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262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讲地域联系教学案中图版

第3讲 地域联系

考纲考情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考纲展示]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考情分析]

结合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分析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其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和城市化等方面的影响。

1.综合思维:

通过对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建设状况的分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因及意义。

再通过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分析,说明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地理实践力:

体验我国“复兴号”高铁和“一带一路”倡议中交通运输建设对沿线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

通过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探讨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

考点一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管道运输

损耗少、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1.高铁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

(综合思维)

提示:

高铁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响最大。

2.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较小,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请分析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提示: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林资源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东西向货物运输量大,较适合用铁路运输煤炭和木材,用管道运输石油。

俄罗斯的大河多南北向分布,且河流封冻期长,货物运输量小。

(2)选择依据:

不能仅考虑运费的多少,也要体现经济上的多、快、好、省,还应考虑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因素。

2.通信

(1)分类

(2)发展变化: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商业贸易

(1)主要环节:

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

(2)分类:

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外商务称贸易。

(3)作用:

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4)商业与城市的关系: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最慢

较快

较慢

最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居中

最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居中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1)客运:

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

(2)货运:

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考法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

❶,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

❷。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

❸,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❹。

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思维流程]

答案:

❸高速铁路 ❹西部

(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

(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命题点睛:

本题命题角度较新颖,以统计图表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特点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

图a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据此完成2~3题。

2.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

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

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

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

解析:

第2题,线路M长度为622千米,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千米,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线路P长度为899千米,距离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

第3题,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据Ⅱ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据Ⅲ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答案:

2.C 3.A

考点二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

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

(2)城市形态:

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3)

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由集中式的团块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由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2.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河流具有运输功能,故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城市区位

区位条件

举例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赣州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金边

考法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

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D.2011年

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

第1题,“绿色出行”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应该是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上升的年份,读图可知,D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比重增大,小汽车比重先增(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后减(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盛行),该变化主要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答案:

1.D 2.B

命题点睛: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加快,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聚落的空间形态,也成了高考命题的热点。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4.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B.乙城

C.丙城D.丁城

解析:

第3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间缩短,则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C对。

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实际距离不会改变,A错。

第4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答案:

3.C 4.B

考点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

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

(2)原因:

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既有可能集散大量商品,也能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集中的场所,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

(2)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要求在郊区形成相应的商业中心,而交通运输布局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前提条件。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乡接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考法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命题点睛:

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经济活动、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这也是高考命题人所关注的。

  近年来“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企业已经让大多数中国青年人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各家快递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据此回答1~2题。

1.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商业网点最大的影响是(  )

A.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区位布局原则

B.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

C.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密度

D.促进了传统商业活动的发展

2.“甘青宁新藏不包邮”被称之为快递行业的“不平等条约”,要想改变这一“不平等条约”,这些省区应该(  )

A.加快本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B.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

C.与这些电商企业洽谈,设立省级分公司

D.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生产

解析:

第1题,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B对。

商业网点仍然是布局在交通便利和人流量大的地方,并没有改变商业网点的密度,电商企业的发展可能不利于传统商业活动的发展。

第2题,“甘青宁新藏不包邮”的原因是这些省区交通相对闭塞,快递运输成本高,为此这些省区需要加快本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答案:

1.B 2.A

(2019·高考全国卷Ⅱ)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3~4题。

3.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

A.生产中心        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

4.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解析:

第3题,该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货运机场,是为了通过空运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在货运机场附近配建大型货物分拣中心,是为了迅速、准确地将货物按一定的方式分拣后集中起来,便于根据顾客的订单要求快速投递。

B对。

快递公司是从事门对门物流活动的服务类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运输方式,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生产、销售和质检都不是快递公司的业务。

A、C、D错。

第4题,100多家企业在机场附近集聚,都是为了利用快捷的空运,及时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手中,迅速响应客户需求。

D对,A错。

空运非但不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反而会增加交通运输成本。

聚集在机场附近的各企业之间基本没有投入—产出的生产联系,因此集聚不是为了企业间产品交换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B、C错。

答案:

3.B 4.D

[方法技巧]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看建筑物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

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