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6582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docx

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完成

2016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

(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

24.(2016·全国Ⅲ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B)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题干给出的是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是对商代甲骨文的继承与发展,故A可排除;这些青铜器的铭文记述的是个人功绩,追颂祖先功德,希望子孙保用,可见,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故排除C、D项,正确项为B。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重视历史传承、重视历史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重史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本题利用历史材料,追溯了重史传统形成的渊源,使考生不但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形成历史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高度。

25.(2016·全国Ⅲ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B)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

能力。

从题干来看,西汉通过掌握秦的国家档案文献成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可见是对秦的统治方式有所继承,从所学知识来看,西汉初年基本继承了秦的制度,故B为正确选项。

A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只表达出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26.(2016·全国Ⅲ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可知,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从而形成模仿王羲之书法的社会风尚,题目所问的是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

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违背常识,排除;从长时段来看,朝代更替并不能影响艺术评判标准,故排除D项;南朝末年流行的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不符合大唐刚健、昂扬的时代要求,唐太宗对王羲之的评价“尽善尽美”,既是唐太宗个人审美趣味的体现,也体现了时代要求,而历数世至今,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正说明了C,故正确答案为C。

27.(2016·全国Ⅲ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从明代中后期雇工劳作、生活变化这样一则较为生活化的材料入手,考查学生对明末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

明中后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特别是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在生产领域出现了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故A项正确。

政府推行重农政策并不体现在雇工生活的变化上,故B项错误。

C、D两项不符合题干所表达的含义。

28.(2016·全国Ⅲ卷˙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

”这反映出“诗界革命”(C)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题干信息包含三类:

一为时间信息,二为人物信息,三为事件信息,即对“诗界革命”的例证式阐释。

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变革风潮涌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除宣扬变法理论外,还进一步寻求将理论普及化和日常化,以扩大其影响,“诗界革命”即为其中一种做法,其意在于倡导“诗歌”这一中国传统文学载体从形式到内容上的改变:

在风格上能突破传统,往往用散文句式入诗,诗中新知识、新名词也较多,以适应宣传变法理论的需要。

选项设计中A项指向“民主革命思想的倡导”,非维新派的主张;B项指向“白话文运动”,在形式上和时间上均与题干不符;D项虽指向改良思潮,但强调开端作用,故非正确项。

正确答案为C项。

29.(2016·全国Ⅲ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D)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整理题干所提供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题干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题干提供的信息有时间信息、人物信息、事件信息和设问引导语四类,从时间信息上可知,该事件发生于20世纪初,介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维新思想的传播早已成为过去式,故A项可轻易排除。

从所提供人物信息上可知,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洋务派本身并不排斥向西方学习,只是其学习内容限制在“坚船利炮”等器物上,故C项也可排除。

从事件信息可知,该《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是推行“学堂”这一新型学校教育制度,以便改革传统的科举应试,设置新的培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而以国家律令的方式推行新式学堂教育,其根本目的(设问引导语)当然在维护旧有统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故虽然题干中出现了若干被明文禁止使用的新名词,但作为干扰项的B项仍可被排除,D项为正确答案。

30.(2016·全国Ⅲ卷˙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D)

图4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进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该题提供的材料有文字和图片两类,包含信息有时间信息、事件信息两种。

综合文字和图片信息可知,1932年中国火柴公司出产了一款火柴,以“抗敌牌”为商标,火柴盒上写明“挽回利权、振我中华”和“十九路军”等字样。

火柴工业属于近代工业的构成部分,图文中的中国火柴公司显然为民族工业,因此其“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的广告宣传口号当为吸引国民购买国产火柴,借此与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和“商战”,以挽回经济利权,A项可以排除;同时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的此类活动可以追溯至甲午战后即19世纪末期,因此C项可以排除。

从时间信息上和“十九路军”字样可知,该火柴公司显然是在利用十九路军的上海抗日斗争这一大事件在进行广告宣传,故可间接获知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思潮和运动的高涨,故D项为正确选项。

至于B项,这一新的营销方式当指文字广告,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并非新颖和首创,故也可排除。

31.(2016·全国Ⅲ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分析】

本题侧重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农民只能按照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组织农业生产,缺乏自主生产经营和产品分配的权力。

这种体制下的农业生产很难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获得极大调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农民也能够根据市场条件,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

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量提高主要还是与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有关。

农业生产技术在此时期还没有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另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则刚刚开始,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也未取消。

因此,正确选项为A。

32.(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D)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

【分析】

该题考查的是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文化。

题干中通过“主神宙斯”等信息含蓄地告诉考生古代雅典存在宗教信仰,而且按常理也可推知,在文化落后的古代社会,宗教信仰是普遍存在的,故A项是错项。

实际上古代雅典人信奉多神教,题干中也告知了那时存在神灵崇拜,故B项是错项。

古代雅典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影响至今的哲学和政治学不朽著作,以及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说明那时雅典人十分重视精神生活,故C项是错项。

希腊学者普遍关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哲学问题,那时的神话也把各种神灵想象为人的形象,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这些都表明雅典人注重人的价值,故D项是正确项。

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认知情况。

33.(2016·全国Ⅲ卷˙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有效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特定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题干设置的情境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建设的情况及其反映的关国经济发展状况。

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从英国扩散到美国。

到5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美国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已占主导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大体完成。

不过,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南北经济差异很大,西部开发尚在进行中。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修建铁路的热潮。

题干材料讲述了美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全国范围内铁路的轨宽不统一这一现象。

问题的设定,是要找出这种现象反映、说明美国经济中的某一问题、现象。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点,思考工业革命对产业的影响、交通运输

体系与市场发育成长的关系、南北矛盾和美国内战等因素,美国尚末形成统一成熟的国内市场。

A是正确的。

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34.(2016·全国Ⅲ卷˙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D)

图5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识记能力。

近代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和抽象主义几个主要阶段。

本题的图例展示了四幅代表各个流派的作品。

考生根据所学各个流派的基本特点就可以对作品所代表的流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明确D项为正确项。

A项不符合实际情况,B项和C项均为部分流派的特点,故可以排除。

35.(2016·全国Ⅲ卷˙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分析】

本题选择法国政治体制变化,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考生结合教材可知,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议会权力较大。

二战以后,法国各党派在处理殖民地等问题上意见有分歧,政府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制定新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减少议会权力,在紧急情况下总统有实行专制的权力,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权威,稳定政局。

所以A是正确项。

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早在1878年宪法就巳规定了,不是1958年才确立,所以B是错项。

1958年宪法仍然保留了议会的主要权力,如立法权和选举总统的权力,因此C项是错项。

法国实行多党制,并非两党制,因此D是错项。

40.(2016·全国Ⅲ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有效解读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救济制度是中外社会都有的重要制度,体现的是中外社会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的共同目的。

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很有代表性,与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相比,在救济方式上,有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因类而异的相同性特征;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而中国的救济制度则体现了“仁政”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是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发展,本题第

(2)问旨在让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本题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结合,主要立意是通过中外救济制度的对比,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审视历史的相似点,以加深对人类整体文明的理解。

本题暗含另外一种立意,即济危扶困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通过中英救济制度的比较,揭示出近代英国济贫法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被救济者带有一定的惩罚性,这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本质,而中国的济贫制度则具有向贫穷的忠孝之士倾斜的特色,呈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由此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另外,高考命题从不迎合热点,但也从不回避热点,本题也是对当前的社会热点——精准扶贫的回应,并有助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答案要点】

(1)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6分)相同:

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8分)不同: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4分)

(2)发展: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7分)

 

41.(2016·全国Ⅲ卷˙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图9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试题提供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现历史问题,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对所发现问题进行阐释、论证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对其做出正确解释。

本题所提供的材料包含文字与图片,围绕晚清“自开商埠”这一历史现象,涵盖了自开商埠设置的时代背景、基本目的、设置数量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分布信息等。

上述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为设置信息,其二为分布信息。

两类信息中又各自有诸多子信息,试题要求考生认识上述信息,形成历史问题,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系统阐释和论证。

试题设计涵盖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强的思维和能力考查力度。

本题的文字材料实际上是图片材料的补充,两者有机结合,要求考生予以全面理解。

“自开商埠”是一个新的情境设计,但文字材料清晰地给出暗示和思考线索,即晚清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出现,它们均是近代列强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产物。

但毫无疑问的是,晚清通商口岸地区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领域变革最为剧烈的地区,最终也成为中国近代较发达的区域;与此同时,通商口岸、一系列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丧失也最为突出和严重。

理解了这一背景,考生便可对“自开商埠”这一历史现象有充分的认识。

围绕“自开”与“约开”的不同,考生可以对两种商埠口岸的开放做出对比,在比较中认识自开商埠。

图片中提供的是关于自开商埠地理分布的信息,考生从中可以发现一系列关于商埠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如自开商埠多分布于沿海、沿边地区;自开商埠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广;自开商埠具体到每一个省份数量又偏少,分布稀疏等。

针对此类信息,考生只要理解到“自开商埠”是既可与通商口岸分利、又可借自开商埠维护自身利权的双重工具,即能对自开商埠的多种分布特征予以正确解读。

从图中考生还可以分析出其他信息,如自开商埠多为各省的非中心城镇等,只要言之有理,阐释和论证充分即可得分,这也体现了该类试题的开放性特点。

与近代通商口岸相比,自开商埠所选择的城镇在规模上一般要小许多,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

其一在于近代通商口岸已选择了各地的大中型城市,留给自开商埠选择的余地不大;其二是自开商埠既然要与通商口岸分利,当然要充分利用前者提供的便利条件,故自开商埠的开放以靠近通商口岸为便利。

【答案·评分说明】

评分要求:

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分)

示例:

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45.(2016·全国Ⅲ卷˙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

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分)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本题以孝文帝庙号改革为主要考查对象,试题设置的第

(1)问要求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主要内容,从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得出相关答案。

从“宗有功、祖有德”得出“确立新的原则”;从尊奉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得出答案“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畦的地位”;从孝文帝为自己虚设一庙得出“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从“‘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得出答案“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试题设置的第

(2)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再结合材料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可知北魏政权接受中原文化的决心和举措,结合材料中所见庙号改革中放弃尊奉拓跋珪以前的祖先得出答案“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

从材料可知以前部落时代的首领子孙可被封为王公并享有军事大权,在庙号改革后,非太祖子孙和异姓王公的爵位皆降等,即可得出答案“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而从所学知识可知,鲜卑贵族是孝文帝改革的阻碍力量,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军事大权正可起到答案所说“减少改革阻力”的作用。

【答案要点】

(1)内容:

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8分)

(2)意义:

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7分)

46.(2016·全国Ⅲ卷˙46)[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1895年,严复说: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

”“西洋之言治者曰: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

“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

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

同时他认为:

“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

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10分)

【答案要点】

(1)认识:

民智低下;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开民智是实行民主的先决条件。

(5分)

(2)评价:

戊戍时期,主张开民智,宣传启蒙思想,为变法提供思想武器,推动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意义;辛亥时期,认为民智未开,主张改良;北洋政府时期,以民智未开为由,与专制妥协。

(10分)

47.(2016·全国Ⅲ卷˙47)[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

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