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3432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docx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

1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卫生安全保健工作方案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欢喜的心情回到了美丽如初的校园,寂静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已恢复往日的热情与生机,欢声笑语又荡漾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家长的陪伴下有序地进行体温检测,教室门口老师对孩子进行二次体温检测以及晨检,构筑一道健康防火墙。

晨间活动、入厕、盥洗、午餐、午休……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老师们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渗透式教育,为幼儿的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做有力指引。

学校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防疫管理制度,保证了复学前园所的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为开学做好了全面准备。

幼儿生性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因为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经常会发生如摔倒、烫伤、骨折等突发意外事件,那么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下面方案如下:

一、常见外伤

(1)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

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

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

2口,并用消毒水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

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

(2)扎刺的处理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

竹刺、木刺扎人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

具体处理办法是:

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

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

具体处理办法是: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

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4)挤伤的处理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具体办法是:

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

3苦。

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

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5)碰伤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为:

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

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可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6)跌伤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段时间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

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数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7)骨折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

4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8)头部摔伤幼儿玩耍时摔伤头部,不为少见,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

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以达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要对幼儿进行24小时的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①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②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③头部剧烈疼痛④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⑤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

注意:

教育幼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及时告诉老师。

(8)烫伤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

(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持水温在35度-40度左右即可。

(2)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应提前烧开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

(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幼儿良好秩序,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开饭时应事先把碗分发到桌子中间,然后分别将饭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感觉温度可以,再请幼儿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餐。

如果发生烫伤,不要惊慌,迅速将幼儿带到冷水龙头前

5用冷水冲患处几分钟,冷却处理后,请保健医生根据情况做出处理。

(9)口腔、鼻腔、耳道、眼内、阴道异物处理。

(1)口腔异物。

幼儿就餐时由于神经系统不尽完善,调解机制较差,如果没有好的进餐习惯和秩序,吃饭讲话、打闹、不专心,容易将鱼刺、鸡骨等卡在咽部。

发生这种情况后老师不要用让幼儿吃口饭,或喝口醋等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引起其他疾患。

老师应细心了解情况,让幼儿张开嘴仔细察看,或带到保健室处理,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取出。

(2)气管异物。

幼儿有时会将比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着玩,一不留神或讲话时突然卡到气管里,这时,教师要迅速将幼儿倒提起来,双手提住幼儿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呕吐出来。

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有时瞬间就会夺去幼儿生命。

应当边救治边请保健医生,并及时送往医院。

(3)幼儿有时也会模仿别人流鼻血塞棉球现象,将能够填入的纸球、黄豆等物品塞进鼻腔、耳朵。

小女孩看到母亲上厕所换卫生巾,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人越躲闪,她越好奇,也找块纸模仿叠成一个小块塞到屁股里。

这样的例子很多,发现后一定要请医生及时处理,不可大意。

(4)幼儿眼异物最为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东西。

异物人眼后,可粘在险结膜的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

6的则嵌在角膜上。

对于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

让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

教师清洁双手后,方可为幼儿处理。

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去。

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

翻上眼皮的方法是:

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向上翻即可。

若运用以上各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平时应注意培养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不用脏手揉眼,不互相扔沙子,眼睛不舒服时应立即告诉老师。

(10)止鼻血幼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发热时鼻粘膜充血肿胀,血管脆性增加鼻腔异物。

止鼻血时需注意:

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

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11)虫咬伤夏秋季节蚊虫增多,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幼儿中较多见的有被蚊子叮咬、蜂类蛰伤、洋辣子刺伤。

蚊子咬伤时可用清凉油、绿药膏、酒精、氨水等涂于患处。

蜂和洋辣子刺伤时,伤口处疼痛红肿,此时4可先

7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涂于伤处。

若为黄蜂蛰伤,可将食醋涂于伤处。

二、惊撅(抽风)幼儿出现惊厥的原因很多,高烧惊撅较为常见,如患上感、流脑、中毒性痢疾等均会使幼儿高烧,进而惊顾。

此外,由于幼儿缺钙而引起的手足抽搐,或患有颇痈、低血糖或中毒等也会引起幼儿惊厥。

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惶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

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病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人气管。

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

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人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擦去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8

注意:

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

当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

三、孩子突然晕厥一是小孩平时身体很好,在玩耍时突然倒地晕厥,喊他(她)名字也没有反应,四肢一抽一抽的,口里还不时有些白泡泡涌出来,这种情况必须马上送医院。

二是小孩在安静状态下突然晕倒,心跳忽快忽慢,脸色变白,这种晕厥非常凶险,甚至可以出现猝死。

三是小孩本身就有先天性心脏病,平时活动一会儿就喜欢蹲下来休息一阵,一旦出现晕厥,意味着小孩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或者小孩的先心病刚做完手术,出院还不到一周,突然出现晕厥,这种情况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要马上去医院。

四是如果小孩年龄比较小,心跳一直都比较快,但平时安静时看起来,和别的小朋友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恰逢特别高兴,或者是哭得很厉害,或者和别的小朋友玩运动游戏玩得很尽兴,突然晕倒,嘴唇变乌,这种情况意味着小孩可能出现了快速的可致命的心律失常。

五是如果小朋友能自己说左胸好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而且呼吸困难,或者感到左臂麻木,左肩疼痛,感到喉头"堵得慌",要马上去医院急诊检查。

9

当然,不论出现何种晕厥,最好马上就近去正规医院检查处理。

因为即便是一些良性的晕厥,对小孩而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晕厥是过去一直没有异常,突然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促使脸色发白、呕吐、眩晕,甚至意识不清。

过度疲劳、长时间站立、惊讶、恐慌、外伤等精神或肉体上的刺激,都会引起此现象,幼儿到学童期的孩子更为多见。

急救处理:

(1)放低头部,抬高脚部使其静躺,解开衣服纽扣,松缓带子。

(2)以纸条刺激鼻孔为了恢复患者意识,可以纸条刺激鼻孔,恢复后,让其饮用糖水、咖啡。

(3)保持体温盖上毛毯保温,如果意识尚未恢复,请接受医生治疗四、中暑日光长时间照射幼儿的头部或天气过于暑热,可致使幼儿中暑,从而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

应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2)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3)让病儿喝一些清凉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等。

10

注意:

炎热的夏季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应避开早10点半至下午2点半,因为此时的阳光正处于最灼热的阶段。

炎热季节幼儿可在树荫或阴凉下游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天气炎热时教师应提醒幼儿多喝水。

五、冻伤幼儿冻伤多为轻度冻伤,多见于耳朵、面颊、手、足等处,仅伤及表面,局部红肿,有痛和痒的感觉。

可用冻疮药膏涂于局部。

由于受冻处常易复发,不易根治,因此,建议家长平时应注意幼儿不要穿过小的鞋子,洗手后将手仔细擦干,脚爱出汗的幼儿应及时换掉汗湿的鞋垫或袜子,并注意经常按摩手、脚、耳、鼻等处。

六、幼儿走失幼儿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因为到班上与老师小朋友交往中发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来园时没有讲好条件,送到班上后趁老师不注意,也会返回去找爸爸妈妈。

或者在一日活动中某一时刻在院中玩耍,出于好奇从大门口溜走。

要教育幼儿懂得发生问题求助于老师解决,老师是幼儿最信赖的人:

牢记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自己所在的幼儿园。

孩子无论在教室,还是在院中游戏,应该始终在老师的视线之中。

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师都应该及时清点人数,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

特别要强调的是外出散步参观,要善于组织管理幼儿,俩人手拉手排成队,能力差的幼儿要和班上能力发展好的孩子手拉手。

出发前讲清楚纪律要

11求、教学目的要求。

外出参观、散步前,教师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环境,周围的建筑环境,设计好路线,然后才能组织幼儿外出,一个老师在最前面,一个老师殿后,步伐不能太快,压住排头的速度,并随时清点人数。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时要随时掌握幼儿的兴趣反应等。

总之安排外出参观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树立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措施,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必须时刻考虑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经常向幼儿传授安全常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理自卫能力和应变能力。

2.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保护。

体育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身体条件和个性特征,安排适当的活动项目,精心准备和检查活动器材,对不适合某一运动的幼儿不要强求一律,对适合的幼儿也要注意保护。

教师一定要有计划组织参与到幼儿的活动当中,将幼儿的活动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尽职尽责。

3.掌握幼儿情绪变化,防止游戏向不利于幼儿安全的方向转化,注意发现情绪不稳定或出现渲泄情绪,特别要及时提醒神经兴奋的幼儿安静下来。

幼儿玩耍时与同伴发生争执吃了亏,会做出报复行为,老师要特别注意重点保护。

12结经验教训,开展安全无事故月活动4.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检查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

看出作者很善于观察!

棋盘小学

疫情后开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前,正值武汉病毒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疫情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二、工作目标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

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发热或与武汉人接触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在钉钉定或微信群报告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家长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

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

每天七点半前在班级微信群报告症状,如果出现发热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

三、工作措施开学前

1、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下河乡中心学校报告。

2、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3、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4、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后方可返校。

5、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的储备。

6、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7、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开学后

8、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下河乡中心学校报告。

分年级分时间进出学校上课。

9、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10、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加强通风换气。

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如使用电风扇,应当保证电扇供风安全,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11、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应当保持教室、餐厅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

对门把手、水龙头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

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13、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14、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15、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6、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17、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

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

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8、加强因病缺勤管理。

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

19、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20、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

示范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

出现疑似症状后

21、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

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22、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23、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24、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

25、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七、领导小组

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武明杰

副组长:

各班主任

组员:

全体教师

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具体负责宣传、防控工作信息报送.

摒弃了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