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5320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3 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docx

专题03课内文言文三原卷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

专题03课内文言文(三)

一、(2019·重庆A)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

(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3)俶尔远逝()(4)以其境过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4分)

【链接材料】

仆[1]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2]复不乐。

何者?

譬如囚拘圆土[3],一遇和景[4],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1]仆:

对自己的谦称。

[2]已:

过一会儿。

[3]譬如囚拘圆土:

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

[4]和景:

温暖的日光。

二、(2019·黑龙江哈尔滨)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质:

(2)敝: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三、(2019·四川攀枝花)将下列课内文言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6分)

(1)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四、(2019·湖南衡阳)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属也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请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肉食者谋之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②以君之力

C.①战于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1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2分)

五、(2019·湖北十堰)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22.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9·广西北部湾)

(二)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写作“徧”。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伐薪烧炭南山中

B.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遂逐齐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以塞忠谏之路也

B.战则请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公与之乘何陋之有

D.吾视其辙乱其真不知马也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的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七、(2019·四川内江)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第6~9题。

(1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

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

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

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2019·湖南娄底)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马也(这)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入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5分)

九、(2018·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鄂教版写作“琅邪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名之者谁()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觥筹交错()(4)树林阴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

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4分)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十、(2018·四川内江)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第6~9题。

(1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灾祸)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C.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到)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朝而往,暮而归

B.得之则生或以钱币乞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好为《梁甫吟》

D.所恶有甚于死者求石兽于水中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

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

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

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即天性,天良。

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十一、(2018·广东)《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走送之()

(2)礼愈至()(3)腰白玉之环()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十二、(2018·贵州安顺)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2‐16题。

(18分)

送东阳马生序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4)略无慕艳意()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3分)

15.从第①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3分)

16.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4分)

十三、(2018·湖北十堰)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乐亦无穷也B.若夫霪雨霏霏日出而林霏开

C.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D.临溪而渔而不知人之乐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