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78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 新版北师大版.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哪种措施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 减少使用农药,控制环境污染                             

B. 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

C. 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 大量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2.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的是(  )

A. 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                B. 植树造林                C. 开荒造田                D.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牧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牧草生长良好.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 网罩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                                

B. 破坏了牧草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C. 降低了牧草抵抗害虫的能力                                

D. 造成了牧草周围环境的污染

4.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平衡                  

B. 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稳定不变                         

D. 生产者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

5.有关生态平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B. 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种各种生物的数量大致不变

C. 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种各种生物所占比例大致不变

D. 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平共处,没有任何的捕杀和争斗发生

6.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

A. 数量不改变            

B. 比例不改变            

C. 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            

D. 数量暂时平衡

7.下列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的是(   )

A. 开荒造田                B.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C. 植树造林                D. 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

8.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 开垦草原,变牧场为农田                                    

B. 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 保护植被,适度放牧                                           

D. 提倡狩猎,扩大放牧

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 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0.某小组的同学观察如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

①因为标杆不平衡,所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②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

③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是最多的

④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能量是最少的

⑤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11.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 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         B. 大量清除杂草         C. 大量捕杀田鼠         D. 大量捕杀黄鼬

12.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 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B. 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 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D. 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13.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 上升后又下降

14.为了防止鸟把葡萄籽吃掉,农民用网子把葡萄园罩起来.后来发现,葡萄树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没有罩网子的葡萄树反而生长得良好,造成葡萄园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 光线不足                         

B. 昆虫过多                         

C. 鸟类减少                         

D. 食物链被破坏

15.下列防治措施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

A. 防治果林的害虫,放养啄木鸟                             

B. 防治棉蚜,大量喷洒杀虫剂

C. 防治麦蚜,放养七星瓢虫                                    

D. 防治田鼠,保护猫头鹰或者蛇

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

16.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

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没有________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

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17.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________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________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

1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1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三、综合题(共1题;共5分)

21.水葫芦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植物,原产南美洲,在原产地有200多种天敌。

它被引入我国用于净化污水,后来漂入自然水域。

近几年,疯长的水葫芦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杀手”。

以云南昆明滇池为例,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使很多滇池当地水生生物绝迹。

(1)水葫芦在原产地有________控制其数量,不会造成危害。

(2)水葫芦覆盖滇池整个湖面,滇池当地很多水生植物会因为缺乏________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________而死亡。

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________。

(3)请提供1种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符合题意;

ABD、减少使用农药,控制环境污染;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大量植树,增加绿地面积均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

选项中的开荒造田、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而植树造林,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故选:

B.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3.【答案】B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并维持一定的比例,所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在天然草场中存在着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当实验区的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虫子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的叶吃光.这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一个物种数量大幅度的减少,会使得跟该物种相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表现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牧草生长良好.

故选:

B.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4.【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

生态系统中各种是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则,将来大自然必将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