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314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网络构建

备考指导

本专题复习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1)熟练判读地质剖面图,掌握褶皱、断层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特点,了解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2)结合示意图或景观图,掌握流水地貌、风成地貌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学说

K

 

(2018·陕西安康二模)崮,是一种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

高度在10至100m之间。

下图为山东枣庄市抱犊崮。

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十几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诉说着远古的繁盛,擎天一柱一指峰展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美丽的石钟乳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读图,完成

(1)~

(2)题。

(1) 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 A )

A.石灰岩B.页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2) 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B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B.海水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海水沉积-隆起抬升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美丽的石钟乳,石钟乳属于石灰岩在流水侵蚀后形成的沉积地貌,因此,选A。

(2)石灰岩的形成是古代珊瑚遗体堆积形成的,说明过去该地为海洋,有大量珊瑚虫存在,为海洋沉积地貌,后来随着地壳抬升,隆起出露地表,后随着外力侵蚀形成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故选B。

H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方法技巧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

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2.板块构造理论

内容

理论

要点

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图示

解释与运用

板块

张裂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

板块

相撞

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

X

 

(2018·辽宁大连一模)在云南省的腾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B )

A.为图中的B类岩石B.为图中的C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2)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B )

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解析】 

(1)铺设的黑色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D是沉积岩。

A能够形成B、C,说明B是侵入地壳上部形成的花岗岩,C是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

A是岩浆,变质岩高温熔化形成岩浆,E是变质岩。

为图中的C类岩石,B对,A、C、D错。

(2)玄武岩有气孔,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B对,A错。

岩石孔隙中蓄藏水分,不会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C错。

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D错。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K

 

(2018·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C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 C对:

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受岩浆高温作用影响,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A错:

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B错:

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

断层——上覆沉积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因此,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

D错:

石灰岩中的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

H

 

1.常见地质构造与地貌关系

地质

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基本特点

形态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

老关系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

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下图所示:

3.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1)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示的地

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X

 

(2018·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

(1)~

(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 )

 

 

 

  A  B C D

【解析】 根据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地层新老关系可判断,中间新(P)两侧老(C),为向斜构造;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从甲地到乙地地势为低-高-低。

故选A。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

A.志留系B.石炭系

C.二叠系D.第四系

【解析】 图中显示,丙处为泥盆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在此处往下钻探,只能发现比它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K

 

(2018·全国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

(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

A.T0B.T1

C.T2D.T3

【解析】 A对:

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

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

B、C、D错:

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解析】 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

故选A。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D )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解析】 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而且图示河岸坡度陡缓相间分布,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故选D。

H

 

图示法对比分析不同侵蚀、堆积地貌的形成

1.河流不同河段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的差异对比。

2.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2)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方法技巧

外力作用形成地貌的形成因素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

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

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地区:

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堆积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X

 

(2018·陕西榆林四模)河口海岸线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近百年来辽河河口海岸线变化。

据此完成

(1)~(3)题

(1)辽河河口海岸线( C )

A.1909~1945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B.1945~1979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C.197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D.2003~现今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2)辽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说明( A )

A.辽河上游侵蚀作用较强B.辽河上游堆积作用较强

C.辽河河口潮汐侵蚀较强 D.辽河河口潮汐堆积较强

(3)辽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将( B )

A.导致海水倒灌 B.不利于港口建设

C.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D.使黄海面积缩小

【解析】 

(1)结合图示,辽河河口海岸线1909~1945年大体向海洋方向推进,但并不是全部;197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选C。

(2)由图可知,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泥沙源于地表侵蚀作用的增强,反映辽河上游侵蚀作用较强,选A。

(3)由图可知,辽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表现为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反映辽河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不利于港口建设。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解析】 D对:

由图可知,甲地岩石为砂岩,乙地岩石为页岩,丙地岩石为石灰岩,由于三类岩石的质地、坚硬度不一样,导致受到外力侵蚀的程度不一样,以致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类型。

A错:

图示为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属小区域范围,年降水量的差异不大。

B错:

由岩层弯曲形态可以判断,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质构造不存在差异。

C错:

图示为广西某地,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差异不大。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解析】 A对:

由材料“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可判断该地区地壳经历过两次间歇性抬升。

B、D错:

若该地区经历过持续性抬升或持续性沉降,就不会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C错:

若该地区经历过间歇性沉降,则该地地势间歇性降低,水位将会抬升,不会出现古河床沉积物。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D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C )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解析】 本组题以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内外力作用影响地表形态演化的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对地质考查中获取的地质数据图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第3题,要求考生推测X区和Y区产生分异的主要原因,容易题。

据图可知,断层处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

后来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表层的玄武岩层,再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故D选项正确。

第4题,要求考生推测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难度中等。

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选项正确。

(2018·河南新乡三模)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

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

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

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D )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C.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6.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B )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

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

7.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B )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

A.①③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5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选D。

第6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

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错、②对。

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③对。

该图为黄河蛇曲,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地处凸岸,侵蚀作用弱,④错。

8.(2018·山东烟台适应性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

库赛湖的年纹层是由不同季节形成的粗颗粒层和细颗粒层交替形成。

粗颗粒物质组成磨圆中等、分选性差,具有明显的风力搬运特征;细颗粒层矿物颗粒较细,除细沙、黏土外,还含有大量的枝角类辟片和生物壳体,具有明显的流水搬运特征。

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1)库赛湖属于构造湖,形成初期水深坡陡,但现在东南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据图推测原因。

(2)判断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并分析形成过程。

(3)年纹层M较常年偏厚,请分析原因。

【答案】 

(1)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使得坡缓水浅。

(2)粗颗粒层沉积于春季。

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物质在冰面堆积,等到春季湖冰融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

(3)M层为细颗粒层,为夏季流水沉积。

该湖的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M层对应年份夏季气温偏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湖泊沉积物多,细颗粒层较厚

【解析】 

(1)据图可知,湖泊东南部坡缓水浅,这是因为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所致。

(2)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物质在冰面堆积,等到春季湖冰融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因此,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为春季。

(3)年纹层M为细颗粒层,细颗粒层厚,说明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多,应该是流量偏大。

结合材料可知,该湖的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融水的量与气温关系密切。

M层厚,说明M对应年份夏季气温特别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湖泊沉积物多,细颗粒层较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吉林实验中学九模)下图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地质剖面示意图。

地幔中的岩浆具有强烈上升趋势的位置,称为热点,黄石湖通过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

读图,回答1~2题。

1.黄石湖是( A )

A.火山湖 B.内流湖

C.冰蚀湖 D.咸水湖

2.下列叙述正确的( D )

A.黄石热点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黄石火山口地表岩石为花岗岩

C.黄石河属于内流河

D.黄石热点的上升岩浆来自软流层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黄石湖是在火山口附近形成的湖泊,不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黄石湖通过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则说明黄石湖是外流湖,属于淡水湖,不是咸水湖。

故选A。

第2题,图中黄石热点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黄石火山口地表岩石是属于喷出型的岩浆岩,多为玄武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黄石河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相通,属于外流河;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

故选D。

(2018·新疆乌鲁木齐三诊)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有一处干热河谷,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

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下图为澜沧江河畔盐田位置及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盐田晒盐的旺季与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分别是( B )

A.1~3月 4~6月 B.4~6月 7~9月

C.7~9月 10~12月 D.10~12月 1~3月

4.该盐田开发历史悠久,推测其盐业资源的形成条件是( D )

A.现代盐湖广泛发育  B.干热气候有利于盐矿形成

C.盐矿埋藏浅,便于开采D.地质构造便于盐井卤水形成

【解析】 第3题,晒盐需要强烈的太阳辐射,较高的温度利于蒸发;该地在西藏海拔高,1~3月,10~12月气温低,蒸发弱不利于晒盐;7~9月是雨季不利于水分蒸发;4~6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气温较高利于蒸发,利于晒盐。

第4题,由于地壳运动,(在盐矿层)形成断裂层,地下水在断层带富集,地下水与盐矿层接触,盐矿溶入地下水,使得断层带附近形成卤水。

(2018·湖北武汉四月调研)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

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 D )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

6.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D )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 B.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峡谷处在火山地震带上 D.该河流走向受断裂带控制

【解析】 第5题,读材料可知: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即内力抬升后遭受流水下切侵蚀,是自上而下逐渐侵蚀形成的,读图可知,位于最上方的盘状宽谷是最先形成的,位于最下方的V形峡谷是最后形成的,选D。

第6题,读图可知,石柱与孤峰哪个先形成不能判断,A错。

读材料可知: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故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B错。

由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太行峡谷并不在火山地震带上,C错。

断裂带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成峡谷,故D正确。

(2018·广东深圳二调)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

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

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

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8.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D )

A.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地壳运动

9.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B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 第7题,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可知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可知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

故描述错误的是C选项,答案选C。

第8题,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由于地壳活动,使得F1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

故答案选D。

第9题,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位于河流的东侧,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修建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这样河水可以自流,工程量小。

故答案选B。

(2018·泄露天机押题卷一)黄河口输沙量多少直接影响黄河三角洲岸线和面积变化。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1985年、1986~1995年和1996~2009年三个阶段岸线和面积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黄河三角洲岸线和面积增长速率总体特点是( C )

A.先递增后递减 B.先递减后递增

C.呈逐阶段递减 D.呈逐阶段递增

11.影响黄河口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流域内气温变化B.流域内坡降变化

C.流域内降水量变化  D.流域内人口数量变化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虚线斜率判断可知,三段虚线斜率都不断变小,说明黄河三角洲岸线和面积的增长速率在1976~1985年、1986~1995年和1996~2009年三个阶段呈现逐阶段递减,也就是总体呈现增长变慢趋势。

第11题,黄河流域降水量是影响黄河口输沙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通常流域降水量的年际波动与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