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215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

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

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

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

军国之政,皆参预焉。

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

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

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

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

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

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

陈之锐卒,于是歼焉。

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

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趣,皆委轨等。

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

宣帝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

军还,轨等言之于武帝。

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

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

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

“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

今日之事,断可知矣。

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

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

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

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

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

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

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4、课内知识题: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

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斯:

语气词,无实义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

过错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

动词,下(雪)

(二)古代诗歌阅读(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5.分析“青”字在诗中的妙处。

(4分)

 

6.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试分析。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

贩货的行商。

[2]三湘:

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7.严羽认为: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

”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好在哪里?

(4分)

 

8.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填空(12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2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原田。

《归园田居》

(6)慨当以慷,_____________。

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

《短歌行》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5分)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

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

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

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

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

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

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

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

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

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

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

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

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

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

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

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

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

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

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

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

①疟疾,又称为“打摆子”。

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

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

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

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11、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

(6分)

 

12、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

(6分)

 

13、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斑驳朗照弥望没精打彩

B.风致点缀和谐迷迷糊糊

C.公寓卢沟桥责无旁代烽烟四起

D.安顿槃石放荡不羁当仁不让

1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

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

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

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0月1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B、扑朔迷离C、莫衷一是D、呼之欲出

16.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经过再三打听,我终于知道,他的家乡是福建省龙海市人。

B、今年,龙海市教育局在各中学里全面推广了“分层导学,诱思探究”的教学。

C、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D、过去三年,漳州市法制办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活动,使全市人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1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__________。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

______。

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拿来做教化的工具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

A.

B.

C.

D.

18、《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

请以“冬雨”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

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不少于150字。

(9分)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网上流行一句名言:

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词是“我”。

你对这句名言有何看法?

请你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4)题目自拟;(5)要求先构思,再选取论据,然后一气呵成;(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四地六校”联考

2015—2016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1.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

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

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2.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3.B(“全歼敌军”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

4、A(孔:

很,非常)

【参考译文】

王轨,太原祁地人,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

父亲王光,少小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

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宇文泰对他很好。

  王轨秉性正直,初入仕时事奉辅城公。

等到武帝即位,多次升迁至内史下大夫,于是就处于心腹的地位。

军务国政,他都参与决策。

随从平定并州、邺城,因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位为郯国公。

当南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吕梁时,徐州总管梁士彦多次与陈军作战都失利,于是退守州城。

吴明彻便堵截清水河的水用来灌城,排列船舰于城下,用来攻取城池。

朝廷任用王轨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前去救援。

王轨暗中派人在清水河的入淮口,竖立许多大木椿,用铁链连结车轮,横截河流,断绝陈军船只的退路,想偷偷掘开堤堰放水而将他们困毙。

只有骑兵将领萧摩诃率二十名骑兵率先逃跑,才免于一死。

吴明彻和三万多将士,连同器械辎重全部被俘获。

陈朝的精锐部队,这次被歼灭殆尽。

进位柱国,随即授徐州总管。

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

宣帝征讨吐谷浑时,武帝命灵王轨与宇文孝伯一起跟从,军中的进止攻取,都委托给他们。

当时宫尹郑译、王端都受宣帝宠幸。

宣帝在军中颇有些失德的事情,郑译等人都参与其事。

军队回来后,王轨等人向武帝奏报了这事。

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

等到宣帝继位,重新恢复郑译等人的职务,作为自己的近侍。

王轨知道自己必有灾祸,对亲近的人说:

“我过去在先帝在世时,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大计。

今天事情的后果,很容易判断。

我所管辖的徐州紧靠淮南,与敌国相邻。

要想为自己打算,易如反掌。

但忠臣的节义,不可损辱。

更何况蒙受先帝的厚恩,常想着以死报效,怎么能因为获罪于宣帝,便去背叛先帝呢?

我只能够在这里等死,决不作其他打算,希望千载之后人们能了解我的忠心。

  大象元年,宣帝派内史杜虔信到徐州将王轨杀害。

御正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宣帝不采纳,仍然将他诛杀。

他对朝廷忠贞,又立有大功,忽然无罪被杀戮,天下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很悲伤惋惜。

(二)古代诗歌阅读(20分)

5、(4分)“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

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

(动作性和颜色,每点两分)

6、(6分)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2分)绮霞在晚日金光的照耀下更显五彩斑斓,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河畔青草,生机盎然.(2分)但诗人望到这样的美景,联想到家乡、故人,不免引发怀旧之情,更能表达出惆怅之情。

(2分)

7、(4分)

(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

(2)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

(3)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

(3个要点中,答对1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8.(6分)这首诗主要抒写思归、伤老、厌战之情。

(2分)

⑴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

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

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⑵“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

⑶尾联把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答对1点给2分,写出两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9.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6)忧思难忘,唯有杜康。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0.(5分)DE。

(A“一直”错。

B.“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缺乏依据。

C.“按时间顺序”“全面介绍了”错。

11、(6分)参考答案:

①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②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③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④进行了几轮药物筛选和实验;⑤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⑥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⑧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评分细则:

每点1分,答对5点得6分。

大意对即可。

12、(6分)参考答案:

①引用《诗经》的诗句,交代主人公名字的由来,点明了题意;②引用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本草纲目》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突出古代典籍对于青蒿素的发明起到的重要启发作用;③引用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对实验过程的记载,突出表现屠呦呦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同时表现了研究发明过程的艰难。

(评分细则:

6分,每点2分。

大意对即可。

13、(8分)参考答案:

从内因来看:

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物学专业,同时系统学习过中西医,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②勤奋坚持。

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细致严谨的科学素养。

③重视古籍,谦虚求教。

她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多次翻阅;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外因来看:

⑤祖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巨大的宝藏,为她的医药研究发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⑥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

(评分细则:

8分,从2个角度答,每个要点2分,联系原文作答,要有分析,答出4个得满分。

没有点明两个角度扣1分。

大意对即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3分)B(A没精打采C责无旁贷D磐石)

15、(3分)D(A、变幻莫测: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B、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C、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D、呼之欲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

16.(3分)C(A、主语与宾语不搭配,“家乡”与“人”不搭配。

B、缺宾语,在“教学”后加上“经验”“方法”“模式”等。

D、主谓搭配不当,“意识”与“改善”不搭配,应把“改善”改为“增强”。

17.(3分)答案D

18、(9分)评分标准:

1、三种感觉每少一种扣2分。

2、没有融入个人感受和情感的扣3分。

3、不足150字每少10个字扣1分。

四、写作(60分)

审题提示:

“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力量比不上集体的力量。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科学分支越来越繁多,社会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精细。

个人的智力、能力、精力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事事精通,面面俱到,所以更需要集体的力量。

反过来说,在“我们”中每一个“我”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只有一个个“我”组合起来,才有“我们”,没有“我”也就没有“我们”,所以,在集体中,“我”也要认请自己的位置,明确不同的分工,和别人很好的协作,才能建立一个和谐、有着无穷力量的集体。

而相反的,如“三个和尚”的故事,那就是没有处理好“我”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可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二者的息息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