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7262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44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docx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精编版

附件四

万达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第一篇总则

1.适用范围

1.1.本指引适用于在建工程(自总包进场至交付完成)项目。

1.2.总承包商应对所有实测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监理公司对总承包商实测数据按50%的比例进行复测;项目公司对总承包商实测数据按20%的比例进行复测;第三方实测实量单位对总承包商实测数据按10%的比例进行复测,质监中心对第三方实测实量单位实测数据按20%的比例进行检查核对。

2.取样总则

2.1.随机均匀原则:

抽查时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检测点,检测点应均匀分布。

2.2.可追溯原则:

按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2.3.完整原则:

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项,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2.4.真实原则:

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经修补的部位不参与实测。

2.5.常态原则:

各项目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保持常态化。

严禁采用停工迎检和现场PPT汇报、利用外部资源(包括物业保洁、物业保安、委托第三方等)进行场地清理,或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等。

2.6.公正原则:

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将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理,计入月度考核。

2.7.实测范围:

2.7.1.实测范围:

室内、公共部位;

2.7.2.测点选取方式:

实测点以目测的最差部位进行,不用靠尺或其它工具来选取。

2.8.注意事项

2.8.1.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保证实测准确性;

2.8.2.实测楼板厚度时提前准备钻机、钻头,并及时将钻孔封堵到位;

2.8.3.可以剔凿、打磨、修补,但批嵌修补需有专项方案,砼存在批嵌、隐蔽的,该测区按装饰标准实测;突击修补、空鼓开裂切开后未修补或修补痕迹未干,按不合格处理;

2.8.4.实测实量时对不合格点进行现场确认,不再进行复测;

2.8.5.公共部位楼梯间选择:

所选楼层休息平台往上或下一层平台。

第二篇尺差控制篇

3.混凝土结构工程

3.1.基本原则

3.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3.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3.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3.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3.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3.2.2.合格标准:

截面尺寸偏差[-5,8]mm

3.2.3.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3.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2.5.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示例

 

3.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3.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3.3.2.合格标准:

[0,8]mm

3.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3.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当取消抹灰层时,取样、测量和记录参照抹灰墙面平整度相关要求(第5.2节)。

(5)砼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6)公共部位凹凸出部位、造型部位算一面墙;

(7)主体结构包括内墙板。

3.3.5.示例:

 

3.4.垂直度(砼结构)

3.4.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3.4.2.合格标准:

[0,8]mm

3.4.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3.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当取消抹灰层且门洞口为砼结构时时,取样、测量和记录参照抹灰墙面平整度相关要求。

(6)关注公共部位、门垛等不宜控制部位。

3.4.5.示例:

 

3.5.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3.5.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3.5.2.合格标准:

[0,15]mm

3.5.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3.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5.5.示例:

 

3.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3.6.1.指标说明:

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3.6.2.合格标准:

[-5,8]mm

3.6.3.测量工具:

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3.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楼板厚度实测时总承包商准备钻机、钻头,并及时将钻孔封堵到位

3.6.5.示例:

 

3.7.楼层净高(砼结构)

3.7.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地面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楼层净高。

3.7.2.合格标准:

±格标准:

3.7.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或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

3.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测距仪,在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避开梁的位置),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地面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偏差值≤垂直距离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7.5.示例:

 

4.实测实量数据、水平基准线上墙

4.1.施工控制线设置

4.1.1.指标说明:

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4.1.2.合格标准:

每面砌体正手墙要求设置砌筑控制线(对剪力墙则为抹灰控制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4.1.3.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4.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每一个卫生间、每一个厨房各作为一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40个实测区,其中卫生间、厨房各选取10个测区,非卫生间墙面选取20个测区。

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4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1个实测区只取1个实测点,其实测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设置二线,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数据记录:

每一实测区未设置二线,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设置记录,合格点均按“录,记录。

4.1.5.示例(1套房、14个实测区):

墙7

墙14

墙13

墙12

墙11

墙6

墙5

墙4

墙3

墙15

墙10

墙2

墙1

4.2.轴线偏差控制

4.2.1.指标说明:

反映现场轴线控制措施是否合理,现场放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4.2.2.合格标准:

(1)轴线竖向投测:

总高H(m)H竖向投测,允许偏差5(mm);30<Hmm):

,允许偏差10(mm);60<Hmm90,允许偏差15(mm);90<Hmm)0允许偏差20(mm);120<Hm)0,允许偏差25(mm)。

(2)施工层放线精度:

承重墙、梁、柱边线精度允许偏差±工层放线精。

(3)每层放线孔不能少于2个。

4.2.3.测量工具:

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卷尺

4.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栋楼为一个测区,共3栋楼。

每层不少于2个放线孔,每栋楼任选一层进行实测。

每层轴线竖向偏差实测值及施工层放线偏差各实测2个实测值,各作为一个计算点,每个测区共4个测点,总共3个测区,12个计算点。

(2)轴线竖向投测:

在楼层放线孔上架设仪器,通过仪器对准基准点,施工层主轴线和基准点之间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满足标准要求及楼层少于2个放线孔,则此测点为不合格。

(3)施工层放线精度:

用卷尺测量主轴线和施工层控制线(承重墙、柱边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数据记录:

合格记为“0”,不合格记为“不合。

5.砌体工程

5.1.基本原则

5.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1.2.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5.2.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5.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5.2.2.合格标准:

[0,8]mm

5.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5.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2.5.示例:

 

5.3.垂直度(砌筑工程)

5.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5.3.2.合格标准:

[0,5]mm

5.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5.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3.5.

示例:

 

5.4.方正度(砌筑工程)

5.4.1.指标说明:

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5.4.2.合格标准:

[0,10]mm

5.4.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5.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

(2)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3)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4)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则该套房内。

(5)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房间内纵向、横向方正度有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则该房间方正度不合格。

5.4.5.示例:

方正基准线2

方正基准线1

5.5.门、窗洞口尺寸

5.5.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5.5.2.合格标准:

[-10,10]mm

5.5.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5.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抹灰工程

6.1.基本原则

6.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6.1.2.采用木夹板、石膏板等轻质材料作为后改造墙体,可不作为实测区。

6.2.墙体平整度(抹灰工程)

6.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2.2.合格标准:

[0,4]mm

6.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6.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一测尺实测值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内

●当墙面长度小于4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当墙面长度大于4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2次;

●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洞口两边竖向各测一次;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若抹灰阶段腻子只刮一半的,也需实测;平整/垂直度不考虑腻子和抹灰交接处的高差。

6.2.5.示例:

6.3.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6.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6.3.2.合格标准:

[0,4]mm

6.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6.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内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垂直度实测时不考虑腻子、抹灰等交界处的高差,需重点关注不同工序交接及边角收口到位;

6.3.5.示例:

6.4.地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6.4.1.指标说明:

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6.4.2.合格标准:

(1)毛坯房交付地面或龙骨地板基层表面平整度≤坯房交;

(2)面层为瓷砖或石材的地面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3)装修房地板交付面表面平整度≤3mm。

6.4.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6.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木地板工程测量基层平整度。

6.4.5.示例:

 

6.5.地面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

6.5.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6.5.2.合格标准:

[0,15]mm

6.5.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地面有踢脚线的两段长墙中间区域和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7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垂直距离时,该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该实测时,7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7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7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不满足10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5.示例:

6.6.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

6.6.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6.6.2.合格标准:

≤4mm

6.6.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6.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同一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6.6.5.示例:

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

 

6.7.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

6.7.1.指标说明:

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6.7.2.合格标准:

[-20,20]mm

6.7.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6.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测量方法: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

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合格率计算点:

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