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482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沭阳县潼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接地气的草根戏班,________的地方唱腔,着实令戏迷们为之________。

台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台下是男女老少芸芸众生,演戏人精益求精,演得________;看戏人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

台上演员声泪俱下,台下观众也跟着哭鼻子抹眼泪:

人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融进了悲剧的氛围之中。

A.字正腔圆迷倒惟妙惟肖B.原汁原味迷倒栩栩如生

C.原汁原味倾倒惟妙惟肖D.字正腔圆倾倒栩栩如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世界各国建筑史上,石质材料都有广泛而久远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石质文物的形式丰富多样,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物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③完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多为石质④石质文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⑤它们经历久远的历史年代⑥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

A.⑤③⑥②④①  B.③⑤②①⑥④C.⑥③①④⑤②      D.④⑤①③⑥②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同情比实际的物质帮助更加重要。

B.让自己的汗水落进乞讨者的帽子里,希望乞讨者能自食其力。

C.对他人的不幸,不能只流于表面的同情却没有实际的帮助。

D.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出自己深切的同情,场景十分感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

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

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

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

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

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

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

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

他日谁复怜之?

谁复念之?

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

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

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

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

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

诸公亦无牾也。

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

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故聊寄傲以毕余年。

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

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

此即秣陵故事。

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

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

(选自《何翰林集》)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讽余南归讽:

指责

B.见良俊颇工笔札工:

擅长

C.今日良俊适在秣陵适:

恰逢

D.以贻同好贻:

赠送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又以良俊失意无聊

B.然不免于牵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

C.其留守大臣暨诸僚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之复有一云孙似之耶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0.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

(1),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赤壁赋》

(2)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师说》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4)借书满架,,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项脊轩志》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6)四围山色中,.《长亭送别》

(7),新浴者必振衣。

《渔夫》

(8),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怡秦娥娄山关》)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20分)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

”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

“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3.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存在主义

萨特

①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

②对大多数正在使用这个名词的人,如果请他说明一下它的意义,一定总会感到极其含混不清。

因为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字眼,人们常兴之所至地称呼这个音乐家或者那个画家是“存在主义者”。

一位《光明报》的专栏作家竟自己签名为“存在主义者”,然而,事实上,这个名词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众多的事实上,以致它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

③这问题之所以复杂,乃是因为存在主义者有两派所致:

一派是基督教,其中我将举出雅斯培与马色尔,这两人都自称为天主教徒;另一派则是存在的无神论者,其中我们必须举出海德格和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我自己。

④他们的共同点则是他们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或者,也可以说是:

主体必须作为一切的起点。

我们所意指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

⑤如果人们研究一件工业制品——譬如说一本书或者切纸刀——人们就可以了解,制造它的工匠必定先有关于它的概念存乎心中。

同样地,他曾对切纸刀的概念以及先于存在的制作技巧加以注意过,这种制作的技巧是那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定则。

因此,切纸刀就成了在某种一定方法之下所制成的东西。

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有某种特定的用途,因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人会制造一把切纸刀而不知道它的用途。

所以,对于这把切纸刀,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也就是使它可能被制作出来以及具有意义的这种定则与性质之总和——先于它的存在。

 ⑥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

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

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

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好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

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

在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⑦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我就是一个代表),极为一致地宣称,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种东西,它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的,它是在可能被任何概念所界定以前就已存在了的,这样的东西,就是人!

也就是如海德格所说的人的实在性。

我们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意思是:

人首先存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

若依存在主义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予以限定,那是因为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么。

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成了某种东西,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

因此,就无所谓人的天性,因为没有上帝来给予它一个概念。

人赤裸裸地存在着,他之赤裸裸并不是他自己所想象的,而是他是他自己所意欲的——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

⑧存在主义的第一个作用,是它使每一个人主宰他自己,把他存在的责任全然放在他自己的肩膀上。

(节选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6.文章中提到“工匠造切纸刀”,主要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一位闻名遐迩的伟大的钢琴家,一生弹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钢琴曲。

可是,他的钢琴装备却非常一般,穿着也很朴素。

有人问他:

“钢琴家得有钢琴家的样子,像不像,三分样,可怎么看你不像钢琴家呢?

”他笑着说:

“钢琴家别太像钢琴家,真正的行家哪有功夫注重外在的装备及打扮,关键在于过硬的真功夫……”

高二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答案】C(字正腔圆:

(说和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原汁原味:

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

根据语境应选“原汁原味”,排除A、D项。

迷倒:

使沉醉、陶醉。

倾倒:

形容十分佩服或爱慕,“为之倾倒”属固定搭配,故排除B项。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

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

) 

2.【答案】D(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C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3.【答案】C(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4.【答案】B(文段先谈石质材料在建筑史上的应用,③与之密切相关,排在最前面;与③衔接较好的是⑤,而与⑤衔接较好的有①和②,从逻辑上看②应在①前面;⑥④与后文联系紧密,排在最后。

应选B项。

) 

5.【答案】C(画面中坐在墙脚的乞讨者显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而站着的绅士竟然手抓手帕泪水涟涟,甚至泪水都滴落到乞讨者的帽子里,代表在精神上同情对方,可是乞讨者更需要物质上的帮助。

因此,漫画的寓意为面对他人的不幸,实际的帮助比精神的同情更重要。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3分)A(讽:

劝告。

7.(3分)D(都是代词,他。

A项,把/因;B项,被/在;C项,那/难道。

8.

(1)(4分)难道不知道故乡还有旧的产业可以依仗,或许差不多不至于到了粮食缺乏断绝(的困境)啊?

评分建议:

“赖”、“庶几”、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2)(5分)逃避权势恐惧逼迫的士大夫都来就任,他们都是当时的名流(或“杰出人才”),也都爱惜人才,礼贤下士。

评分建议:

“炎”、“胜流”、“怜”、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9.(4分)淡泊名利,坚守操节,疏宕傲世(达情任性),向往归隐。

评分建议:

一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解析 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

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江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特别是三、四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

方法总结 本题有两问,答题时不要遗漏问题。

1.概括写景特点要抓意象、用术语。

2.分析写景的作用既要关注景物自身的作用,还要概括结构上的作用,分析要全面。

11.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题目不仅指出了用典的表达技巧,而且还指出具体典故。

答题时只要指出用典在主题情感上的表达作用即可。

首先阅读注释,了解任公子的典故。

典故中的人、事、物具有比喻意义:

“任公子”代表贤臣良将,“垂钓”指平定叛乱,“巨鱼”比喻危害国家的巨寇,“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喻指费很大的力气。

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本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今天的任公子,已不需要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然后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当时的唐王朝正处在开元盛世之时,天下一统,海天清晏。

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

但盛世之下,诗人空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不免徒增伤悲。

诗歌赏析 《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的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切中题旨,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

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以江水壮阔的气势来比喻盛唐的国力,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总之,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

全诗情景合一,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

五、文学文本类阅读

13.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14.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15.观点一:

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

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

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

不合适。

1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

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

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技巧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考生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