配套提供或指定牌号、产地的色浆。

按使用要求和比例,由专人进行调配。

4、应注意涂料工程的成品保护,防止交叉作业引起的人为污染。

已经施工的墙面如受赃物污染,可用干净的湿抹布轻轻擦洗,污染严重时应重新涂刷。

5、施工前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雨雪来临前作业。

6、涂刷工具用毕应及时清洗干净并妥善保管。

四、影响涂料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底材处理

除了选择合格的腻子粉、胶粘剂、墙衬等材料外,墙体基材材质,处理的平整度、洁净度(包括去除旧墙面的旧涂膜、霉斑、浮尘、油污等)以及墙体表面湿度、酸度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涂装效果。

2.底漆的选择与使用

涂刷底漆不仅可以防止墙面出现泛碱、变色、起霉斑等问题。

还可以增加墙体与面漆的附着力,使面漆涂膜更加平整牢固,因此底漆的涂刷时新房涂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底漆应与面漆相配套,但是有些装修游击队或不法经营的装修人员往往使用一些劣质底漆,甚至根本不使用底漆,从而造成耗漆量大、涂膜变色、脱落、起块、霉斑等涂刷问题。

3、施工操作

在施工前涂料稀释比例是否得当,是否搅拌均匀,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是否熟练等都很关键。

过量稀释会使涂料不遮底、粉化,有光泽的涂料会出现失光、色彩不一等缺陷。

为抢工期或节约成本,不按规范进行施工是造成涂料治理无法保证的主要原因之一。

4、施工环境

要注意施工时的气候条件,施工场所的条件,如温度、湿度、是否刮风下雨、室内通风状况及涂刷表面和涂刷工具是否洁净等。

施工时,要在一种涂料彻底干燥后(夏天约7天,冬天约15天,潮湿天气和通风不好时适当延长),在涂刷另一种涂料,且每种涂料在施工和干燥过程中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否则易造成涂膜起鼓、粉化。

五、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期间,操作人员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确保高空作业时精神集中,不出意外;

2、施工前应检查脚手架、架板是否搭设牢固,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始操作;

3、禁止穿拖鞋、底面光滑的鞋及高跟鞋在脚手架上工作;

4、在贮存和使用溶剂型底涂料、面涂料及稀释剂之处,严禁烟火;

5、配备必要的防护眼睛,防护面罩;

6、施工及照明电器必须电工安全规范安装接线,严禁随意拉线、接线:

7、向现场全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9、幕墙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相配合,其偏差应及时调整,不得积累;

2、应定期对幕墙的安装定位基准进行校准;

3、对高层建筑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进行。

第2节结构与预埋件位置检查及偏差处理方案

1、结构与预埋件位置检查

1、在弹线放样过程中,预埋件位置的检查与结构检查的工作相继展开,依据某一轴线为检查起始点,进行预埋件位置与结构的检查,并记录监测结果。

2、对照预埋件的编号图,依次逐个进行检查,将每一编号处的结构偏差,与预埋件的偏差值记录下来,提交反馈给设计进行分析,对偏位>45mm以上埋件进行补救措施,同时记录结构偏差大于设计标准的,请总承包单位配合进行处理。

3、若预埋件结构偏差较大,已超出施工图范围或垂直度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则应将报告以及检查数据,呈报给业主、监理、总包,并提出建议性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待业主、监理、设计同意后再进行施工。

4、若偏差在范围内,则依据施工图进行施工。

二、预埋件的偏差处理

1、预埋件位置偏差过大或未预设埋件时,应制订补救措施或可靠连接方案,经与业主、土建设计单位洽商同意后,方可实施。

当预埋件偏差在45~150mm时,应采用预埋件等厚度,同材料的钢板,一端与预埋件焊接,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周边焊,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另一端采用设计所规定化学锚栓进行固定。

2、化学锚栓施工前应请监理取样,化学螺栓送有关部门做物理性能测试以及化学锚栓的拉拔试验,待各项数据合格后进行现场施工。

3、预埋件表面沿垂直方向倾斜误差大时,应采用厚度适合的钢板垫平后焊牢,严禁用钢筋等不规则金属件作垫焊或搭接焊。

4、因结构向内偏移引起支座长度不够,无法正常施工时,则采用加长支座的办法解决,在预埋件上焊接钢板或槽钢加垫的方法解决。

5、预埋件偏位采用化学螺栓锚固,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厂家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6、化学锚栓施工步骤及要求

a.确认打化学螺栓位置,测量组进行放样。

b.施工人员按照定位十字线进行打孔。

c.打孔深度,孔径依据标准进行。

冲击钻上设立标尺确保孔深。

d.打孔完毕吹清孔内灰尘。

e.放入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

f.放入螺杆进行搅拌,转速为1400转/分。

g.待孔口有少量混合物外露后即完成。

h.待15分钟后方能进行施工安装。

i.凝固后进行施工。

(见化学反应时间)

化学反应时间

温度(℃)

凝胶时间(分)

硬化时间(分)

-5~0

60

300

0~10

30

60

10~20

20

30

20~40

8

20

 

螺杆直径(mm)

钻孔直径(mm)

钻孔深度(mm)

安全剪力(KN)

安全拉力(KN)

10

12

90

12.6

13.8

12

14

110

18.3

19.8

16

18

125

28.9

34.6

20

22

170

54.0

52.4

2、角位安装施工方案

1、角位安装

1、当整栋楼放线测量定位后,首先进行转角位柱的安装施工。

2、每栋楼经测量放样后外围控制线已将大楼控制在封闭状态内,四个角上已用钢丝线定位,施工人员依据控制安装。

3、相对来说,转角承受的风力荷载较大,一般设计在转角处相对加大、加多支承点,这样就增加了施工难度。

4、转角部位不是墙就是柱,安装时上下左右四面兼顾,因而施工难度又较大。

5、转角位的安装施工,需要安排熟练的施工人员,技术要求比较,来不得半点马虎,整个大楼的头角方正,均在头角上显示。

6、转角位安装实际形成了封闭网。

7、在安装转角位时,水平高低用水平仪始终跟踪进行检查,垂直钢丝定位采用铅垂仪进行定位,确保角位的方正、垂直。

二、转角安装可以减少误差积累,打开工作面

1、转角位安装后,已经给整个楼定了型,一般工人施工也有了基准面,安装产生的误差可在有限区段内消化,减少误差积累。

2、转角位安装后,安装控制面就确定了,大批一般工人可以进行施工安装。

 

第4节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结构、埋件的检查与处理支座的安装竖龙骨的安装横龙骨的安装监理验收合格层间防火、保温层隐蔽验收玻璃安装压条安装打胶装饰扣盖安装

2、测量放线

1、测量放线

a.测量放线必须仪器工具齐全,且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b.所有测量数据必须经过复核,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若在误差范围内,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

2、结构及埋件的检查

a.支座的定位线弹好后,在结构处拉垂直钢线,以及横向线作为安装控制线。

检查结构的标高及埋件尺寸,将检查尺寸记录下来,反馈给监理、业主。

b.预埋件节点板与主体连接必须紧密平整,主体结构不平整处要剔凿,剔凿后用角磨磨。

c.预埋件节点板位置必须准确。

d.后埋处理螺杆锚入时必须保持垂直混凝土面,不允许上倾或下斜,确保有充分的锚固深度,锚入后拧紧时不允许连杆转动。

e.螺杆锁紧时扭矩力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3、连接件的安装

a.首先由测量放样人员将连接件的分格线及标高线全部弹在预埋件上,作为安装连接件的基准线。

b.立柱在安装之前先将钢角码与埋板焊接固定,在将转接钢角码通过螺栓固定,在进行就位安装。

(立柱安装调整完毕后,要将方垫片点焊固定)

4、玻璃幕墙铝龙骨安装

立柱的安装依据竖向钢直线以及横向鱼丝线进行调节安装,直至各尺寸符合要求,竖向龙骨安装后进行轴向偏差的检查,立柱安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相邻两根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同层产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相邻两根立柱固定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立柱安装就位,调整后应及时紧固。

否则会影响横料的安装。

(2)横料就位与角钢(角码)孔位

龙骨安装后进行横向龙骨的安装,横向龙骨未安装之前,首先进行角铝的安装、角铝的安装位置应设计要求进行,横向龙骨承受玻璃的重压,横料会产生翘尾巴,因而竖料上的孔位,角铝的额孔位应采用过渡配合,孔的尺寸不应大于10毫米。

(3)铝立柱的安装必须垂直,进出位、标高、分格尺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4)铝立柱插芯长度300mm(规范要求不小于250mm),伸缩缝下口距连接螺栓根据设计要求尽量控制在50~150mm内。

(5)横向龙骨的安装

A.横梁应安装牢固,设计中横梁和立柱间留有空隙时,空隙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横梁安装进出位、标高、分格尺寸、相邻高差,对角线误差均应在允许范围内,次龙骨与立柱连接加橡胶垫片。

横向龙骨在安装过程中,同一根梁两端或相邻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

同层标高偏差;当一幅幕墙宽度不大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幕墙宽度大于35mm时,不应大于7mm;当安装完成一层高度时,应及时进行检查、校正和固定。

3、防噪声隔离片的安装

由于铝合金幕墙热胀冷缩会产生噪音,在横料与竖料之间,进行热处理。

整根横料应比分格尺寸短4~4.5㎜,横料二端须安装2㎜,防噪声隔离片(2㎜缝或打胶处理)。

4、避雷系统安装

避雷系统的安装具体详见第十一节:

避雷节点安装。

5、层间防火层安装

A.防火层必须外包1.5mm厚度防火钢板,内填100mm防火岩棉。

B.根据设计楼层竖向应形成连续防火分区,特殊要求平面设置防火隔断。

C.楼板处形成防火实体,玻璃幕宜设上、下两道防火层。

D.同一块玻璃不宜跨两个分火区域。

E.防火层与幕墙和主体之间缝隙用防火胶严密密封。

6、幕墙面材安装

a、玻璃安装应将尘土和污物擦拭干净。

b、玻璃与构件避免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保持一定空隙。

c、玻璃压块不应小于30㎜,且从板边100㎜处布置间距不大于300㎜.且M6的螺栓倒扣连接紧固。

d.检查密封胶条的穿条质量。

断口留在四角,拼角处粘结牢固。

e.玻璃板板块安装与框架型材的间隙、平整度、垂直度、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镀膜层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f.玻璃板为预制成品,每块板片上,有生产合格证,以及板片的型号,施工人员应按板片编号图进行安装。

h.横梁橡胶垫块的安装

安装玻璃之前在横梁上先放上氯丁橡胶垫块,玻璃垫块安放位置距1/4L处,垫块长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5mm。

每块玻璃的垫块不得少于2块。

i.板块压条的安装

压条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未装板片之前,先将压条固定在竖料上,拧到5分紧,压块以不落下为准。

j.玻璃板件的安装

玻璃板片在安装调整过程中,相邻二单元板高低差控制在<1mm,缝宽控制在±1mm。

调整完成后安装竖向装饰条及打胶。

7、打胶嵌缝

A.充分清洁板材间间隙,不应有水、油渍、灰尘等杂物,应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

B.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宜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堵塞;泡沫条填充时应连续,抹胶处应连接密室。

C.贴胶带纸牢固密实,转角及接头处连接顺畅且紧贴板边。

胶带纸粘贴时不允许有张口、脱落,不顺直等现象。

D.打胶工程中应保证缝胶光滑饱满,接头不留凹凸,纹路等缺陷。

硅酮建筑密封胶在接缝内应两对面粘结,不应三面粘结。

E.打胶后,应在胶快干时及时将胶带纸清理干净,并立即处理因撕胶带时碰伤的胶表面。

F.打胶的厚度不应打的太薄或太厚。

且胶体表面应平整、光滑,玻璃清洁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