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5398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

110kV变电站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SJSB2—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

泉州永春达埔110kV变电站工程编号:

致厦门瑞骏电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项目部:

现报上泉州永春达埔110kV变电站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措施),请审查。

附件: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2016年10月10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份。

泉州永春达埔110kV变电站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0日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一、适用范围1

二、编写依据1

三、作业流程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1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3

六、工艺质量要求4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

八、强制性条文5

九、质量验评及质量控制方式11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我公司泉州永春达埔110kV变电站工程承包的合同环境下,实施变电站变电站配电

装置楼、警卫室、主变压器基础、设备基础、屋外配电装置构筑物、围墙及大门等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

证及内部开展经营管理。

、编写依据

序号

编写依据

1

福建亿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泉州永春达埔110kV变电站工程施工图

2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Q/GDW1183-2012

3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评价规程》Q/GDW1856-2012

4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一):

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

8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施工图

三、作业流程

准备(预定商品混凝土)T混凝土运输T混凝土浇筑与振捣T混凝土试块制作与送检T混凝土养护T混凝土的拆模T混凝土缺陷处理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1施工准备

4.1.1人员准备:

工序名称

工作人数(人)

负责人

监护人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8

黄智君

邓正文

混凝土试块制作、送检

3

黄智君

邓正文

混凝土养护

2

黄智君

邓正文

混凝土的拆模

6

黄智君

邓正文

混凝土缺陷处理

3

黄智君

邓正文

4.1.2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及要求

1

商品混凝土供货商营业执照

2

商品混凝土开盘鉴定

3

混凝土试块送检合格

4.1.3主要工器具及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平板振动器

P2-50

2

2

插入式振动器

H26-50

3

3

双轮斗车

5

4

泵车

1

4.1.4技术培训及交底

项目部应该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熟悉场地平整施工工艺标准、相关

的技术要求、要领。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方法,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机具的使用。

4.2混凝土运输

商品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运输车。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喂料前,应用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避免岀料的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2)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内高度标志线以上。

3)暂时中断泵送作业时,应使拌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4)使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4.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

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

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4.4混凝土试块制作与送检

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中取样,按规定制作养护,并认真编号及标注取样日期,记录送样日期,按期

养护后,足期送检试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混凝土的缺陷必须经有关人员批准处理方案后才能修补,不能隐瞒或私自处理。

4.5混凝土的养护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下地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6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时间需满足施工规范的规定。

达到75%以上强度并经项目技术部同意后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得硬

击、撬、凿。

4.7混凝土缺陷处理

浇完12h后一般每隔4〜6小时一次养护,具体由天气情况而定,但在养护期必须保持表面湿润。

有条

件应采用草袋覆盖保湿养护,柱涂刷养护液。

连续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o混凝土强度在达到1.2N/mm2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和吊运钢筋。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作业

活动

危险点

(危险源)

防范

类型

预控措施

双轮

斗车

车道板上有杂物并有砂等

高处

坠落

安全检查,及时清除杂物

混凝土

施工

插入式振动器无漏电保护

触电

专业电工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前检查检修

2m以上的高空未设置防护栏杆

高处

坠落

设1.2m高牢固防护栏杆

清理地面时向下乱抛杂物

物体

打击

列入安全教育内容和安全操作规程中,发

现此情况立即制止

混凝土

养护

临边洞口无防护

高处

坠落

临边防护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程》

《防高坠专项方案》等相关规定和要求设置

六、工艺质量要求

6.1质量要求必须按施工单位要求确保清水冲洗,严禁岀现烂根、蜂窝、气泡,杜绝岀现漏振、狗洞。

6.2浇筑砼必须先湿润模板,浇筑墙柱砼时必须先浇筑和砼标号一样的5cm厚的砂浆。

楼层表面必须一

次性拉毛处理。

6.3砼浇筑标高控制:

浇筑砼墙、柱标高时必须依照标准执行。

分次浇筑砼时每次不得超过1.5M,振动

棒复位不得超过下层砼20cm。

6.4墙、柱标高高岀或低于现浇板底时,承担所有的处理工作。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序号

通病名称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

蜂窝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

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

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

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

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岀现“烂脖子”。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

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

麻面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

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

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

孔洞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

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

露筋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

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

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

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

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岀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

缝隙、

夹层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n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八、强制性条文

表10.5.2中列岀了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强制性条文项目,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应

细分到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应单独行成一张检查表。

填写检查表时该检查表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安全

员检查并填写签字,报专业监理工师审核签字

表10.5.2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丄程名称

单位(子单位)丄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丄单位

坝目经埋

强制性条文内容

执行要素

执行情况

相关资料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02)

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岀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岀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

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水泥品种、级别

合格证编号:

复验情况

强度:

安定性:

氯离子含量:

试验报告编号:

存放情况

7.2.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外加剂使用情况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外加剂名称

外加剂质量

结构类型

氯化物含量

8.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岀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岀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外观检查

检查记录编号:

处理方案编号:

处理方案

8.3.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岀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尺寸偏差

检查记录编号:

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编号:

7.4.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

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试验报告编号:

混凝土试块留置

混凝土强度

抗压强度:

试验报告编号: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7.1.4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

抗渗性能试验

配合比报告编号:

表1022(续)

723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冻融性能试验。

抗冻融性能试验

配合比报告编号: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0.3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编号:

3.1.10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

2对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

结构类型

图纸卷册号:

试验报告编号:

检验报告

氯离子含量: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3.1.7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施工用水

试验报告编号: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2.1.2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外加剂品种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7.2.2含亚硝酸盐、碳酸盐无机盐类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类型

图纸卷册号:

外加剂品种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6.2.3下列结构中严禁采用含有氯盐配制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中使用的结构、处于水位变化部位的结构、露天结构及经常受雨淋、受水冲刷的结构;

3大体积混凝土;

4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的结

构;

5经常处于温度为60C以上结构,需经蒸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6有装饰要求的混凝土,特别是要求色彩一致的或是表面有金属装饰的混凝土;

7薄壁混凝土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梁、屋架、落锤及锻锤混凝土基础等结构;

8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炭钢丝的结构;

9骨料具有碱活性的混凝土结构。

结构类型、部位

图纸卷册号: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外加剂

氯盐含量: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6.2.4在下列混凝土结构中严禁采用含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

及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2使用直流电源的结构以及距高压直流电

源100m以内的结构。

结构部位

图纸卷册号: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号:

外加剂

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含量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混凝土工程验评项目划分表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标准表编号

卑位丄程

子单位工程

分部丄程

子分部工程

分坝丄程

01

配电装置楼

00

地基与基础

03

建筑混凝土基础

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表5.7.6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5.7.9

04

室内沟道

04

沟道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表5.7.6

混凝土施工

表5.7.7〜表5.7.8

沟道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4.8

02

主体结构

01

混凝土结构

03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混凝土施工

表5.7.7〜表5.7.8

混凝土外观及结构尺寸偏差

表5.7.9~表5.7.10

02

警卫室

00

01

地基与基础

03

建筑混凝土基础

04

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表5.7.6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5.7.9

02

主体结构

01

混凝土结构

03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混凝土施工

表5.7.7~表5.7.8

混凝土外观及结构尺寸偏差

表5.7.9~表

5.7.10

03

主变压器基础及构支架

00

01

地基与基础

03

变压器基础

04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标准表编号

卑位丄程

子单位工程

分部丄程

子分部工程

分坝丄程

03

00

01

03

04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变压器油坑

02

变压器油坑底板混凝土

变压器油坑底板混凝土

表6.3.8

~05~

构支架混凝土基础(包括构架、支架基础)

03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混凝土施工

表5.7.7

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06

事故油池

04

油池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防水混凝土施工

表5.7.8

水池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7.2.7

07

端子箱、电容器、消弧线圈设备基础

04

设备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表5.7.6

混凝土施工

表5.7.7

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04

110KV屋外配电装置构筑物

00

01

地基与基础

04

构支架基础(包括构架、支架、围栏基础)

04

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05

设备基础(包括断路器、电容器、

电抗器、端子箱等基础)

04

设备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标准表编号

卑位丄程

子单位工程

分部丄程

子分部工程

分坝丄程

04

00

01

06

独立避雷针基础

04

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5.7.6

普通混凝土施工

表5.7.7

基础混凝土外观及尺寸偏差

表6.3.7

~05~

屋外电缆沟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