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刘金花版.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刘金花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刘金花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刘金花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F)为代表。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
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
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
”(1930)
2、共同决定论
代表认为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Stern,W.1871-1938)。
核心:
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
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
格赛尔(Gesell,A.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
成熟和学习。
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祖宗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
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
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
(双胞胎爬梯实验)
3、相互作用论
代表认为是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是当前普遍承认的观点。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受环境的影响越大。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S、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身体的发展
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式的,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交替着进行。
1、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身高和体重。
2、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水平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身高(厘米)=实龄╳5+80(2岁后)
体重(公斤)=实龄╳2+8(1岁后)
儿童身体正常的发展遵循两项原则:
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
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就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也特别容易扩散。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 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由近及远
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二、动作发展的阶段
三、动作发展的训练
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1、反射行为
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4、视觉偏爱
二、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
2、光的察觉
3、视敏度
4、颜色视觉
三、听觉的发展
四、嗅觉
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
五、跨通道知觉p78
6、感知运动结合
7早期经验对知觉的作用
专家认为3-4月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理论
从广义上说,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
狭义地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心理学对人知道探讨主要受了两种理论的影响。
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
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
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加以、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瑞士人,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认识也总是表现出同时存在又互补的两个方面,即同化和顺化。
2、同化和顺化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换句话说,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
顺应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或“个体在对环境的要求作出反应时发生变化的倾向,亦即修改观念或改变行动(格式)。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 反射练习期。
2、第二分阶段(1~4、4.5月) 习惯动作时期。
3、第三分阶段(4.5~9个月) 有目的动作逐渐形成时期。
4、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 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5、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
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解来解决新问题。
6、第六分阶段(1.5~2岁) 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思维阶段又称前概念阶段。
儿童往往把最初学到的语言附加到一些事物上而形成概念。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儿童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另一个特点是:
自我中心。
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1、获得了守恒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2、集群结构的形成
集群运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集群运算,一种是系列化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
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 认知单元
一、图式
图式(schemata)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
二、映像
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一幅图,一个声音,或一种气味,也就是心理上的再产生。
三、概念或范畴
概念或范畴是第三个认知单元。
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搜集的符号表征。
四、判断
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判断。
第二节 信息加工过程
一、信息加工的阶段
1、感觉登录
有时又称为感觉贮存。
2、注意
3、知觉
4、短时记忆
5、长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
1、复述
2、组织
组织是把儿童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
3、元记忆
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
4、信息加工的水平
5、提取
四、记忆测量
测量记忆最好的方法有三种:
再认、重组和回忆。
自我监控和自我检查能增加儿童回忆的信息。
五、元认知
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1、计划
2、激活认知规则和策略
3、监控学习
4、控制分心和焦虑
5、评定结果
六、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
第六章 人体语言的发展
严格地说,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解释的词开始,因而通常以词的出现为界将整个过程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本章第一节阐述语言准备期,第二节阐述语言发展期,第三节阐述语言获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
1、反射性发声阶段
2、牙亚语阶段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
2、词语理解
第二节 语音发展期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词义的发展
1、普通名词
2、形容词
3、时间词
4、空间方位词
5、指示代词
6、人称代词
7、量词
三、句子的发展
1、句子的产生
(1)不完整句
①单词句。
1~1.5岁。
②电报句。
1.5~2岁。
(2)完整句
2岁儿童的话语大部分是完整句,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
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
儿童话语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
(3)自己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句子的理解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
儿童小能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能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
未满1岁的儿童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却已能听懂成人说出的某些词语,并对之作出恰当的动作反应。
(1)儿童对复杂句子的理解。
4、5岁儿童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则不能很好理解。
(2)理解策略。
儿童往往采用一定的策略去解释一些尚未掌握的新句子。
①事件可能性策略。
②词序策略。
(3)非语言策略。
①如果参照物是容器,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里面。
②如果参照物有一个支撑面,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上面。
③“预期”也是非语言策略的严格方面。
儿童在具有了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以后,在理解时就要受到知识的影响,也就是说理解前有个预期。
四、语用技能的发展
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2、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第三节 语用获得理论
一、环境论
1、模仿说。
机械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
2、强化说。
二、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
2、自然成熟说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2、社会相互作用论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
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1、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桑代克说智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又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当反应的能力。
斯腾说“一般智力就是有具体对于新环境完善适应的能力。
”比纳、推孟等人也都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50年代,韦克斯勒较全面地定义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和有效地处理环境的总合的整体能量。
”
2、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
1、二因素说(斯皮尔曼)
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2、多因素说
塞斯顿的群因素论。
3、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三、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四、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
第一维称之为过程(或操作),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
第二节 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1、测验项目的选择
2、标准化
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3、常模的制定
4、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信度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者同一组被试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
5、测验的效度(准确地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东西,谓之有效,或效度高)
一般说来,信度系数不宜低于0.9,效度在0.4至0.7之间。
二、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1、比纳-西蒙量表
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主要特点:
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采用离差智商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
4、婴儿的智力测验
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
一、智力的成长曲线
(1)推孟认为资料发展在10岁之前呈一条直线,超过这个年龄开始减慢,到18岁停止生长。
(2)贝利发现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减慢,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
(3)韦克斯勒与塞斯顿等人分别在1958年和1965年得出下列结论:
(A)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3、4岁至12、13岁呈等速趋势,13岁后成负加速前进,即随年龄增加而渐减;(B)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年龄,虽然有个别差异,但是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停止年龄较早;反之,智力高的人,其智力发展速度较快,而停止的年龄也较晚;(C)智力发展大约在25岁达到顶峰。
二、智力的稳定性问题
4岁时测得的智力分数对后期有较可靠的预测性。
三、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离不开年龄维度
2、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
3、因素数量随年龄而变化
4、因素比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5、在一定因素结构中,因素内容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四、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
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
(1)智力优异(140以上)
①心理与身体特征。
记忆力强,识字多,观察细,努力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并且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
②游戏方面。
喜欢与年龄大的儿童玩。
③家庭背景、性别、出生次序。
老大或独生子女多。
④成人对智力优异儿童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2)智力缺陷
①智力程度。
②社会适应。
第三篇 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1、情境
2、身体状态
3、情绪表现
4、情绪体验
二、婴幼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
爱、怒和怕。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
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阶段: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二、知觉再认理论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恋人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一、害怕的发展
1、怯生
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1、对抗性条件作用
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有些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可靠起见,与其采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让儿童简单地去适应害怕的对象为好。
2、系统脱敏法
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
4、认知疗法
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三、害怕的预防
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
1、沮丧
2、社会退缩
3、焦虑反应
4、青少年抑郁症
两种表现;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的发展
1、直觉的情感体验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二、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幼儿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
(玩具)
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
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二是真实感。
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
(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
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良好情绪的特征:
(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
(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3)情绪稳定;(4)能控制情绪冲动;(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人格结构的形成
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伊底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
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
2、人格发展的阶段
3、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如何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洛伊德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埃里克森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埃里克森认为存在向善或恶的可能性。
2、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要使儿童获得自主感,首先要允许儿童去干力所能及的事,给予一定的自由。
(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基本任务:
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
(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3、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
(2)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重视教育的作用。
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教师的作用,还有游戏的作用。
(4)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
(5)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社会化因素,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
同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
大部分儿童可划归为三种气质类型:
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二是“困难的”儿童,三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二、体貌与性格的影响
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
三、成熟速率的影响
成熟晚的男青年比较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早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中能承担成人的角色。
但是在要求取得成就和别人的承认方面没有差别。
成熟早的女孩相对于成熟迟的女孩来说,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社会条件。
似乎晚熟随女孩更有利些。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一、父母的管教活动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
威权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较好;娇宠型父母的女孩能力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专制型父母的男女儿童发展水平平平。
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
(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
二、家庭结构
三、家庭的物理环境(如噪音)
四、电视的影响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依从性和被动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二、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2、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
(2)自我的分化。
(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
(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一、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性别
2、性别角色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
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但女孩不一定喜欢或对所谓女子气的活动感兴趣。
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第二节 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
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
(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
学龄前的差异不明显。
从学龄期起智力上明显出现性别差异,女性智力优于男性。
但是,这种优势到了青春发育期就开始有所下降。
当男性青春高峰期到来时,男性的智力开始逐渐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愈益明显。
青春发育期结束才逐渐减弱继续扩大的趋势。
男性在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愚两端都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智力发展较为均匀。
(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语言。
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
但是她们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甚至在词汇方面就比男孩差。
感知。
男性的视敏读优于女性,至少从青春期起是这样。
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
记忆。
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以思维类型划分,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女孩参加社交方面的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更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
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
二、性别定型化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1966年提出,性别类型化是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
2、性别图式理论
一旦儿童获得了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凡背离性别规范的事情,儿童很少注意它或记住它。
3、社会学习理论
性别定型化行为是通过于其他形式的行为一样的过程学会的。
4、人类心理学理论
米德指出,因性别不同而显现的人格特性或角色扮演并非源自生物学基础,而是因文化模式而定型的。
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1、荷尔蒙的影响
2、大脑单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