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5820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

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并且,每节中内容丰富,比如

“8、7、6加几”中含有18道加法题。

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

前两节例题的编排,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只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比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在“8、7、6加几”部分呈现有“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

教材注意在具体情景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像“点数”和“接着数”等,学生学习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

“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

“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

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

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

“凑十法”本身也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

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

在掌握了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其他的方法。

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为了使计算达到熟练,教材中适当安排了练习题,并且注意变换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如开始讲9加几时的例2,渗透集合思想;练习十七第2题,练习十九第1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二十一第4题,让学生初步接触统计表。

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比如“9加几”中的例3与“8、7、6加几”中的例4均是“用数学”的内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呈现形式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情境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

本单元“用数学”的内容比第六单元编排的“用数学”画面内容丰富,更注重事理情节。

同时,增加了观察、收集信息的难度,并注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用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实质上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含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作用。

单元重、难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课题

9加几的进位加法

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操作理解凑“十”法,并运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式子。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教学准备:

大于10朵的黄花,若干朵红花,小棒,吸铁石,课件。

一.教学过程:

引入。

出示杂乱摆放的13朵花,其中黄花10朵,红花3朵。

1.这里有几朵花?

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2.谁能来整理一下,使我们可以比较快地看出一共有几朵花?

3.算式:

10+3=13。

二.展开。

(一)猜一猜。

1.出示黄花9朵,红花4朵(盖住中间)。

2.请你猜一猜,一共有几朵花?

3.为什么你们猜的都是十几朵?

因为黄花有9朵,再加一朵就是10朵,红花移过去一朵,就是10朵,所以有十几朵。

(二)摆一摆。

1.黄花放9朵,红花你猜有几朵就放几朵,一共是几朵?

2.说一说:

同桌互说,你一共放了几朵,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算式。

(三)揭谜底。

揭开谜底4朵,板书:

9+4。

1.你喜欢怎样算9+4?

(同桌交流)。

预设:

1、学生会用数一数,用1数到13的方法得到答案;

2、学生会用接着数的方法,从10开始数4个数,数到13为止;

3、学生会把“9+4”看成“10+4”得到14,然后再去掉“1”,得到13

4、学生会出现凑十法:

我喜欢把4分成1和3,9加上1等于10,10加3等于13。

学生实践: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评价算法:

预设:

1、对于前两种方法,如果有配图,可以用数的办法,若没有配图,就有局限性;2、第三种假设法,部分学生容易接受;3、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中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师:

你最喜欢那一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2.巩固。

(1)完成做一做:

摆一摆,算一算9+79+8

出示前面学生所列算式,如:

9+6的和是多少?

(2)补充练习:

圈一圈,算一算

★★★★★★★★★□+□=□

★★★★★★★

交流:

为什么要这么圈?

(3)算一算,找一找

师:

小动物们要来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帮忙。

他们每个人有一个算式,只能坐在对应的座位上,你能帮他们找找座位吗?

我点哪个动物,你就说说他们的座位在哪里。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四.练习:

第98页1、2、3。

板书设计: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4=□9+6=□

∕﹨∕﹨

1□1□

教学反思:

我在第一个班上这节课时,设想通过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9加几的算理,即从第二个加数里分出一个1来,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掌握摆小棒的方法。

本来摆小棒,是为了帮助计算,而教到最后,却是为了摆小棒而摆小棒,没有切实做到使算理明了的效果。

第二个班我利用吸铁石代替小棒,师生共同在大黑板上移动吸铁石,来理解左边9个再加一个凑成十,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算理。

课后反思自己两节课的教学,其实都是失败的。

第一节课因为学生操作的目的性不明确,常规落实得也不够好,导致没有操作的实效性;第二节课貌似学生对算理掌握得不错,但由于一直是老师牵着走,缺少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生成的东西,所以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课题

9加几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口述计算过程。

2.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灵活又准确地进行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视算卡片。

9+69+89+59+3

9+99+29+79+4

二.连线。

9+3109+813

9+6119+416

9+1129+717

9+2159+918

三.在○里填上“﹥”、“﹤”、或“﹦”。

要求:

先计算,写上得数,再比大小

9+7○159+3○9+59+4○10+3

9+3○119+7○9+49+8○10+7

填完后,要求说出比较方法及上下两题的关联。

如:

1组直接计算。

2组可计算后12﹤14比较,也可9和9相同,比3和5。

3组9+4=9+1+3=10+3=13。

四.填数。

5

3—9—7

9

五.应用:

9+()=159+()=11

9+()=169+()=12

9+()=179+()=13

9+()=189+()=14

六.小结。

七.作业:

第90页6、7题。

完成《课堂作业本》相应的作业

板书设计:

9加几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9+()=159+()=11

9+()=169+()=12

9+()=179+()=13

9+()=189+()=14

教学反思:

课题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课时

3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理解8、7、6加几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计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8、7、6加几。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38+29+75+49+5

10+35+108+19+39+2……

2、重点指名说说9+7、9+5是怎么计算的。

随机板书:

凑十法

3、揭题:

8、7、6加几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黎、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应该买多少张门票?

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交流。

数出来的、8后边继续数、凑十法(8和2、5和5凑十)

教师小结:

同学们想出的这4种方法都不错,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如何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2.8+5应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3.一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它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4.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4.师小结“凑十”的方法:

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

(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组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汇报:

2和8凑十、9和1凑十、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2、同桌学习:

相互出题(9、8、7、6加几的算式),让同桌快速说出答案。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数学书上的做一做

2、圈一圈,算一算。

△△△△△△☆☆☆☆☆☆☆

△△△△△△☆☆☆☆☆☆

□+□=□□+□=□

追问:

你为什么要这样圈?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4、小兔找家:

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就能回到自己家。

五.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了解到什么?

六、书面作业:

数学书93页第1-4题。

板书设计: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8+5=□8+9=□

/\/\

∟□□∟□□

1010

教学反思:

在9加几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凑十的经验,在教学中,我就重点处理怎么凑十的问题。

“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8+5=?

”“你想把几凑成10?

怎样凑成10?

”“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在学生能正确计算8+4、8+6等式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比较:

计算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感悟凑十的规律。

而7加几、6加几的则提高要求,不操作,而是通过想、说、看、填等活动掌握凑十的方法。

自我感觉整节课上得还是成功的。

课题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

课时

4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学会“凑大数、拆小数”和“凑小数,拆大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并会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方法的选择。

2、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凑大数、拆小数”和“凑小数,拆大数”两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轻松一下:

凑十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九凑一,八凑二,

七凑三来六凑四,

两五相凑刚满十。

2、复习数的组成:

(略)

3、开火车口算:

6+2=2+7=9-6=10-7=3+5=9+4=

8-6=4+2=4+6=8+0=10+2=3+4=

3+3=9+3=2+8=7+3=11-10=8+9=

二、由最后一题引入,请学生思考:

8+9你是怎么算的?

1、同桌交流后集体汇报:

预设:

1、因为9+8=17,所以8+9也等于17;

2、看到8想到2,把9拆成2和7,8和2组成10,10和7组成17;

3、看到9想到1,把8拆成1和7,9和1组成10,10和7组成17;

在学生交流时,课件随机出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同时出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拆大数9拆小数8),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3、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6+9=?

4、学生尝试独立计算6+9=?

教师巡视

然后交流计算结果。

引导学生得出:

在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尽量拆小的数凑大的数,因为大的数比较接近10。

5、完成数学书92页做一做2

做完后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6+7=7+68+6=6+8

9+7=7+9(渗透: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完成做一做3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理解: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对对碰

1、求和:

看谁反应快6、7、8、9两两组合,快速说出和是多少?

并引导:

哪两个数相加和最大?

哪两个数相加和最小?

□+□=□+□?

2、求差:

看谁反应快5、7、8、9两两组合,快速说出差是多少?

(要注意的是:

大数减小数)同样解决差最大?

差最小?

差相等?

四、总结:

小朋友: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指名说一说。

五、书面作业:

数学书第94页。

板书设计:

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

8+9=178+9=17

/\/\

7127

8+9=9+8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校长班的“课堂诊断”听课。

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会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当然,在第一课时孩子们都习惯拆分第二个数。

今天继续教学“8、7、6加几”,我的目标定位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以及“交换加数位置”等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并通过比较发现

“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相对比较简便(算法的优化)。

自己执教下来,说实话,并没有特别满意或新颖的地方,教学内容本身也没有吸引力,居然得到了听课校长的肯定,真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实实在在”是我强加给这节课的优点——没有生动有趣的情境,只有扎扎实实的说理;没有忽略课堂常规,面对学生的表现该表扬的表扬,该提醒的提醒;没有忽视学困生的学情,课上多次请学困生来发言,耐心地引导和等待他们理解算法;没有简单照搬照抄教材上的练习,能够自行设计习题,以达成教学目标……当然,我自己非常清楚,尽管听课的校长以“优秀”来评价我,实际上我的课离真正的优秀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我的课上根本没有体现。

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题

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课时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5、4、3、2加几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5、4、3、2加几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拍手齐念歌谣:

《凑十歌》。

2.口算。

开小火车和快速应答的方式进行

9+5=9+3=8+5=8+3=9+4=7+6=7+9=8+7=

9+2=8+4=7+5=6+5=8+6=9+7=9+6=8+9=

3.8+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板书:

20以内进位加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师:

5+7等于多少?

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试做5+7。

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预设:

1、算5+7,想7+5

2、凑十法:

看到5,想到5,把7分成5和2……

3、凑十法:

看到7,想到3,把5分成2和3……

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师指导:

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

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

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简单渗透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a.看图列式。

瓢虫图企鹅图(数清只数)

b快速计算:

9+5=9+4=8+3=9+2=

5+9=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c.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练习二十二第1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地数加里面的数。

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3+8=112+9=114+7=11

4+8=123+9=127+7=14

5+8=134+9=135+7=12

5+9=143+7=10

6+7=13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4.数学游戏。

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

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5、拓展题:

□+△=12○-△=1△+△+△=15

△=()□=()○=()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5+65+75+85+9

4+74+84+9

3+83+9

9+2

教学反思:

在9、8、7、6加几的教学基础上,学生对今天的计算方法应该没有困难,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集中反馈时,大部分学生直接看算式说出凑十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用的是“拆小凑大”的方法,并能够完整地说出每道题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虽然有新的知识渗透,但更多的像是一节计算练习课,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同时体会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整堂课中,教学气氛也不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课题

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课时

6

教学目标:

巩固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巩固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填加法算式中一个未知加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5+7=10-7=4+8=

13-3=5+9=10-9=

2+9=3+8=4+7=

4+9=3+9=5+8=

二.在○里填上“>”、“<”、或“﹦”。

8+4○137+9○167+6○12

5+7○146+5○123+8○11

让学生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三.练习二十二第2题。

1.第一次出现统计表。

做题前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即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毽子、跳绳;第二竖行上面写着“一班有”,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即一班有7个皮球、5个毽子、4条跳绳;第三竖行上面写着“一共有”,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几个毽子、几条跳绳。

2.让学生自己一项一项做,并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比如:

一班有7个皮球,二班有6个皮球,一共有几个皮球?

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了问题的实际含义,具体计算就不成问题了。

三、练习第4题:

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1、糖葫芦一共有几串?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第一行和第二行共几朵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