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迟国斗法读后感共20页.docx
《车迟国斗法读后感共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迟国斗法读后感共20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迟国斗法读后感共20页
车迟国斗法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
重读《西游记》读后感
重读《西游记》
刘玉顺
上学期的名著导读有《西游记》,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中发现仅仅凭借很久远的印记和电视上的荧屏形象很难真正的品析小说的真正滋味。
于是,假期又重新拿起书本,再次对这部书进行重读。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是在我国妇孺皆知的,影响力波及海外。
在世界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地位。
尤其是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和无数次的复播,更是使这部书比之其他三部书有着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
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可以说,《西游记》是和人们最为贴近的一部名著。
再次读起《西游记》,刚开始时感觉不是在读一部非常熟悉的书。
总感觉和自己有隔阂。
后来想想,自己的头脑中总是在用电视中的形象、画面、情节,甚至是服饰、环境与小说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让我有两种感触。
一是,现代的视觉形象真的是对文字想象力的一种毁灭。
在读其他书时,书中说不应让孩子沉迷于视觉的形象太早,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的形成。
通过自己的这次重读,我有了深深地体会。
我都会被脑海中的形象干扰,何况是孩子们。
所以,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字想象能力,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因为在语文中,学生必须把无生命力的文字,利用自己想象转化成为自己脑海中区别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形象。
只有完成这样的转换,学生(读者)才是完成了阅读,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作品中的思想。
这样才能动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
二是,书籍文字和影视作品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怎样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虽然,影视作品是改编于书籍原著,但是受制于诸多因素,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和原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仅就故事的情节上就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影视剧删改添加了很多情节,只为迎合现代人的一种喜好,甚至知识出于营销或者仅仅是改编者个人的喜好(尤其是最近重拍的两个版本)。
这样,就更凸显出阅读原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生无论在学习或者作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时,他们不是把原有的传承下去,而是把别人改了样子的所谓名著传承了下去。
他们就认为《西游记》的内容样子就是那样的。
这样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怎样往下传呢?
所以要让学生重视阅读书籍原著,让学生先要知道最早的样子面貌,然后再去做出他们这一代人的取舍。
阅读过程中的另一个感触是所谓名著用现在的审美去评判,它还是有自己的不足的。
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说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或者不足。
《西游记》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它的文字水平不是一样的,有的章节写的十分精彩,有的地方就略逊一些。
在孙悟空保唐僧取经之前是文字水平最高的地方。
在取经的过程中,也有精彩的地方,像是“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
有些地方,书中的文字反而不如后来人们精加工的故事,比如最著名的“三打白骨精”,我就觉得它不如后来人们的改变精彩。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衡量苛求《西游记》。
在五六百年前,吴承恩完成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重读《西游记》,让我又一次回味了作品内容给我带来的无穷快乐和享受。
同时也让我在阅读中又重新认识思考了关于名著导读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应该在名著导读的教学探索上在进行实践,让名著导读,读书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让学生在文字阅读中提升读书的能力,在文字的阅读中提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篇二: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人物介绍
唐僧:
唐僧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慈悲为怀,信念坚定,无畏艰险这些优良的品质,我们要学习他的这些品质,这样才能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成功。
孙悟空: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灵魂人物。
他是富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英雄,也是封建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理想与愿望的化身。
在他的身上,有着正义、乐观、勇敢等多种可贵品质。
猪八戒:
猪八戒调皮可爱,虽然有时难免好吃懒做,但却是孙悟空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勇、善良、淳朴、憨厚,他可以说是《西游记》中不朽的人物。
沙僧:
沙僧待人诚恳老实,他工作认真踏实,肯吃苦,有毅力有恒心,责任心强,虽然在《西游记》中出场不多,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
读书笔记
第一章美猴王出世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
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
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学一些本领。
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叫孙悟空。
孙悟空不停地学,学会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等本领,终于脱胎换骨,为后来的英雄业绩奠定了基矗正是孙悟空这种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英雄。
这个故事启示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第二章龙宫借宝
天生石猴孙悟空学艺归来,为保护花果山前去龙宫讨要兵器,由于本事太大,一时找不到合适兵器。
龙王为了打发他走,只好让他去拿定海神针。
悟空拿起了金箍棒,龙王又后悔了。
在悟空的强势下,龙王又送了一套披挂,悟空才高兴的离开龙宫。
第三章大闹天宫
上天宫搅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宴。
。
挥舞金箍棒,威风凛凛,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的一塌糊涂。
后来还是靠如来佛祖帮忙,才保住了玉皇大帝的位子。
尽管孙悟空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是个无畏的英雄,他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英雄传,他挥舞金箍棒的傲然身姿,早已凝固在千万年的传说中。
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四章大战二郎神
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后,住在天庭大圣府无所事事,不断惹出事端,玉帝只好派他去掌管蟠桃园。
这日,王母娘娘要举办蟠桃盛大的盛会,悟空得知自己没有在受邀请的行列,很是气愤。
于是他变做赤脚天仙来到了蟠桃盛会,在各路受邀神仙到来之前,将仙酒仙肴吃得杯盘狼藉。
醉酒后的孙悟空又迷迷糊糊地来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
悟空酒醒后自知闯下大祸,赶忙逃回花果山躲避。
果然,玉帝得知他大闹蟠桃盛会,震怒不已,立即派遣托塔李天王点齐十万天兵天将前去捉拿悟空。
悟空将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
托塔天王只得发出免战牌,并用天罗地网将花果山紧紧围困。
南海观世音菩萨携木吒前来参加蟠桃盛会,见到现场一片狼藉。
玉帝将悟空大闹天宫之事告诉观音,观音派木吒前去了解战况。
木吒与悟空交手后也被打败。
于是观音举荐二郎神征剿悟空。
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
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
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刚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斩妖台上,玉帝要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用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
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
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打搅得一塌糊涂。
玉帝只好向如来佛祖求救。
悟空向如来夸耀自己的筋斗云功夫。
如来提出,只要悟空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就叫玉帝将天宫让给悟空。
孙悟空大喜过望,使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却只跳到如来佛祖的手指处。
悟空汗颜欲逃之夭夭,如来翻下手掌,施展法术,佛祖手掌变成五行山,悟空被压在山下。
四季交替,日月变迁,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悟空苦苦地等待着天地之手前来救援。
第五章拜师取经
唐僧被李世民派往西天取经。
路上遇难,获太白金星搭救。
猎人伯钦送他到五行山。
听到孙悟空的叫声,救了孙悟空,一人一猴成了终究师徒,踏上取经之路。
第六章黑风山除妖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金池长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第七章收服猪八戒
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
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
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第八章悟净拜师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第九章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
八戒怂恿悟空偷果三个师兄弟一起分享,遭到二道童怒骂。
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逃离,却被镇元大仙捉回去。
悟空求得观音医活果树,二人结为兄弟。
第十章三打白骨精唐僧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踏上了漫漫取经之路。
其中三打白骨精非常精彩、耐人寻味。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少女,老媪和老翁,接二连三来欺骗唐僧,而唐僧善与恶不分一再上当,幸亏有孙悟空的金晴火眼识破妖怪及阴谋。
唐僧却执迷不悟反而把孙悟空赶走,险些被白骨精吃掉。
每次读这回文章,我都是又开心又生气。
开心的是白骨精虽然狡猾,但每次都被孙悟空识破打败;生气的是忠心的孙悟空每次都被唐僧冤枉。
第十一章白象国救公主
唐僧误闯黄袍怪的波月洞。
黄袍怪的夫人原是十三年前被掳的宝象国公主,她放走唐僧给父王送信。
国王恳请八戒、沙僧降妖。
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馆驿。
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白龙马变作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
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
悟空请来星神收回,救出公主,恢复唐僧原身,师徒重归于好。
第十二章平顶山窃宝行至平顶山,悟空让八戒巡山。
八戒要躲懒睡觉,编谎骗人,但被变成啄木鸟的悟空一一听知,戳穿其谎言。
八戒只得再去探路。
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
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压住悟空,一面将唐僧、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
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银角大王。
第十三章乌鸡国救国王
乌鸡国国王托梦给唐僧,自称三年前被一个道士推入御花园井中害死,道士变为国王篡位。
国王交给唐僧一块玉珪。
悟空将太子引入寺中,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并哄骗八戒将国王尸身从井中捞出并背回宝林寺。
又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还魂丹,救活国王。
假国王被揭穿,文殊现身,言明因缘,原来此怪是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
第十四章收服红孩儿
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
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第十五章车迟国斗法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大仙。
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
先斗祈雨,再斗坐禅,三斗隔板猜物。
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最后赌砍头剖心下油锅,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
第十六章智斗青牛怪
悟空去化缘,八戒和沙僧带着师傅找到一处庙宇,八戒动了贪念,将庙宇中的几件背心盗来,穿上后化作绳索,导致三人被青牛怪所抓,悟空归来发现此事,找到青牛怪巢穴,并与青牛怪交战,奈何青牛怪有一钢圈法宝,能收人兵器,悟空金箍棒被收走,无奈上天庭请救兵,天王李靖和哪吒来帮忙,也被青牛收去诸多兵器,又请来水火两星君,火被收走,水被拒之门外,无奈只能去求如来,得如来告知此乃老君处妖怪,悟空又去找太上老君,得知是其青牛坐骑下凡为妖,老君金刚镯被盗走,最终妖怪被老君收服,师徒继续上路。
第十七章女儿国奇遇
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
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
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
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
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
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
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却被她暗施毒针刺伤。
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第十八章真假孙悟空
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
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
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
如来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第十九章三界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
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
不料却是假扇,愈扇火愈大。
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变成八戒模样,又拿走了扇子。
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
悟空扇息山火,师徒四人翻越火焰山。
第二十章金光寺借宝
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金光寺。
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龙王驸马九头虫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
那妖怪是一个九头巨鸟。
悟空在二郎神与梅山六圣帮助下。
斗败那妖,骗得塔宝。
第二十一章小雷音寺擒黄眉
黄眉老佛原本是东来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变成短软狼牙棒.又偷了金铙、人种袋两件宝贝,下界成精.,假设雷音寺诱使唐僧师徒上当,并把孙悟空扣在金铙里.又施展人种袋,数次把孙悟空和天兵天将收入袋子.紧急关头,东来佛祖笑呵呵踏云而来,弥勒佛变成种瓜叟,让妖魔把悟空变成的西瓜吃进肚子,一时痛苦不已,百般求饶,终治服了黄眉老佛,弥勒佛也趁机收回宝物.
第二十二章孙悟空当医生
师徒一行入朱紫国。
国王患病求医。
众官依八戒之言请悟空上朝给国王治病。
国王被悟空医好病,说出病根是因三年前端午,麒麟山妖精赛太岁掠走竽后金圣所致,说话间妖怪骤临,悟空让八戒、沙僧在比护持,自己急纵祥江,跳将上去。
悟空打跑赛太岁派来的先锋,打死一自换去朱紫为下战书的小妖,携其尸回国。
国王把皇后曾戴的黄金串交给悟空作为表记。
悟空变成被打死的小妖进山入洞并差,将宝串交交给皇后,并托她将那怪放烟、沙、火的三个金铃骗来,刚要盗走,惊动那怪,只好丢下金铃,变成苍蝇藏身。
悟空使计骗得妖怪金铃,溜出洞外挑战,引出那怪,用铃摇出烟、沙、火,使那怪走投无路。
观音洒甘露救火,并言此怪是自己座骑金毛犭孔,因报国王射伤孔雀大明王菩萨子女之恨,来此拆散国王鸾凤。
第二十三章盘丝洞除妖
盘丝洞蜘蛛精七女妖把进来化斋的唐僧被蛛丝缠住。
悟空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变饿鹰,叼走其衣。
八戒下水变成鲇鱼乱钻,然后现出本相,与蛛女们战斗,被蛛女用丝缠住。
悟空打死小妖,救下师父,七女走脱。
师徒们前行,来到黄花观。
观主正是蛛女们的道兄多目怪。
他用毒茶加害唐僧师徒,被悟空识破。
打斗中,多目怪胁下千眼齐放金光,罩住悟空。
悟空请来毗蓝婆菩萨,用金针破金光,才收伏多目怪——蜈蚣精及众蛛女。
第二十四章狮驼岭斗三魔
狮驼岭为狮、象、鹰三魔王占据,要抓唐僧来吃.悟空变成小妖进洞打探,但不慎被鹏怪看破捆翻,装入宝瓶。
瓶内相继出现烈火、蛇和火龙,他忙拔下观音赐给的救命毫毛变成钻子透瓶底钻出,被狮怪张嘴吞下。
狮怪饮药酒欲毒死悟空。
悟空饮酒后撒起酒疯,将狮怪折磨得死去活来。
.三魔王抓住八戒逼问唐僧下落.悟空在狮魔腹中作怪,降服了狮魔,并以狮魔交换回被俘的八戒和师傅.三魔不守信用,又在狮驼关展摆开阵势,大战悟空、八戒,终于不敌,唐僧师徒全部被擒.烧火开锅要把他们蒸了来吃.悟空变铁棒铁铲之类为他们四人的模样,放于蒸笼中,脱身.救出唐僧等,却被魔头察觉,又将唐僧等人捉回。
悟空拜请如来,如来令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别收伏自己骑青狮和白象。
如来使鹏怪落在自己头上,现了原身。
第二十五章比丘国救儿童
比丘国国王被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
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
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第二十六章三探无底洞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变成美女,把唐僧摄去,欲强迫成亲。
悟空三次进洞降妖救师未成,但发现女妖却是托塔李天王的义女。
悟空上天庭告状,玉帝命天王和哪吒随着悟空去擒妖。
悟空第四次进无底洞,在天王父子的配合下,终于捉住了老鼠精。
第二十七章玉华县收徒
玉华州的三个太子拜悟空、八戒、沙僧为师,习学武艺,并连夜仿造铁棒、钉耙、禅仗。
不料黄狮精使妖风摄走三件兵器,准备召开“钉耙宴”。
悟空、八戒、沙僧设计进入妖洞,夺回兵器。
黄狮精请来竹节山盘桓洞九头狮精率众狮助战,擒走国王、唐僧及三个太子。
悟空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狮精,悟空等才得继续传教武艺。
第二十八章观灯遇犀牛
师徒入金平府城个慈云寺宿下,又随寺僧入城看灯。
空中忽现妖怪所变的三尊佛身,将唐僧摄走。
悟空斗不过三怪,对八戒、沙僧言说那三怪似是三头犀牛成精。
八戒、沙僧相继被擒。
悟空上天请来角木蛟、奎木狼与井木犴等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
直至西洋大海。
龙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现出塬身,咬死一犀,众神又捉一犀。
第二十九章天竺国降玉兔
天竺国“布金禅寺”中一个不明来历女子的哭声,引起了唐僧师徒的关注。
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
国王为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婚礼。
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子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
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
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与父母团聚。
第三十章西天取真经
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
佛祖命二尊者阿傩、伽叶引他们选经。
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经。
他们重返灵山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篇三:
《西游记》读后感
从佛、道两教看《西游记》
明中后时期的中国古代社会意识潮流上佛教、道教和儒教并存,其内在意识彼此不仅具有相应的独立性,而且处于流通融合状态,并有三教合流的趋势。
总的来说,《西游记》是一部集宗教与神话一体的浪漫主义小说,儒、道、释三种宗教文化在小说中相互存在,并相互融合,体现了当时宗教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一个角色身上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宗教思想,亦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大部分人认为该书的作者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中宣扬的是敬佛抑道,当然,也有小部分人认为吴承恩先生只是用世俗的观点去叙述故事。
其实,在我看来,吴承恩先生想要表达的是三教合流的思想。
如在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河金木垂慈救小童》中,孙行者对曾经敬道灭僧的车迟国国王说:
“望你把三教归一:
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
一、从道教角度分析
1.《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之《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中,讲到车迟国国王重道废佛,当孙行者向那五百僧人了解情况的时候,众僧道:
“他会抟砂炼汞,打坐存神,点水为油,点石成金。
如今兴盖三清观宇,对天地昼夜看经忏悔,祈君王万年不老,所以就把君心惑动了。
”这就不难看出是道教所推崇的长生不老之术。
古代统治者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统治天下;而道教的盛行正是迎合了当时历史的潮流,符合了凡夫俗子妄想的心理。
2.《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之《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中,讲到孙行者等三人闯进三清殿,三清殿上坐着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的圣像,这三个无一不是道教的象征。
但是,孙行者却让八戒把他们藏进“五谷轮回之地”。
从八戒的话中,“你平日家受用无穷,做个清静的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秽物,也做个受臭天的天尊”不免看出作者对道教的嘲讽和贬低。
但是,从这段情节里,我想起了庄子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与东郭子的对话,东郭子问庄子,“道究竟在什么地方?
”庄子的回答从蝼蚁到稊稗再到瓦甓,最后说在屎溺中。
有人认为“道在屎溺中”这种说法很可笑,道怎么会在秽物那里呢?
老子的《道德经》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道,从虚无的角度可以看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他的端倪。
两个角度看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宇宙的奥妙之处。
所以,道无处不在,即使在最低贱的事物中也有道的存在。
世间的纷争源于欲望,名利的争夺等都会使人们不安、疲惫以及烦躁。
三尊被供奉过,也被推进茅坑过,这在我看来是推崇道教的无欲无求,不要过分在追求名利,从细微的角度看世界。
二、从佛教的角度分析
1.《西游记》第四十六回之《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中,讲到孙行者与三仙斗法,在与鹿力大仙都斗法时,孙行者将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变作破烂流丢一口钟。
其实妖怪和唐僧隔板猜物猜的不一样,但是猜的事物是有关联性的,例如桃子与桃核,道童与小和尚。
曾经电视剧的xx望文生义,真的把一口铜钟放在托盘上,但是这样剧情看起来就会觉得很突兀,为什么要把衣服变作铜钟?
其实一口钟是指僧服,“破烂流丢一口钟”指的是破烂的僧服。
在我看来,为什么不用新的僧服替换华美的衣裳而是用破烂的呢?
可能的原因有二:
1.暗喻当时的佛教思想尚未完整;
2.暗喻唐僧等人为取真经完善佛法的艰辛。
对比车迟国与通天河这两难,很多人看法不一。
在车迟国中,虎力大仙、羊力大仙以及鹿力大仙除了对待和尚不好外,其他事情可谓是恪尽职守,布施云雨,满足国民要求,助车迟国风调雨顺。
这倒也是好事。
同样,通天河的灵感大王(金鱼精)也是施云雨,落庆云,但是却要河边村庄每年进贡一对童男童女。
但是,孙悟空却要了三仙的性命,却让观音菩萨收服了灵感大王。
很多人认为这是敬佛抑道,因为三仙是从道教的妖怪,而灵感大王是从佛教的妖怪。
但是《西游记》在前面章节中有说其释厄的作用,在我看来,三怪是追求名利的化身,而灵感大王是昏庸暴君的化身。
在当时古代社会中,三教并行,既要敬佛,又要敬道,更要崇儒。
因此作者将三怪与灵感大王对比意在警醒大臣要淡泊名利,大王要施仁道。
唐僧在《西游记》里说过,“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贤而何?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暗喻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学习儒家思想,还应该要济之以道,辅之以佛。
参考文献:
1.【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xx年3月版
2.【春秋】老子《道德经》中国画报出版社20xx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