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见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333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河见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河见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河见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河见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河见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河见证.docx

《大河见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见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河见证.docx

大河见证

文化古城·黄河明珠

大河见证

 

不管是过去齐东城边的大清河,还是今天我们身边的黄河,都记录着人们治水用水的历史,考验着人们利用自然的智慧,见证着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人们的变化、发展和巨大进步。

 

·黄河赋

·身边的黄河

·大清河考

·河之史记

·治黄用黄

(图001)黄河颂

西出青藏,东入渤海。

浩浩荡荡,扑奔而来。

炎黄龙族渊薮,华夏混沌初开。

滚滚黄沙,淘尽千古风流;汹汹波涛,涤净百年尘埃。

数不尽英雄倍出,看不完壮丽姿态。

歧山烟云去,渭水岚风蔼,雁门将军行,鸡泽英魂在。

轻觑西江,睥眄北海。

榆关闲度,梓里徘徊。

壶口倾盆而下,激荡壮烈情怀。

    曾几何时,始皇慨叹,筑就长城做好汉;汉武挥鞭,马踏戈壁出秦关;孟德把盏,纵论天下试比看;世民笑谈,骠骑虎贲入长安。

曾几何时,易水潇潇,壮士一去不复返;前途漫漫,直驱西域度劫难;昭君出塞,泪撒京都别河岸;苏武牧羊,怀南凄切大漠汗。

滔滔前进,九曲一回肠;涌涌奔腾,挥手十八弯。

穿峡跃坡,倜傥高原。

沓至虎啸,奔去龙卷。

    逶逶迤迤,遒宕龙颜;迤迤逦逦,上游潋滟。

托克托县之上,清澄不染;灌溉区域之间,膏土腴田。

出河口,下河南,龙子聚,黄土堑,裹金壤,挟泥泛。

一路威势,壶口瀑布冲云天;三番湍急,惹怒狂龙脸色变。

于是桃花峪里黄龙现,河底开始地上悬。

蔓蔓青草,结缕爬满;悠闲黄花,堤畔开遍。

取法自然,以随波之疏水;人工改造,供生息之仑奂。

鹦鹉芳洲,四处可见;皇家御苑,八方璀璨。

(作者:

金学孟)

 

身边的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自治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

由于下游是地上河,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河道宽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入海口河宽1500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落差3496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落差890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落差94米。

下游河段大部分修有堤防工程,是黄河防洪防凌的重点河段。

(图002)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

三门峡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是一条非常特殊而又复杂难治的河流,其症结是水少沙多。

黄河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在进入下游的泥沙中,约有1/4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使下游河道每年抬高约5~10厘米。

目前,河床一般高出地面8~10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人民治黄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前,黄河下游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加强了防洪工程措施,提高了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扭转了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险恶局面,特别是近年来调水调沙措施的实施,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经济发展。

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也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河六次大徙

黄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多泥沙且决溢改道频繁的河流,从古代的“禹王故道”到目前的河道,在四千多年间,有文字记载的较大的改道迁徙达26次之多,其中有6次大的改道迁徙。

据《尚书·禹贡》记载:

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音ruì义河流汇合的地方),至于大伾(音pī义地名),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就是自积石山导河,曲折到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过三门峡至孟津,洛汭水,然后经河南浚县东南大伾山,北会漳水,向北流入河北的古大陆泽,至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图003)

自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94年,黄河在现河道以北的迁徙有3次,基本属于北流入渤海时期。

自公元1194年黄河南徙入淮海开始,至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从山东入渤海的661年间,黄河在现河道以南行河,大的迁徙2次,是黄河南下夺淮进入黄海的南流期。

1855年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决口改道后,除因1938年蒋介石下令在花园口掘堤黄河曾南流夺淮9年外,其余时间都是走现河道由山东注入渤海,属于独流入海时期。

综上所述,黄河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其变徙范围自河南荥泽而下,北过漳、卫以达天津,南侵颍、淮而泛苏北,其特点是:

在现河道以北行河常以河南浚县与滑县上下为顶点进行南北摆动,在一千多年中先由流向东北转为流向东偏北,再由东偏北转为东北,南北往返变迁,周而复始。

在现河道以南行河常以河南原阳、延津一带为顶点,逐渐向东南摆动,其摆动范围北不出大清河,南不出颍河和淮河,入海地点主要为淮河入海口,南流泛道为汴水、泗水、涡河、濉河、颍河和淮河。

黄河6次大的迁徙路线:

一、公元前602年,河决宿胥口(今浚县淇河、卫河合流处),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最初的河徙。

据《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和《水经·河水注》等记载,其主河道大概经今河南的荥阳北、延津西、滑县东、浚县南、濮阳西南、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北、河北的大名东、山东的冠县西,过馆陶镇后,经临清南、高唐东南、平原南,绕平原西南,由德州东复入河北,自河北吴桥西北流,从天津附近入海。

二、公元11年记载河决魏郡,其流道大概由平原、济南流向千乘。

改道后水流自由泛滥近60年,直到公元69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才使大河经河南濮阳西南、范县西北、山东茌平、禹城西北、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这一河道历经魏、晋、隋、唐等朝代,近千年无大改道。

三、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音chán)州(今河南濮阳)商胡埽大决,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冀州(今河北冀州)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合御河入海。

这次“北流”完全脱离了所谓“京东故道”(即王莽始建国时所改行的河道),宋人称为北流。

四、公元1194年,河决河南阳武光禄村,从封丘向东,历经延津、长垣、兰阳、东明、曹州(菏泽)、郓城、范县等到寿张注入梁山泺,从这里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由北清河入海,南支由南清河(即泗水故道)入淮河,河道大变。

五、公元1494年,在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的协助下,刘大夏经过查勘,采取了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方策,修筑北岸三百六十里运河,会淮水,东注入海。

此道经历了明、清两代,故称“明清故道”,这条河行水三百六十年。

六、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道至利津县注入渤海,使长期南夺淮河入海的局面归于解决。

台子原临大清河,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从铜瓦厢决口,黄河夺道大清河开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齐东县志》记载:

清咸丰五年农历六月初九(公元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

决口之后,黄河主流先流向西北,淹及封丘,而后折转东北,淹及兰、仪、考城、长垣等县村庄。

河水经兰通汇集后,漫水又依次分三股行走,但最后都是汇至张秋穿运河夺大清河到利津注入渤海,这一年大清河改称为黄河。

大清河考

大清河原名清河,是汉代以来本地济水的别名。

宋代又称北清河。

公元1077年后,河水在济南遥墙镇分流,南支走原济水河道,北支经今济阳、台子、清河镇等地去蒲台。

后来,河水全走北支河道,仍称清河。

公元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水分两支,北支挟菏水、汶水、泺水入清河,因河水大增,遂有大清河之名。

公元1288年,黄河又一次在阳武决口,经徐州由运河夺淮河入海,菏水、汶水遂有张秋入南运河。

大清河上源遂为东平湖之水,兼泄泰安、济南等泉水、坡水。

当时,河道弯曲,基本是沿今天黄河北岸内侧,宽约500米,水深20余米,两岸平坦,没有洪水大规模泛滥的威胁。

大清河上盐运发达,因此在元、明时期俗称“盐河”。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县)决口,夺大清河入海,原大清河河道遂为现在的黄河河道。

古代大清河水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河中鱼虾肥美、鹅鸭嬉戏。

明万历三十年齐东知县、诗人杨雨润这样描述大清河:

午日泛大清河

天涯令节喜天中,江上龙舟此日同。

谁向罗川怀屈子,且从济水泛群公。

晚风习习青帆动,落照茫茫碧汉空。

更是夜来新月上,良宵佳景亦难逢。

秋夜大清河泛舟

其一

新秋雨露多,水涨大清河。

漫有乘舟兴,还宜对酒歌。

中流箫鼓动,夹岸树烟萝。

月色知人意,瑶光满碧波。

 

其二

雨后泛轻舟,良辰此共游。

萧爽知无暑,熙壤慰有秋。

月光如练素,星影带河流。

子夜方归棹,渔簑隐隐收。

大清河景色之美、夜色之美、繁荣之美可见一斑。

齐东县城就坐落在大清河南岸。

 

河之史记

一请罢决河议

明贡生王缙邑人

齐东北枕大清河,东南绕以减水河,岁苦泛涨,今欲决小清之水,以益其势,患滋矣。

请陈其概。

齐东每遇秋水,大清河攻城北面,减水河受大清之旁溢,围城东南。

甲午春,已移北城数丈,暂避其害。

若重以小清横溢之水,仓库黎民,一旦漂泊,首议能任其责乎。

又议从御寇沟泄之,此沟巳壅为平地,无论疏瀹(音yuè义疏通)之难,且当城三面困水之时,独此西南一线通出入耳,若又断之,是塞人咽喉也。

又议筑石堰以障之。

齐东无山,石能神输鬼运乎。

又闻议决小清直导之渔网口,此口距邹七十余里,沟之阔且数丈余,烦费力役,固有任之者,沟之浸地,当弃数百顷。

此粮将安移之乎?

抑尽蠲之乎。

齐东城北仅数步,县以外即属武定(今惠民县)。

其宽阔仅有西南乡,若柳塘之水一决,其势甚迅,桑田则变为斥卤。

况藕池赫连诸处,不下千余亩。

每岁湮决,屡告水灾。

计无地以移之。

小清之水,可以齐为壑乎?

况邹平之水,东向长博,七县分受之;以七县分受之害,令齐东独任之,齐东非国家建置乎?

《山东通志》以大清河由北陆入海,小清由南陆入海,固不相通矣。

如可通也,数百年来,当有先为之区处者矣。

 

二三河水患考

明知县刘希夔平湖

齐东三河水患,余甫下车,为踏灾走四乡,颇考其略。

大清河由兖之柳沟泉递入齐东界,枕北门外。

每逢秋涨,泰山七十二支之水攻城北面。

况陈恺沟一名减水河。

成化初,鉴泄小清河,围城东南。

况坝水河出章丘东麻湾至水寨,入齐归苏镇,绕城之西。

万历戊戌(1598年),邹平姚令,欲开漯河灌陈恺沟入大清时,邑令白图南力争报罢。

越癸卯久雨,三河交溢,百渠横流,居民为之大困。

总之,齐东一邑,大清北荡,减沟南泻,壩水西倾,环城患水,设益以漯,又不知其何如矣。

章丘董见心,谓齐东之城,不会漯河亦壤,祇(只)争迟速。

拟先徙城而后开河。

噫!

是何言也。

譬人疾甚,可曰服药死,不服药亦死乎。

漯河若开,所虑不啻(音chì义不仅)城垣而麻姑、而归苏,数拾里桑禾之地,千百舍生聚之乡,不其鱼乎。

以邻为壑,夫人而知其不可也。

三水灾行

清拔贡李培邑人

河决成巨患,言之直痛绝。

洪涛如望洋,斯民尽鱼鳖。

休云禾稼伤,村墟半没灭。

岂无高阜处,藐躬难寄托。

望舟舟未来,奔逃罕引接。

竭力赴丘垄,连日忍饥渴。

拊膺呼彼苍,令我遭浩劫。

四头锸记

清知县周以勋嘉善

余既葺龙王祠,祠北即大清河。

前代以来,屡遭河患,盖齐东地处卑下,西横坝水,东绕减河。

大清河为济水之故道,由兗(兖州)之柳沟泉,经长清、齐河诸县至鄢家渡而后入境。

民间庐舍枕河而居,河流暴涨,烟火鳞鳞,皆宛在水中,害莫大焉。

前知县覃志京,因河患就东北隅移筑近里,于其故址建石坝二,实横流之砥柱,数十年来,民获安堵,利莫大焉。

(图004)阅时既久,成坏相仍,其次坝随流冲突,颓坏已久,土人沿其名,实则旧趾渐平,几不可复识,惟头锸尚存,其石亦大半冲失。

基址既坏,日就颓废之势也。

夫天下之害莫大乎因循苟且,及猝然事至乃无备,而有患悔无及耳。

幸神佑斯民,河不为害,遂视坝之兴废,若无舆与民生之厚薄者,一旦狂澜莫鄣,民其鱼乎。

然则坝之兴民之利也;坝之废民之忧也。

视其将废不一援手,是视民之溺莫之或拯。

司牧者其有忧患乎。

爰捐廉鸠工,加石厚其基,且复其旧焉,因记之。

 

五请罢供柳说

清张权时

先王之治天下也,因地而制赋,因丁而制役。

故赋民而民不怨;役民而民不以为苦。

非是者勿征,所以节民财而纾民力也。

如黄河一派,天府所以通粮饷也。

兗地平衍,势不能无溃溢,因不能无修筑,供柳设堤,所自来矣。

往例皆桃源一带是征,盖以彼沿河逼近,产柳为易,供役非难,且其地赋额颇轻。

以赋轻之余力供河工,尤不见其偏累。

所为劳民之中,未尝不寓佚民之意也。

乃向因河决桃源诸县,于康熙九年(1670年),扳筑河工。

康熙十七年(1680年)扳出驴头,约计之费伍千余两。

及癸亥秋,复扳供柳。

嗟乎!

柳岂易供哉。

齐地瘠卤,素不产柳。

况大兵之后,累继大凶,贩鬻焚烧,不惟柳株无存,即草根木皮,皆取以果饥人之腹,无怪乎一望濯濯树木,索然尽也。

且柳能翼而飞乎,能足而行乎,一供役间,人工有费,车牛草料有费,以数百里之远,而供此柳束,势至费万金不止。

夫积困之民,而当非分之苦,计惟有仓皇莫措,拱手待毙已耳。

不则,展转流离,散之四方已耳。

茕茕(音qióng义孤单)赤子,其何以生。

昔我齐代纳邹平县永丰仓银四千八百两,竭膏代供,迄无已时。

供柳之害,又何啻永丰仓已耶?

士民闻之,不胜怆然曰:

民不堪命矣。

计将安之,时有乡绅任鼎玉、郭国宦等率阖学王朝重及里老等,备述艰苦,哀乞余侯。

侯曰:

自供柳檄下,吾已恻然忧之,往谒各宪,泣陈求免,今再为尔请命上台,皆心切爱民者,宁不为尔悯乎委曲。

详请已,而果免,民皆举首加额曰:

供柳役罢,非我侯之再造不及此,而绅衿之请救,功又何可没耶。

六罢挑陈恺沟记

清知县周以勋

减水河即旧治之陈恺沟,起自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西南引章丘白云湖,经小清河至菅家庄入县境,迂回四十里许,入大清河归海。

盖县治北枕清河,减水绕于东南,此其形势大略也。

其利则值淫潦时,可泄坡水以卫田庐,以膏禾黍,数百年赖之。

其害则齐境地处洼下,自前代以来,屡遭水患。

今大清河偶有涨溢,减水即受逆流之厄,此其利害大略也。

议开陈恺沟以宣泄。

小清河及引河淤塞者,始于章丘。

县民杨大志等,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间,屡讼不休。

蒙抚部院长檄委确切查勘水道,议于章丘之万家口西岸,开生地十二里,至薛渡口,接陈恺沟,由减水河入大清河。

时齐东士民胡翠、刘允善等数百人赴上官痛陈利害,恳请免挑议遂寝其请,开万家口灰坝幷小清正引二河者,亦章丘县人杨大臣等,于嘉庆三年(1798年)间,蹈杨大志之故辙,狡焉思逞。

经前知县据事直陈,复经章丘、邹平知县屡勘故道,其事始息。

此其争利一日,安堵百年,章齐两邑民人,滋讼之由也。

盖小清河旧无河形,自万家口西抵薛渡口十二里,俱成沃地。

旧志所述小清河,一支北下,一支东向,分流之说也,今其形已不可考。

小清河另以漯水为源,若开引河,势必挟漯水顺流北下,其势全归齐境,断不能分由故道,此章丘民人不得以邻国为壑,逞白圭故智也。

前明李开先漯河议,谓先移筑城垣,然后可开陈恺沟引小清河。

数百年来,城东南东北已因水患再移。

今复议挑,则城郭居民无可移之地。

此齐东民人,皆有室庐墟墓之依,不任转徙于其间也。

夫损此利彼,仁者不为。

况漯河西岸,壤接章齐,两邑一经开通,即无堤防,猝遇山水冲决崩腾直趋,不特齐邑受其害,即章丘士民如冯潆等,亦早以有碍民居,纷纷请免是开挖之说。

齐东固损,章丘亦未必尽利;即使利于章丘,而驱人之患,抑已之灾,漂没我城池,鱼鳖我士庶,何异割我之肉,疗人之饥。

孰非朝廷赤子而忍心出此耶。

设易地以观利,齐东而害章丘,章丘又能嘿尔耶。

奈何不思善导之法,而沾沾焉祗知利已也。

此余所以按其形势利害而深虞。

复有杨大志、杨大臣其人者,踵事增华、煽惑鼓动,愀(悄)然思为斯民保障而未能也。

适绅士李世镔、张为鉊、刘仁修、刘国典、王玉芳、胡大志、张为炳、郑士湖、张可考、李孝天;乡民王立时、刘宝初、张楷等,以其事属余为文,续入志书,以杜纷争之习,以遂久安之业。

遂从其请,而撮记之。

 

七光绪水灾

清李炳炎

大清河【黄河铜瓦厢改道之前曰大清河,夺清后则谓之黄河】南岸,顺堤决口。

自光绪八年【岁在壬午1882年】始,黄龙背【“大小牛王范家井,黄龙背上时家圈”,黄龙背离时圈不远。

黄龙背今码头镇黄龙村;时圈村在其东南】与郭家寺【今台子镇东升村】;九年【岁在癸未,1883年】,船家道口【长船村】,遥堤【晚清时期官修之堤称为长堤或遥堤,群众自发修筑的挡水土坝称为民埝或缕堤;民国时期称官堤、民埝】决口;十年【岁在甲申,1884年】,自萧家庄始;十一年【岁在乙酉,1885年】,传薪【今章丘高官寨镇西北传辛村】与何王庄;十二年【岁在丙戌,1886年】,吴家寨与郭冢寨;十五年【岁在己丑,1889年】,大寨【今章丘黄河乡北大寨村】;十八年【岁在壬辰,1892年】,胡家岸【今章丘高官寨镇胡家岸村】;十九年【岁在癸巳,1893年】,阁林寨;二十一年【岁在乙未,1895年】,北赵家;二十三年【岁在丁酉,1897年】,历、章交界;二十四年【岁在戊戌,1898年】,杨史道口【今历城区遥墙镇杨史道口村】;二十七年【岁在辛丑,1901年】,陈家□。

通计水灾:

十二年合龙十五处,吾邑皆当其冲。

荡析鱼居之苦,至今言之犹戚戚于心焉。

 

治黄用黄

一抗洪防凌

黄河防汛,年年有之。

自1946年治黄以来,台子曾出现10次滩区大汛其间浸水。

其中三次险情较为严重,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1、1958年的特大洪水

1958年7月23日洛口流量达11940立方米/秒。

7月24日17时洪峰到达齐东县境内,梯子坝水位高达24.44米,出现洪水超过大堤设计高度0.3米。

人民群众在危险关头,奋不顾身,整、半劳力全部上堤,提出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水涨一寸,堤长半尺”的口号。

(图005)经过24个昼夜的奋战,终于战胜了两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

2、1976年抗洪

1976年9月下旬,黄河中下游连降暴雨,黄河水涨。

梯子坝水位达25.16米,超过1958年特大水位0.72米,堤北农作物绝产。

由于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死守大堤,未出现决口,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006)

3、2003年抗洪

2003年9月,黄河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汛。

2000多流量持续两个月,出现5次洪峰。

由于人们思想认识到位、指挥领导到位、值班制度到位、队伍、物料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黄河洪峰安然度过。

(图007)滩区2.7万亩农作物喜获丰收。

秋收过后,村民自发敲锣打鼓到镇委镇府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4、防凌胜利

1968年、1969年冬,黄河台子段出现三次封河。

最高水位达24.15米,冰水漫滩长达40余天。

当时,全乡人民全力以赴,加强人防。

团结抗洪,组织民兵破冰,取得了防凌汛的胜利。

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图008)

 

二堤坝加筑

黄河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自秦汉至今黄河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给沿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对黄河的治理始终是生活在岸边人们的头等大事。

黄河问题不断地考验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智慧。

从最初的两岸筑堤到抽沙淤背、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到小浪底水利工程、再到今天的调水调沙,无不显示着人们治理黄河,最大限度造福人类的决心。

清光绪十年(1884年)始建黄河堤,当时叫遥堤。

筑址阔十丈,顶宽三丈,高一丈四尺。

齐东境内西起田家拐,东到马扎子,长约56里。

当时有“遥堤伟岸,匍匐相依。

兵集坝上,绿涛林立”的记载。

1946年,台子乡人民在渤海行署及齐东县政府的领导下,发动万人上堤,(由于在施工中遇到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后延至1947年)开展轰轰烈烈的“反蒋治黄”运动。

从而完成了加高大堤一米的任务。

(图009)

建国后,台子乡又参加了全县组织的三次大复堤工程。

第一次,1950年冬至1956年冬,跨7个冬春、十一个工期。

全县大堤普遍加高一米。

台子乡总计出民工25,860人次,用人力小推车完成土方85,860立方米。

第二次,1963年至1965年跨三个年度六个工期,台子乡参加了第二次大复堤工程,累计出民工25,020人次,完成土方145,440立方米。

第三次,1975年至1983年,大堤加高4.5——5.1米,帮宽26——32米,台子乡累计出民工4,570人次,完成土方393,668立方米。

从1951年开始,每华里修防汛屋一处。

台子乡防汛屋24处,专职防汛人员24人。

他们常年吃住在大堤上,完成了守护大堤绿化大堤的任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给大堤“淤背”。

把大型的搅泥船开到黄河中,进一步搅动河水,增大含沙量,再把高含沙量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大堤南坡,淤积后把清水放走。

这一工程大大加宽了大堤,同时改造出大量良田。

2000年前后,给大堤做了“防渗墙”。

选择历史上曾经决口的地段进行加固。

2007年前后,大堤上铺设了柏油,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对大堤进行了加固。

现在主要是对大堤进行维护、绿化和美化。

 

三渡口船运(旧城)

台子黄河渡口始建于1978年。

它处于南北交通要道,来往客商、车辆(机、畜)络绎不绝,对南北经济、文化、物资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1984年9月,渡口改名为“黄河渡口管理站”。

1985年8月与山东黄河航运局洛口横渡队签定联合经营合同,合作经营黄河渡口。

其主要设备有:

3只200吨位船。

1985年统计,职工13人,产值万元左右,利润八百元,固定资产13万元。

随着1998年11月台子黄河浮桥的开通,渡口营运停止。

(图011)

 

四引黄灌溉

1970年,台子公社先后兴建了引黄河水灌溉的中心河、一分干、二干排和截渗沟,支渠21条。

共用工日516,798个。

全长46.44公里。

1970年至1978年,台子乡境内共建大小建筑物(桥涵)74座,有效灌溉面积59,700亩,占耕地面积的68%。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沟渠、桥闸不仅在灌溉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对淤地改造盐碱地也是功不可没。

(图012)

1986年12月31日,胡楼引黄闸全面竣工,并通过黄委会、山东河务局组织的联合验收。

随着这一工程的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台子乃至邹平的工业和农业用水状况。

自此,台子的农业生产面貌逐步得到改善,产量温步提高。

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黄河水,黄又黄,它帮我们多打粮,水进农田禾苗壮,盐碱地变成米粮仓,棉花大增产,麦田闪金浪,如今黄河旁,不是旧模样”。

彻底改变了这个地区“下雨白茫茫,晴天一片霜,一年忙到头,靠吃统销粮”的贫穷面貌。

(图0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尤其是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利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农业水利。

现在的滩区主要以电灌为主,堤北以机器灌溉为主,有些地方还能自流灌溉。

靠天吃饭的农业格局被彻底打破。

 

五村庄搬迁

台子原在堤顶村庄17个,堤内自然村15个。

随着国家治黄工程的需要,人民群众顾全大局,以黄河安危为重,愉快地拆房迁村,重建家园。

原在堤顶的村庄,除台西、台东、城关三村外,其余全部搬迁到堤南。

(图014)

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堤北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于1972年、1973年两年先后协助各村修建大型避水台。

后经1975、1976两年洪水漫滩的教训,县委县府发动全县人民支援,于1977年春将堤北十五个村庄全部搬至堤南新建村。

共搬迁1200户,4500人。

拆除旧房7000间;新建房屋5000间。

全县11个公社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无偿支援石头1万方,石灰1百吨,沙子2500方,苇板1万领,工日2万个,集资支援现金58.507元。

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精神,台子人民将永远铭记心中!

 

六稻改改造

台子地处黄河沿岸,因黄河漫滩造成堤外土地严重碱化,部分土地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群众生活非常困难,“吃饭靠统销,花钱靠贷款”。

曹务管区部分村紧靠黄河大堤,是重灾区。

乡党委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