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运营管理模拟二答案.docx
《商务运营管理模拟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运营管理模拟二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务运营管理模拟二答案
•商务运营管理模拟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持有所有库存类型库存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P1586.1.1持有库存的原因
•持有某种类型的库存,形成足够大的批量,使运输更经济可行。
或者通过购买和制造大批量达成采购或生产的经济性四个选项中,其中D的表述最为全面。
•链接知识点:
库存成本的分类。
下列数据适用于第2-4个问题:
一定时期内某制造企业生产了100000单位的产品。
它的产出率为95%。
同期,质量控制系统的成本为10000美元。
拒收产品的返工成本为每单位产品10美元。
产品销售价格为每单位产品20美元。
2.下列哪个数字代表了企业从检验、拒收、返工以及
销售商品的过程中获得的额外收益?
A.30000美元B.40000美元
C.50000美元D.60000美元
解析:
BP45。
本题考查2.2.5产出率管理与1.3.1成本收入。
利润(收入、收益)=总收入-总成本
1公式为:
检验、返工及重新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
=返工产品再加工后的销售收入-检验、返工总成本
2返工商品数量=总产量×返工率=100000×5%=5000
返工的总费用=单位返工费用×返工商品数量
=10×5000=50000(美元)
检验、返工总成本=质量控制成本+返工的成本
=10000+50000=60000(美元)
返工产品再加工的销售收入=返工产品数量×单位销售价格
=5000×20=100000(美元)
3代入公式:
检验、返工及重新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
=返工产品再加工的销售收入-检验、返工总成本
=100000-60000=40000(美元)
链接题目:
P56.17-22模拟一单选题8
3.企业发现如果改变其质量控制系统,确保达
到100%的产出率,同期会产生成本50000美元,
下列哪一项陈述精确地表述了企业的财务结果?
答案:
B
解析:
100%的产出率不会产生5000拒收产品,也就不
会产生监测和返工的成本60000美元。
新的监测系统将省去这一成本即节省了60000美
元,而花费50000美元,所以总共节约10000美元。
4.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生产的总成本增
加到每单位12美元。
企业不能增加其销售价格,
因为竞争对手拥有更高效的生产过程,并且有
可能降价。
在这种环境下,这两种质量控制系
统中的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A.第二个系统,因为它为企业节省10000美元
B.第一个系统,因为它为企业节省40000美元
C.第一个系统,因为它为企业节省10000美元
D.第二个系统,因为它为企业节省40000美元
答案:
B
检验、返工及重新销售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
=返工产品再加工后的销售收入-检验、返工总成本
第一个系统:
检测系统的额外收益=100000美元-
60000美元=40000美元
新的检测系统:
省去检测和再加工的总成本60000
美元,而花费50000美元,总共节约10000美元
关键要理解,检测、再加工的总成本不受原材料
(生产总成本)变化的影响,影响它的是商品的
再加工成本。
5.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有效控制系
统的过程?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P62,3.1.3过程
许多控制系统,特别是与成本控制有关的系统,付
出极大努力报告变异,并且假设管理人员收到报告
后会采取合适的措施。
B出现在无效的系统中。
C控制系统是为了发现变异,但是不能防止变异。
当发现变异后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D控制系统确实能发现变异,但是需要其他的系统
保证其运行。
6.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职位设计
和激励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D
解析:
P76,3.3.2职位设计与激励
职位设计与激励的基本目标形成一种工作方式,
满足顾客目标或规格,同时满足组织目标,如成
本和生产率,并被完成工作的个人所接受。
必须
在顾客需要、组织需要和员工需要之间达成平衡。
A忽视了员工满意的需要;
B忽视了企业,
C忽视了顾客。
一.单项选择题
7.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石川
(Ishikawa)图的内容?
答案解析:
A
解析:
P71,3.2.3数据收集
•问题、症状以及其他值得注意的因素常常是相关联的,一个子系统中不良绩效会导致另一个系统的不良绩效,可能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关系,但是在收集的数据中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石川图的广泛应用。
虽然其他选项都对,但表述不全面。
8.下列哪一项陈述是在运营管理背景中关于转
化过程的最好描述?
答案:
D
解析:
3.1.3控制过程1.1.2输入-输出循环转化过程
A混淆了输入和输出。
B、C分别和制造、服务业相关;
D可以应用到每个行业;
9.下列哪一家公司最可能关注环境保护?
答案解析:
D
解析:
P193,7.3.2成本与利润
•如果嘴直只关注成本最小化或短期利润最大化,就不太可能认真的关注环境保护。
其它选项既不关注未来,也不关心环境问题。
10.下列哪一项陈述最全面地描述了库存成本?
答案解析:
C
解析:
P158,6.1.2库存成本
•持有库存以及库存不能利用都会产生成本。
获取库存和库存成本控制统也会产生成本,例如计算数量和做记录。
二.简答题
11.解释“工作分解结构(WBS)”并举例
答案解析:
P1084.3.1项目管理方法中工作分解结构
•所谓工作分解结构是指检查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确保该工作能够按照逻辑顺序开展。
•例如,翻修大楼项目。
这个项目可能分为三个子项目:
办公室本身的翻修、大楼顶部翻修和地基翻修。
要有效地翻修办公室,就有必要重新调整办公室的布置、重新布线、装饰和铺新地毯。
如果有必要,这些活动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WBS一定要满足以下准则,以确保各项工作能按照逻辑次序进行:
每项活动都应命名,以便适应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活动与活动之间必须建立关联。
必须有人对每个项目的完成负责。
必须评估完成每个项目的时间长度。
必须商定完成每项活动的资源并得到配合。
每项活动的费用都要顾及并纳入预算。
每项活动都应该适宜的控制机制。
•包含关系表明把项目视为层级活动体系会很有用。
项目能被分成子项目的小集合,小集合进一步分解直到最基本的的任务。
•如果翻修大楼项目的三个子项目中一项活动与其他子项目的活动相联系,可能会产生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在项目计划阶段得到处理。
然而,如果存在大量的这种关系,则表明分解的层级结构不太合适。
•先行关系通常表明一项活动必须在另一项活动开始之前完成。
假如没有这样的关系,则必须假定各项活动采取平行方式同时进行。
这也许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源有限。
12.解释“石川图”并举例。
答案解析:
P713.2.3数据收集
•石川图旨在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明潜在的因果关系及进一步系统分析的基础。
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出来的。
•在石川图中,水平线表示主要问题。
斜线连接到水平轴上。
每一条斜线表示着主要问题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原因。
•相应地,许多代表次级原因的线会连接到斜线上。
因此,整个石川图表明潜在的因果关系,并为进一步的系统分析提供了基础。
它的价值只有当真图绘制完成后才能领会到。
石川图可以包括上百条线(通常使用子因果图可以更好地表达),或许这才是行动小组和其他有兴趣的参与者能理解情境复杂性的唯一方法。
•石川图显示需要考虑过程能力。
如果一个过程输出不良绩效,那么,要么是如果正确实施会获得完美的可接受的绩效,要么是在无论如何管理都没有得到可接受的绩效。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随着时间推移,有能力的过程(比如一台设备)不断退化,要求不时地维护来重新获得能力。
如果一个过程基本上有能力,那么必须找到不良绩效的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粗心、不良的培训、不良的物料等。
这些环境下,应该进行过程能力研究,以调查在最理想的运营环境中过程可能达到的实际绩效。
•所调查的直接过程(例如一台机器)可能表现出完美的性能,但是机器所在的整个系统却能力不佳(如向先行过程提供了不适用的物料)。
在工作系统中,这种情况相当典型,并且当系统各个部分的能力单独调查并需要综合在一起时,过程能力研究变得十分复杂。
•如果过程基本上是无能力的,那么过程能力研究仍然可以揭示获得最佳性能或者弥补能力不足的途径。
实际情况是运营标准需要高于所需的,顾客会对实际绩效比较满意(加入顾客没有标准)。
因此,会出现妥协,出现不得不重新设计过程或更换能力不充分的过程的现象。
•再制造系统背景中,上述问题通常是由于生产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来处理。
在服务背景中,事情可能没有那么清晰的划分。
这时不容易获得可靠的绩效测量指标和顾客满意度。
特别是对于各种非重复性工作情况,常常不直接定义过程能力的含义。
•
三.案例分析题
•
13.制作一项活动的分析表格。
答案解析:
课后P129案例分析题;课本P111项目排程
做题步骤:
1项目所必要活动和活动分析图
•确定各个活动的关系:
并列还是有先后顺序
•按答题顺序排列活动内容,填全表格
2明确各项活动的紧前活动后续活动
•活动之前必须完成的紧着的活动。
•A是B的紧前活动,B就是A的后续活动
3计算最早开始时间
•紧前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
•没有紧张活动的为0
•多个紧前活动的为各最早完成时间中最大值
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
商务运营管理模拟试题
(一)
4最晚完成时间
•从下往上看
•为后续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
•没有后续活动的为所有活动的项目持续时间即为最后一项的最早完成时间
•有几个后续活动为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最晚开始时间=最晚完成时间–持续时间
1浮动时间
•浮动时间=最晚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
=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
1关键工序:
浮动时间为0的工序
•链接题目——P311样题案例分析(模板);
模拟一浴室改造案例分析
14.关键程序是什么,估计的项目持续时间
是多少?
答案解析:
关键工序为D、F、J、M和N,
估计的项目持续时间为80天。
第二部分
四、论述题
1.简述项目管理基础及其特征。
答案解析:
P10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基础及特征如图所示:
见课本101
•项目启动之前,项目提供方与顾客一定会进行磋商,以就预期成果、时间和费用达成一致。
这可能最终形成双方认可的正式合同。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评审项目进展。
这时候修正项目成果、时间和费用之间平衡。
•项目结束时,绩效和成果可能与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对照,成果应该是真实的不再是项目开始时的预期成果。
交付的延迟或者没有完成所有目标可能受到顾客惩罚。
无论是顾客还是项目经理,都会关注合格水平——项目团队所完成的绩效的质量。
图不仅说明了成果、时间和费用之间的基本关系,也包含它们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2.为了实现顾客需求和可用能力之间的平衡,
企业如何改变产能策略和需求管理策略?
答案解析:
P1686.2.1服务系统的能力管理
•与制造部门不同,服务部门要求顾客在场。
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不是这样。
例如,在不需要车主照看的情况下为汽车服务,但这需要一个预定系统,这个系统给定车主何时可以使用这项服务。
必须精心计划直接个人服务,以保证供求持续平衡。
这种平衡也许难以实现,但有一些策略可以帮助实现顾客需求和可用能力之间的平衡。
其中包括能力变化、可靠的模式以及需要的时间选择。
①改变产能策略:
·应用灵活的劳动力排程,雇佣兼职人员;
·多用途劳动力,例如,超市工作人员在顾客多
时服务顾客,在顾客不多时摆货上架;
·鼓励顾客参与,如超市中的自助服务;
·利用分包与其他提供者共享能力,例如一个酒
店与其他酒店之间的超额人员安排。
②需求管理策略:
·利用价格和推销手段将需求转移到能力过剩的时间;
·在能力过剩时创造新的需求,例如吸引新的顾客、
发现剩余能力的新用途;
·要超额需求时为顾客开发补充服务,例如用银行自
动设备替代例行的交易;
·顾客预约系统,这可能是由于顾客迟到或不能在预
约时间到来而引起的新问题;
·排队,这意味着通过队列、等候名单处理实际的需
求挤压。
3.大中型企业进行投资评估包括哪些关键事项
答案解析:
P853.4.4投资评估
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已经建立了投资评价体系。
关键事项包括:
1衡量投资成本和效益最好的依据是什么?
改变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影响现金流量。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正在考虑安装带有终端的计算机系统,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在城市中心区的所有休闲中心都能接受预定。
评估如果各个休闲中心配备计算机和不配备计算机两种情况下可能的现金流量则十分必要。
两种可能的情况及其差异都需要预测现金流量。
安装计算机会增加成本,当然如果不购买计算机,该项成本则不会发生。
该项成本可能被增加的收入所平衡,其结果将会出现若干的现金流变动。
1另一方面,如果是关于在保健中心安装计算机的决策,相关的计算会比较困难。
该项成本也许不变,但是收益则体现在服务质量改善,以及更有效的患者流等方面。
这些方面不一定能用金钱来计算。
2公司如何才能处理现金流变动的时间差异?
这是一项利用现金流量贴现法进行的标准财务计算。
如果该组织资本投资所发生的成本是可测量、可预测的,那么该过程将得出现金流量贴现,它与复利计算相反。
是否投资的决策规则是贴现收益总额大于贴现成本总额。
换一种方法就是收益和成本的净现值大于零。
如果你学习了这项会计技术,那么你将会熟识各种计算。
3如何将风险分配到各种计算中?
由于所有事件和现金流量是关于未来的,并且是被估计的,所有的估计都容易出现差错。
最糟糕的情况是成本已经发生了,但收益却没有实现。
利用风险溢价,人为地抬高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成本,可以解决风险问题。
根据贴现现金流量技术,在没有实质利益的情况下,难以使净现值为正值。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统计决策理论,使用各种现金流量的评估的概率估计值。
4.企业如何确保顾客获得满足他们质量权益的产品和服务?
答案解析:
P39-422.1质量与顾客
•目前,质量管理被认为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事项。
这种情境与40年前所盛行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的西方公司把质量控制看作是次要的技术职能,是尴尬的检验员和少量的统计学家的领地。
与此相反的,日本大型企业里的经理们开发了改进产品质量的理念和技术,并且开始挖掘日益可靠的大规模制造的真正商业潜力。
•在西方商业世界日本企业的成功引起人们态度的变化,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开始变得重要。
近几年来,服务质量得到广泛的研究,同时组织加大了质量培训方面的投入。
•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无论它是顾客权利还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顾客实际得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对组织绩效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如果目标是为了使顾客满意,一个自然的起点就是识别顾客的需要,而实际上,顾客也会选择购买那些最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
这些最重要的需要可以归纳如下:
·产品属性:
从产品本身能找到哪些特色。
·产品性能:
产品如何很好地实现其功能。
·服务特性:
卖方提供给顾客的帮助数量。
·担保:
保证的时间期限和范围。
·交付可用性:
产品多久能够交付给顾客。
·总价格:
包括折扣、担保等等一切在内的产品的总价格。
·随产品提供的其他产品和服务。
•有一条需要必须明白:
我们不可能总是期望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刚好提供那些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的需要也许太大胆并且随着时间急剧变化。
随着我们产品和服务市场知识的增加,需要也可能被修正,甚至提高。
然而,产品的购买决策是基于一系列假定的要求并且希望这些要求会得到满足。
有些要求是隐含的(例如,用电安全性),有些是基于产品说明的,并且有些需要经过讨论并达成一致的。
在一个行业的情境中,需求是以规格和合同的形式陈述的。
•随着讨论的进行,质量现在可以被视为顾客的要求实际得到满足的程度。
它关注的是实际性能与许诺的性能的关系。
这通常被称“符合性”质量观点——通过产品服务与明示的要求符合的程度来衡量质量。
•这也表明了符合性观点的一个问题。
一件产品可能符合协商一致的(或隐含的)要求,但是顾客并不满意。
即使生产者保证产品完全满足顾客的需要,也无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当然,这时顾客也不会因为没有满足其需要而拒绝接受一件产品。
供应商也许并不知道顾客的需要是什么,并且满足顾客的需求也是不经济的。
类似的,如果说质量就是使产品达到适合使用,也无法避免这类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顾客需要,与顾客沟通成为质量交付系统一个关键的事项,从而确实能够揭示需要。
这可能导致产品设计更改。
一些公司可能集中在通过货币价值途径实现顾客要求的质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真正地满足顾客需求。
评分标准:
·5-20分:
考生对关键点有条理、全面的认识。
·12-14分:
考生清楚解释、阐述了要点。
·9-11分:
考生识别出一些要点。
核心词
·4-8分:
考生能够针对问题提供模糊的回答。
·0-3分:
考生对这些要点几乎没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