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2822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

题型:

【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目录: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谪,贬官。

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2、【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6、【属】同“嘱”,嘱咐。

7、【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10、【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

晖,日光。

11、【大观】壮丽景象。

1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至、到达。

15、【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6、【骚人】泛指文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得无,表推测。

18、【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19、【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0、【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1、【开】指天气放睛。

22、【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5、【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2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28、【景】日光。

29、【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31、【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32、【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汀,小洲。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5、【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36、【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37、【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璧,圆形的玉。

38、【何极】哪有尽头。

39、【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宠,荣耀。

偕,一起。

40、【把酒临风】端着酒,迎着风。

把,持、执。

41、【求】探求。

42、【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4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5、【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

庙堂,指朝廷。

46、【处江制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如果没有。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

(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虽然如此,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翻译: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翻译: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1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的作者:

范仲淹,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答:

“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3、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

(用原文回答)

答:

“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

二者之为: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

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

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

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答: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8、“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

答: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11、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答: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29、【谓】为,是。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4、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翻译: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三、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

欧阳修(1007-1072),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水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答: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3、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4、“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

其本质是什么?

答:

(1)“山水之乐”;

(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5、太守为什么“醉”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6、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答:

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7、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答:

“醉”和“乐”是统一的。

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答: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9、《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本文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1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翻译: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

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三、课内简答题:

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

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答: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答: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答: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

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答:

这句话谢了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

大雪过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瑟缩,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住了。

这处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字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冷寒意,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表现作者孤傲的情怀。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答:

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衬托出作者之雅,这“痴”字指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雅情雅趣,文末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作者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答:

作者是一个不忘故国的明朝旧臣,是一位贞洁人士。

他不愿与清朝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隐居。

写作时,为了体现他对明朝的怀念,所以写“崇祯五年”。

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答: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答:

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精神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的统一与和谐,全文写景宇宙的空阔和人类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