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1.社会对人才需求趋势
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今,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是:
(1)从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工作性质来看,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致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2)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特征来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只有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本科阶段固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打基础阶段,但大部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性人才。
(3)从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来看,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
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
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
编程能力、操作系统知识、数据库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
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大陆现有59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84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构成一个巨大、复杂的专业群体。
这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且面对一个宽阔、缤纷的人才市场,正在从内涵上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目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其中包含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每年招生规模在150人左右,在校学生近600人。
2.国内外同专业发展状况
透过美国、中国香港及内地一些兄弟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各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之间还是有不小差异的,他们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均逐渐吸纳了IEEE/ACM《ComputerCurricula2004》(简称CC2004)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由于和电子电气专业深深地融合(其系名就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带有很强的“硬派”色彩,明显地强调计算机和电子的融合,其硬件课程非常重,而硬件和软件实验课程都非常扎实。
斯坦福大学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
北京大学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领军人才上,具体讲就是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她们的教学理念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在教学改革中强调“拓宽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基本原则。
其教学指导方针是“能力培养为纲、知识传授为目;基础知识为体、专门技术为用;避免急功近利、强调后发优势”。
她们提出了重视基础,分阶段、分层次的模块式教学计划。
教学体系有五大基础(数学物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专业数学基础、硬件基础和系统软件基础)及大量的专业选修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课程;普林斯顿大学在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方向分流;香港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注重贴近本地优势和本地需求;香港中文大学在公司实习制度上采取了灵活有效的方式;香港科技大学更加注重对优秀生的培养,为他们开设了系列的荣誉课程;清华大学为了加强在数理方面的基础,将一部分学生直接放到理学部培养,并成立了计算机理论方向实验班;复旦大学采用了优秀保送生提前一年入学培养的方法,并开设一系列荣誉课程对优秀生进行深度培养。
无论如何,各校存在的差异并不妨碍各自培养出同样优秀的人才,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办学思路和方法应该是因地制宜的。
3.专业建设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人才培养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根据本学科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对部分操作设计类课程,合理压缩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
(2)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快速提高,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6人,教授3人(其中博导1人),副高职8人,具有副高职技术职称以上专任教师占总数的45.9%,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66.7%,正逐步形成一支学风正,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熟练掌握教学培养规律的骨干教师队伍。
(3)教学与科研成果
进入新世纪,计算机专业承担和完成多项各类教学和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
《应用为驱动的现代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系统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电脑平面设计应用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安全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数据结构》为北京化工大学精品课。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863计划、教育部和北京市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信息安全与信息服务、网格计算、软件测试和计算机控制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4)实践教学
近几年,通过学校211工程建设经费的投入建设了软件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极大的改善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验设备能初步满足本专业教学要求。
在实习环节上,建立了三个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北京自动化仪表厂、中软国际集团公司、亚和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校内实习基地有大学生创新基地、软件课程群实践平台实习基地等。
(5)学科竞赛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活动,并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紧紧围绕科研和教学工作,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精心搭建有利于展示和交流计算机前沿科技发展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的舞台,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本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资不足,师资队伍整体还不够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
(2)学科基础较弱,学科特色不明显,使得人才培养无明显的特色;
(3)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还不够(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博士基金等),高水平论文欠缺,科研经费较少,抑制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
(4)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制定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统一思想,规范行动,全心全意,扎扎实实地推动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奋斗。
以质量为根本,以措施为保证,以需求为动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
2.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和社会需求情况,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
培养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专业规模为5个班,150人左右。
3.服务面向定位
在科研及高校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和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
三、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发展目标是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地位。
2.具体目标
(1)培养模式
本专业的培养是以信息科学为平台,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面向系统、兼顾应用、软硬件结合,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应用并重的宽口径专业为目标的面向创新、面向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2)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为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的,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并且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级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制定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课程设置与体系、培养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重大变化与提升;培养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在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色;要使每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有较大的增长(考取率超过35%);相当多数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三创(即创造、创新、创业)能力;人才整体培养素质和质量能被国内外学术界和用人单位认可;能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本科教育评估和质量工程认证(专业认证)。
(3)师资队伍建设
使我们的师资队伍能够成为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较为合理的优秀队伍,专职教师人数达到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5%以上,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及以下)的比例达到1∶2∶2。
2名以上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2项教改项目获省部级以上教改成果奖。
(4)教学基本建设
通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规划教材,编写出版10本左右的优秀教材,争取获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北京市精品教材4本;1项CAI课件获国家优秀课件评比二等奖以上。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并完成软件课程群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研制与开发;完成计算机专业软件综合实验室建设;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习基地建设,用于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及进行学科竞赛的训练;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Linux实验室;完成2个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3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5)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加强教学研究和承担教改项目,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实验内容与方法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发表的教改论文数量不低于30篇。
鼓励所有教师,特别是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两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教改论文,并设立配套的奖励措施,在教改项目的申报中重点支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
(6)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将以往的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转到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
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是我们的目标。
(7)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按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规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达到要求(素质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求,知识结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力争在6年内实现专业认证(质量工程认证)。
主干课程教学效果优良率达到100%,核心课程全部由教授、副教授主讲。
实践环节保证小班教学,严格考核实践教学效果。
教学制度和文件、教学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教学评估与检查制度、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等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措施将进一步完善。
四、专业建设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建设中遵循如下的指导原则:
(1)重视理论、抓好实践、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
(2)合理配置、吸收整合、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造就高层次的、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特征。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适应本专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比例。
注重学科自身建设,引进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保持课程内容的层次结构,根据专业方向和办学侧重点的要求,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
(3)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开创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局面,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
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发展情况,组织多元化教学,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
(1)注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精心设置课程体系
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两条主线:
一条是基础与理论体系,由四个层级的课程构成,自底向上依次是学校通识与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另一条主线是纵贯四个学年的实践与能力训练。
适当增加一、二年级课程量,使学生保持高中阶段发奋学习的劲头,在三年内基本完成理论教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同时注重因材施教,设置多模式培养方案。
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使学生毕业就能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回炉现象发生。
(2)依托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致力创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培养体系中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现状,将实践教学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构建计算机专业立体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内容调整、整合,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新的体系做到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由基础、提高、再到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采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课堂主要为文化、专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第二课堂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能力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使之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计算机学科职业道德。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不断加强自身人才培养,增强造血机能,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
准备采取的措施有:
(1)教师教学
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教授一门本科生课程,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工作,逐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学团队建设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教授和副教授牵头的专业建设型、课程建设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型和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型为主的教学团队,带动全系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专业内各研究方向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和规划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经验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3)青年教师培养
注重青年教师学术素养的提高,使其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每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学术发展计划。
其内容包括:
学术研究方向的定位,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措施,科学研究计划,争取科研项目的计划,进修计划,学术交流计划,论文写作计划,提高外语水平的计划等。
对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安排他们到国内外高校考察、培训和参加教学会议,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给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基本功比赛。
(4)人才引进
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引进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
对于德才兼备、确有真才实学和有学术成就的人才要想方设法加以引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2~3名。
3.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把握好教学内容,信息量要大;把握好教学理念,重视创新;把握好实践教学,培养能力;把握好课程衔接,承上启下。
(1)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以及工程训练、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构成,形成了宽、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字逻辑;
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
(2)精品课建设
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力度,经过6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零的突破,并再建设2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部级精品课,形成合理的精品课程体系。
(3)教学资源建设
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校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得以进一步改善,全面带动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产生一批特色鲜明、内容翔实的教学成果,形成一批高水平、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带动专业整体课程教学改革和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升专业的教学质量。
4.教材建设规划
在教材建设规划方面,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教材选用与评估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优先选用高质量教材、近三年出版的优秀新教材和原版英文教材,如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或省部级精品教材,逐步实现教材选用的规范化。
此外,积极推动、鼓励教师自主编写高水平教材、特色教材、优质辅助教材和教学资料。
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组织人力编写满足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重点推动影响面广、基础性突出、专业发展急需的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出版和推广。
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和研制与教材和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材、CAI课件、可在网上使用的自学教材等,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元化。
5.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结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持续发展。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为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确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软硬件实验环境一体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改革实验管理体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形成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个教学阶段,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培养体系,形成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实验室建设
经过6年的持续努力,把本专业实验室建成即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又能完成一定科研任务的实验室。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内主要实践场所均是与信息学院其他各专业共用,已不能完全满足专业需求。
必须根据本专业特色建设相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以满足专业课程的特殊需求。
在今后6年中,实验室建设目标为:
1)在软件实验室建设方面,继续挖掘现有潜力,开发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群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用于计算机专业软件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
2)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习基地建设,用于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活动,以及进行学科竞赛的训练(包括“挑战者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ITAI全国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等);
3)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和Linux实验室。
4)加强实验教学指导队伍的建设,切实建立起一支业务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岗位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
5)加强实验室开放,逐渐达到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全天候、开放范围全校性、开放内容多样化,实验室开放率100%,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
(3)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经过未来6年的持续努力,建成能够满足多种实践教学目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个和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个。
实践教学基地要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并形成系列,且基地还要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经验的辅导教师,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需要。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措施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相关管理条例,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案,未来将建设较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以期有效、稳定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
1)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控
重视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控,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把好资格关,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2)毕业设计选题的管理与监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应立足于进行计算机理论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3)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监控
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实行监控工作三结合,即平时检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小组检查与领导检查相结合,书面材料检查与实验室演示检查相结合,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4)毕业设计归档资料和成绩评定监控
采取过程监控与结果监控相结合的方法,严把毕业设计归档资料关和成绩考核关。
6.综合素质教育规划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
(1)构建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和深度融合,积极设置、发展交叉综合性的课程,推动知识的繁衍生长。
(2)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
使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人与人的合作工作与生活中,能够使学生真正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和学会负责。
在运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真正地获得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的能力。
(3)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使大学生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