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6826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怅(chàng)然余晖(huī)爵(jué)士独树一帜(chì)

B.纯粹(cuì)庇(bì)护晕眩(xuàn)参(cēn)差不齐

C.妥(tuǒ)当虐(nuè)待徘徊(huái)热浪灼(zhuó)人

D.和蔼(ǎi)蜷(quán)伏呈(chěng)报骇(hài)人听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嗔怪恶作剧麻木不仁大相径廷

B.硬朗编缉部惊慌失措人声鼎沸

C.怂恿龙卷风怪诞不经沉默寡言

D.险燥识大体喜出望外魂牵梦萦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

A.高雅淡然平静目不暇接B.高贵淡泊平静目不暇接

C.高贵淡然平和美不胜收D.高雅淡泊平和美不胜收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气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视野和人生感悟。

B.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钙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钙质。

D.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B.《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C.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是古希腊作家,善用寓言讽刺权贵。

D.“编出一本字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句中的“过程”是一个名词。

二、(13分)

7.诗文名句积累。

(8分)

(1),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夫君子之行,,。

(诸葛亮《诫子书》)

(4)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其中,两句直接描写了明丽的秋景,抒发了豪迈的诗情。

(5)《论语》中“,”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

8.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回答问题。

(5分)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

“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

”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偷偷地哭起来。

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

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

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

“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

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

一卷经能值几何?

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

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

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

“给奶奶磕头。

”老怪问道:

“你是哪里来的?

”悟空道:

“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

”老怪大喜道:

“好孝顺的儿子!

”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概述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分)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一事例证明。

(3分)

精神:

事例:

三、(5分)

9.学校开展“读书与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5分)

【板块一:

仿写】读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苏轼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请你根据自己的读书体验,模仿上句,写出下句,格式、字数要一致。

(2分)

上句:

求古今智慧,

下句:

【板块二:

补写】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思索的枝头上。

孔子观流水而领悟“逝者如斯,不分昼夜”,牛顿因“上帝的苹果”而闻名遐迩……确实如此,只要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智慧。

(2)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3分)

孩子拿着橘子问:

“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

“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

(5分)

桂源铺①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②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桂源铺:

地名。

②堂堂:

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0.首句“万山不许一溪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赏析。

(3分)

11.这首诗寄寓了什么哲理?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

初①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②,谓其僚属③曰:

“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④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

“何以教准?

”咏徐曰:

“《霍光传》⑥不可不读也。

”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

“此张公谓我矣。

(节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初:

当初。

②入相:

当了宰相。

③僚属:

下属的官。

④严:

这里是“尊敬”的意思。

寇准很恭敬地为张咏供设帷帐。

⑤大为具待:

盛情款待。

⑥霍光:

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霍光传》出自《汉书》。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及准出陕及:

(2)咏适自成都罢还自:

(3)咏将去去:

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

(2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2分)

(2)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

(2分)

15.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分)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6—19题。

(12分)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

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

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

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

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

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

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

当然,我也会悄悄想: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

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

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⑾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⑿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⒀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

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

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⒁小小的书架成了!

⒂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

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

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⒃风来,漆干。

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

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⒄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

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⒅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

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

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⒆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6.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

请筛选关键信息概括。

(2分)

①→“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书架伴“我”成长

17.根据语境,发挥想象,在第⑧段横线处补写出“我”此刻的内心活动。

(30字以内)(3分)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⒃段画线句。

(3分)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19.在第⒃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⒅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

请结合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11分)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

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

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

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

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

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

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

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

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

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

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

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

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

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

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

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

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

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我无言以对。

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

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

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

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

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20.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21.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力很强,请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

(3分)

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22.文章主要写的是“卖豆浆的孩子”,为什么第⑥段还要写另一个“穿夹衣去上学”的孩子?

(3分)

23.文末最后一句话含义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感悟。

(3分)

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读书是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澄澈清明的美好,读书是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孜孜不倦的付出,读书是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厚积薄发的绽放。

读书是翻山越岭,读书是细品香茗,读书是文火熬粥……在你心中,读书是什么美好的模样呢?

请你以“读书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充实,叙事具体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③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B(A帜zhì;C虐nüè;D呈chéng)

2.C(A廷——庭;B缉——辑;D燥——躁)

3.D(“高贵”强调的是身份的金贵,品质的宝贵;“高雅”强调优雅,不拘泥于世俗。

“淡泊”是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而“淡然”是一种处事的态度。

“平静”意为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或心情平和安静;“平和”意思是温和,应用范围较广,多指性情或言行。

“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根据语境,D项最合适)

4.B(④是总的概括,①②③分别从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历史层面谈及读书好处。

依据逻辑关系,B项最合适)

5.D(A“拓展”和“人生感悟”搭配不当,可以删去“和人生感悟”;B语序不当,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以把“只有”改为“只要”)

6.B(《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二、(13分)

7.(8分。

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字等现象均不得分)

(1)河流大野犹嫌束

(2)何当共剪西窗烛(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5分)

(1)(2分)孙悟空大闹天宫(1分),如来佛制服悟空并把他压在两界山(五行山)下(1分)。

(2)(3分)示例:

精神: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1分)

事例:

孙悟空大闹天宫。

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

(2分)

三、(5分)

9.(5分)

(1)(2分)示例:

做中华栋梁(字数一致,内容积极向上)

(2)(3分)示例:

你想要取得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积少成多的。

(符合孩子与母亲对话的日常情境,能与上文文意一致)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5分)

10.(3分)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赋予群山人的特点(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群山阻拦溪水的画面(1分)。

11.(2分)示例一:

时代的潮流是阻止不住的。

示例二:

不要畏惧困难,要有一往无前的气概。

(二)(12分)

12.(3分)

(1)等到

(2)从(3)离开(每题1分)

13.(2分)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

(每处1分)

14.(4分)

(1)寇准是个罕见的人才,可惜学术方面有些不足。

(2分)

(2)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去以后就拿出那本《霍光传》来读。

(2分)

15.(3分)示例:

①学习寇准好学不倦、诚心求教的精神;②学习要不耻下问;③向人求教要有自知之明。

(每点1分)

五、(23分)

(一)(12分)

16.(2分)①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②父亲为我制作书架(每空1分)

17.(3分)示例:

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语句通顺,想象合理)

18.(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1分),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1分)。

19.(4分)称“久违的老友”,是指书架于“我”已经期盼许久;称“我的长者”,是说书架上的书籍给“我”成长以指点引导。

(每点2分)

(二)(11分)

20.(2分)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大致情况(1分);引起下文,激发阅读兴趣(1分)。

21.(3分)“熟练”一词是写孩子对算账、找钱、舀豆浆这些事务非常熟悉并做得顺手(1分),表明他做这件事时间已经很长(1分),突出了孩子的懂事、能干、有责任心(1分)。

22.(3分)对比(1分),突出了卖豆浆孩子生活的艰辛和他的坚强独立(2分)。

23.(3分)孩子卖豆浆的经历,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品格(1分);培养了他对家庭、对生活的责任感(1分);这些都会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1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50分)

24.(50分)

项目

等级

内容

(25分)

表达

(20分)

文面

(5分)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材料典型,内容充实

(25-21)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20-16)

5

立意恰当,中心较明确,

选材得当,内容具体

(20-16)

结构完整,条理较分明,

通顺流畅,感情真实

(15-11)

4

立意基本恰当,中心基本明确,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15-11)

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清晰,

有些语病,缺乏感情

(10-6)

3

立意欠恰当,中心欠明确,

材料不当,空洞无物

(10-6分)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

语病较多,无真情实感

(5-3)

2

严重偏离题意,套抄范文,

不切实际

(5-0)

结构混乱,病句较多,

辞不达意

(2-0)

1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对自己的下属说:

“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不够啊。

”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盛情款待。

张咏将要离开(离去)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

“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

”张咏缓缓地说:

“《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去以后就拿出这本书来看,看里面有到“不学无术”这句话时,才明白过来,笑着说:

“这是张公在说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