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3387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昌乐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春天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名称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县实验中学

法人代表:

########

项目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项目地点:

####县宝通街以南,贵和社区以西

第二节报告编制单位

####春天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

工程咨询资质:

工咨乙########

发证机关:

国家发改委

联系地址:

########市新浦区东大康泰新村6号楼二单元402室

联系电话:

############

第三节工作依据与研究范围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合同书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5、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8、《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9、《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11、《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9-2011

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14、《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J480-2005

1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16、《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17、《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18、####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

19、项目所在地有关基础资料

20、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该报告研究范围是####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申报单位概况及项目概况

2、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3、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4、节能方案分析

5、建设用地和征地拆迁分析

6、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7、经济影响分析

8、社会影响分析

第四节报告总结论

1、建设地址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位于宝通街以南,贵和社区以西,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项目周围地势平坦,环境幽静,周围无工业噪音,无污染,非常适合学校建设。

2、建设规模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23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825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初中教学楼(含实验科技楼)、初中宿舍楼、行政楼、小学教学楼等,小学班级规模24个班,初中班级规模76个班,学生总人数5000人,教职工及后勤400人,容积率0.82,绿化率35%。

学校以寄宿性初中以及全日制小学两部分组成,根据学校规模以及要求,本项目学校不仅要满足5000名学生正常的日常课程,还需解决3800名初中学生的住宿、餐饮等日常生活问题。

3、实施计划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建设工期2年,计划于2013年12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11月全部竣工。

4、投资估算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23400万元,配套工程费3300万元,其他费用1800万元。

5、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局划拨。

6、社会效益分析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对于改善####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项目区附近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配套设施的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效解决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更好的满足教学的需求,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就学环境,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进而更好地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7、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校园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122390

2

总投资

万元

30000

3

建设期

2

4

学校班级规模

100

5

校园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99825

其中

小学面积

平方米

12161

男生宿舍面积

平方米

11380

女生宿舍面积

平方米

11380

食堂面积

平方米

9996

中学面积

平方米

39815

行政楼面积

平方米

7346

其他附属面积

平方米

7747

5

容积率

0.82

6

绿地率

%

35

第五节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址

####县实验中学新校项目位于####县宝通街以南,贵和社区以西,该地块地势平坦,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是建设本项目的理想地段。

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22390㎡,建筑面积为99825㎡。

该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通讯等条件便捷,是开发建设的理想地段。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南依沂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

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

####县位于北纬36°19’-36°46’,东经118°43’-119°10’,境内多丘陵,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西部、南部平均海拔170米左右,东部、北部平均海拔150米,鄌郚镇车罗顶为全县最高点,海拔381米,朱刘镇北庄、郑王附近最低,海拔30米,全县山丘6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5%,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平原4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7%,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

涝洼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5%,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

####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共4个镇、5个街道、60万人口,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

####县地理位置优越,东邻潍坊、青岛,北依渤海、莱州湾,西靠济南,境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大沂路穿越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二、项目提出背景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科教兴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全市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振兴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和基本国策,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其目的就是要争先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人才和经济的制高点。

可以说现在教育的差距就是将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差距。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对建立基础教育制度、教育事业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潍坊市历史文化较为悠久,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抓。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确定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

20世纪末,全国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在占地球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达到这个“双基”的目标,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不仅将对中国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赶上中等国家的水平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将对全世界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1世纪初我国教育仍然应该将基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做好“普九”的巩固工作,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基本普及,但基础并不牢固,如果不重视巩固已有的成绩,就可能出现教育的滑坡。

基于以上背景,####县财政局提出实施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及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需要。

对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该项目属于教育业,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也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的改革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国有2541个县(含县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目前的8年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毕业生由80人上升到400人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由1050人上升到1380人,初中毕业生由2600人上升到4000人,文盲从2800人下降到760人。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和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但是,必须看到,义务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办学效益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校际间很不平衡,师资队伍素质不均衡、素质亟待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章六十六条规定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章“科教兴鲁和人才奇强省”中明确指出:

要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

基础教育,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重点,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学龄前和高中阶段逐步实施免费制度;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鼓励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突出特色、提升内涵为重点,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重点建设若干所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坚持教育公益性方向,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9万人、89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提高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

2、项目的建设符合地区政策和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潍坊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管办一体、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扩大教育供给,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文化教育事业,既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大众教育理念,又有利于增强潍坊市的人才竞争优势,进一步改善潍坊市的文化教育条件,必将有力地促进潍坊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该项目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扩大教育供给,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办好普通小学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广泛宣传普通小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依照学校的不同模式建立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评估标准,纠正单纯追求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和以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工作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

各级领导干部要分工联系普通中小学校,尤其要关心一些薄弱学校,指导办好学校,帮助解决困难,为师生多做实事。

要制定措施并鼓励先进学校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采取派干部和骨干教师、提供设备和场地、联合办学和在本辖区内办分校等多种方式,帮助附近一般、薄弱校学的建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各级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扩大教育供给,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国家教委明确规定:

到本世纪末,要使大多数普通小学达到国家教委颁发的校园建设、校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配置、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电化教育、图书馆建设等标准,消除危房,使办学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已达到标准的学校要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县教育的长足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潍坊市教育事业服务,####县实验中学新校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四、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运输

####县区位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东邻潍坊、青岛,北依渤海、莱州湾,西靠济南,境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大沂路穿越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2、供水排水

该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由####县供水公司供水管网从宝通街引入校内,校内消防给水管网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管网供水能力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该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水体制主体为雨、污分流制,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排至污水处理厂,雨水经排水沟、渠等排入河道。

3、供电

该项目用电由####县电力公司提供。

由10kV电力线引入校区配电室,经变压器后供给用电设施,电力供应有保障。

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该项目冬季取暖由####县热力公司提供。

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通风降温。

5、电讯

####县通讯设施配置完善,电讯通信线路直接引入校区,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6、消防

####县消防队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和重点单位、工商企业、人口密度、建设状况以及交通道路、水源等实际情况划分消防区,以“消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消防。

整个区内消防给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消防设施按消防水规范要求设置,沿城市主干道每隔120m设一消火栓,次干道每隔150m设置一消火栓,以确保火情发生时能及时灭火,降低损失。

该项目的消防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计、配置。

7、自然条件

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

据近十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2.2℃,年平均最高气温19.2℃,年平均最低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为40.2℃极端最低气温为-21.4℃;年平均降雨量596.8mm,年最大降雨量1215.7mm,年最小降雨量372.3mm;年平均空气湿度为67.5%,年最大空气湿度90%,年最小空气湿度5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8.7小时,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最大冻土深度500mm;全年盛行南风,频率为15%,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

年平均风速为3.7m/s,春、夏、秋、冬四季盛行风向均为偏南风。

8、水文、地质

项目区域所在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物,地层岩性以砂质粘土、砂和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岩性为砂、中粗砂、砾石。

自上而下地层地质情况为:

(1)杂填土、淤泥,层厚1.0~2.0m;

(2)含砾中粗砂层,局部含泥质,松散~稍密,层厚2~5m;(3)低液限粘(粉)土,局部含粉细砂透镜体及尖灭层,可塑~硬可塑,层厚2~5m。

主河床及左右滩地均分布,渗透系数K=2.5×10-2-2.5×10-3cm/s,属弱透水~微透水,可作为相对隔水层。

项目区域地下水类型为山丘区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多年平均5.9437亿m3,占总补给量的80%以上;其次为田间入渗和干渠及河流入渗等。

鸳都湖附近地下埋深8~9m,市区段地下水埋深9~10m,城区段以北埋深达30m以上。

目前,潍坊市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全市漏斗面积已扩大到1345km。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潍坊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9、地形、地貌

####县境内多丘陵,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西部、南部平均海拔170米左右,东部、北部平均海拔150米。

全县山丘6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5%,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平原4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7%,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涝洼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5%,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

五、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22390㎡,建筑面积为99825㎡。

项目建成后将有小学24个班,初中76个班,容纳学生5000名。

六、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初中教学楼(含实验科技楼)、初中宿舍楼、行政楼、小学教学楼等,小学班级规模24个班,初中班级规模76个班,学生总人数5000人,教职工及后勤400人,容积率0.82,绿化率35%。

小学建设规模内容

初中建设规模内容

其他建筑建设内容

五、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项目总平面规划

为了创造出健康安全,能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环境,整个校园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校园沉闷的结构,充分利用庭院的功能性,对学校教室的户外空间进行了创造性的建设,使学生们的学习场地不再只局限于教室或者图书馆等建筑内部空间,它们都给建筑带来了别样的标志感。

这样既美化了环境,还有极强的实用性,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学生们在更加健康有益身心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围合的平面布局被打开以留出更多的空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提供可能,设计采用现代手法诠释传统建筑,同时重新定义了学校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2、道路交通设计

学校道路系统根据功能分区以及周围的用地布局、环境等划分为三级。

①一级道路

一级道路主要是校园各功能分区与外界联系以及互相联系的载体,主要考虑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的出行需要。

道路宽20m,其中车行道宽14m,两侧人行道各宽3m。

②二级道路

二级道路主要是各功能分区内相互联系、搬运物品、防火救助的需要,路宽7m。

③三级道路

三级道路一般为2~3m宽,主要是学生学习、散步和休息用。

3、停车设计

本工程不单独设计汽车、自行车停车位,利用潍坊一中原有停车位既能满足新增车辆要求。

4、绿化设计

校区设计为网络化的绿化系统,绿化系统有收有放,同建筑形体、建筑空间相互渗透;其次,绿化空间有选择地沿道路建筑界打开,形成内部绿化空间向道路空间的扩展。

校区的绿化以面状为主,线状绿化间隔其中。

沿景观主轴布置点状的绿化,种植银杏、玉兰;教学楼群的间距之间以草地和花草灌木为主。

学院周边的绿化以线状为主,树木主要为法国梧桐、国槐及白杨,山坡种植松柏。

整个学院的绿化色彩做到四季皆有主打色:

春季为白色、红色;夏季为淡绿色;秋季为金黄色;冬季为深绿色。

六、工程建设方案

(一)工程方案选择的原则

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力求平面功能布置合理,立面简洁但不单调,朴素大方,具有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

2、建筑物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学楼等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2)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

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

(3)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等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的措施。

3、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力求发挥整体效益,节省投资。

4、建、构筑物结构布置,造型和构造处理应考虑工艺、安装、检修等一系列要求。

5、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7~9度时其它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

(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

(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通长拉结钢筋。

(5)教学楼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应小于2个,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6)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m。

6、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可设置从内部易于开启的金属栅栏等装置。

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7、工程抗震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008局部修订版)。

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8、教学楼应采用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结构,当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时,该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9、该项目不涉及人防工程。

(二)建筑工程方案

1、结构设计

本工程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楼盖。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本工程基础类型考虑采用沉管灌柱桩,备选直径400的预制薄壁管桩方案。

上部基础采用独立承台加拉结地梁(或地板梁)的基础体系。

3、围护结构和内外装修

根据该建筑特性,外墙体一般采用多孔砖,内墙采用当地轻型砌体。

专用批土外粉刷,内墙装修材料为瓷砖和涂料。

屋面防水用目前建设部批准和颁布的新型技术成熟的防水卷材,隔热层为当地惯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