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965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报告正文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0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3

第四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7

第五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24

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27

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31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33

第九章项目进度计划…………………………………………38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9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42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44

第二部分附件

1、*****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2、拟用地块红线;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业主概况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本公司地处********村。

本公司养殖基地目前年存栏种母猪110头,种公猪2头,年存栏生猪1300头。

建有各类猪舍(种公猪房、孕母猪房、产房、保育房、仔猪房、成品生猪房等)、储粪棚、饲料加工用房、人员生活办公用房等建筑物约2350平方米,有水塔、配套排泄物处理设施(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池、消毒池)等构筑物,有场区内硬化道路、砌石挡墙等附属工程;有防疫设备、设施若干套,有保育床、母猪产床、定位栏、水帘、排风扇等养猪配套机械设备若干;有鱼塘一处,有各类绿化苗木、果树(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杜鹃、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约420株。

基地实行园区内的生态循环,充分利用猪场排泄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家庭农场远眺

 

▲农场猪舍近景

 

▲生猪舍

▲育肥舍

 

▲种公猪舍

▲种公猪1号▲种公猪2号

▲孕母猪▲产房

▲孕母猪舍内景(远处为定位栏)

 

▲产房

▲保育舍

 

▲水塔及饲料加工用房

 

▲饲料加工房▲防疫配药房

 

▲赶猪台

 

▲储粪棚▲沼气池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

▲农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用房

 

▲鱼塘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

***

3、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

4、项目地点:

********村**山茶园。

有场区内硬化道路、砌石挡墙等附属工程;有防疫设备、设施若干套,有保育床、母猪产床、定位栏、水帘、排风扇等养猪配套机械设备若干;有鱼塘一处,有各类绿化苗木、果树(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杜鹃、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约420株。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新建各类猪舍及相关配套用房、农场工作人员居所等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

2、新建水塔、配套排泄物处理设施(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池、消毒池)等构筑物若干处。

3、场内道路硬化等附属工程。

4、新建鱼塘一处。

5、农场生态绿化。

(三)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7个月,即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

(四)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本项目总投资约434万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工程费用约411万元(含场地平整、新建猪舍、配套用房等建筑物、消毒池、水塔、沼气池等构筑物、场内道路硬化等附属工程费用、绿化费用、设备添置费用等)。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约10.8万元(含项目前期费用、保险费等)。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约13万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争取国家补助约80万元;

2、***政府拆迁补助资金约210万元;

3、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44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力推广农牧结合和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县的大多数养猪场基本属于农场主边学边建,未经合理规划,布局不够合理,畜牧业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畜牧业养殖空间和产业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排泄物污染问题必将更加突出。

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建设,通过养殖场向丘陵荒山种植基地发展,综合利用畜禽排泄物,实现变废为宝,既可增加养殖效益,又可保护生态环境,以期实现良性循环利用。

2、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应对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峻形势的需要。

当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病、口蹄疫直至高致病性蓝耳病,都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对生猪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许多地区生猪存栏数锐减,猪肉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价格暴涨。

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规范各项防疫制度,落实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生猪疫病防空能力和标准化饲养水平,以点带面起到正面的引导、示范作用,发挥正能量。

3、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畜牧业是衔接种植业和加工业之间的中轴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4、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提高猪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起一整套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方、原料选择、药物使用、疫病控制、无害处理、排泄物处理)的技术规范,按标准生产,有利于提高生猪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安全健康生产。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把促进我省生猪生产发展,有效保障市场猪肉供应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和财政补贴政策。

扶持发展规模生态养猪,建立的畜禽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引种改良补助,畜牧业污染治理补助等一系列产业化扶持政策,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政策保障。

2、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与******等县市毗邻,交通方便,生猪及其产品可以直供上述县市以及**乃至**等经济发达县市。

近年来,随着生猪品种的改良、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饲养水平的进步,养猪效益明显提高;加上***基本属于丘陵地带,小山坡资源丰富,温湿度适中,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国际市场分析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肉类总产量仍将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递增,而且牛、羊肉下调,猪肉和禽肉略有增加,可见世界猪肉市场整体是稳中有升。

而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生产、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逐渐减少了生猪的养殖与肉制品加工生产。

相比之下,我国猪产品产量大、产品多、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可见,在今后的世界猪肉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中,中国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

二、国内市场分析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猪肉人均占有量及猪肉消费延续平稳增长态势,未来消费前景看好。

  1、从消费总量上看,我国猪肉消费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00-2012年间,我国猪肉消费保持年均2.2%的增长态势。

同时,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猪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均保持在60%以上。

  

2000~2012年中国猪肉消费量统计

年度

猪肉消费量(万吨)

2000年

4029.1

2001年

4182.9

2002年

4319.3

2003年

4505.4

2004年

4304.2

2005年

4513.9

2006年

4601.4

2007年

4271

2008年

4669.1

2009年

4882.3

2010年

5115.7

2011年

4981

2012年

5194

(资料来源:

产业信息网整理)

2、从消费群体上看,我国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量要高于农村居民消费量,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猪肉的需求。

2000~2012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年猪肉购买量:

(单位:

千克)

年度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2000年

16.7

13.3

2001年

16

13.4

2002年

20.3

13.7

2003年

20.4

13.8

2004年

19.2

13.5

2005年

20.2

15.6

2006年

20

15.5

2007年

18.2

13.4

2008年

19.3

12.7

2009年

20.5

14

2010年

20.7

14.4

2011年

20.6

14.4

2012年

21.2

14.4

(资料来源:

产业信息网整理)

3、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将加速

  近年来,疫病的暴发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不断提高疫病防治水平是生猪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学的猪场选址与布局、良好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措施及疫苗的研究、开发等将会进一步提高生猪疫病防控能力。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将会越来越严格。

保证食品安全,控制兽药残留是生猪养殖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猪养殖技术将在合理用药、开发生物疫苗、完善食品卫生标准、提高检验检测技术等提高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方面不断发展。

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将成为生猪养殖企业持久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生猪长期以散养为主,目前规模化养殖有一定进展,但生产集中度仍很低。

2008年之前,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养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出栏总数均在50%以上;2008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提升为56%,首次超过一半。

2009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全国仅96家,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比例仅为0.83%。

2010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养殖户全国仅121家,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比例仅为0.99%。

  农业部正式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标准化规模养殖将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到50%。

目前我国养殖业迎来规模化发展拐点——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养殖模式正在向规模化、工厂化的现代养殖模式悄然转型。

伴随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将赢得更多机遇。

4、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养猪业也将快速与世界接轨,完整的猪肉产业链企业将成为主导,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中国养猪业将更加繁荣稳定。

企业大规模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将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大规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提升生猪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提升企业疫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实施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养殖,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5、在金华本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

仅本地消费,商品猪缺口约达100万头。

同时,**地区地处长三角边缘地带,周边有上海、杭州、宁波、温州、苏州、无锡等大城市,猪肉消费市场异常庞大。

特别是外三元商品猪的优质猪肉需求量逐年增加,且到各大城市均在4小时交通圈内,运输方便,实施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前景看好。

 

第四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地处********村**山上,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此山现为茶叶山,周边有茶园约400亩,水稻田约100亩,远离市区及人员居住区,适合建设养猪场。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选址较为理想,也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图正中小山头茶园即为鲶鱼山本项目拟建区块

二、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

2、水文地质条件

***所在的***位于**省中部,**市**部,**盆地东南。

县境东邻**市,**县,西接**县、**县,北靠**市、**区、**区,南界**市。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8.8℃。

年均降水1477毫米。

年均日照1964小时。

无霜期228天。

**地处**中部,**盆地东南,南北长59km,东西宽50km。

**盆地西起**大溪滩,东至**夏程里,呈北东走向近“S”形展布,东西长约180km,南北宽一般为10~20km,总面积2980km2,是**省最大的地堑、半地堑形断陷盆地。

盆地中出露地层为白垩系**组。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市区地震的特点是强度弱、震级小,根据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属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

本项目区所处地层稳定,有感地震出现频率很低。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省建设厅(2001)167号文规定,本区不必进行抗震设防。

根据有关调查及勘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本项目区内未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带,本区断裂构造不发育。

同时根据有关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确定本建设项目场地及地基稳定,无不良岩土工程地质现象,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

3、基础设施条件

(1)本项目区位于**村,通过现有机耕路可直接到达**山基地。

基地原为***有限公司承包的部分茶园,2015年12月1日,在*****村村委会的见证下,***有限公司(甲方)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乙方)签订茶园承包经营权变更协议,**家庭农场获得**山共8.5亩总计12年(201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0日)的承包经营权。

在基地内规划5000平方米用于标准化猪场建设,地势高燥,通风条件好,采光好,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工业区,无工业“三废”污染;四周茶园、苗木基地,有利于消纳猪粪、*沼渣和沼液,变废为宝,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

(2)砂、石、砖、水泥、钢材等可在就近市场采购。

(3)本项目所在区域移动信号已覆盖,电话线路畅通,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通讯需求。

(4)拟建基地为丘陵地形,因此施工时的挖土方量预计将会较大,且多余土方外运也是个不小的问题,需政府部门帮助建设单位协调解决。

 

第五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车间式流水线的工厂化饲养方式,育肥与产仔、保育分区域饲养的模式。

建设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实行自繁自养,以舍为单位,全进全出,实现按计划均衡生产。

1、配种阶段。

在此阶段后备母猪或经产母猪要完成配种,并饲养二个情期,确认已经受孕再进入怀孕母猪舍。

母猪产后发情配种7天,饲养一个情期为21天。

母猪在配种舍饲养4周。

2、怀孕妊娠阶段。

母猪在配种后饲养21天,确认受孕后转入母猪妊娠舍的单体限位栏饲养,再提前一周经体表消毒进入分娩舍,整个妊娠期为114天。

这样母猪在怀孕舍饲养的时间为16周。

3、产仔哺乳阶段。

母猪临产前1周进入分娩舍。

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乳期为28天,母猪在分娩舍饲养5周,断奶后仔猪在分娩舍继续停留7天,再转到保育舍。

母猪则回到空怀母猪配种舍进行下一繁殖周期的配种。

4、断奶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在产房停留1周,再转到保育舍。

在保育舍饲养6周,体重达25千克以上。

这时仔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抵抗力,再把它转入生长猪舍或育肥舍进行正常饲养和管理。

5、生产育肥阶段。

由保育舍(或生产猪舍)转入育肥舍的仔猪,按中、大猪两阶段饲养管理要求饲养。

共饲养16周。

达到出栏体重120-140公斤,即可上市销售。

二、养殖主要技术措施

1、实行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根据生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制定分阶段饲料配方,给予全价的配合饲料,保证原料质量,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

2、根据哺乳仔猪的营养状况,提倡早期断奶,给以断奶仔猪优质全价过渡料。

乳猪阶段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仔猪腹泻。

3、做好环境卫生,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保持栏舍干燥和安静,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4、严格采取免疫、隔离、消毒和预防性保健相结合的综合防病技术,努力建立起饲养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5、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在短期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免疫制度,以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为重点的猪病免疫程序工作,确保猪场无重大疫病发生。

6、建立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生产记录和档案整理,确保生猪质量的可追溯性。

7、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确保上市肉品无药物残留

8、生产技术指标良好,仔猪3-4周全断奶,毎头母猪年繁殖胎次达2.2胎,年产仔猪20头以上,平均胎产活仔在9.5头以上。

生猪全程成活率达95%以上,全程料肉比达3.0:

1。

附:

生猪生产主要技术工艺流程图

5周

16周

奶4周

 

6周

 

16周

 

第六章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将*****家庭农场建设成为一个标准化生态循环型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实现自繁自养,常年饲养存栏母猪200头,预计年存栏生猪在2000头左右。

养殖场按种猪区、产仔保育区、育肥猪饲养区、饲料加工区、生活管理区的格式布局见下图:

 

生猪全部实行自繁自养,防疫、饲料加工、无害处理、水电力和办公等设施齐全,并建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沼气池,实现养殖场粪尿的全部回收利用,猪粪及沼液和沼渣全部用于茶园和苗木基地有机肥之需。

 

▲拟建基地进口区块(前方即为现有机耕路)

▲前方即为拟建基地商品猪出口地段(面前为现有机耕路)

▲**山拟建猪舍选址地块▼

 

▲近期拟建鱼塘选址(低洼处)▲远期拟建鱼塘选址(低洼处)

 

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规划新建标准化各类猪舍14幢,达到年存栏生猪2000头的设计目标。

配套用房多幢,鸡(鸭)饲养棚1处。

新建围墙、消毒池、消毒过道、人员消毒室、兽医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等防疫基础设施。

新建储粪棚、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收集管道、沼气池、沼液输送管道等排泄物处理设施。

一、主体建筑工程(合计建筑面积约4170m2)

(1)种公猪舍兼配种舍1幢,砖混50m2;

采精房1幢,砖混20m2;

(2)孕母猪舍兼分娩舍:

2幢,砖混700m2(2×350);

(3)分娩舍(产房):

3幢,砖混总计800m2;

(4)保育舍:

1幢,砖混400m2;

(5)生长育肥舍:

5幢,砖混2000m2(5×400);

(6)隔离猪舍:

1幢,砖混200m2;

(7)土地整理1项。

二、附属工程

(1)饲料加工用房:

1幢,砖混150m2;

(2)农场人员生活办公用房:

1幢,砖混100m2;

(3)人员消毒室:

1间,砖混15m2;

(4)兽医室:

1间,砖混20m2;

(5)进口、出口消毒池各1只;

(6)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1只;

(7)储粪棚:

60m2;

(8)水塔1只;

(9)污水收集管:

按实铺设;

(10)沼气池1只;

(11)场内水泥路面硬化1项;

(12)雨污排水设施1项;

(13)自来水设施1项;

(14)供电设施1项;

(15)通信设施1项;

(16)深井1口,深井泵1只。

(17)鸡(鸭)饲养棚1处。

三、绿化工程

栽植铁树、桂花树、红枫、毛竹、金桔、茶花、樱桃罗汉松等苗木用于绿化和出售。

四、设备购安工程

农场原有可用设备保留,欠缺部分及时添置补充。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一、环境保护与卫生

项目建设和实施中应认真落实环保要求和治理措施,降低三废排放,保护好周边环境。

1、环境保护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版。

2、环境保护标准

(1)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环境噪声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4)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施工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3、项目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项目建设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污染

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泥浆、污水。

建筑活动所产生的废水量需视工地的面积及工种而定。

如果建设单位环保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未采取任何污水净化处理措施,极易造成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横流,导致含有大量泥沙、杂物、建材粉末等污染物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周围水体,污染项目区水环境。

(2)空气污染

施工场地平整作业,土、灰、砂、石搬运及存放,混凝土搅拌作业等产生的粉尘排放及运输材料的汽车的尾气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般来说,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扬尘属于瞬时源,产生的高度都比较低,粉尘颗粒也比较大,污染扩散的距离不远,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100m左右的范围内,对施工人员影响较大。

另外,运输材料的车辆往来卷起尘土及燃油燃烧排放CO、烃类等废气,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3)噪声污染

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作业、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作业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排放,对乡村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建筑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垃圾是固体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废弃碎石、残渣余土等建筑垃圾。

这些建筑垃圾再利用价值低、难处理,大多数只能运往郊区露天堆放或当作普通垃圾填埋处理,不仅蚕食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还挤占了生活垃圾的填埋空间,缩短了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若不妥善处理,这些废弃物将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

针对上述问题,可着重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控制:

(1)施工方案建议

1)施工期间在当日夜间21时至次日凌晨7时应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和倾倒砂卵石料,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

2)施工材料按总体布局摆放,工程结束及时清场。

对于剩余无用的材料和各种外包装物品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2)噪声防治

1)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

2)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

施工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

3)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扬尘的污染防止对策措施

1)运输材料及渣土的车辆不得超载,并要加覆盖物,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飞扬和洒落。

驶离建筑工地的车辆轮胎必须经过清洗,以避免工地泥浆带入城市道路环境。

2)坚持文明施工,设置专用场地堆放建筑材料,堆放过程中要加篷布覆盖,防止建材扬尘。

3)合理安排工地车辆的运输时间,大风天禁止施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4)定期检查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做到合格排放。

5)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4)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做好处置计划。

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

工程结束后。

要将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置干净。

2)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量小但危害大,要用专门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否则会影响村容及周边村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3)废水要集中储存,统一处置,不随地乱倒。

4、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