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docx
《基础会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教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六大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包括的基本内容
2、掌握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烽火猎头专家认为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知识链接: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这种潜力既可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可以来源于非日常经营活动。
带来的经济利益,即可以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直接流入,也可以是转化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间接流入,还可以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
凡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前期已确认的资产项目,如果预期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作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资产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拥有从资产中获取预期经济利益的权利。
有些情况下,虽然企业不享有一些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实际控制这些资源,同样也能够从这些资源中获取经济利益,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由企业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重要提示: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主要有:
(1)库存现金。
即企业存放在财会部门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
即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3)交易性金融资产。
即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以赚取差价为目的所购的有活跃市场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等。
(4)应收及预付款。
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它应收款等。
(5)存货。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原材料、周转材料等。
2、非流动资产。
即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主要有:
(1)持有至到期投资。
即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即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外的金融资产。
(3)投资性房地产。
即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4)固定资产。
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有形资产。
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5)无形资产。
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负债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知识链接: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企业目前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实义务,履行义务时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
3、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结果。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商品、使用劳务、接受贷款等。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重要提示: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
1、流动负债。
即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长期负债。
即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知识链接: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既包括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即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留存收益。
即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重要提示: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
1、实收资本(股本)。
即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部分。
2、资本公积。
即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盈余公积。
即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等。
4、未分配利润。
即企业留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四、收入
(一)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知识链接: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由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形成。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等。
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
3.、收入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因收入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使得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符合收入的定义,确认收入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重要提示: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三)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
1.主营业务收入。
又称基本业务收入。
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
例如:
工业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
例如:
材料的让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五、费用
(一)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知识链接: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发生。
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用等。
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费用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包括所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
3、费用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费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使得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符合费用的定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费用: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重要提示:
1、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2、费用的确认应当注意:
(1)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三)费用的分类
1、营业支出。
即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
营业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发生的生产(劳务)成本。
知识链接: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2)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
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2、期间费用。
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和为组织商品流通而发生的进货费用。
由于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联,则期间费用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应全额予以抵减。
3、资产减值损失。
即资产已发生的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减值损失。
六、利润
(一)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业绩;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影响,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二)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重要提示: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三)利润的分类
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营业利润。
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损失)后的余额。
2、利润总额。
即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差额后的余额。
3、净利润。
即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差额。
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分别作了详细说明。
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是表明企业会计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代数方程表达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成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一、会计基本等式
一个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或是材料、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等等。
资产是企业正常经营的物资基础。
通常,企业的资产主要依托投资者的原始投入。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向债权人举债的方式获取资产。
显而易见,企业的资产无外乎投资者和债权人这两大途径。
权益,是指资产的提供者对企业资产所拥有的权利。
权益和资产密切相联,是对同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所进行的表述。
资产表明的是企业经济资源存在的形式及分布情况。
而权益则表明的是企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利益的归属。
因此资产与权益从数量上总是相等的,有多少资产就应有多少权益,用公式表示即为:
资产=权益
由于企业资产的出资人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因而对资产的要求权自然分为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债权人权益,即负债,要求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
投资者权益或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抵减负债后的净资产所享有的权利。
所有权与债权人享有的索偿权从性质上完全不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有索偿权,投资者提供的资产一般不规定偿还期限,也不规定企业应定期偿付的资产报酬。
但享有在金额上等于投入资本加上企业自创立以来所累计的资本增值。
因此,所有者权益又称净权益,权益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
用公式表示即为: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基于法律上债权人权益优于所有者权益,则会计恒等式表达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会计基本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
它表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
这一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企业运用债权人和投资者所提供的资产,经其经营运作后获得收入,同时以发生相关费用为代价。
将一定期间实现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就能确定该期间企业的经营成果。
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如前所述,凡是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凡是费用,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此在会计期中,会计恒等式又有如下的转化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收入与费用两大会计要素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依据配比原则并通过结账形成利润,最终转化为所有者权益。
因此,在会计期末,会计恒等关系又恢复至其基本形式,即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关系构建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可以总括地反映企业某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例如图表2-1是某企业200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的简化格式。
举例说明:
图表2-12007年12月31日单位:
元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
银行存款
900000
应付账款
500000
应收账款
600000
短期借款
存货
实收资本
固定资产
盈余公积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案例分析:
从上述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了解到这家企业的资产合计元为,这一资产总额由两个方面的权益构成,一是债权人提供的元(负债)和所有者提供的元(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特征就是企业的资产总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相等。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复杂多样,但从其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业务事项主要有九种基本类型:
资产项目此增彼减;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项目此增彼减;所有者权益项目此增彼减。
现以前例企业2007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事项为例,对上述九类基本业务事项做出具体说明。
(一)资产项目此增彼减
【例2-1】企业以银行存款30000元购入设备一台。
这笔业务使该企业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该企业因这一项投资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两者金额均为3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2所示:
图表2-2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30000
-3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二)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例2-2】企业赊购材料10000元。
这笔业务增加了材料,即存货资产。
同时,也使企业的负债中的应付账款项目增加,两者的金额均为1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3所示:
图表2-3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10000
+1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三)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2-3】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元。
这笔业务使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同时也使得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两者金额均为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4所示:
图表2-4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
+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四)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例2-4】企业以银行存款40000元偿还前欠的材料购货款。
这笔业务使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而这一减少的存款正好予以弥补应付账款,使负债也发生减少,两者金额均为4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5所示:
图表2-5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40000
-4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五)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例2-5】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0元分配股利。
这笔业务使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同时利润分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两者金额均为2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6所示:
图表2-6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20000
-2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六)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2-6】企业宣告分派股利25000元。
这笔业务由于股利未付,使企业负债中的应付股利增加,同时通过利润分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两者金额均为25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7所示:
图表2-7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25000
-25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七)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2-7】企业与某债权人达成协议,将其100000元应付账款转为对本企业的投资。
这笔业务使企业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两者金额均为10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8所示:
图表2-8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100000
+10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八)负债项目此增彼减
【例2-8】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80000元。
这笔业务使企业增加了负债项目的短期借款,同时取得的短期借款直接用以冲减短期借款,使应付账款金额减少,两者金额均为8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9所示:
图表2-9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
+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80000
-8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九)所有者权益项目此增彼减
【例2-9】企业以盈余公积300000元转增资本。
这笔业务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减少,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另一个项目实收资本增加,两者金额均为300000元。
这笔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10所示:
图表2-10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300000
-3000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上述九种基本业务类型可作如下的汇总表示:
图表2-11会计汇总类型一览表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9
+、-
重要提示:
上述会计事项的九种基本类型,使得会计基本等式两边发生同增或同减的数目变化(第2、3、4、5),或是会计基本等式一边发生此增彼减数目变化(第1、6、7、8、9)。
但无论是上述那一种情况,均不会破坏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恒等关系。
实际中,还可能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的情形。
【例2-10】企业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50500元,其中50000元以转账支票支付,余款以库存现金付讫。
这笔经济使企业资产项目中的固定资产增加50500元,银行存款减少50000元,库存现金减少500元。
这笔业务处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图表2-11所示:
图表2-12单位:
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前
经济业务事项引起的变动
+50500
-50000
-500
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
虽然这笔业务涉及到两个以上的项目,但总体上仍属于资产项目此增彼减的基本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