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2789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docx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aminoacid):

是一类分子中即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的化合物。

2.肽(peptide):

是氨基酸之间脱水,靠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肽键:

是一个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水形成的键,也称为酰胺键。

4.肽键平面(肽单元):

因肽键具有半双键性质,只有α-碳相连的两个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在多肽链折叠盘绕时,Cα1、C、O、N、H、Cα2六个原子固定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6.α-螺旋:

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盘绕一周,形成的右手螺旋,称为α-螺旋。

7.模序(motif):

在蛋白质分子中,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片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为模序。

8.次级键:

蛋白质分子侧链之间形成的氢键、盐键、疏水键三者统称为次级键。

9.结构域(domain):

蛋白质三级结构被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折叠较为紧密的区域,各行其功能,该区域称为结构域。

10.亚基:

有些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才能完整的表现出生物活性,其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11.协同效应:

是指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

如果是促进作用称为正协同效应,反之称为负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pI):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值时,其分子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此时该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分散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凝聚,并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electrophoresis):

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它所带的电荷相反方向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16.透析(dialysis):

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称为透析。

17.层析(chromatography):

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理化性质或生物学性质的不同而使各组分借以分离的分法。

18.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coefficient,S):

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也可以看作是颗粒沉降速度和离心加速度的比值。

19.双缩脲反应(biuretreaction):

是指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产生紫红色络合物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缩合而成的三肽物质,谷氨酸通过γ-羧基与半胱氨酸的α-氨基形成肽键,故称γ-谷胱甘肽,SH表示分子中的自由巯基,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蛋白质和酶分子中巯基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在活性状态。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

许多单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核酸。

2.核苷:

戊糖与碱基靠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

3.核苷酸:

核苷分子中戊糖的羟基与一分子磷酸以磷酯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酸。

4.稀有碱基:

核酸分子中除常见的A、G、C、U和T等碱基外,还含有微量的不常见的其它碱基,这些碱基称为稀有碱基。

5.碱基对:

核酸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鸟嘌呤与胞密啶总是通过氢键相连形成固定的碱基配对关系,因此称为碱基对,也称为碱基互补。

6.DNA的一级结构:

组成DNA的脱氧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称DNA的一级结构。

也可认为是脱氧多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7.核酸的变性: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理化性质改变,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既称为核酸变性。

8.Tm值:

DNA在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变性温度或解链温度,用Tm表示。

9.DNA复性:

热变性的DNA溶液经缓慢冷却,使原来两条彼此分离的DNA链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DNA的复性。

10.核酸的杂交:

不同来源的DNA单链与DNA或RNA链彼此可有互补的碱基顺序,可通过变性、复性以形成局部双链,即所谓杂化双链,这个过程称为核酸的杂交。

1.酶:

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对特异的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是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2.固定化酶:

是将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固定化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并保持酶的高度特异性和催化的高效率。

3.同工酶: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

同工酶存在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

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4.酶的特异性:

酶对催化的底物有较严格的选择性,即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一定的产物。

酶的这种特性称酶的特异性。

5.酶的活性中心:

必需基团在空间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6.酶原及酶原激活:

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称酶原。

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

7.抗体酶:

将底物过渡态类似物作为抗原,注入动物体内产生抗体。

当抗体与底物结合时,就可使底物转变为过度态而发生催化反应。

人们将这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称为抗体酶(Abzyme)。

8.活化能:

反应物分子活化态与常态之间的能量差,即分子由常态转变为活化态所需的能量叫活化能。

9.诱导契合假说:

酶在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近而相互结合。

这一过程称酶-底物诱导契合学说。

10.初速度:

初速度是指反应刚开始时,各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尚未发挥作用,时间进程与产物的生成量呈直线关系时的反应速度。

11.Km值:

Km值是当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单位:

mmoL/L。

12.最适温度:

酶是生物催化剂,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有双重影响。

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酶的最适温度。

13.最适pH:

在某一pH时,酶、底物、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合相互结合及催化反应,反应速度最大。

此pH称为酶的最适pH。

14.不可逆性抑制:

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牢固结合,使酶失活。

这种抑制剂不能用简单透析或过滤方法去除。

酶的活力难以恢复。

这种抑制作用称不可逆性抑制。

15.可逆性抑:

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用简单透析或过滤的方法去除抑制剂,酶的活力得以恢复。

这种抑制称可逆性抑制。

16.激活剂:

使酶从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酶的激活剂。

大多数为金属离子,少数为阴离子。

也有许多有机化合物激活剂。

17.抑制剂:

能使酶分子上的必需基团(主要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但并不使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18.核酶:

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其作用主要参与RNA的剪接。

19.变构酶:

变构酶多亚基组成。

某些小分子物质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变构部位或调节亚基结合,使酶构象改变,从而活性改变。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这种受调节的酶称变构酶。

20.酶的共价修饰:

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这一过程称为酶的共价修饰。

21.酶的Vmax:

在一定pH、、温度和离子强度的条件下,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所得到的速度为酶的最大反应速度。

22.结合酶:

结合酶由酶蛋白和非蛋白的辅助因子组成,二者形成的复合物又称其为全酶,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23.酶活力:

也称酶活性,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以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表示。

单位:

浓度/单位时间。

24.比活力:

即酶含量的多少,定为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一般用U/mg蛋白表示。

糖代谢

1.糖酵解(glycolysis):

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3.磷酸戊糖途径:

6-磷酸葡萄糖经氧化反应和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生成CO2、NADPH、磷酸核糖、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称为磷酸戊糖途径(或称磷酸戊糖旁路)。

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

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由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

由糖原分解为1-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最后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分解。

6.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

由草酰乙酸和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反复脱氢、脱羧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

环。

脂类代谢

1.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脂肪,经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被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2.脂酸的β-氧化:

脂肪酸的氧化是从β-碳原子脱氢氧化开始的,故称β-氧化。

3.酮体: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特有产物。

4.必需脂肪酸: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5.血脂:

血浆中的脂类化合物统称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酯、磷脂及自由脂肪酸。

6.血浆脂蛋白:

血脂在血浆中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脂蛋白是血脂的存在和转运形式。

7.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高于正常人上限即为高脂血症,由于血脂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故高脂血症即为高脂蛋白血症。

8.载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9.LDL-受体代谢途径:

LDL通过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进入组织细胞进行代谢的途径称为LDL-受体途径。

10.酰基载体蛋白(ACP):

脂肪酸合成酶体系中的酰基载体蛋白,是脂酸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脂酰基合成的各步反应均在ACP上进行。

11.脂肪肝:

在肝细胞合成的脂肪不能顺利移出而造成堆积,称为脂肪肝。

12.脂解激素:

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增强,而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

13.抗脂解激素:

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降低,而抑制脂肪分解的激素。

14.磷脂:

含有磷酸的脂类物质称为磷脂。

15.基本脂:

类脂主要是构成膜成分,不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故称基本脂。

16.可变脂:

脂肪储存于脂肪细胞中,受年龄、性别及营养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故称可变脂。

17.脂蛋白脂肪酶:

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水解脂蛋白中脂肪的酶。

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血浆中催化胆固醇与卵磷脂反应,使胆固醇酯化的酶称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在胞液与线粒体之间经丙酮酸与柠檬酸的转变,将乙酰CoA由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用于合成代谢的过程称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20.胆汁酸:

胆固醇在肝脏中的转化产物,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反应称生物氧化。

2.呼吸链:

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多种酶与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为水,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故称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此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4.P/O比值:

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此称P/O比值。

5.解偶联剂:

使氧化与ATP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解除的化学物质称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此类化合物称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催化电子传递的酶类,有特殊的吸收光谱而呈现颜色。

8.混合功能氧化酶:

混合功能氧化酶又称加单氧酶,其催化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另一个氧原子被氢还原为水。

氨基酸代谢

1.氮平衡:

氮平衡是测定摄入食物中的含氮量即摄入氮和粪、尿含氮量即排出氮来研究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的一种实验。

2.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机体需要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摄入的氨基酸,共8种:

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合理调配使用,因所含必需氨基酸可相互补充故可提高其营养价值,此称蛋白质互补作用。

4.内肽酶:

可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肽键的酶称内肽酶。

5.外肽酶:

可水解蛋白质肽链N端或C端肽键的酶称外肽酶,有羧基肽酶和氨基肽酶。

6.蛋白质腐败作用:

食物中一部分蛋白质未被消化,一部分消化产物未被吸收,肠道细菌对其的分解作用称蛋白质腐败。

7.转氨基作用:

在转氨酶催化下,一种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上,生成另一种氨基酸和相应的α-酮酸,此称转氨基作用。

8.氧化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是指L-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脱氨基生成氨和α-酮戊二酸的过程。

9.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或腺苷酸脱氨酶联合作用脱去氨基酸的氨基,此称联合脱氨基作用。

10.多胺:

含有多个氨基的胺类称多胺,有腐胺、精脒、精胺等。

11.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一碳单位。

12.PAPS:

PAPS为活性硫酸根,即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其是活泼的硫酸基供体。

13.SAM:

SAM即S-腺苷甲硫氨酸,又称活性甲硫氨酸,其是活泼的甲基供体。

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机体细胞利用现成嘌呤碱或嘌呤核苷重新合成嘌呤核苷酸过程。

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机体细胞从谷氨酰胺、CO2和天冬氨酸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

3.Lesch-Nyhan综合征:

由于基因缺陷而导致HGPRT完全缺失的患儿。

4.denovosynthesisofpurinenucleotide:

denovosynthesisofpurinenucleotide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是指由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5.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嘧啶碱基或嘧啶核苷为原料,经过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或嘧啶核苷激酶等简单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又称为重新利用途径。

6.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指某些嘌呤、嘧啶、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作用,即为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7.feed-backregulationofnucleotidesynthesis:

feed-backregulationofnucleotidesynthesis 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 指核苷酸合成过程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某些调节酶的抑制作用,反馈调节一方面使核苷酸合成能适应机体的需要,同时又不会合成过多,以节省营养物质及能量的消耗。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关键酶:

关键酶是指在代谢途径中催化单向反应的酶,通常催化的反应速度最慢,故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和速度,也称限速酶或调节酶。

2.变构调节:

某些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使酶蛋白构象改变,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

这种调节作用称为酶的变构调节或别位调节(allostericregulation)。

3.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酶蛋白多肽链上的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chemicalmodification)

4.诱导剂:

能加速酶合成的物质称为诱导剂(inducer)

5.阻遏剂:

能减少酶合成的物质称为阻遏剂(repressor)

6.细胞水平调节:

通过细胞内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对酶的活性及含量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细胞水平调节。

7.激素水平调节:

通过器官或细胞分泌的激素对某代谢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激素水平调节。

8.激素受体:

靶细胞或组织在的能特异识别并结合激素的受体,当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将激素信号传入细胞内而表现出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这类受体即称激素受体(receptor)。

9.整体水平调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神经递质,激素等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这种调节称为整体水平调节。

10.应激:

应激(stress)是人们受到一些特殊的刺激,如创伤、中毒、感染以及情绪剧烈变化等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的“紧张状态”。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1.双向复制:

复制时,DNA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2.端粒:

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

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3.逆转录:

逆转录的信息流动方向(RNA→DNA)与转录过程(RNA→DNA)相反,是一种特殊的复制方向。

4.DNA损伤:

是由遗传物质结构改变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具体指个别dNMP残基以至片段DNA在构成、复制或表型功能的异常变化。

5.proofread:

把错配的碱基水解下来,同时补回正确配对的碱基,复制可以继续下去,这种功能称为校读。

6.单链DNA结合蛋白:

是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同源四聚体,结合单链DNA的跨度约32个核苷酸。

7.DNALigase:

把DNA链3ˊ-OH末端和另一DNA链的5’-P末端连接起来,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

8.逆转录酶:

能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酶。

9.integration:

前病毒基因组通过基因重组,参加到细胞基因组内,并随宿主基因一起复制和表达。

这种重组方式称为整合。

10.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向RNA,再向蛋白质传递的规律。

11.基因表达:

从贮存状态的遗传信息表现为有功能的蛋白质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12.半保留复制:

复制时,母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每股各作为一个子代细胞复制的模板。

使子代DNA与母链DNA有相同碱基序列。

13.DNA拓扑异构酶:

能改变DNA拓扑状态的酶。

其作用是在DNA链上作切口,使一链绕过缺口再连接,可达到理顺复制中DNA出现缠绕、打结、过度拧紧的现象。

14.引发体:

在DnaA,B,C蛋白打开DNA双链的基础上加入引物酶及其辅助蛋白而形成的复合物。

15.E.coli和OriC:

即大肠杆菌 DNA复制要从 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此特定部位称为复制起始点。

原核生物只有一个起始点,真核生物有几个起始点。

16.领头链:

在DNA复制中,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一致,因而能沿5ˊ至3ˊ方向连续复制的子链称为领头链。

17.冈崎片段:

冈崎片段是由于解链方向与复制方向不一致,其中一股子链的复制,需待母链解出足够长度才开始生成引物接着延长。

这种不连续的复制片段就是冈崎片段。

18.滚环复制:

滚环复制,是某些低等生物或染色体以外的DNA的复制形式。

环状DNA外环打开,伸出环外作母链复制,内环不打开一边滚动一边复制。

最后一个双链环就滚动复制成两个双链环。

19.TT二聚体:

在紫外线照射下,相邻的两个DNA分子上的嘧啶碱基之间共价结合而成的。

20.切除修复:

DNA损伤修复一种方式。

通过切除损伤部位,剩下空隙由DNA-polⅠ催化dNTP聚合而填补,最后由DNA连接酶接合裂隙。

切除损伤在原核生物需Uvr蛋白类,真核生物需XP蛋白类。

21.着色性干皮病:

着色性干皮病是由于DNA损伤修复有缺陷而造成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较高的皮肤癌发病倾向。

对该病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切除损伤部位有关的蛋白质,称为XP蛋白。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1.转录:

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四种NTP为原料,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DDRP)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原则(A-U、T-A、C-G、G-C)合成RNA链的过程。

 

2.不对称转录:

不对称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叫做转录。

转录时因为①只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而另一条链无转录功能;②DNA双链的多个基因进行转录的模板并不在同一条DNA链上,故又称其为不对称转录。

3.转录中的摸板链:

转录中的模板链是转录时,转录单位的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为转录的模板,另一条链无转录功能,故前者叫做转录的模板链。

4.转录中的编码链:

转录中的编码链是转录时,转录单位的DNA双链中有一条链不作为转录的模板,无转录功能。

因该DNA链的走行方向与碱基排列顺序与转录生成的RNA链基本相同,只是前者碱基中的T在后者为U而已,故称其为编码链。

5.内含子:

内含子是在DNA分子中或mRNA分子中能被转录,但不能被翻译的核苷酸序列叫做内含子。

6.外显子:

外显子是在DNA分子中或mRNA分子中既能被转录又能被翻译的核苷酸序列叫做外显子。

7.RNA剪接:

RNA剪接是真核生物的新生无活性的RNA需经转录后的加工修饰才具有活性,加工方式之一为切除多余的核苷酸序列,连接保留片段,这叫做RNA剪接。

如:

对mRNA切去内含子,连接外显子。

8.σ因子:

σ因子是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在复制中起识别起始位点的作用。

9.转录启动子是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的特殊碱基序列,一般包括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结合位点和转录起始点。

10.RNA复制:

RNA复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1.RNA聚合酶核心酶:

RNA聚合酶的核心酶 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由5个亚基(ααββ′σ)组成,其中ααββ′是该酶的核心酶,促进RNA链的5′至3′延伸合成。

12.DDRP:

DDRP是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或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的缩写,该酶是以DNA为模板,NTP为原料,催化RNA合成的酶。

13.并接体:

并接体是由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核蛋白)复合物。

其功能是结合内含子两端的边界序列,协助RNA的剪接加工。

14.Rho因子:

Rho因子是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因子,有ATP酶和解螺旋酶活性。

依赖Rho的转录终止需要Rho因子参与。

15.核酶(Ribozyme):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酶的作用)的RNA分子。

是一个暂定义名,英文名Ribozyme,由核糖核酸词首和酶的词尾构成。

16.槌头结构:

槌头结构是核酶能起作用的结构要求,至少含有3个茎(RNA分子内配对形成的局部双链),1至3个环(RNA分子局部双链鼓出的单链)和至少有13个一致性的碱基位点。

17.结构基因:

结构基因是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

18.Hogness盒:

Hogness盒是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上游多数有共同5′TATA序列称Hogness盒。

19.Pribnow盒:

Pribnow盒是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点上游-10区的一致性序列5′TATAAT。

20.转录起始前复合物(PIC):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PIC)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