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4349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血常规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血常规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血常规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血常规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常规检查.docx

《血常规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检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常规检查.docx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可达十几项之多,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查(目前称血液学分析)。

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

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血液检验就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

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用自动化分析仪能够检测并报告红细胞系统的8项参数及红细胞直方图。

有关项目名称及其参考值为:

1.红细胞(RBC):

男性为4.0X10^12~5.5X10^12/升,女性为3.5X10^12~5.OX10^12/升;

2.血红蛋白(HGB或Hb):

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

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

80-100飞升;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3皮克;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320~360克/升;

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

6-9微米(平均7.2微米);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1.5%~14.5%。

注:

上述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如L(升〕、fL(飞升)、g(克)、pg(皮克)、um(微米)

有了这些参考值,就可以对照各自的检验结果是否正常。

如结果与参考值有差异,这有何意义呢?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RBC和Hb可出现分离。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个月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多种原因可使RBC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与Hb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b增多。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对增多。

上面介绍了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增多的意义,而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

成年男性Hb小于120克/升(女性小于110克/升)为贫血。

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

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度,Hb小于30克/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

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b较正常成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RBC与Hb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产生病理性贫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

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RBC破坏过多。

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RBC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失血过多。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如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

还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有关疾病继发,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红细胞系统中还有以下几项检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是指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积的比值。

各种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浆渗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HCt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会使HCT减低。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正常人的MCV为80~100飞开(1飞升=10^-15升),MCV小于80飞升则红细胞为小细胞,MCV大于100飞升为大细胞。

无论大细胞还是小细胞,都表示贫血,只不过贫血的类型不同而已。

此外,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即每个红细胞内所含的Hb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表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直径(MC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厚度(MCT)等的变化程度亦可反映不同的贫血类型。

血常规检查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查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查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

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

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

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

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

血常规检查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查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查。

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

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

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

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查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多数专家建议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

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

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

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

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查中注意事项的部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性:

4.0--5.5X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

3.5—5.0X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

120~160g/L(12-16g/dl);

2.女性:

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

170—200g/L(17~20g/dl)。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一、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将准备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净,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干燥后再进行采血。

在寒冷的日子里,可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2、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

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

体检当天早上,除了白开水,包括果汁、牛奶在内的饮料一律不能喝。

如果想要使检查结果更理想,最好从检查前三天开始就基本吃素。

3、体检当天,最好穿袖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

4、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

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

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

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

二、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而且检测速度快,新型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每半分钟就可得出血常规化验结果。

血常规检查各种数据的改变往往给临床医生以启发和提示,根据上述情况专为体检设计的化验项目,多与高发病有关。

血常规检查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也不是多么复杂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

血常规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的检查。

另外,一些已经明确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也是需要经常做血常规检查,这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化疗,放疗及血液病等特殊病人中,血常规检查是个非常重要的和经常需要检测的观察指标。

在体检中,每年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对整体了解身体基本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可在身体还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及早发现和治疗某些疾病。

血常规检查采血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为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最好使用静脉血。

应注意的是,毛细血管血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分,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

在判断和比较所得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

患者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

甚至一日之间,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等参数均有一定的波动。

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明显干扰实验,得出假象结果。

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明显干扰试验的药物(如白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及抗感染药等;红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嗜酸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类固醇、ACTH;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在避免干扰因素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

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min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以免造成结果不准确。

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就及时到相关医生处询问,及早寻求治疗。

如何看血常规的检验报告?

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

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其中的具体数值仅供参考)

1.血细胞:

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岁儿童约为8000~11000。

2.红细胞:

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成人女性350~450万;新生儿600~700万;两岁后逐渐下降。

3.血红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

A、长管法,每小时儿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

B、短管法,每小时儿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

每立方毫米10~30万。

6.出血时间:

1~5分钟。

7.凝血时间:

A、试管法4~12分钟;B、毛细血管2~4分钟;玻片法2~8分钟。

8.蛋白质:

总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

成人80~120毫克%;儿童80~100毫克%。

10.总胆固醇:

成人100~230毫克%;6岁以上儿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

比色法<5.45毫当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转氨酶:

定量法2~40卡门氏单位。

13.肝功能:

黄疸指数2~6单位;总胆红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浊度0~6单位;硫酸锌浊度2~12单位。

红细胞系参考值

红细胞(RBC):

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血红蛋白(HGB):

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比容(Hct,又称红细胞压积PCV):

男性0.40~0.50L/L,女性0.37~0.48L/L

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

82~92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5%~14.5%

如果您的结果有异常,其参考值意义如下: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RBC和HGB可出现分离。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个月献血200~300ml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多种原因可使RBC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和HGB的数量减少或增加,或质量发生变化。

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GB)的含量

相对增多:

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GB增多。

绝对增多:

可能是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病或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可使RBC及HGB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多,属于病理性增多。

减少:

临床上RBC及HGB减少是很常见的,且病情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GB的含量是一致的,成年男性HGB小于120g/L(女性HGB小于110g/L)为贫血。

临床根据其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

轻度:

HG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g/L;

中度:

HGB小于90g/L但大于60g/L;

重度:

HGB小于60g/L但大于30g/L;

极度:

HGB小于30g/L。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两种。

生理性贫血:

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造成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GB较正常成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RBC与HGB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病理性贫血:

产生病理性贫血主要有3方面原因:

⑴红细胞生成减少。

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过多。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如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引起的慢性失血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

还有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致贫血。

这一类贫血虽伴随着有关疾病继发,但不可忽视,有些恶性疾病就是因为贫血的症状而被诊断出来。

相关检查

RBC、HGB降低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

检查贫血类型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检查是否有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各种肿瘤(肿瘤五项检查)、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肾炎(尿常规、肾功能检测)。

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检查

参考值:

魏氏法成年男性:

0~15㎜/一小时末;成年女性:

0~20㎜/一小时末

潘氏法成年男性:

0~10㎜/一小时末;成年女性0~12㎜/一小时末

克氏法成年男性:

0~8㎜/一小时末;成年女性0~10㎜/一小时末

临床意义:

增快:

在临床上血沉增快较为常见,魏氏法无论男女其血沉值达25㎜/一小时末,为轻度增快;达50㎜/一小时末时为中度增快;大于50㎜/一小时末为重度增快。

血沉增快分为生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3种。

生理性因素:

多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加快。

技术性因素:

测定时如温度变化较大、血沉管或血沉架倾斜也会使血沉加快。

病理性因素:

各种炎症,如肺炎、脑膜炎、风湿热、猩红热、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组织损伤及坏死:

如较大型手术、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

如肺癌、肝癌、淋巴瘤、白血病等;高球蛋白血症:

可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贫血;高胆固醇血症;金属中毒:

如铅、砷中毒等。

血沉加快对观察慢性炎症,特别是判断疗效很有价值。

鉴于血沉加快多数是因血浆中蛋白质成分改变引起,而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血沉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至少需要1周。

减慢:

血沉减慢意义不大。

但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可致减慢,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使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医生建议

明显增高者需做其他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轻度增高者应结合病史、年龄、性别等情况综合分析增高者动态观察。

如复查中逐渐上升,常提示病情加重,若逐渐下降常提示病情好转。

白细胞参数及其意义

白细胞(WBC):

(4.0~1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N:

0.50~0.70(原用单位50%~70%)

L:

0.25~0.40(原用单位20%~40%)

M:

0.02~0.09(原用单位2%~9%)

E:

0.00~0.05(原用单位0%~5%)

B:

0.00~0.01(原用单位0%~1%)

临床意义:

(一)增加

1、中性粒细胞增加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

寄生虫病。

皮肤病:

如湿疹、剥脱性皮炎。

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些恶性肿瘤。

尤其是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高。

某些传染病。

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在恢复期时则可见暂时性增高,惟有猩红热的急性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是一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较少见类型。

这组疾病包括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

3、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

4、淋巴细胞增多

在儿童时期,淋巴细胞可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的感染。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其他疾病:

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等。

5、单核细胞增加

正常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0.09。

2周内的婴儿可达0.15或更多。

两者均为生理性增多。

(二)病理性减少

1、中性粒细胞

感染性疾病:

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物理与化学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嗜酸性粒细胞

其临床意义较小,可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在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的极期,因机体应激反应增高,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又重新出现。

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发展到完全消失,则表明病情严重。

3、淋巴细胞

应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蛋白等的治疗。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