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793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docx

小学数学第五册《周长》公开课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

《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初步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首先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观察有趣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摸一摸”具体实物,“描一描”叶片的边线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从形象感知上升到表象的形成。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练习中插入求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为后面的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铺垫。

本课设计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或生活情境出发展开教学,体现《标准》所提倡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理念,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时,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建构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具准备:

Flash课件、树叶若干,放于1号学具袋;线、卷尺、直尺、“智慧小测手”报告单等,放于2号学具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树叶图片(多媒体显示一片树叶飘落,引出话题:

一只小蚂蚁将要在叶片上进行长跑训练)。

2.演示蚂蚁爬的过程(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同时让学生观察蚂蚁爬的路线。

3.引导学生说出蚂蚁沿着叶片的“边线”爬了一周的长度。

(板书:

边线一周的长度)

4.多媒体演示小蚂蚁改变起点出发,沿着叶片的边线爬行,未爬完一周就停下。

(师生交流,明确要爬行一周必须爬到起点,强调一周的边线应该是闭合的。

5.多媒体留下小蚂蚁爬行的线条,隐去叶片,显现叶片的边线。

6.质疑:

这一周的长度是叶片的什么?

同时,多媒体补上叶片,明确:

叶片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7.揭示课题,板书“周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

描一描

1.描实物面的边线。

(1)让学生独立描一描选择的叶片的边线。

(2)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说一说是怎么描的,这一周的长度叫什么。

(3)小结:

沿叶片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作叶片的周长。

2.描平面图形的边线。

(1)师展示课前描的飞鸽图形并贴在黑板上。

(2)由棒棒笔告诉大家老师是怎么描的。

(多媒体演示棒棒笔从一点(着色)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周留下痕迹,闪痕迹。

师生谈话明确,这蓝色的线就是图形的边线,这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多媒体播放棒棒笔说话: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

引导学生小结: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学生尝试完成第45页练一练第1题。

(4)总结:

刚才我们所描图形一周的线就是图形的边线,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活动二:

量一量、算一算

小组合作量叶片和图形的周长。

(填写“智慧小测手”报告单)

1.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叶片,师问:

同学们,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叶片和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用什么工具?

怎样去量?

2.小组合作学习。

3.展示学习成果。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辨一辨。

(多媒体显示图片)

师:

小蝴蝶和七星小瓢虫听到同学们在说周长,也高兴地说起来了,你们认为它们说得对吗?

不对应怎样改正?

(多媒体显示)

2.量腰围。

(1)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经常用到。

如:

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说的腰围。

(2)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得准不准?

谁来帮老师量一量。

(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

(3)同桌合作估计、测量腰围。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课后准备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五)机动作业

多媒体出示练一练第3题的两组图形,让学生判断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3.电脑显示验证结论。

附:

板书设计

周   长

边线一周的长度

《周长》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通过观察、指一指、描一描等活动认识周长;

2.探索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6个平面图形绳子一根皮尺一条树叶米尺

教学流程:

一、指一指、描一描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

师:

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如果你们认识,请你说出它们的名字。

出示三角形

生:

三角形。

出示五角星

生:

五角星。

逐一展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五角星、五边形。

师:

今天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这些图形的周长。

“周长”,同学们听说过吗?

(板书:

周长)

生:

听说过。

师:

你从哪儿听说过?

生1:

我妈妈跟我说过。

生2:

我从书上看到过。

……

师:

你能指一指黑板上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自己喜欢哪一个,指一指它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

生上台指五角星的周长。

(师描出起点)

学生经历从起点,沿着图形的边线绕一周回到起点这一过程。

看一看电脑是怎么指的?

(看电脑课件演示)

师:

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

生上台指圆形的周长。

(学生指,师用红笔描出起点)

师:

从起点开始,沿着图形的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圆形的周长。

看看电脑。

(课件演示圆从起点沿着边线绕一周回到起点这一过程)

师:

真不错,其他图形的周长呢?

谁来?

学生上台指出三角形、五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同学们都会指这些图形的周长,那到底什么是周长,你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吗?

生1:

就是边线。

生2:

从起点转一圈又回到起点。

……

师:

请翻开书44页,看一看书上怎么说,到底什么是周长。

学生看书后回答,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

李老师这儿有一个很怪的图形,你们来帮我指一指周长。

出示有缺口的树叶。

放在展示台上。

学生在展示台上,用手指一指树叶的周长。

师:

这里为什么要凹进去呢?

不能就直着连过去吗?

生1:

因为那里没有树叶。

生2:

要沿着树叶的边线。

师:

说得真好!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蓝色水彩笔描一描书本上小兔和小车的边线。

学生描图形的边线。

反馈。

师:

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生在展示台上指给全班同学看。

二、探索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师:

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但如果要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多长,你有办法吗?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要求。

同桌讨论

1、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2、用什么工具测量图形的周长比较合适。

学生互相讨论。

反馈。

师:

想出好方法了吗?

谁能自告奋勇的站起来说一说。

生:

我用绳子把五角星绕起来,再量出这根绳子的长度。

师:

我这里刚好有一根绳子,你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演示绕的过程。

师:

这根绳子的长度就是——(生回答:

五角星的周长)

师:

真是个不错的方法。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

我用量衣服的那种长长的尺子量。

师:

哦,你是说这种软尺吧。

生:

是的,绕一下就能量出来。

师:

真会动脑筋,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

我就用尺子量,而且就量一边,再数一数有几条边,再乘几就行了。

师:

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

没有!

师:

那要乘几呢?

师和学生一起来数五角星有几条边。

数后,得出结论。

生:

要乘10。

师:

那如果这条边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

生:

80。

师:

同学们真棒,想出这么多好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那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生:

用尺子量。

师:

黑板上这些图形,还有哪几个像五角星一样最适合的方法是用尺子量的呢?

生:

长方形。

生:

正方形、五边形、三角形。

学生说,老师移。

(将图形分成两类)

师:

你们认为这几个图形的周长是最适合用尺子量的,那我可要考考你了!

比如:

三角形,你怎么算它的周长?

生:

量出三条边再加起来!

师:

哦,就是三条边的总和。

五边形呢?

生:

把五条边加起来。

师:

长方形呢?

量几条边?

生:

只要量两条!

师:

是吗?

(课件出示长方形的长和宽)那我告诉你长方形这两条边的长,请你们在本子上算一算它的周长。

学生在本子上完成。

反馈。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汇报。

有三种方法:

①25×2=5018×2=3650+36=86

②25×2+18×2=86

③(25+18)×2=86

师:

三种方法都可以,你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那一种。

长方形的周长我们算出来了,那么正方形呢?

生:

更简单,只要量一条边,再乘4就行了。

师:

边长是7,周长是多少?

口算。

生:

4×7=28。

师:

边长是9。

生:

36。

师: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圆形的周长呢?

生:

用皮尺量。

师:

确实是一种好方法,那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皮尺呢?

生1:

做衣服的时候。

量腰围。

生2:

妈妈经常帮我量头围。

(在头上打手势)

生3:

量大树。

三、课堂总结,练习巩固

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1:

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

生2:

我知道量图形的方法。

师:

同学们真聪明,那现在李老师出两道题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题目

1、比较图形A、B的周长,并说说理由。

2、测量下面这个图形至少需要量几条边?

 

板书设计:

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

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分三步来实施:

首先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和演绎法,让学生

初步感知周长,感悟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

接着采用分类法,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最后是巩固练习运用转换的思想。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

学生描小兔和小车的边线后反馈时,有学生提出应绕小车的上面过,我当时的理解是从起点沿着边线先向左边绕或者先向右边绕是一样的,于是我反问了一句,从哪边绕有关系吗?

没关系,只要是从起点沿着边线绕一周回到起点就可以了。

但事后我马上意识到,其实学生的意思是绕小车轮子的上面过,而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我当时没有听清学生的问题,或者说是上课还不够投入,以致于出现这样的错误;还有就是聪明题,特别是把一个多边形转换成一个长方形的那道拓展题,有一定难度,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去思考,讨论,或者上台指一指,我当时的处理是学生指名说了以后就出示答案,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分析上课时处理不好的原因,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缺少锻炼,经验不足,还不能灵活的处理预期没有准备到的学生的反馈;顾此失彼,紧张而没有更投入的到教学中去。

以后还得多加锻炼自己。

总体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得还是不错的,目标也基本已经达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