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docx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1课人类的形成编号:
9L001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掌握“完全形成的人”的四个进化阶段及世界三大人种的形成原因。
2.了解氏族、氏族社会,掌握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3.正确对待人种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从古猿到人的演进、氏族社会的产生和特点
难点:
从古猿到人的演进
三、学法指导:
利用文中的图片资料增强了解;利用地图增强空间观念;运用表格增强直观性;古今知识联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
()
A.170万年前的中国元谋人B.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
C.亚洲早期智人D.非洲埃及人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进化阶段。
3.人种:
______________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______________,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异同点:
项目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婚姻状况
社会地位
生产力水平
共同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要点:
氏族社会
有人说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是生产力的倒退,这种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
(三)达标检测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直立行走B.能否使用火
C.能否制造工具D.能否使用工具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B.氏族社会
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
3.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共享人间亲情是每个家庭的追求。
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的情况出现在()
A.母系氏族社会时期B.晚期猿人阶段
C.早期猿人阶段D.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4.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的产生的标志是()
A.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出现B.私有制的产生
C.私有制度和奴隶制度的发展D.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的出现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定居下来,人类形成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了部落。
因为当时婚姻状况使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二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婚姻制度的进步使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原始社会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此时妇女地位如何?
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原始社会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此时妇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盘点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编号:
9L002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金字塔的建造,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古代文明与大河流域的关系;《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
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阶级性和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性。
三、学法指导:
利用文中的图片资料增强了解;利用地图增强空间观念;运用表格增强直观性;合作研讨分享他人成果。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古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地理位置
发源地
国家出现时间
国家统一时间
文明标志
从以上表格归纳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2.汉谟拉比的贡献。
(1)公元前18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点:
制定者、目的、等级、实质和影响。
(二)合作探究
探究要点:
大河流域的人类文明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已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痕迹,请你探究一下这三个文明古国消失的原因。
(三)达标检测:
1.(2013·泰州)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黑色玄武岩圆柱,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民法典》C.《隋律》D.《唐律疏议》
2.(2013·赣江)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农田里劳动
3.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
“不看_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横线上应填()
A.金字塔B.尼罗河C.卡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
4.古代埃及从公元前3000年统一到公元前6世纪灭亡,先后共经历了多少年()
A.约4000年B.约3500年C.约3000年D.约2500年
5.学习完世界古代文明后,为方便记忆,小明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不符合史实,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漫步世界文明古国,驻足古代印度庄严的金字塔前,它好像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触摸着阿拉伯文明留下的冰冷的法典石柱,似乎看到了阿育王的冷峻的面容,感受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压迫啊,古巴比伦的种姓制度。
但这是文明,注定与历史一起变成永恒。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五、盘点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编号:
9L003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
2.通过评价伯利克里改革,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梳理古代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从扩张到衰亡的演变过程,培养纵向梳理、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难点:
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
三、学法指导:
简易线索理清发展过程;利用地图增强时空概念;合作研讨分享他人成果。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写出古希腊发展简史:
公元前2000年左右→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
2.伯利克里统治期间雅典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表现、原因、启示。
3.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写出古罗马发展简史: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27年→395年→476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古代希腊文明起源为什么不同于东方文明?
2.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
为什么?
(三)达标检测
1.(2012·菏泽中考)它有曲折的海岸线,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拥有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A.古巴比伦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
2.汉朝时,中国人称罗马为()
A.大秦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D.雅典
3.木马计的故事出自哪个古老的文明()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
4.(2012·汕头中考)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B.国会C.最高法院D.大陆会议
5.识读下图
图一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图二通途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古代欧洲哪个地方民主政治的情况?
(2)图一中坐着的是该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执行官,你知道他是谁吗?
请你说一说该国全盛时期的表现。
(3)图二为该国“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标志禁行的人有哪些?
(4)该国民主政治是否完美?
有哪些缺陷?
5、盘点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编号:
9L004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奴隶制国家大和及其统一日本的时间,理解记忆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在位天皇、主要内容及意义。
2、识记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时间、创立者、圣地、影响及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间,理解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作用。
3、培养自己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穆罕默德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难点:
大化改新与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伊斯兰教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简易线索理清发展过程;合作研讨分享他人成果;小论文展示学习成果。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完成下题:
(1)1世纪前后:
(2)5世纪:
(3)7世纪中期:
2.大化改新
(1)背景:
六七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政变成功,新上台的_________________,颁布改新诏书,________________开始了。
(2)内容:
政治上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___,以才选官;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部民转为公民,__________________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
2、写出有关伊斯兰教的大事年表。
7世纪初→622年→630年→63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3、纵观自古以来的中日关系,你有哪些认识?
4、试分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三)、达标检测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2.一位唐朝的僧人,在68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当时的日本叫大和B.当时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当时日本由苏我氏父子专权D.当时日本土地归国家所有
3.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B.把部民转为公民
C.废除世袭制,以才选官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4.(2012年·重庆中考)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地点是()
A.亚历山大B.麦地那C.麦加D.大马士革
5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为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7世纪,一群带着追求与责任的日本人坐着“遣唐使船”,跨越大海,来到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朝。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艘重现当时情景的仿真“遣唐使船”驶入中国上海港口,来到上海世博会。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那个辉煌的时代,怀念起那些推进中日交流的先驱。
(1)通过学习与改革,日本实现了崛起。
简述大化改新对日本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启示。
(2)假如你是7世纪40年代大和的遣唐使,请对比当时大和与唐朝社会现状,上书天皇,力劝他改革。
(3)近年来,中日关系摩擦与争议不断,你怎样看待中日关系?
5、盘点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课题:
中古欧洲社会编号:
9L005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及影响。
2.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天主教廷的特点(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归纳)
3.识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历史意义;将西欧城市与我国宋代城市相比较,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别,培养横向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4.识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借鉴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教训,增强历史责任感,知道应当如何在国家繁盛的情况下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三、学法指导:
图示法和表格法增强直观性;历史的横向比较培养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
(
(一)自主学习
1.查理·马特改革(______世纪______期)
(1)内容:
改革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基督教会的地位和影响。
经济:
政治:
文化:
3.阅读课文“西欧城市重新兴起”部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时间:
(2)典型的城市:
(3)城市争取自治权斗争的方式和典型例子:
(4)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4.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拜占庭帝国。
6世纪,拜占庭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___________________年,君士坦丁堡被___________________攻陷,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
(二)合作探究
1.31页动脑筋。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丕平献土B查理·马特改革
C.罗马帝国扩张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2.(2013·黄石)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封建主与附庸之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起D.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2013·威海)“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B.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4.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来源于()
A.富裕商人和银行家B.地主和骑士C.教士和主教D.农民和城市市民
5.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一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欧哪一制度的特点?
这种制度源于哪次改革?
(2)材料一、二反映封建主和附庸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和中国封建制度有何不同特点?
5、盘点提升
九年级历史上导学案
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编号:
9L006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培养运用地图辅助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比较三次战争的异同,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战争具有双重性,培养学生反对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难点:
如何辨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
运用地图和插图,培养识图能力;列表比较三次征服战争。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战争与征服”的表格:
战争与征服
亚历山大东征
时间
公元前5世纪
征服地区
结果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影响
一方面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共同认识
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但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
(二)合作探究
1.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的异同点
相同点
性质
方式
都采用了暴力入侵的方式
影响
不同点
方式
结果
2、有人说古代世界的暴力冲突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有人说古代世界的暴力冲突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三)达标检测
1.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
“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槛上面,在这个世界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
”“这一战”是指()
A.布匿战争B.伯罗奔尼撒战争C.希波战争D.亚历山大东征
2.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请你判断他应该生活在()
A.罗马帝国时代B.汉谟拉比时代C.伯利克里时代D.埃及的胡夫时代
3.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
“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
对野蛮的征服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景象?
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大秦”是世界史上的哪个国家?
(3)材料三能说明什么?
用学过的知识举例回答。
5、盘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