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6473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硫和氮的氧化物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全国卷,有解析):

硫和氮的氧化物

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O2和NO2,可能有Cl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答案】A

【解析】由于混合气体无色,所以没有Cl2、NO2;通入品红溶液后,品红褪色,则气体中有SO2;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NO,没有O2,因为NO、O2不共存。

2、将适量的SO2通过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继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元素是()

A.SB.FeC.ClD.N

【答案】D

3、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于两支试管,一支加入硝酸,另一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

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C.SO2有还原性和酸性  D.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减小,SO42-浓度增大

【答案】C

4、如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

(1)中加入无水CaCl2,在(3)中加入NH4Cl晶体,

(2)中不加任何物质,发现

(1)中NO2红棕色变深,(3)中NO2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aCl2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烧瓶

(1)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C.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减小

【答案】D

5、下列物质溶于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O2溶于水B.Na2O2溶于水C.Cl2溶于水D.CaO溶于水

【答案】D

【解析】A.NO2溶于水3NO2+H2O=2HNO3+NO,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B.Na2O2溶于水2Na2O2+2H2O="4NaOH+"O2↑。

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C.Cl2溶于水Cl2+H2O

HCl+HCl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D.CaO溶于水CaO+H2O=Ca(OH)2.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

6、化学反应SO2+H2O+HNO3——H2SO4+NO经配平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为 (  )

A.1B.2C.3D.4

【答案】C

试题分析:

考点:

硝酸的性质

7、氮、氧、硫、氯是四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氮、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化钠、氯化钠混合溶液,阳极上析出的物质依次为Cl2、S、O2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N2,其次是硫

【答案】D

【解析】NO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A错误;稀H2SO4的氧化性较弱,B错误;S2-的还原性强于Cl-,电解时阳极上先析出单质硫,C错误。

8、用下列气体和溶液进行喷泉实验,最终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

A.CO2和NaOH溶液B.NH3和水

C.Cl2和饱和食盐水D.NO2和NaOH溶液

【答案】C

9、某硫酸厂废气厂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含有2种盐B.a是SO3

C.Y可能含(NH4)2SO4D.(NH4)2S2O8中S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答案】B

【解析】A.将含有SO2的废气中通入氨水中,若气体少量,发生反应:

SO2+2NH3+H2O=(NH4)2SO4,若气体足量,发生反应:

SO2+NH3+H2O=NH4HSO4。

故X可能含有2种盐。

正确。

B.向X中加入过量的H2SO4会发生反应产生SO2和NH4HSO4或(NH4)2SO4。

SO2氧化得到SO3.SO3被浓硫酸吸收得到硫酸。

因此B错误,C正确。

由于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所以在(NH4)2S2O8中S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正确。

10、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体积比5∶16∶4)

B.NH3、NO、CO2(体积比5∶8∶12)

C.NH3、NO2、CO2(体积比3∶8∶4)

D.NO、CO2、N2(体积比8∶12∶5)

【答案】B

【解析】该无色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时氨气被吸收,由于气体体积减小20ml,则氨气的体积为20ml;再通过足量的Na2O2的干燥管时,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NO和CO2。

发生反应:

2Na2O2+2CO2=Na2CO3+O2;O2+2NO=2NO2。

当气体通过足量的水时由于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所以没有N2。

发生反应:

O2+4NO2+2H2O=4HNO3。

或3O2+4NO+2H2O=4HNO3.由上述方程式得关系式为6CO2~3O2~4NO则在剩余的80ml的气体中CO2的体积为80ml×6/10=48ml;NO的体积为80ml×4/10=32ml。

因此在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H3、NO、CO2。

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或体积比为20:

32:

48=5∶8∶12。

故选项为B。

11、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盐酸)

【答案】A

【解析】无论Na2SO3溶液变质与否(变质后溶液中含有Na2SO4),加入BaCl2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能用BaCl2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12、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颜料铁红(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

Fe2O3+SO2↑+SO3↑,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他依次将气体通过盛有(I)BaCl2溶液、(II)x溶液、(III)NaOH溶液的三个装置。

则下列对该方案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A.(I)中会生成BaSO3、BaSO4两种沉淀

B.可将(I)中的BaCl2溶液改为Ba(NO3)2溶液

C.(III)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SO2气体

D.(II)所盛x应为品红溶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颜料铁红(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

Fe2O3+SO2↑+SO3↑,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他依次将气体通过盛有(I)BaCl2溶液,其作用是出去气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不能将其换成硝酸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验证生成的气体物质。

(II)x溶液其作用是检验气体是不是除干净了、(III)NaOH溶液,其作用是尾气处理。

所以(II)所盛x应为品红溶液,故选D。

考点:

二氧化硫的性质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均源自于课本,学生一定要熟悉基本的课本知识,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此题便不难解决。

13、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C

【解析】

14、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从火箭尾部产生大量高温气体。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和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

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与NO反应生成C和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

【答案】B

【解析】NO性质不稳定,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这就是看到的大量红烟。

15、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mmolNO2和nmolNO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a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中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与第二个化学方程式叠加,计算得出mmolNO2消耗为NaOH溶液mmol;第二个化学方程式乘以3与第一个化学方程式叠减,计算得出nmolNO消耗为NaOH溶液nmol,故浓度为amol/L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为(m+n)/aL。

故选A。

故选A。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难度较大,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清楚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是解题的关键。

16、某同学用如图D3-5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

经过思考分析,该同学改用图乙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中,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结果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产生的现象明显比通入CO2快。

图D3-5

(1)若锥形瓶内装的是亚硫酸钠,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甲装置实验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乙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或SO2,SO2产生浑浊再变澄清的现象比CO2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图甲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为防止SO2污染空气,应用盛有过量浓烧碱溶液的容器吸收SO2,写出容器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反应时直接生成了酸式盐而看不到沉淀 Ca(OH)2+2SO2===Ca(HSO3)2

(3)SO2溶解度大,且对应的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通入的SO2与石灰水反应快

(4)SO2+2OH-===SO32—+H2O

【解析】CO2跟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SO2跟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SO3,当气体过量时白色沉淀又溶解,所以,一般认为不能用石灰水来区别CO2和SO2。

然而本题给出的结论是:

通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

这要从CO2和SO2性质的区别上来分析原因,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对应酸的酸性不同。

防止SO2污染空气,要增加尾气吸收装置,烧碱过量时生成的盐为Na2SO3。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查阅相关资料知:

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

Na2SO4+SO2↑+H2O,据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再 ________  (填操作名称),然后加入试剂并加热。

(3)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5)装置E的作用是。

【答案】

(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品红溶液褪色 石蕊试液变红

(4)KMnO4溶液褪色  还原

(5)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连接好以后,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A中生成SO2,SO2具有漂白性,且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装置B、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

(4)SO2还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KMnO4溶液褪色。

(5)SO2是大气污染物,所以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

考点:

考查SO2的制备、性质检验、尾气处理以及仪器的识别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侧重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该类试题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水通入A的进口为.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6)常温下,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SO2气体,吸收后的吸收液恰好呈中性,下列关于吸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c(Na+)=c(HSO3﹣)+2c(SO32﹣)

B.c(Na+)>c(HSO3﹣)=c(SO32﹣)>c(H+)=c(OH﹣)

C.2c(Na+)=3c(H2SO3)+3c(HSO3﹣)+3c(SO32﹣)

D.c(Na+)>c(HSO3﹣)+c(SO32﹣)+c(H2SO3)

E.

【答案】

(1)冷凝管;b;

(2)SO2+H2O2=H2SO4;

(3)③;酚酞;④;

(4)0.24;

(5)盐酸的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

(6)ADE.

【解析】

(1)根据仪器A的构造可知,仪器A为冷凝管,冷凝管中通水方向采用逆向通水法,冷凝效果最佳,所以应该进水口为b,

故答案为:

冷凝管;b;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2=H2SO4,故答案为:

SO2+H2O2=H2SO4;

(3)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

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再排气泡,所以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空气用③的方法;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应该选择酚酞做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10mL刻度线下方还有40mL有刻度的溶液,另外滴定管50mL刻度线下有液体,因此管内的液体体积>(50.00mL﹣10.00mL)=40.00mL,所以④正确,故答案为:

③;酚酞;④;

(4)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

×0.0900mol/L×0.025L×64g/mol=0.07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

=0.24g/L,

故答案为:

0.24;

(5)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

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故答案为:

盐酸的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

(6)常温下,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SO2气体,吸收后的吸收液恰好呈中性,c(H+)=c(OH﹣),

A.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

c(Na+)+c(H+)=c(OH﹣)+c(HSO3﹣)+2c(SO32﹣),得到c(Na+)=c(HSO3﹣)+2c(SO32﹣),故A正确;

B.若c(HSO3﹣)=c(SO32﹣),溶液呈碱性c(H+)<c(OH﹣),故B错误;

C.物料守恒可知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按照1:

1混合,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物料守恒为《2c(Na+)=3c(H2SO3)+3c(HSO3﹣)+3c(SO32﹣),但溶于呈中性,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不同,故C错误;

D.依据化学式可知,亚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物质的量和钠物质的量相同,亚硫酸钠中钠离子大于亚硫酸根中硫元素,所以c(Na+)>c(HSO3﹣)+c(SO32﹣)+c(H2SO3),故D正确;

E、

×

=

×

=

Ka1>Ka2

,故E正确;

故答案为:

ADE.

19、实验室有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H4HCO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其质量分数。

(已知酸性KMnO4被SO2还原的反应原理:

SO2+MnO4-+H+→SO42-+Mn2++H2O)回答以下问题:

(1)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

(图中每种仪器装置只选用了一次,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

请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填仪器的接口字母a、b...)

a→→→→→f→g→→。

(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装置需要鼓入空气,作用是;

加酸后A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3)E装置的作用是。

(4)实验中,若E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

为了确保实验中E瓶溶液不褪色,若取样品的质量为mg,实验前E中所装amol·L-1的KMnO4溶液体积(V)不少于mL。

(5)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13.1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4.4g,则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

【答案】

(1)a→i→h→d→e→f→g→b→c

(2)排出装置中原有空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送入后续装置

(3)除去SO2,以防止SO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高50m/(13a)

(5)60.3%

(6)在B之后再接一个阻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的装置

【解析】

(1)按照实验原理,首先应让混合物充分反应,然后充分除去SO2并经验证后将剩余气体干燥,CO2经碱石灰吸收测定质量差,因此连接顺序为a→i→h→d→e→f→g→b→c。

(2)实验前鼓入空气,是为了排除装置的的空气,以防空气中CO2干扰;实验后鼓入空气,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准确的测定质量。

(3)根据题干信息,酸性KMnO4用来吸收生成的SO2。

(4)若E瓶中溶液褪色,表明SO2仍有剩余,则剩余的SO2同样被碱石灰吸收,是测定结果偏高。

5SO2-2MnO4-,设固体只有NaHSO3,经计算可知KMnO4溶液体积为50m/(13a)ml。

(5)碱石灰增重即为CO2的质量,为0.1mol,则NH4HCO3为0.1mol,质量分数60.3%。

(6)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应防止空气进入B,烦扰质量测定,即在B之后再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0、PbO2微热时会分解成PbO和O2,PbO是一种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黄色物质。

把适量的黑褐色PbO2粉末投入热水,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PbO2具有氧化性

B.白色不溶物为PbSO3

C.白色不溶物为PbSO4

D.白色不溶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1、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常温常压下,B、E、F、H、I均为气体,F为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B、E、I均有刺激性气味,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E在空气中相遇会产生白烟,I为红棕色。

A是一种常见的肥料。

C、G、K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

(4)

22、下列是中学常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产物省略),其中I是一种金属单质,A是一种黄绿色的非金属单质;F、M、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质,M和N不溶于稀硝酸;B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具有漂白性;C和D是中学化学中两种常见的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和M的化学式:

B.________,M.________;

(2)写出E→G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O2;AgCl

(2)2Fe2++Cl2=2Fe3++2Cl-;

(3)4Fe(OH)2+O2+2H2O=4Fe(OH)3(4)Fe(OH)3+3H+=Fe3++3H2O

【解析】试题分析:

A是一种黄绿色的非金属单质,则A是氯气。

B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具有漂白性,氯气还能和B反应,所以B是SO2。

根据反应④和⑥可知,F应该是氢氧化亚铁,H是氢氧化铁,所以I是铁,则G是氯化铁。

又因为氯气和SO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因此C是盐酸,D是硫酸,E是氯化亚铁,M是氯化银,N是硫酸钡。

考点:

考查以铁及其化合物、氯气、SO2性质为载体无机框图题的推断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综合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

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解框图题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23、A、B、C和D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