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1201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地理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PQ两点间东西距离约为

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

2.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答案】1.B2.A3.D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Q两点位于60°N纬线上,而且两点之间的经度差是20°;根据纬线上两点之间的计算公式可知,PQ两点间距离为111×cos60°×20=1100千米,故选项B正确。

2.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时,故排除选项B;非洲最南端处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为夏季,应该炎热干燥,故排除选项C;冬季时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排除选项D;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所以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故选项A正确。

3.图中海峡是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受极地东风带影响,故排除选项A;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部位形成的地貌,而白令海峡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汇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部位),故排除选项B;北极圈附近受单一寒流影响,没有寒暖流交汇,故排除选项C;由于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结冰期长,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经纬网的应用、等值线的判读、海峡的地理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造成图示开罗与武汉的气候要素特征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地形差异B.距海远近差异

C.大气环流差异D.纬度位置差异

5.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时节,控制武汉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

B.

C.

D.

【答案】4.C5.B

【解析】试题分析:

4.开罗为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武汉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二者所受大气环流不同,造成这种差异。

5.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时节,武汉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为伏旱时节,此时武汉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呈顺时针方向的反气旋,选B。

考点:

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

A.①大洋西北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

7.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答案】6.A7.B

【解析】试题分析:

6.根据世界陆地与海洋的主要分布,结合图中经纬度和大洋面积可以推断,③是大西洋,大洋海域北部和南部都开敞,故排除选项B;⑤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处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不是大洲的分界线,故排除选项C;⑦大洋是印度洋,海域呈“S”形的是大西洋,故排除选项D;①是太平洋,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故选项A正确。

7.由图可知②大陆是南美大陆,大部分处于60°W—90°W之间,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故排除选项A;⑥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的东南部海域,故排除选项C;⑧是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火山活动较少,故排除选项D;④是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故选项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乙地与湖面高差的最大值可能是

A.20米B.45米C.95米D.135米

9.图中甲、乙、丙、丁中适合建乡村聚落的地点是

A.甲、丙B.甲、乙C.丙、丁D.乙、丁

10.图中①~④虚线为利用湖泊水源灌溉农田的规划线路,最合理的自流渠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8.B9.A10.C

【解析】试题分析:

8.读图,图中乙地是河谷,根据等高线数值,乙地海拔范围是100-150米。

湖面海拔是100米,两地高差的范围是0-50米,最大值可能是45米,B对。

A、C、D错。

9.读图,图中甲、丙两地海拔较高,地形坡度较小,水患少,适合建乡村聚落,A对。

乙距河流太近,海拔较低,易发生洪水灾害。

丁地位于湖泊沿岸,海拔低,易发生水灾。

所以B、C、D错。

10.根据图中等高线递变规律,判断①-④虚线经过地区的地势变化。

要规划自流渠,必须是由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图中①虚线在甲乙段是流向高处,A错。

②虚线在丙段应是先流向海拔高处,B错。

③虚线基本符合自流条件,C对。

④虚线上半部分是流向海拔高处,D错。

【考点定位】高差计算,聚落区位选择,自流渠分布条件。

读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大尺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a

A.P区域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B.①②两地风向不同、风速相同

C.PN、PM沿线附近易形成降水天气D.夏季出现时,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12.若等值线为山地等温线,且数值a

A.等温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

B.P区域海拔高,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C.①②两地气温相同、降水量相同

D.PN、PM沿线易遭受泥石流、山洪等灾害

13.若等值线为城市土地等地租线,且数值a>b>c,则

A.P区域是工业园区或中心商务区B.城市向N方向扩展速度最快

C.PN、PM可表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D.P区向外对住宅区吸引力逐渐提高

【答案】11.C12.B13.C

【解析】试题分析:

11.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a

①、②两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但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同,因此风向不完全相反;两地等压线疏密情况不同,风力大小不同。

PN、PM沿线为低压槽,易形成锋面,易形成降水天气。

台风是热带地区的气旋强烈发展而成的,该地位于中纬度,不会形成台风。

12.若等值线为山地等温线,且数值a

13.若等值线为城市土地等地租线,且数值a>b>c,P区域地租最高,应是中心商务区,而不是工业园区。

M区域相对距市中心同等距离区域地租最高,交通最便利,所以城市向M方向扩展速度最快,B错。

PN、PM相对为地租次高峰区,可表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C对。

P区向外对住宅区吸引力先升高,后逐渐下降,D错。

考点:

等值线图判读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16.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A.河流输沙量增大B.湖泊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强度变大

【答案】14.A15.D16.C

【解析】试题分析:

14.读图,根据图例,比较1880—1945年,的沙洲0米线位置,①处看不到1945年的沙洲0米线,说明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A对。

②、③、④三处1945年沙洲0米线范围比1880年扩大,说明堆积速率大,B、C、D错。

15.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拓宽,河口变窄,河道可能变深,A错。

沙洲向海洋推进,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B错。

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始终比南航道差,C错。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D对。

16.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小,C对。

河流输沙量减小,A错。

湖泊面积增大,B错。

与降水强度无关,D错。

【考点定位】区域河流侵蚀速率与堆积速率的变化特点,主要形成原因。

下图为俄罗斯北方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该航线中破冰任务量最小航段的经度范围是

A.30°E~60°EB.60°E~90°EC.120°E~150°ED.150°E~180°

18.船行至摩尔曼斯克时,恰好看到太阳从正北方地平线上升起,此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5时50分B.9时10分C.13时10分D.17时50分

19.北方航线沿岸大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答案】17.A18.A19.B

【解析】试题分析:

17.读图,该航线中,破冰任务量最小航段的经度范围30°E~60°E,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冻,A对。

其它经度范围结冰期较长,破冰任务较大,B、C、D错。

18.船行至摩尔曼斯克时,恰好看到太阳从正北方地平线上升起,说明此时有极昼现象,摩尔曼斯克地方时刻是0点。

经合图中经度,东2区的区时不到0点,此刻北京时间不到6点,大约是5时50分,A对。

B、C、D错。

19.北方航线沿岸大陆自然带属于苔原带、冰原带,纬度地带性明显,B对。

不能体现经度地带性,A错。

地势起伏小,垂直地带性不明显,C错。

地形较平坦,地形引起的非地带性不明显,D错。

考点:

北方航线沿线地理特征,时间计算。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图示a国的气候特征是

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B.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C.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

21.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a国的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

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22.下表是2014年a国人口统计资料,关于a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B.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答案】20.B21.D22.C

【解析】试题分析:

20.读图,结合该地的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陆地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由于降水少,晴天多;由于沙漠地表比热容小,所以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年际变化大。

故该题选B项。

21.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主要该区域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采珠业转移,由于海上石油的开发破坏了珍珠的生存环境,导致珍珠产量下降;并不是国际市需求量锐减和海水温度迅速上升导致的。

故该题选D项。

22.读表中数据可知,a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但不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主要是该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该国人口增长率高,不完全是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所以不能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该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绿洲和城市。

故该题选C。

考点:

区域气候特征的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人口问题。

(二)气候成因分析: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因素、④地形因素、⑤洋流因素(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是由于地处温带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三)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规律技巧:

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来考虑,这与前一章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相似的。

当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要兼顾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的因素,而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则应侧重从社会经济因素来考虑。

而一个区域发展的背景既要考虑国内因素,还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

(四)区域人口问题的分析程序:

高考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的判断、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具体分析如下: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

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进行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应对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阿姆河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C.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D.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一直增大

24.阿姆河河流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次生盐渍化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

25.图中季节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23.C24.D25.A

【解析】主要考查中亚地区的地理知识,中亚地区处于大陆的内部,降水较少,河流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注意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3.阿姆河发源于高山,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从甲到乙河段有季节性支流汇入,流量季节变化变大;阿姆河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从等高线来看从甲到下游河段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比较慢,含沙量减少。

24.阿姆河上游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坡度大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较严重。

选择D。

25.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图中季节性河流源头海拔低于3000米,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所以说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春季。

选择A。

读某国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6.图中

A.乙地由于地形因素影响,年降水量高于甲和丙B.丙地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甲地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多雨D.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和乙

27.该国

A.开发较晚,地广人稀B.工业小区是其特有的工业发展模式

C.有大面积的商品谷物农业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

【答案】26.A27.C

【解析】主要考查法国地理知识,根据经纬度去确定地区,学生要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知识。

26.图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7月平均气温说明是北半球,再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国为法国,乙地属于中央高原,丙属于巴黎盆地,由于地形因素影响,年降水量甲高于丙,A对;丙地地势平坦,气流受抬升作用小,降水稀少,B错;甲地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错;从图中看丙地气温年较差小于甲和乙,D错。

27.该国为法国,开发较早,人口稠密,A错;工业小区不是其特有的工业发展模式,B错;巴黎盆地有大面积的商品谷物农业,C对;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D错。

下图中甲地葡萄品质优良,是秘鲁国酒——皮斯科酒的生产原料。

近年来,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甲地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平坦B.降水丰富C.光照强D.温差小

29.最佳的葡萄酒厂选址是

A.原料丰富的甲地B.水质优良的乙地

C.交通便利的丙地D.市场广阔的丁地

30.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A.导致水土流失B.冷藏储存费用高C.距离市场远D.加重下游荒漠化

【答案】28.C29.A3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8.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不平坦,A错;降水丰富对结果期不利,当地降水少,B错;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光照强对葡萄生长有利,C对;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温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D错。

29.葡萄容易变质,不便于远距离运输,葡萄酒厂应建在原料产地,最佳的葡萄酒厂选址是原料丰富的甲地,选择A。

30.本地区降水少,水资源少,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利用水资源,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上游水资源利用多,加重下游荒漠化,选择D。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省区地形构成及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1.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A.长绒棉、瓜果、蔬菜生产B.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

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D.大豆、谷子、葡萄种植

32.该省区农业结构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降水减少,干旱加剧B.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

C.洪涝灾害威胁加重D.土地退化,盐碱化加剧

【答案】31.B3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学生要熟悉我国区域地理知识,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1.从图中看山地面积比重大,属于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最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长绒棉、瓜果适宜在北疆种植;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大豆、谷子、葡萄最适宜在黄土高原种植。

选择B。

32.从图中看该山地多,种植业比重太大,植被破坏严重,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选择B。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33.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B.洋流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34.P、Q两地相比可知

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5.P地所在地形区

A.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B.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

C.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D.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答案】33.C34.B35.A

【解析】

33.图中Q地位于撒哈拉沙漠,该地区位于副热带,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选C。

34.由图可知,Q第的年日照时数大于P地,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P地。

这是因为二者的气候、地形等导致的。

Q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时数要多于P地(P地为青藏高原);但是由于P地降水也较少,且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导致其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太阳辐射总量受日照时数、太阳高度、大气密度与清洁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P地位于青藏高原,热量条件低于Q地。

...........................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

读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6.“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资金B.政策C.交通D.市场

37.图中小镇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企业集聚,目的是

A.获取原料B.降低运费C.共享空间D.人才流动

【答案】36.D37.C

【解析】

36.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市场是“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故选D。

37.本题主要考查企业集聚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企业发生集聚现象,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协作。

小镇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企业集聚,主要是为了实现核心区之间的空间共享,包括基础设施、人才、信息交流等,进而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利润增大,故选C。

点睛:

工业集聚的作用:

优点:

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就是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污染加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

宜兰全年多雨,台湾俗谚“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

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

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宜兰多雨的原因是

①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多地形雨②秋冬之际,东北季风影响大③春季气温回升快,以对流雨为主④6月中旬到秋末多台风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9.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A.甲处可能有温泉B.乙处坡度陡且易发滑坡

C.丙处两县以山脉为界D.丁处河流少因为距海远降水少

40.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的影响是

A.多沙尘暴B.加剧盐碱化C.减少降水D.增加洪灾

【答案】38.B39.D40.D

【解析】试题分析:

38.读材料可知,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夏季该地盛行东南季风,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①对。

秋冬季节,海洋热力性质差异导致该地受季风影响,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台湾山脉东部降下地形雨,②对。

由于该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同纬度大陆慢,降水少,③错。

纬度低,6月中旬到秋末受台风影响,多台风雨,④对。

故选B。

39.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甲处位于岛屿东侧,可能有温泉分布,A对。

读图可知,乙处公路弯曲度较大,说明该地的坡度陡,容易发生滑坡,B对。

由丙处附近河流流向(自丙向四周分流)看,丙地应为山脊,该处有县界经过,所以两县可能以山脉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